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校作为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在“三全育人”背景下如何将高校专业课程教学和课程思政进行有机结合、精准提炼及融入符合时代特色的思政元素,并能结合专业特点重构课堂设计和组织,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为载体,将德育融入专业教育过程之中,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最终实现专业和德育的高效融合,培养知识、能力和素养“三优”的专业人才,为社会输送更多德才兼备的复合型会计专业人才。文章以会计专业课程为例,简述了会计专业课程思政现状和不足,总结了会计专业课程中的共性思政元素,以期能提炼出更有效的会计专业课程思政实践途径。

[关键词]会计专业  课程思政  教学实践

基金项目:西安欧亚学院校级重点课程《财务会计》建设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19KC017);西安欧亚学院校级课题《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财务会计课程体系重构与实践》建设的阶段性结果(项目编号:2019YB002)。


引  言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提出,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把思想价值引领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和各环节,形成教书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文化育人、组织育人长效机制。课程思政作为“三全育人”落地的有效载体,促使各类专业课程教学密切关注与思政教育的衔接,将德育作为专业教育的底色,以鲜明的思政元素为专业教学画龙点睛,最终形成协同效应,在学生专业知识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他们的综合素养,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真正做到专业课程和思政教育的同向同行。

会计专业课程思政的现状

1.课程思政定位不清晰

虽然各专业将课程思政作为重要的教学组成部分,无论是课程组织还是课程设计,都注意将思政教育融入课程教学之中,力求在进行专业知识讲授的同时,对学生的价值塑造和道德修养给予正向引导,但在实际推进过程中,部分教师将课程思政理解为纯粹的品德教育,而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是完全不同的范畴,思政课程是立德树人、培根铸魂的课程,而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内容是针对学生以后走上职场,面对不同的情况,依据个人的职业修养和专业知识,坚定地做出正向选择,是对思政课程中基础理论的具体应用和实践,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内容是对思政课程的具体化和补充,使学生能更具象地认知和内化思政课程内容,进而将本专业中隐含的德育元素转化成个人特有的职业品格。

2.缺乏系统性、规范性的提炼和总结

会计专业教学融入思政元素时,应充分结合会计专业培养目标、专业特色及课程内容,精细梳理和整合,进而形成个性化的课程思政资源,引导学生建立正向的价值观及职业操守。但在实践过程中,会计专业课教师在讲授知识的过程中,缺乏对会计专业课程思政要点的分析和提炼,仅依据个人的认知进行解读和诠释,讲授不够深入,同时没有详细的计划与方案,缺少必要的实践反馈和总结,导致会计专业课程思政元素不能形成体系化、规范化的教学资源,同时对专业课中涉及的课程思政元素的提炼和推广也不够规范。

3.思政内容衔接的有效性不够

会计专业课程思政元素相对分散、不明晰,需要会计专业教师进行综合分析及深挖和提炼,但在实践中,会计专业课程思政元素融入太过生硬和表面化,与会计专业知识体系没有建立有效衔接,甚至存在部分脱节的现象,学生学习体验感觉比较突兀,接受度较弱,没有达到会计专业课程思政的预期成效。会计专业课程体系有自己的框架和流程,各课程模块之间有清晰的逻辑关联,如果生硬地嵌入思政元素,不仅会脱离具体的会计专业的课程内容,还会给学生的学习造成一定的困扰,会计专业课程本身就具有一定的难度,理论内容相对枯燥晦涩,再叠加其他内容会导致学生产生畏难情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效果和培养目标的实现无法得到有效保障。

会计专业课程思政的内涵

1.诚信

中国现代会计之父潘序伦曾经说过,立信,乃会计之本;没有信用,也就没有会计。要求会计人以诚信为本,在进入职场后忠于职守、讲求信用。诚信也是新时代每个人应当信守的,更是所有会计人立身和工作的根本原则和存在价值。诚信是会计对行业和社会的一种职业承诺,对内客观公正、实事求是、说真话、办实事,对外开诚布公、不隐瞒、不欺骗、不弄虚作假及不做假账等,这也是所有会计人必须要遵守的职业道德。

2.监督

监督是会计进行经济事项核算的基本职能之一,凡是涉及资源配置的地方,就需要会计核算,进行数据的确认和计量,对内对外输出的会计信息有客观真实发生的,也有基于各种利益驱动而人为编造和加工的,为确保会计主体资源配置活动信息的真实、准确和完整,会计监督意义重大。财会监督作为党和国家提出的“九大监督”之一,处于基础性地位,为其他监督提供不可或缺的支撑和服务,企业是会计主体也是利益主体,作为经济社会活动的细胞单元,既可以利用会计信息为自身管理和内控服务,同时也可以为社会利益相关者和公众利益服务。在实践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诚实守信、恪守规则和服务社会的意识。

