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体育舞蹈在体育院校多年的摸索发展中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也面临新的困难和挑战。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等对体育院校体育舞蹈发展历程进行了梳理,发现存在片面追求竞技化、艺术与体育课程简单叠加、教师结构艺术与体育交叉的严重错位。针对于此,提出体育院校应明确学科定位,清楚培养目标,发挥体育院校优势,坚持艺体融合、正视课程建设,实现艺体共生共荣,重视艺体教师培养,促进老带新艺体教师的融合成长。

[关键词]体育院校  体育舞蹈  困境  路径  艺体融合

基金项目:西安体育学院“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项目编号:XTJY2108)。

引  言

艺术类专业在体育院校的长期发展实践中,被赋予了特有的体育内涵和特色,艺术类专业艺术教育和体育教育的融合已成为蓬勃发展的事实。体育舞蹈是体育和舞蹈紧密结合的新兴体育艺术类项目,是在社会市场需求和高校教育双重驱动下开展起来的,多年的摸索前进,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和关注,但也面临许多问题和挑战。如何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体育舞蹈复合型人才,促进体育舞蹈可持续发展是当前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文章通过梳理体育舞蹈在体育院校发展的历史轨迹,找出现实困境,提出发展路径,以期构建艺体共融的发展理念。

体育院校体育舞蹈发展现状

1.培养目标:体现体艺结合理念

2018年1月30日,教育部发布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以下简称《标准》),这是我国高等教育领域首个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涵盖了普通高校本科专业目录中全部92个本科专业类、587个专业,涉及全国高校56000多个专业点。体育舞蹈归属于舞蹈表演专业、舞蹈学专业、舞蹈编导专业,但此类专业并未出现在体育教学质量标准的设定中,错失了从国家层面制定标准的机会,所以目前我国还没有出台统一的体育舞蹈专业建设标准和人才培养方案,各高校根据相关专业和办学经验设定标准,制定体育舞蹈课程体系。西安体育学院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舞蹈学专业的基本理论和技能,熟悉本专业发展动态,具有良好的专业素养、创新思维和适应能力,具备对舞蹈、体育舞蹈进行理论分析、研究的能力,能胜任中小学校、社会舞蹈团体、社区、健身俱乐部、企事业单位体育舞蹈的教学、编创、表演、训练等组织指导工作的应用型人才。各院校在借鉴艺术院校培养模式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特点,培养“教、训、表、创”于一体的复合型体育艺术人才。具体课程设置有体育课程(包括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健美操、体操等)和艺术课程(包括艺术概论、舞蹈教学法、民族民间舞、现代舞、芭蕾基础训练、舞蹈编导等)。课程设置体现艺体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2.师资队伍:结构复杂化

体育院校体育舞蹈教师结构比较复杂,笔者通过调查发现,可以分为老中青教育经历各不相同的教师层次。来源构成主要分为六个方面:一是体育舞蹈教育之初,从操舞类项目转项而来的教师。二是本科经过体育教育专业专修课程学习的教师。三是通过艺术高考考上本科专业院校,高考前经过短期的专业训练,专业提高阶段主要是在大学四年的教师。四是有过中专教育经历的教师,这个群体占教师群体的一半。五是北京舞蹈学院毕业的教师。六是本科是通过运动训练专业单独招生的高水平选手。教师教育经历不同,教学感受也不同。

操舞项目转项而来的教师是体育院校开办艺术教育的创始者和主力军,未经过专业体育舞蹈训练;经历过专修训练的教师,专业能力有所提升。这两个群体的教师通过体育教育专业的系统学习,教育学和体育学等相关理论知识较为深厚,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教学经验相对较为丰富,科研能力相对较强。

通过艺术高考选拔进入大学的教师,专业训练时间较短,专业技术提高主要在大学四年,毕业后通过研究生教育提高学历,留校任教,给当时体育院校的师资注入了新鲜血液,一定程度上助推了学校体育舞蹈的发展。这部分教师艺术学知识较为丰厚,专业技术则需要不断学习才能跟上学生水平提升的速度要求。

经历过艺术院校专业训练的教师是现阶段体育院校体育舞蹈教师的主力军,专业技术很强,竞技套路编排能力较强,担任着学校的主要训练任务,带领学生进行训练和比赛,对学生技术水平的提高帮助很大。

