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重点解决中小学教师结构性缺编,区域、城乡、校际、学科间师资配置不均衡,教师准入、招聘、交流、退出等机制不完善的问题,2021年8月底,陕西省教育厅、省委编办、省财政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联合发布《关于推进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的指导意见》。按照“总量控制、统筹调配、按需设岗、竞聘上岗、合同管理”的原则,全面落实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对所属公办中小学在编在岗教职工的归口管理,使教师由“学校人”变为“系统人”,最大限度地盘活教师资源,促进县域内师资均衡配置。

自本期起,本刊编辑部聚焦“‘县管校聘’管理改革”,为各位读者陆续推荐典型改革案例,以期为教育管理改革工作提供参考。

西安市鄠邑区根据《西安市基础教育提升三年行动计划》整体要求,在2020年教师“区管校聘”试点的工作基础上,2021年将全区学校均纳入改革范畴。经过“缺编校选聘、超编校分流以及缺员科目调配补充”等三个轮次调配,鄠邑区2021年“区管校聘”改革工作顺利完成。这项改革的有序、有力推进,得益于西安市教育局的悉心指导,得益于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以及全方位的政策保障,得益于各职能部门的通力配合,更是区教科局超前谋划、调研摸底、审慎分析、科学研判和扎实推进的必然结果。

一、改革背景

“区管校聘”是指全体公办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和校长实行区级统一管理,定期内、强制性进行有序流动,从而将教师和校长从过去的“学校人”改变为“系统人”。实行“区管校聘”管理改革后,将逐步全面消除教师和校长长期固定在某一个学校工作这情况了。

改革前,鄠邑区教科系统“超编、缺员”现象严重,城区及优质学校教师资源相对富余,偏远乡村地区资源稀缺、配置不均;语、数、英等学科教师相对富余,体音美、物地生史等学科教师缺口较大。近年来,鄠邑区不断增建新学校,以满足外来务工等城区新增人口子女的就学需求,其单向的教师选配过程,导致乡村学校优秀教师大量流失,进一步加剧了乡村学校教师缺员以及资源不均衡现象。综上,教师“区管校聘”管理改革势在必行。

二、主要做法

按照“试点先行,逐步推开”的原则,2020年鄠邑区选取城区周边四所超编学校启动教师“区管校聘”试点,2021年,结合不同学段、不同学校的实际情况,全区所有学校均纳入改革范畴。其中,“三项原则”和“三种思维”的合理运用与坚决执行是鄠邑区“区管校聘”改革工作顺畅有序开展的“制胜法宝”。

(一)“定、竞、优三项原则”保顺畅

“定”是前提:定指导思想,定实施对象,定工作原则,定程序和步骤,而其中最核心内容是各校实施前的定岗、定员及定责。同时,实施的学校管理办法、绩效增量分配办法以及特殊问题处置方法,为区校两级教师“区管校聘”改革的实施提供了理念、机制和规范性的保障。

“竞”是核心:在改革过程中,鄠邑区推行全员、全过程“竞”聘上岗。在本校公布的岗位数及岗位要求的基础上,校内教职工根据个人意愿参与竞聘;校内未参与或未竞聘成功的教师,可参加跨校竞聘;跨校竞聘仍未成功者,将进入待岗模式,待岗期间仍提供至少两次竞聘上岗的机会;待岗期满仍未上岗者,学校将与其解除人事关系。

“优”是保障:一是优化认识,引导教师完成从“学校人”到“系统人”转变的基本认知;二是优化编制,明确岗位设置向教学一线倾斜、向偏远乡村学校倾斜、向寄宿制学校倾斜的基本原则;三是优化管理,确定全程全员竞争性上岗,以及必要时坚决退出的基本程序;四是优化主体,赋予学校、校长更大、更灵活的选人、用人自主权,优化内部管理权;五是优化机制,强调纪律监察部门的全过程参与,避免出现校长一人说了算的现象发生,坚持公平公正、公开透明,真正落实教师公平竞争上岗,确保“区管校聘”改革成效落地落实。

(二)“法治、正向、人本三种思维”保成效

一是践行法治思维。教师“区管校聘”是一项重要的教育人事制度改革,特别是在当前全面落实推进“双减”政策的背景下,更要从更高的战略地位和更宽广的视角来对待这项工作,区教科局要求校长们要高度重视,认真研究,综合考虑,根据政策要求和学校需求建立健全相应的管理、评价、发展和激励制度,确保教师在“聘”与“用”的过程中得到应有的发展,发挥应有的作用,获得应有的保障,真正实现教师“区管校聘”正向流动和优化均衡的改革目的。

