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高校专业课的教育实践中融入思政教育,将思政教育贯穿落实到课堂教学的各环节,已经成为新时期推动我国高校思政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途径。文学概论作为汉语言文学专业基础必修课程,具有丰富的课程思政元素,深入挖掘嵌入其中的课程思政元素,将专业知识与思政要点在教学过程中进行融合,是当前需要不断思考、实践和探索的关键课题。建设好文学概论的课程思政,可以立足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等层面,将打通文学理论与人生理论、强化哲学思辨训练、促进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等作为寻找思政元素的切入点,充分发挥专业课改革创新的突出优势,从而助推高校专业课与思政课协同育人路径的探索与研究。

[关键词]文学概论  课程思政  教学改革  协同育人


引  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在此背景下,全国各高校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核心厘清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内涵,积极探索课程思政改革的方式方法。高等教育的目的不只是传递高深学问、培育专业高级人才,更要从文化传统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双重角度塑造学生对理想信仰的坚守、对人品操守的秉持、对知识真理的追寻,从而在思想和精神层面努力形成完善的人格。人文学科一贯承担着人文知识教育和道德信仰体系建立的重要作用,文学自不例外。文学概论作为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主干课程,一直是教育改革的热点。立足课程思政实践探索,如何助推文学概论课程与思政教育同向同行,是当下亟待深入思考与践行的问题。

“文论即人论”:文学概论的思政功能和价值引导

“文学即人学”作为一个能集中体现文学性质和特点的理论命题,既是文学理论得以展开的前提,也是实现课程思政的出发点。文学活动不仅是人类社会实践的组成部分,也是人类精神活动的重要内容,因而将文学作为活动来对待,才能更好地揭示文学的人学性、社会实践性、精神个体性的本质属性。把文学当作人学,并将现实的人的生存境遇、人的解放、人的发展、人的价值和人的主体性等纳入反思视域是理解所有文学问题的总钥匙。文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都是“人”,谈论文学就是谈论人。如果说,“文学史,就其最深刻的意义来说,是一种心理学,研究人的灵魂,是灵魂的历史”,那么文学概论就其最本真的意义而言,与人的全面发展同样具有内在关联性。在文学概论领域内,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人”与“文”的交互呈现,就催生出诸如历史主义、人本主义、审美主义和文本主义等经典的文论学理系统。由是言之,从人论与文论是同气相求策应关系的角度把握文论概念范畴,就是在立足文学又超越文学的广阔文化背景上,使一部文学理论兼具了艺术理论、文化理论和人生理论的意义。早在1980年代,英国杰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特里·伊格尔顿在其著作《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中论及文学理论的特质时曾有言:“与其说文学理论本身就有权作为理智探究的一个对象,还不如说它是观察我们时代的历史的一个特殊角度。而这一点儿都不应该是让人感到惊奇的原因。因为,与人的意义、价值、语言、感情和经验有关的任何一种理论都必然会涉及种种更深更广的信念……‘纯’文学理论只是一种学术神话。”伊格尔顿对文学理论价值取向的阐述有一种更为深层的人文性的内容,这实际上也客观构成了当代文学理论在人文价值形态方面的深刻变化。之所以如此,是由作为人文学科的文学理论的学科定位所决定的,其主导价值的体现必须密切关联于人类生存意义的自由表达,不断地揭示人类深层精神领域中深邃的心灵秘境和生存体悟。即海德格尔所坚持的,艺术必须思考存在和敞开真理。对于文学概论课程而言,还原到人自身的建设上,应该启迪学生用自己已有的经验、知识和情感去体验和建构文本意义世界,从而对向真、向善、向美之性的精神存在状态保持更高的自觉度,对不良的心理倾向和行为具有强大的抵御力和敏锐的批判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文艺工作者、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都肩负着启迪思想、陶冶情操、温润心灵的重要职责,承担着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培元的使命。“文”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最为重要的元素,是中华民族自身文化积淀和最深邃的精神追求。无论是老庄玄学还是孔孟之学,无不将“文”视为天地之大美,秉承着宇宙万物以及社会人伦的审美特征。而在文论著作中较早系统地表述这一见解的是刘勰,他在《文心雕龙·原道》开篇提出:“文之为德也,大矣。与天地并生者,何哉?”刘勰进一步将“文”加以抽象化,使其同天地自然之道与儒家人文之道融合归于一致,通过“文”与“道”关系的阐述也集中传递了他本人鲜明的人文观念。就文化传承与弘扬而言,刘氏如此叙道:“观天文以极变,察人文以成化;然后能经纬区宇,弥纶彝宪,发挥事业,彪炳辞义。故知:道沿圣以垂文,圣因文而明道;旁通而无滞,日用而不匮。”就陶冶性情,颐养精神而论,刘氏有言:“写天地之辉光,晓生民之耳目矣。”他将“文”与人文、万物之文等并提,从对“文”之本质的阐发中把脉“文”对于人的教化塑造功用,亦从侧面说明“文”之概念所具有的道德性审美意义。这一理论进路对今天文学概论课程建设与发展具有积极的借鉴作用。在课程思政背景下,文学概论课程在教学改革中需要立足原有课程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的基础上,将人文精神以审美方式加以彰显,以充分展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学作品为抓手,发挥好“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示范引领作用,通过文学与人的密切关系,在专业课程中进行人文精神渗透,注重激励学生的情感意志,培养学生的文学理解力和思辨力,塑造学生的健全人格,引导学生体味社会人生,感悟人性人情,激发他们对人生命运与人生价值的积极思考。

