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独立开辟“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板块,用三个排比的“第一”即“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创新第一动力”,强化和彰显了教育、科技和人才的“三位一体”战略。

习近平总书记在延安市考察时指出,要坚持用延安精神教书育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弘扬革命传统,培育时代新人。

今天,没有哪一项事业像教育这样被党和国家高度关注,也没有哪一项事业像教育这样牵动人心,影响甚至决定着国家的长治久安,影响甚至决定着民族复兴和国家崛起。

第一,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决定性的地位和作用。《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明确提出,到2035年迈入教育强国行列,这个时间安排比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早了15年左右。因此,教育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题中之意,是优先发展之重。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支撑和动力引领,这必然也决定了建设中国式现代化,中国教育必须承担起相应的责任。大教育、大学习的时代已经到来,跳出教育发展教育,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和中华民族复兴理解教育、发展教育已成为必然,教育自身的小逻辑要主动服务服从于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大逻辑。要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第二,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也是谋划教育工作的逻辑起点。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起点上,高等教育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顺应科技革命、产业革命和世界高等教育格局的深刻变化,打破壁垒和路径依赖,加快中国高等教育的国家化、数字化战略,以及“四新”(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创新创业教育等现代化建设。要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以深化教育改革为动力,以凝聚人心、完善人格、开发人力、培育人才、造福人民为目标,健全“三全育人”机制,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第三,坚定教育自信,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我国高等教育整体水平进入了世界第一方阵,但仍存在着人才培养模式相对陈旧、评价标准相对单一、学生培养同构化发展、创新创造能力不足等较为严重的问题和短板。一方面,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高教人必须深刻把握新时代新征程党和国家所处的历史方位,坚定“四个自信”,强化教育的初心使命和责任担当;另一方面,必须破解“卡脖子”(关键技术)、“卡脑子”(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卡嗓子”(人文社会科学话语权)问题。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迫切需要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创新发展,率先建成高等教育强国。高校应准确把握好“中国特色”和“世界一流”之间的辩证关系,紧跟世界发展趋势。在体现国际共性和可比性的同时,绝不能把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高等教育发展模式奉为圭臬,要扎根中国大地,体现中国自主,坚持自己的制度特色、文化特点和价值特性。要不断提高中国高等教育对国家经济、社会、科技文化的服务力、支撑力、引领力、感召力、塑造力和国际影响力,力争在新领域、新赛道作出更大的全局性、先导性贡献。

强国必先强教,中国式现代化需要教育现代化的支撑。教育关乎公平与效率、规模与质量、国家需要与个人期望,涉及思想观念、利益调整。教育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任重而道远,宏观层面涉及教育资源、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等综合改革;中观层面涉及教育评价体系和学校管理,对学校、校长、教师和学生的评价,要回归教育根本,坚守育人本源,坚决破除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观点;微观层面涉及教师素养、教学艺术等,要培养具备“道术”“学术”“技术”“艺术”“仁术”五个方面素养的教师队伍,使教师成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谱写教育强国、人才强国新篇章,不断增强我国教育的国际竞争力。

(作者系西北政法大学教授)

责任编辑: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