二是秉持正向思维。育人始终是教育改革发展的基本准则。无论是原学校的竞聘方案确定,还是分流学校的岗位核准,包括分流教师的流向引领,区教科局始终坚持“为办人民满意的教育锻造更加优质的教师队伍”这一准则,引导每一名涉及其中的教师,珍惜人民教师这份光荣,爱惜这份职业,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完善自己,执着于教书育人,有热爱教育的定力,淡泊名利的坚守,在教书育人的岗位上为党和人民的事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三是坚持人本思维。对转岗教师,面对新的环境、新的学生、新的任务需要更多的关心、关怀、理解和支持,特别是在生活上,如果能够得到最大限度的关心和支持,教师才会没有后顾之忧,适应新的环境,将全部精力投入到教书育人工作中。区教科局要求接收学校在工作安排、组织管理、评价激励等方面要兼顾人性和个性,尊重教师的需求,满足教师的需要,提供精准的专业支持。只有教师能在学校搭建的多样化平台中找到自己发展的可能性,获得专业、持久、有力的支持和引领,教师的心才能定下来,能量才会被激发出来。

三、工作成效

2021年,经过“缺编校选聘、超编校分流、缺员科目调配补充”等三个轮次调配,全区共流动教师161人,六中、八中等长期超编、五竹街道苍游地区小规模撤并学校的富余人员实现合理分流,东关初中、新区小学以及惠安中学等新建或长期缺员学校的师资得到有效补充,乡村学校结构性缺员问题得到极大缓解。

西安市鄠邑区第六中学临近城区,地理位置优越,但受区域内高中阶段结构优化调整,高中部自2019年停止招生,教师严重富余。2020年,六中被列为鄠邑区教师“区管校聘”改革首批试点校,分流36名教师,2021年再次分流教师34人,为全区教师“区管校聘”的改革推进工作作了良好示范。

和六中一样的西安市鄠邑区五竹初级中学教师大量超员,2020年被纳入首批“区管校聘”改革试点校。学校克服重重困难,积极作为,直面城区学校招聘导致的优秀教师流失、重点学科缺员和管理团队重建等问题,坚决配合区教科局工作要求,按需设定岗位,明确岗位职责,重新确定绩效增量发放办法,在规定时限内完成了校内招聘以及人员分流工作。老师们在经历了思想波动、消极抵抗、被动参与以及竞争上岗,见证了未聘用人员的分流或待岗的全过程之后,留任老师们对各自的岗位和岗位职责有了全新的认知和态度。新一届领导班子提出了“提升质量保生存,创建特色求发展,提升品质创品牌”的三年行动规划,确定了“修德、明智、健体、崇美、尊劳”的“竹”文化体系,构建了“鄠之德,鄠之美,鄠之韵”的“最美鄠邑”校本教材体系。在充满正能量的团队引领和有效激励下,全校教师鼓足干劲,恪尽职守,不放弃每一个孩子,不放弃每一个与孩子共同成长的机会。2021年,五竹初中的教育水平有了很大提高,秋季学期生源回流55%。学校被评为陕西省教育督导评估“316”素质教育暨质量提升优秀学校,西安市艺术教育示范学校,区级“书香校园”、区校园安全稳定先进集体等。

西安市鄠邑甘河初级中学位于鄠邑区西北部,西临周至,北连兴平,地理位置偏远,教师流动性大,长期处于缺员状态。在2021年“区管校聘”实施过程中,学科缺员补充7人,轮岗交流4人,分配新招录教师3人,教师队伍整体的年龄结构、学科结构、学历结构均得到了最大程度优化。

鄠邑区教师“区管校聘”工作的顺利实施,实现了区域内义务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盘活了部分学校过剩的教师资源,促进了区域内中小学教师配置更加均衡、更加优化。从制度层面打破了优秀教师长期驻守一所学校的局面,从管理层面破解了边远地区的学生始终不能享受到更加优质教育资源的问题。这是教师“区管校聘”改革的根本任务,也是以此为契机带动区域教育整体更快更好发展的必由之路。

作者单位:陕西省西安市鄠邑区教育和科学技术局

责任编辑: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