文学概论课程思政的具体实施路径

课程思政并非专业课程与思政理论的简单相叠,而是要立足于本课程知识理论的基础之上,深入挖掘其中蕴含的思想政治元素,同时借助教师精心巧妙的课程设计,将思政元素有机融入课堂教学环节。习近平总书记说:“好的思想政治工作应该像盐,但不能光吃盐,最好的方式是将盐溶解到各种食物中自然而然吸收。”这一生动比喻既强调了思政工作要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同时又强调了思政工作和专业学习要坚持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有机统一。只有“润物无声”的育人方式才能让学生在学“饱”的同时,能够学得“津津有味”且“回味无穷”。就文学概论课程来看,课程思政的实现首先应该立足教学实际和教材内容特点,将思政价值引领融入相应的专业知识传授过程中,将融会贯通的专业知识和思政内容生动有趣地体现出来,确保课程思政的吸引力、感召力和影响力。为实现文学概论课程思政改革的目标,可以采取以下路径:

首先,在教学理念上,拓宽教学思路,打通文学理论与人生理论,让学生主动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中国古代文论为例,中国作为诗的国度,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实以诗论为主。其理论成果往往既是诗作的鉴赏,又是诗艺的探讨,也是人生境界的显现。而其文本也多为韵味隽永的诗文作品,可以说是诗性的“人学”或者人生的“诗学”,映射着中华文化和中华文明的特质与精神。何为“诗性”?日常话语中的“诗性”,从狭义层面上来说就是“诗歌的特性”,而广义层面上则指的是与逻辑性相对的审美性。而学理意义上的“诗性”最早见于意大利哲学家维柯的《新科学》一书中,是指人类原初的思维方式,恩斯特·卡西尔称之为“神话思维”,列维-斯特劳斯称之为“原始思维”。有着千年发展历程的中国古代文论则显现出三个层面的诗性特征:抒情性语言、直觉性思维以及诗意化生存。正是此种摒弃“唯理性思维”的诗性传统为后来的中国文论奠定了一个诗性言说的基调。诗之舟是心灵的栖息,是精神的家园。对于中国文学和文学理论而言,中国人自身的信仰文化根基和精神家园中极为重要的元素就是诗性。道家的洒脱飘逸、儒家的温柔敦厚以及佛家的空澈澄明等本身就是典型的诗性文化。中国古代文论作为富含中国风格、中国特色的文论话语体系,体现的是中华民族独有的思想深度、文化厚度和精神高度。因此,在教学理念层面应着意还原古代文论的“鲜活性”,也就是在基于理论又超越理论的广阔文化背景上,感受文学经典的民族精神与艺术特质。理论并非抽象干瘪概念逻辑的组合,理论的本色是“鲜活的思想存在”,来自与生命存在密切关联的鲜活体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将理论内容与传统文化、中华民族独有的精神气质、人文理想结合起来,借助鲜活的生命体验引入对文学理论的感悟分析。由此教师、学生的生命个体性与所解读理论的真正“在场”而构成教学的兴味、构成教学的意义。同时,这样一种感性的、个体的、“在场”的理论解读,无疑有助于打破将理论锁定于理性框架的沉闷局面,有效帮助学生在理论学习基础上,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及文学观等,潜移默化地实现课程思政的育人目标。

