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为提升对公众的吸引力,全国各地的美术馆正在推出具有高“打卡率”、高“出片率”、易于在社交媒体平台迅速二次传播而引来更多人“打卡”的画展,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网红展”。近年来“网红展”的频出,说明社会公众开始主动接触艺术,若画展的组织者加以合理引导,将会益于艺术的教育和普及,让起初仅为了打卡而来的公众真正对艺术产生兴趣,从而实现画展的公共美术教育功能。文章以“白夜神话”为例,通过其举办的一系列公共教育实践活动,深入分析了画展为实现其公共教育功能所采用的策略,进而总结了这些策略的优势和缺点,以期能有助于公共美术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画展  网红展  公共文化教育  公共美术教育  大众美育

文献标识码:A

引  言

公共文化教育是美术馆的基本功能,具有普及性、长期性和针对性的特点,旨在提升社会审美水平和文化认知,参与建构社会精神文明。范迪安认为美术馆的教育功能和教育目标着眼于终身教育,培育主动教育,建构互动教育。美术馆面向社会,可以说全部的社会公众都是美术馆的教育对象,公众进入美术馆不仅是参观,同时进入的还是教育的现场和文化的家园,美术馆在教育项目的安排上应该着眼于对公众的吸引力。为了提升对公众的吸引力,全国各地的美术馆正在推出具有高“打卡率”、高“出片率”、易于在社交媒体平台上迅速二次传播而引来更多人“打卡”的画展,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网红展”。对此现象,吴为山认为其具有积极的一面,即观众能到美术馆拍照本身是好事,欣赏美需要时间积累,拍照是培养大众对美术馆感情的起点,美术馆首先便是要吸引老百姓前来,重在做好服务,引导大众爱看、看懂画展。近年来“网红展”现象频出,说明社会公众开始主动接触艺术,若展方加以合理引导,将益于艺术的教育和普及,让起初仅为了“打卡”而来的公众真正对艺术产生兴趣,从而实现画展的公共文化教育功能。“白夜神话”是笔者的个人画展,联合画展团队共同打造,于2021年2月至5月在西安美术馆展出。展出期间参观人次达10万,在抖音平台“#白夜神话”话题下的“打卡”影像播放累计超1100万次,是名副其实的“网红”画展,然而,它的功能不仅仅是吸引公众拍照,更重要的是在积累了大量观众的基础上,进行的一系列公共文化教育的实践。笔者将详细记述“白夜神话”实现公共文化教育功能的策略,并对其优势和缺点进行分析。

高“出片率”调动对象的主动性

“白夜神话”作为公共文化教育资源,它的教育对象可以分为主动型和被动型。主动型包括美术界学者专家、美术收藏家、美术培训相关人员、美术专业学生等具有一定专业背景的观众,他们大多通过圈子内部交流或专业艺术媒体的报道了解画展、前往观展、参与交流等,获取知识的过程是主动的,因此笔者称其为主动型。被动型对象则是在社交媒体上看到人们在展厅拍摄的照片和视频,偶然地发现了画展并产生兴趣,或路过展厅门口看到排了很长的队,对画展内容产生了好奇心,偶然性地加入了观众行列的。针对前者举办了三期学术沙龙活动,获得了良好的效果。而后者由于是非专业的,具有较强学术性的公共文化教育活动很难引起他们的关注。他们没有定期参观画展的习惯,成为观众纯属偶然,或是出于好奇心,或是出于对“打卡拍照”的兴趣,总之不是出于主动学习知识的目的,因此笔者称其为被动型。画展如何高效地向大多数观众,即被动型的观众输出美术知识,普及公共文化教育,这是值得思考的。

针对这个问题“白夜神话”的解决方案是提高打卡拍照的“出片率”,也就是说作品和展厅环境要特别上镜,要能满足大多数观众的拍照需求,从而调动观众前来观展的主动性。穿过刻意营造的狭长通道进入“白夜神话”的主展厅——这里几乎隔绝了外部的光线和声音,只有一幅幅画面在黑暗中散发出格外鲜明的光;有的“飘浮”在空中,有的“伫立”在地上,还有的正在“转动”,折射出光怪陆离的投影。展厅中隐约飘荡着的旋律,陌生又熟悉,静穆又激荡,幽暗又明亮。日月星辰、山峦、熔岩、花卉、昆虫、动物、人体、“神人同体”……以至于细胞、染色体、原子等符号化图像的组合,在宏观和微观、极抽象和极具象的矛盾体相互重叠组构的光影中,构建了一个散发着独特美感的“神话”场域。“白夜神话”的场域把观众从日常中抽离出来,所使用的方法与剧场和电影院相似,即刻意营造一种黑暗的环境,以切断空间内部与外部时间、空间的连续性,继而摒除感官上的干扰因素,将注意力全部集中到艺术作品上。笔者经过实验选定了一种具有荧光性的绘画材料,在紫外光的刺激下具有发光的效果,突破了一般绘画材料色彩表现的极值,给感官造成了较强的冲击力,在视觉上独具诱惑力。