北京舞蹈学院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高、精、尖”的体育舞蹈表演人才,所以这个群体的教师和经过运动训练单招的教师专业技术很强,在国际大赛上拿过大奖,为我国体育舞蹈争得荣誉。这部分教师在我国体育舞蹈专项技术上处于引领地位。

体育舞蹈教师由最初的操舞类项目转项的教师为主力军,发展为体育舞蹈专业毕业的专门人才占绝对优势,由半专业队伍向专业化队伍发展,师资水平逐渐提升,师资队伍逐渐强大。

3.学生数量和质量:持续提升

体育舞蹈在体育院校开办之初,通过运动训练专业单独招收高水平选手以推动项目高质量发展。但随着运动训练专业单独招生逐步规范化,明确规定了运动员等级,体育舞蹈作为非奥运项目,无相应的运动员等级,学校失去了单独招生权。学校通过艺术高考的形式招收学生,通过“校考”方式进行招生,“校考”的优势是招生者能够与学生面对面,能更了解考生状况,招收到相对优秀的学生。

本次调研的15所体育院校定位各有不同,招生规模具有一定的差异性,生源相比开办之初大幅改善。生源质量由最初为了考学而临时抱佛脚训练几个月的学生,发展为部分学生经历过艺术院校的专业训练,在国内大赛上已经崭露头角,学生入校后直接能够代表学校参加比赛,为学校争得荣誉,专业技术已经达到专业选手水平,生源质量得到全方位提升。

现实困境:体育院校体育舞蹈发展的壁垒

1.学科定位的纠结:“姓氏”认知的摇摆不定

调查发现,目前在我国各体育院校关于体育舞蹈的专业划分中,隶属于舞蹈表演专业,当前开设舞蹈表演专业的院校有将近100所,主要分布于艺术类高等院校、体育类院校、师范类院校、艺术职业类院校等。培养的都是艺术学学士,从学科角度理应归属艺术学科,但是体育院校的招生却遭受冷遇:相关招生政策规定只有39所专业院校才可以设置“校考”,艺术院校和体育院校的招生成了“没有硝烟的战场”,招生境遇十分尴尬。体育院校办体育舞蹈专业姓“艺”,招生遭受冷落,姓“体”,国家体育总局却没有政策支持。有学者提议在体育门类下设“运动舞蹈”归属国家体育总局管辖范畴,以北京体育大学马鸿韬教授为代表的观点是:要在艺术学门类下专门设立体育艺术学一级学科;以上海体育学院刘欣博士为代表的观点是:在体育院校艺术类专业中,体育艺术学定位应在艺术学的一级学科,即音乐与舞蹈学的门类之下;以天津体育学院马桂霞教授为代表的观点是:体育艺术项目应归属在体育范畴……众说纷纭。学科定位的争议,导致培养目标的偏离和教师施教目的的失准。

2.培养目标偏离:体育舞蹈片面追求竞技化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指出,要将“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作为教育的工作方针,提出高校的教育目标最终要落到“立德树人”这一基本点上。体育院校招收的学生很多从小学习体育舞蹈,专业技术过硬,很想在赛场上展现自身能力;专业教师也认为只有比赛才能为学校赢得荣誉,因此更多的是关注学生技术能力的提升,忽略了高校教育的终极目标。认识出现偏差,唯“比赛论英雄”的观念根植于心,唯“金牌”“成绩”的发展观念,致使“技术化”成为教育的全部。学生入校后,片面追求竞赛成绩,缺乏人格心灵的呼唤和创造价值的养成,这种技术能力“绑架”和唯“奖牌论”的理念,造成体育舞蹈教师的认识产生偏差。

体育舞蹈不仅仅是赛场的博弈,更是教育的桥梁,是培养健康体格,塑造健全人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运动项目。教育家斯普朗格认为教育的核心在于唤醒人的人格心灵、生命感和价值感,诱发人的创造力量,将其深入到精神生活中,而非单纯的文化传递。体育舞蹈是身体语言,运用身体传情达意,把技术作为核心,无可厚非,但视为教育的全部,就会失去教育的本真。

