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双减”政策的出台和落实,减轻学生学业负担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其中作业量的控制、作业的种类、作业评改的方式和分享策略等都与“双减”政策的实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道德与法治课程(以下简称“道法”课程)作业的设计应以活动性、体验性为基础,教师评改时也应充分考虑学生的感受,借助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最终形成道德自觉。下面,笔者结合自身多年教学经验,谈一谈自己的实践和思考。

一、凸显课程属性,优化作业设计

陶行知曾说过:“生活是学习的源头活水。”道法课程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教师设计作业时要紧密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将教学目标融入交流和分享活动中,让学生有感可发,以此发挥道法课程的效能。

1.强化体验,借助文字分享

高阶道德能力的形成要以学生的原始认知和储备为基础,教师不能将道德教育异化成为一种信息灌输,而是要让学生从中汲取成长的营养。基于道法课程的本质特性,教师设计作业时要以积极的活动方式为基础,为学生提供明确的学习素材。

例如,在讲授统编版教材中的《爸爸妈妈在我心中》一课时,教师可以设置这样的作业:为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向父母传递自己的爱。很多学生选择做家务,这样既能够减轻父母的负担,又能够在实践体验中真正感受父母的辛劳。教师可以为学生搭建分享交流的平台,让学生将完成作业时的感受写下来,并读给自己的父母听。有的学生表达了对父母养育自己、照顾自己的感恩之情;有的学生直抒胸臆,表达了在家庭中感受到的幸福;还有的学生表示自己一定要好好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努力学习,不给父母增加负担……

正是在这种体验性的作业中,在这个分享平台中,学生真情流露,潜移默化地形成了自律、自省的意识,学生的言行规范了,课程的育人效果提升了,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必然能够提高。

2.强化实践,借助交流分享

道法课程原本就有着鲜明的生活性、活动性特点。在道法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和整合社会生活资料,以培养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此外,教师还要积极创新实践作业形式,为学生搭建连接生活和课堂的桥梁。

例如,在讲授统编版教材中的《学习伴我成长》一课后,教师可以设计这样的作业:有人说,本领不是从知识中得来的,而是在实践中逐步形成的。那么,我们有哪些本领是从“做”中形成的呢?事实上,学生从小到大,在生活、学习中所形成的能力很多,但究竟哪些本领源自于扎扎实实的操作实践呢?这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极其开放的话题。有的学生回顾了自己学习书法的过程后,真正认识到能力的形成需要千锤百炼,需要“拳不离手,曲不离口”;有的学生结合自己打篮球的经历,认为能力的形成需要有浓厚的兴趣,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还有学生结合自己失败的经历,认为要想拥有真正的能力,必须要有坚持不懈的韧性……

这样的作业设置和分享,不仅让学生重新回归到了生活中,同时也巧妙地将学生的认知和言行统一了起来。从作业完成的方式来看,我们可以看出这些感受不是教师强行加给学生的,而是学生在实践操作中体会的。

二、强化立体评价,唤醒学生的作业兴趣

1.捕捉亮点,用激励性评价呵护兴趣

新课改提倡以生为本,而道法课程的价值就是要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鉴于此,教师除了要在新授环节给予学生相应的点拨与指导外,还要帮助学生获取积极向上的正能量,让学生在教师的认可和评价中享受道法作业所带来的快乐和成就感。此外,教师还要对学生的道法作业进行积极、正面的点拨与评价,要关注学生的内在体验,让学生从中习得更多的知识。

例如,学生完成道法实践作业时,如果完成得较为出色,教师可以这样评价:你的作业认真、优秀,这是一种很好的学习习惯。只有万事认真,你才会有追求成功的机会;对于那些完成的不够理想的作业,教师则应积极发掘其中的亮点,用鼓励性、引领性的语言指出学生存在的问题,用自己的耐心、爱心帮助学生,指导学生,助力学生成长成才。

2.丰富维度,用真性情评价呵护兴趣

有人说,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这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因此,教师要充分认识家长的育人价值,要将其视为学生道德品质发展的指导者和点拨者,孩子与家长血脉相通,他们之间有着高效沟通的天然优势。此外,家长还是孩子成长的陪伴者和经历者,无论家长是以旁观者的角色还是以指导者的角色,或是以服务者的角色出现,都会对孩子产生很大的影响。孩子完成作业时,家长比任何人都了解这个过程。孩子完成道法作业遇到困难或问题时,家长总能在第一时间出现,他们很了解孩子的需求,知道孩子需要什么。基于上述认知,教师要与家长多交流、多沟通,可以借助家长的力量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还要积极完善道法作业的评价方式,运用真实、全面的评价提升学生的道法学习能力。实际上,孩子非常期待家长的共同参与,这对孩子坚持自己完成作业、达成作业所预设的目标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以《爸爸妈妈在我心中》为例,当孩子帮助爸爸妈妈完成了力所能及的家务,并运用文字的方式与父母交流自己的感受后,教师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指导家长对孩子的作业进行评价。如一位家长在孩子的文章后面这样写道:“亲爱的孩子,看到你帮爸爸妈妈做的事情,我们备受感动,我的乖宝真的已经长大了。感谢你为我们所做的一切,也许这些事情还有些微不足道,但对你而言已经尽力了,更尽心了,这是最可贵的……”

由此可见,家长对孩子道法作业的评价,不仅拓宽了评价的维度,还促进了家长与孩子之间互动、交流,这对于凸显道法作业的育人效能有着积极的推动价值。

三、深化正面点拨,驱动道法课程的作业导向

1.借助榜样示范,明确作业导向

对于学生而言,道德品质和习惯的养成绝不是在教师机械的灌输和生硬的告知中形成的,而是借助榜样的力量实现的。因此,教师在落实道法作业时,可以布置一些搜集性的作业,让学生从不同维度了解榜样、示范者的感人事迹,从中获得积极向上的动力。

例如,在讲授统编版教材中的《做学习的主人》一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搜集古今中外名人阅读、学习的故事,激励学生树立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读书的意识;还可以鼓励学生自主收集身边或新闻中出现的道德模范的感人事迹,从中了解榜样背后的故事,在潜移默化中提升自身的道德修养。

在作业分享环节,学生在明确的作业导向下,通过交流讲述、聆听的互助方式,对学习资源进行了相应的整合,他们彼此悦纳,共同进步。这都是榜样的示范作用,极大地促进了学生道德素养的形成。

2.关注时政话题,强化作业导向

作为新时代的学生,要想成为合格的公民,就不能“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而是要养成关注时政热点的习惯,及时关注国家大事、国际时事,初步了解党的方针政策。作为道法课程的执教者,我们必须要意识到关心时政热点对于很多孩子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因此,教师在设置道法课程作业时,既要联系教材内容,又要结合社会热点话题,遴选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与认知能力的素材和话题,引导学生运用自己的原始经验去思考和判断,从而形成自己的认知观点。基于这种认知,教师在设计相应的实践活动作业时,就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

统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材相对系统地、形象地介绍了我国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和法规。基于这些内容,教师可以将其与时政热点话题进行整合,如结合“建党100周年”,组织学生查阅资料,观看视频,了解中国共产党100年来所经历的沧桑巨变,了解我们国家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真正感受我国国力的提升。

在这样的作业下,学生互相分享,不仅了解了相关知识,还激发了对祖国、对中国共产党的热爱之情,增强了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

总之,作业是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起到了巩固所学、拓展新知的重要作用,还是培养学生学科素养的重要平台。因此,教师要在改革作业形式、控制作业数量的基础上,强化学生的活动体验,升华学生的思想认知。

作者单位   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北郊镇大姜小学

责任编辑: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