3.客观、公正和责任

会计专业课程思政强调客观、公正和责任。要做到公正就必须坚持客观性原则,客观性原则是公正性原则的前提和基础,公正是客观的结果和必然选择。会计人员运用所学专业知识进行经济业务事项确认和计量时,应秉持平等对待不同的人和利益部门,依据客观事实,合情合理规范处理,不以个人喜好弹性处理和差异对待,对企业输出的会计信息的真实性负责,确保利益相关方权益。会计人员是企业经营数据和管理资料的直接管理者,因此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责任心,保证企业经营数据安全,为企业保守相关的商业秘密。

4.良好的职业操守

会计人员虽然隶属并服务于具体的会计主体,但并不能完全屈服于管理层或者任何外界的压力,应如实反映会计信息,确保会计信息的完整、客观,确保数据的公允和准确,如实反映企业经济状况,确保会计信息与服务质量,从而为社会各个信息使用者提供管理和决策的数据支撑。

会计职业的特殊性在于,其接触着企业最重要的数据信息,为其他职能部门提供基础的数据支撑,这就要求会计人员认真负责,精益求精,担负好岗位职责,履行好个人义务,有着正向的职业理想,平衡好职责和职权间的关系,做到正直、诚实、廉洁,在工作中严谨仔细,一丝不苟,严格按会计规范处理相关业务,自觉抵制外部诱惑,规避财务风险,秉持良好的会计工作作风。

20230206162309407-67-9ffac.jpg


课程思政融合的实施路径

1.立足培养目标进行系统总结和提炼

思政要素要融入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之中,教师在组织和进行课堂设计之初,应有计划和规范化地引入课程方案,整合整个教研室的师资力量,集思广益,拓宽思路,精准提炼课程思政内容,形成标准化和规范化的课程思政案例共享资源包,同时结合学生学情和教师授课反馈内容进行及时修正、迭代和重构,充分发挥教师在课程思政中的引导作用。

2.提升专业教师的课程思政能力

会计专业目标是培养讲诚信、守规则和服务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学生的专业具体画像:知识、能力和素养方面具体目标都应该非常清晰。高校专业教育中,教师不但承担着培养学生进入职场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任务,更重要的是在学生“三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进行正向引导和塑造,教师自身对课程思政的认知及思政能力就显得至关重要了。借助课堂面授,精准提升教师课程思政能力,引入热点案例教学、情景教学等,结合专业课程和思政元素的契合点,有意识、有倾向地把专业知识与思政内容相衔接,让过硬的专业技能和正能量价值观、职业道德塑造等成为学生提升能力和素养的“软知识”,让学生能够在未来自信就业和择业,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综合竞争力。

3.丰富思政元素的融入形式

专业课程则应将思政教育思想体系细化为点滴知识理念有机融入学生专业知识学习,潜移默化地完成思政育人。会计专业思政元素相对比较分散,在整个会计专业课程体系中,专业课与思政元素的有效衔接和融合要按照培养目标和预期进行,两者以什么样的形式嵌入和融合就显得至关重要了。会计专业课程中概念的界定、方法的运用等,都依赖会计人员的专业判断和执行力,既有财经法规的他律约束,又有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自我约束,整个过程相对比较复杂。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学生参与和教师引导都非常重要,面对课程思政元素,教师不再是价值判断的讲授者,教师应积极做好课堂设计和课堂组织,选取学生感兴趣和关注的话题进行引导,不设限制地给予学生更大的讨论空间,鼓励学生勇敢表达自己的观点,让学生主动思考,引发共鸣,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完成德育和专业教育的融合。

4.关注学情进行精准引导

嵌入课程思政必须从会计专业的特点出发,寻找两者的契合点和关联点,自然而然地将专业知识讲授与思政元素灌输有效结合起来,而这对提高会计学专业学生思想觉悟、职业道德至关重要。教师应以更加弹性的方式教育学生,使学生有机会去验证和思考所学内容,逐步认可和内化,进而形成自己的认知。教师所教的知识不能只停留在书本上,也不能只是单纯机械记忆,而是能在适合的场景中,快速地落实到具体行动之中,真正做到知行合一、以知促行、以行求知。

结  语

高校专业教育是塑造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提升学生职业技能的关键,深入发掘专业课程中的思政教育资源,以课堂为抓手,恰当地融入德育内容,不仅能有效地提高会计学专业学生的思想觉悟和职业道德,使其明确个人职业理想和职业责任,增强自我约束和责任意识,打造个人过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同时还能为学生补充精神钙质,这对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服务国家的意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陈丽英.会计学课程如何融入思政元素——以上海市高校课程思政领航计划(精品改革领航课程)为例[J].国际商务财会,2020(9):52-55.

[2]谈仁娟,梅璐璐,张秀华.《基础会计学》课程教学内容改革——基于课程思政元素的融入[J].农家参谋,2020(12):210.

[3]谢丹.基于“课程思政”理念的《中级财务会计学》教学改革探讨[J].中外企业家,2020(2):184.

(王敏:西安欧亚学院)

责任编辑: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