不同于常见的绘画展,“白夜神话”突破了绘画的二维平面,纳入了装置和雕塑,融合了灯光、投影、音乐、人造烟雾等空间元素,营造出沉浸式体验,为观众与绘画作品互动提供了基础,为公众营造了以“白夜神话”现场为背景的“剧场式”的观看方式,在这个“剧场”里,观看的动线是开放的,接收信息的方式是主动的,是自由的“游观”。除此之外,观众在现场“打卡拍照”进行二次创作而形成的新影像,也即观众对画展的“再创作”,可以被理解为是在空间设定的引导下,构成的一种具有仪式感的行为。这一行为同时也具有戏剧化的特征,即在镜头前的表演行为。有的观众还特意穿着服装、携带道具,以便创作以其自我为中心的、带有鲜明个性特征的视觉叙事。一段段即兴表演的影像被上传至抖音、小红书、微博、微信朋友圈和视频号等平台,发布在“白夜神话”的话题标签下。话题标签汇聚了数以千计的自媒体账号发布的影像和文字,引来更多的人前来展厅打卡。根据对572份观众问卷调查回收的数据的统计分析,超过38%的观众通过微信公众号平台的图文推送接收到有关画展的信息,占比第一。占比第二的是微信朋友圈,超过33%的观众从微信朋友圈的分享中了解到画展;占比第三的是抖音,超过23%的观众在抖音上刷到了画展的图文。仅有2.1%的观众在电视、广播和报纸上看到了有关画展的内容,说明画展主要依靠社交媒体进行传播。25%的观众曾听他人说起,说明线下社交场景对画展的传播也起到了较大的推动作用。有报告显示,网络社交媒体在中国的渗透率已高达97%,中国消费者平均每天在手机上花费近4个小时,其中在网络社交媒体上花费2.3个小时以上,平均每天有超过7.5亿用户阅读朋友圈的发帖。“白夜神话”在微信公众号推送的图文,经过其他公众号的转发、编辑再推送及个人微信号在各自朋友圈中对图文链接的转发,积累了较多的浏览量。这类图文推送中浏览次数最多的是由“西安潮生活”公众号制作和发布的一条推文,由静态的作品图片、展厅现场照片及文字评论组成,截至2022年9月,阅读达3.4万次;由西安美术馆公众号发送的画展推文,阅读9000余次。可以说,是展厅新奇的视觉效果和展品独特的互动方式促成了“白夜神话”的高“出片率”,社交媒体的传播方式则成就了“白夜神话”的高“打卡率”。

开展线上线下结合的公共教育活动

画展期间的公共文化教育活动非常重要,它为观众提供了参与、介入美术实践的机会,帮助观众更深入地理解美术创作的思路和背景,启发观众对文化现象进行思考和讨论,进而使观众得以有效地提升个人的文化和审美素养。“白夜神话”为观众提供了线上导览,观众在现场可以用手机扫描二维码获取,无法到现场的观众也可以在画展的微信公众号上“云看展”;每个周末在线下举办由艺术家或志愿者带领的导览。“白夜神话”举办了三期具有较强学术专业性的沙龙活动,就“网红展”现象、传统绘画形式和新媒体技术的合作、艺术潮流与科学技术革新的关系展开了讨论,还举办了一次以艺术疗愈为主题的跨学科学术交流活动,邀请了来自心理学、神经科学、体育学等领域的专家教授,还举办了一场与乐队合作的小型音乐会。笔者和画展团队联合组织的每一场公共教育活动都向社会公众开放,在活动开始的前一周即在画展公众号上发布报名渠道。大多数报名者都是“回头客”,他们大多对画展内容印象深刻,并产生了许多反思和疑问,这促使他们前来参加活动,分享他们的经验。“白夜神话”的微信公众号不仅负责发布画展的相关信息,在积累了数万名关注者后,也承担起传播美术知识的任务,例如发布和转载一些美术科普文章、喜闻乐见的作品案例等。

“白夜神话”成为“网红展”后有了庞大的受众群体,举办艺术家和美术界专家学者的讲座和跨学科学术交流沙龙时,非专业观众的参与意愿显著提高。吸引力问题解决了,只是吸引过来后,接下来的艺术教育如何完成,这才是真正需要思考的问题。许多刚刚接触艺术画展的人,首先希望了解在作品中看到的是什么,要怎样看,听完一些专业人士的表达,看完专业媒体的文章,反而更不懂了。要实现公共美术教育,首先要让艺术“去神秘化”,具有专业背景的人士在有社会公众在场的情况下,要用尽可能通俗易懂的语言,用最平易近人的态度表达。教育者在传播知识时,要对教育对象的接受能力有正确的认识,采用适当的方式方法,否则就陷入自说自话的窘境,不仅不能达到教育的目的,甚至还会引起对象的厌烦,起到反作用。

