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能学校教育,构建绿色教育生态

张小英  

为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五育”并举,西安高新区第八初级中学构建了“1236”幸福·融教育体系。

“1”指构建一个“幸福·融”课程体系。该课程体系包括德育主题融合课程(生命安全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传统文化教育、思政教育)、行走长安社会实践课程、创新实践课程(通识项目3D打印、激光雕刻、轨道机器人)、游泳通识课程、体育劳动健康成长课程。

“2”指聚焦两个主体,即教师主体和学生主体。依托校外导师助力、专家引领,助推教师专业化成长。通过实施“幸福·融”课程体系赋能生命,激发学生“追求卓越”的能动性。

“3”指依托“三个课堂”。“第一课堂”是指利用教室开展的课堂,提质增效;“第二课堂”是指利用功能部室、音乐体育场馆、社团活动场地、文化走廊等场所开展的课堂,激发学生潜能;“第三课堂”是指利用校门以外的学习锻炼场所开展的社会实践大课堂,拓展学生的综合素养。

“6”指六个共同体融合发展,即党建共同体、家校共同体、教科研共同体、书香共同体、体艺共同体、科创共同体协同发展。

教师是“双减”政策的实施者,课堂是“双减”落地的主要场所。学校组织全体教师参加师德师风、“作业设计”“课堂效能提升”等线上线下培训,力促新时代教师的专业成长。倾力打造“八初幸福课堂”“教师基本功”“示范课”展示活动,把课堂做强做好,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能,着力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作业管理水平和课后服务水平。

聚焦课堂改革,共话学科核心素养。各教研组以“研究新课标下核心素养的学科内涵”为教研方向,以熟悉教材,理解课标,研读教参,分析试题为着手点,进行了“聚焦课堂 提升效能”的幸福课堂研讨展示课活动,致力于优化课堂教学行为,提高课堂效能。

线上线下结合,科学优化作业设计。学校不仅落实教师全员参与省(市、区)各级“双减”相关政策文件的学习,还组织教师积极参与“双减”下的学科专业培训,定期邀请“名校+”教联体专家来校进行听评课指导,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作者单位:陕西省西安高新区第八初级中学


为“塌陷的县中”撑腰

张省刚

县中是普通高中教育的“腰脊”,承载着千万家庭的希望。办好县中是民生、民心和民意工程。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十四五”县域普通高中发展提升行动计划》,为县中提质增效、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为治理“县中塌陷”现象提供了遵循,为满足群众上家门口的好高中打开了通道。如何破解县中发展瓶颈难题,实现由“县中塌陷”到“县中崛起”呢?

在政府投入上发力。一是提高县中教育保障水平,完善县中教育财政经费分担体制,让县中“有米下锅”,解决“缺血”问题;二是化解县中在发展历史中存在的建设债务问题,解除县中发展的枷锁;三是适应新高考需求,进一步完善基础保障条件,全面提升县中办学条件;四是实施县中标准化建设工程,强力推动县中优质化、多样化、特色化发展。

在招生管理上发力。一是坚持所有普通高中实施属地招生、公民同招,严禁跨县域变相掐尖招生,减少优秀生源流失;二是支持县中创新招生方式,加大对优秀贫困生的帮扶,留住并吸引优质生源;三是在高等学校招生中给予县中政策倾斜,从高等教育选拔机制着手,提高县中人才接受高等教育的比例,反哺县中发展。

在队伍建设上发力。一是加强县中教师配备,破解选课走班带来的教师“潮汐”问题;二是实施县中振兴人才固本计划,建立优秀教师奖励激励机制,建立县中优秀人才岗位津贴制度,实行竞争上岗;三是推动以研促教、以研促学的教学教研激励体系,让绩效激励和教研激励融为一体;四是出台县中教师队伍流动机制和职称评聘分离制度,让县中教师能进能出,进一步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责任感。

在师资培训上发力。一是加强教师培养培训力度,全方位重构教师教学方式和管理模式;二是实施优质教育联盟,开辟名师送教、在线教学等通道,让县中也有名师、好课;三是建立以校本培训为基础、多种途径相结合的教师培训创新机制,促进县中可持续发展。

在评价改革上发力。一是进一步落实学校办学主体地位,选用懂教育、爱教育、知管理、能服众的人担任管理者,构建多元化、有特色、适切性强的管理机制;二是推行内部精细化管理,树立正面校风教风学风,走出“老师埋怨生源质量差,学生怪老师没教好”的怪圈。

县中治理任重而道远,只有坚持一县一策、一校一案,下好“一盘棋”,打好“组合拳”,强化系统性、综合性、联动性,全员行动,多方发力,才能真正为“县中塌陷”撑腰,为人才培养助力,为乡村振兴添彩。

作者单位:陕西省宝鸡市教育局

最是书香能致远

 云 鹏

阅读是体悟人生和获取知识的重要手段和最好途径。神木市第五小学从1996年建校起,本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发展原则,打造了“书香校园”,在校园内播撒读书的种子,树立“全民阅读”理念,奠基终身阅读磐石,开展丰富多彩阅读活动,让书香浸润学生的童年。

大量识字。从一年级开始就让学生树立“海量识字,大量阅读”的大语文教育观。选取识字通用教材《中华字经》,每天早上要求学生大声朗读,采用熟读成诵的方法学习。

诵读校本教材。学校要求学生每天早上到校前15分钟背诵以“中国梦·爱国情·成才志”为主题的读本《中华诵》,每周背会3首,大约12周全部背完,其余时间背诵校本教材《晨诵读本》。

开展主题学习。2012年神木市第五小学选派业务骨干远赴山东、北京、河南进行学习,在研讨、听课、交流中学习外省先进教学模式的精髓。同时,学校邀请了毕英春、张贵栓等教育名家与本校教师一起研课、磨课,沉浸式交流。

组织阅读考级。学校有专门的阅读考级科室,负责《中华字经》《晨诵读本》《中华诵》等的考级工作。由资深语文教师承担组长,实行组长负责制,每一套校选教材由考级科室命题,分级考核达标情况,准确量化班级读书情况。由于校本教材基本固定,所以在命题方面任务不是很重,主要的任务是分时间、按计划开展年级内的考级工作。考级时年级组长组织每班家委会部分成员参与,让家长了解孩子的在校学习情况。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读书给人乐趣,给人智慧,给人才干。神木市第五小学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读书热情。

作者单位:陕西省神木市第五小学

责任编辑: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