3.课程设置的叠加:艺术与体育课程简单叠加

任何一个新事物的出现都是在借鉴和学习中成长起来的,体育院校开设的艺术类专业也不例外,不断在借鉴艺术类院校的课程中成长,艺术院校的宗旨是培养“高级表演人才”,在课程设置上侧重艺术方向的规划。但经过多年的发展,课程设置仍存在“模仿”“复制”和“拿来主义”的影子。从调研的15所体育院校课程设置的方案可以窥见一斑,把艺术院校培养体育舞蹈人才设置的专业课程套用在体育院校专业课程的模式上。课程内容在形式上进行简单叠加,没有体现出体育与艺术“内涵”的融合,从课程标准角度看来,课程缺乏逻辑性和系统性,更谈不上艺体融合。课程分布不均衡,课程舞蹈化倾向严重;课程拼凑化严重,缺乏体育舞蹈理论课程;西方文化、西方艺术风格等理论课程较少。课程内容设置单一,教师不能很好地把握艺术学知识和体育学知识的比重。

4.教师结构错位:艺术与体育交叉的严重错位

随着体育院校学生体育舞蹈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从操化类转项而来的教师面临教学示范的压力。为了满足教学需要,提高社会竞争力,学校大力引入师资,壮大体育院校体育舞蹈教师队伍,使学校体育舞蹈项目发展迎来新生机,但也面临诸多不可避免的问题。北京体育大学张清澍副教授说,年轻教师从小学习舞蹈,经过专业院校“中专”专业训练,拥有精湛的专业技术,示范动作到位,但教学经验、教学方法和文化底蕴的欠缺,又加上中专阶段只专注于技术的学习,“技术至上”的印记根植于心,进入体育院校任教,把这种理念带到高校,言传身教地影响着学生,学生随之认为高校的学习任务只是简单练好技能。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并不是培养“技术”匠人,而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这种老教师示范能力欠缺和新教师全面育人理念的羸弱,造成了新老断层和教育理念互相兼容的错位。

本次调研体育院校体育舞蹈教师共91人,其中副教授13人,教授5人,这些教授的职称归属于体育学,而体育舞蹈学科归属于艺术学,这势必造成国家学科评估时的学科与教师结构的错位。

20230206161606353-77-12b1d.jpg

发展路径:艺体融合是体育院校体育舞蹈发展的生存之道

1.明确培养目标,坚持以艺术为主的艺体融合

体育院校艺术专业的特色定位要贴合自身优势,不能生搬硬套艺术院校的艺术特色或综合大学的研究特色,要充分发挥体育优势,将其打造为体育院校艺术专业特色,培养以体育作为主要依托的实践型、综合型体育艺术人才。新时期为了提升体育院校培养体育舞蹈人才的竞争力,主动与社会需求对接。据调查,近几年体育舞蹈大部分毕业生进入社会教培行业,在俱乐部任教,有小部分入职小学任教体育老师。据此,体育院校应以“艺”为主,“体”为辅,体现体育院校的“体育”特色,培养“艺体”结合的复合应用型人才,走大众化路线。不仅要时刻契合市场需求,还要充分发挥高校的引领作用,帮助高校及时调整培养目标,使培养的人才符合市场需要,与市场无缝对接。

2.正视课程建设,实现艺体共生共荣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规定,舞蹈表演专业的核心课程为舞蹈基本功训练、教学组合、剧目排练、表演实践、动作分析与编舞等,体育舞蹈无论“姓氏”归属为谁,都应从体育舞蹈项目本质特点设置课程。体育舞蹈有其特定的音乐和节奏范围,是一种技术性很强的舞蹈运动,通过双人配合展现身体技术与技巧,其中包括动作力量的表现、身体姿态的控制及地板空间的应用等能凸显舞蹈质感的技巧动作,并结合艺术表现力来完成的、具有程序性和规定性的运动项目。鉴于体育舞蹈的多重性:艺术性、体育性、舞蹈性,加之体育舞蹈课程中体、艺、舞课程安排碎片化、拼接化和失衡化,所以在课程建设中,要注意多重要素的融合,打破“体”“艺”学科间的壁垒,实现交融。精简舞蹈类课程,丰富体育类课程,加入艺术类课程,根据社会需求、高校定位和个人发展完善课程,形成一个学科知识相对稳定的课程体系。