针对儿童、青少年、在校生、美术培训机构学生的公共文化教育活动。这些对象一般是在教师的带领下集体参观画展的,低龄学生还有家长陪同。就教育资源的获取意愿来说,教师最具有积极性,他们本就是教育者,因此更注重最大化地利用社会公共文化教育资源。笔者和画展团队主要是配合教师进行教育活动,为他们提供免费的教学场地。教师携带纸张和荧光画材带领学生在展厅里进行创作,展厅里遍布的荧光灯为他们提供了教与学的条件,这也是很多其他画展所不具备的。

收集反馈,在互动中发现问题

在浏览社交媒体上打卡“白夜神话”影像的过程中,笔者发现一名观众在照片的配文里多次将“夜”写成“色”,这一方面说明画展海报使用手写书法字可能会造成观众辨识困难的问题,同时也说明有部分观众确实将打卡拍照当作观展的主要任务,忽略了美术作品本身。“白‘色’神话”事件让笔者反思,向社会普及美术知识、提升全民文化素养的目标任重道远,非几次“网红展”就能够达成的,画展不能止步于表面上的热闹,更要向深处挖掘,看到问题,解决问题。

除在社交媒体“白夜神话”话题下浏览网友发布的内容,笔者还通过线上观众问卷、现场观众采访及展厅出口处的留言本收集了大量的观众反馈。观众的反馈传达出三条重要的信息:首先肯定了“白夜神话”的公共文化教育功能,有74%的观众在被问及是否曾在其他地方参观过类似形式的画展时回答的是“否”,说明画展丰富了大多数观众的观展经历,刷新了观众对美术的认知,学到了新知识;第二,有超过60%的观众表示是初次到西安美术馆参观,说明“网红展”的确能够提升美术馆对公众的吸引力,进而为美术馆公共文化教育活动的策划提供了可供借鉴的经验;第三,在满意度排名中,约88%的观众表示对展厅灯光、音乐和氛围感到满意,约83%的观众对作品质量感到满意,50%的观众对适合拍照打卡感到满意。这说明“白夜神话”的艺术价值并未因其“网红”而打折扣,打卡拍照、为展馆带来热度的同时观众也受到了艺术的熏陶,观众与展方构成了彼此成就的关系。

笔者认为,相较于作品本身,展厅灯光、音乐和氛围对大多数非美术专业的观众来说是一种更为直观的体验。一个人对艺术作品的理解水平高低受制于其拥有的文化资本(cultural capital)。文化资本的概念由法国著名的社会学家皮埃尔·布迪厄(Pierre Bourdieu)提出,它是指个体通过家庭环境及学校教育获得并成为精神与身体一部分的知识、教养、技能、趣味及感性等文化产物。文化资本积累多的个体势必相较文化资本积累少的个体,在理解艺术作品方面具有优势。艰深、晦涩、为专业观众所作的艺术作品不免给文化资本少的观众带来对作品的仰视感、距离感,甚至是压迫感。而“网红展”不仅让观众沉浸于现场的美妙氛围,更能激发观众的拍摄冲动,拉近了观众和美术作品间的距离。因此,“白夜神话”是社会公众对文化资本的一种拥有,体现了公共文化教育的公益性。

结  语

笔者认为“网红展”有两层含义:一是参观人数多、且都通过网络社交媒体记录和传播观展经历,二是画展作品真实地打动了观众,引起观众内心的共鸣,观众可以吸收到艺术和文化知识,得到思想上的启发。最好的情况是,还能培养观众形成参观艺术画展的习惯,让持续学习文化艺术知识成为其主动选择的一种生活方式,而不是偶然和被动地接受。“网红展”让人们在快乐中接受,在接受中成长,践行了公共文化教育功能。需要警惕的是,如果一个画展只是肤浅地迎合观众的喜好和单一地吸引观众注意力,却不具备真正打动人心的艺术价值,即便积累了再多的打卡人次也不能实现公共文化教育功能。一个合格的“网红展”要用好的作品引导观众,艺术家和画展团队应不断提升自身的文化艺术修养,坚持高标准创作和策划画展,同时深入了解观众心理和需求,力求将二者合理融合,打造出既叫好又叫座的画展,使其成为优质的公共文化教育资源。

参考文献:

[1]米雅,范迪安.公共文化教育将继续成为美术馆工作的重点——范迪安专访[J].美术观察,2011(01):10-12.

[2]朱伟珏.“资本”的一种非经济学解读——布迪厄“文化资本”概念[J].社会科学,2005(06):117-123.

(张涵清: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责任编辑: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