从调研的15所体育院校的培养目标可看出以培养艺术学士为主,在课程设置时不仅紧扣体育舞蹈核心课程,突出艺术性,还发挥体育特色,凸显“艺”中有“体”,“体”中有“艺”,“艺体”相生,“体艺”共融,实现学生素质的综合提升,提升他们今后的社会竞争力。

3.重视教师培养,促进老带新教师融合成长

教师是教育的立教之本,兴教之源,高素质、高水平教师是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基石。体育院校体育舞蹈年轻教师占比大,年轻教师专业技术比较扎实,承载着体育院校体育舞蹈发展的美好前景,是未来体育院校体育舞蹈项目发展的主力军,是主要培养和依靠的对象。教研室应采用老带新的方式,制定行之有效的实施方案,建立长效机制,逐步提升新教师教学能力。年轻教师应强化学习意识,主动提升文化知识素养和专业情操。同时各教学单位增强外部助力,把本单位教师送出去,把高水平教师请进来,加强内外交流,还可以通过校内外培训、国内研讨和会议交流,甚至国外深造,创建浓厚的学术交流和学习氛围,提升教师“教”“表”“训”“编”“管”水平及科研能力等。时间是最好的试金石,相信随着时间的沉淀和新老教师的互帮互助、互通有无,这些主力军会成长为体育院校体育舞蹈的栋梁。

4.尝试“中本贯通”人才培养模式

为解决体育院校体育舞蹈学生生源质量问题,可以采用中专—本科联动培养模式。在2019年全国体育院校艺术类专业建设协作会年会上,上海戏剧学院舞蹈学院周蓓副院长介绍上海戏剧学院人才培养改革经验是“中本贯通”“校企合作”,通过中专—本科联动贯穿培养,既解决了本科学生生源的质量问题,同时又通过高校文化的引领作用,中专和本科在课程设置上的有效衔接,可以更好地提高舞蹈表演人才的培养效率和质量,进而提升体育舞蹈人才的文化基础,提升后续教师的理论水平和科研能力,为体育舞蹈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结合“校企合作”实践基地,以表演促练习的模式保证了学生在最好的年龄阶段得到最大的舞台锻炼,保证了学生的学历和学识双赢。体育学院可以借此经验,使其健康发展。

结  论

体育院校培养体育舞蹈人才,要在明确学科归属的基础上,清楚培养目标,课程设置体现艺术课程和体育课程的共生共融,以艺术为本,紧扣高校全面育人的教育理念。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完善教师结构,培养一批高素质的体育舞蹈教师梯队,同时抓住体育院校体育的特色和优势,与社会需求无缝对接,培养“文舞”兼备艺体融合、一专多能的复合型应用人才。

参考文献:

[1]吴东方,黄玉舫,徐雪霞,等.体育院校体育艺术专业办学实践与思考——以武汉体育学院体育艺术专业体育舞蹈方向为观察点[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8,52(08):62-67.

[2]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76-84.

[3]宋娟,吴瑛,吕和武,等.新时代体育舞蹈的本土化:价值、困境与出路[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20,37(04):444-448.

[4]宋娟.我国体育院校体育舞蹈教师专业素养评价与提升策略研究[D].上海:上海体育学院,2021.

[5]李德华,潘小非.体育院校舞蹈表演专业建设的困境与对策[J].四川体育科学,2019,38(01):107-111.

[6]江山.我国体育院校艺术类专业建设的困境与出路[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1(02):117-121.

[7]王厥轩.素质教育与民族创新精神培养[J].教育发展研究,1999(09):15-20.

[8]杨珏,杨兴权.我国体育学院体育艺术类专业的办学特征分析[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5(02):96-99.

[9]陈芳.新目录背景下体育院校舞蹈表演专业课程设置研究[J].浙江体育科学,2015,37(02):64-68.

[10]体育舞蹈运动教程编写组.体育舞蹈运动教材[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6:11.

(宋娟:西安体育学院艺术学院;卢嘉欣:西安体育学院研究生部;杨靖辰:武汉大学文学院;黄锋:河南工业大学体育学院)

责任编辑: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