其次,在教学内容中,提升教学境界,强化哲学思辨训练,在对问题的辩证思考中自然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学理论的形成和发展需要哲学理论,尤其是需要借助哲学思维的穿透力对文学现象加以观照并上升到理论高度,最终形成关于文学原理、文学范畴和判断标准等问题的研究。笔者所在院校文学概论课程目前使用的是高等教育出版社和人民出版社联合出版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文学理论》,这是一部充分体现马克思主义哲学观和方法论的教材,具有鲜明的哲学品格与中国特色。在中国语言文学专业的全部课程中,文学概论是最富于哲学演绎特点的课程。就具体的文学概论课程思政而言,就是要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下,在基于文学又超越文学的广阔文化背景上,提高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文艺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自觉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学是人学,是以美的形式与精神意蕴陶冶读者,潜移默化地形塑着人们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行为习惯,深刻影响着新的文化机制与文学生态。文学理论作为对文学现象、文学实践、文学活动的规律的概括与总结,这样一种理性思辨的过程需要借助哲学思维对文学现象加以总结并上升到理论高度。质言之,哲学思维为文学理论的知识生产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提供了重要的思维方法。哲学从来都不是单纯给予知识,而是唤醒乐于求知的爱智慧者对世界充分的好奇心。以哲学思辨为导向的文学概论课堂就可能成为充满智慧的精神殿堂,它是理论学习的场所,更是思想境界升华的场所。例如,在有关“文学理论的指导思想”、“文学理论的思想资源”以及“文学理论的研究方法”等内容的讲解过程中,对于涉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课程内容来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不是附加的偶然的内容,而是其教学内容本身,是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的现代表达和中国形态,就需要将其作为核心内容引领课堂教学。而领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运用正确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思维方法,在哲学思维引领下的教材体系和教学体系的框架内,价值观才能逐渐发酵,继而逻辑连贯、脉络清晰。唯有如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不会在讲述的过程中被削减弱化。在这样的精神殿堂里,学生一定不会感到文学理论无用,相反,他们会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文艺观,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自觉传承中国文化精神、展现中华审美风范。

最后,在教学目标中,扩大教学功能,通过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引导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现阶段的文论研究与文化研究的关系进一步密切,它意味着理论话语与文学实践在时间和空间上双重的改写。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将文论分析技巧灵活运用于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文学实践中。例如伴随互联网和新媒体技术的勃兴,经典文学的网络传播和影视化改编、网络文学的IP运营、网络文学改编衍生等受到高校学生群体极大的关注。高校学生作为网络用户的重要群体,始终同互联网保持着密切的接触。近些年以传统互联网站为主要载体的网络文学伴随着移动终端系统多样化发展也逐步转移了阵地,大学生凭借信息需求量大、涉及知识范围广、对新技术接受程度高等特点在网络文学读者群体中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在文学教育教学上如何顺应或应对此种现象?文学理论是“为文学”而存在的,我们强调文学关注现实、关注时代,参与当代文化建设。网络技术的发展是时代之必然,所以网络环境下的思政教育也是必然趋势。在多元文化背景下,网络文学出现爆发性繁荣,但是质量参差不齐、良莠并存的问题依然突出。文学概论课程的教学目标之一是要凸显文本审美分析,以潜移默化地发挥文学的影响。因此授课教师应借助多元的课程内容和灵活的课程形式引导大学生关注反思当代文艺现象和网络文化。在“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学”的语境中,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启发学生辩证看待网络文学盛行带来的利弊,自觉抵制低俗、庸俗、拜金主义、无底线的网络文学,站稳政治立场,丰富网络文化内容,开发阐释能够反映时代主流、人文精神、传统美德以及体现中华文化精髓、富有爱国主义气息的网络文学作品。同时,以发展的眼光和开放的心态看待经典文学作品的现代转换等问题,深刻认识新时代文学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新使命、新任务。灵活的课程形式也可以将艰深晦涩的理论内容与生动活泼的文学实践相结合,发挥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以问题探讨为主导,组成学习研究小组,以报告形式进行课堂展示。引导学生应用所学理论进入实践的过程,就是引导学生进入检验理论、完善和发展理论的过程,能够调动大学生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积极性实践,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与能动性,促进思想内化和价值认同,取得教育实效。

文学概论课程思政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文学概论课程作为教育部规定的高校汉语言文学本科教育必修课程,其所蕴含的思政价值是丰富的、立体的、多方面的。深入挖掘文学概论课程的思政价值,关系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也是完善“三全育人”的重要抓手。当然,“课程思政”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文学概论课程思政的实施过程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还需不断总结反思教学规律。首先,在课程标准要求上不可盲目使用“课程思政”的概念。对课程中蕴含的思政教育元素挖掘过浅、内容单薄,就起不到价值引领作用,但如果思政教育内容占用专业教学时间过长,则会影响专业能力培养目标的达成。因此在课程知识衔接思政元素方面,要讲究水到渠成,顺理成章,使思政教育如盐在肴、化于无形,有机融入专业教学全过程。其次,在教学方法上应主动构建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教师应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兼顾共性与个性需求,千方百计地创新课程教学方法。针对不同类型的知识点,构建不同的思政渗入模式,将由外入内的说教式渗透教育转变为让学生从学科专业知识中去领悟,从而内化于心、融化于魂的感悟式教育。再次,在评价机制上要构建标准化、多元化与动态化相结合的考评体系。在文学概论课程各环节评价和考核体系中增加思政教育考核项目时,应该系统评判学生基于专业角度的思想政治素养的发展状况、变化轨迹以及存在的问题(课程思政之“学”),掌握课程思政教学目标设计、内容实施、成果效能等方面的具体情况及存在的问题(课程思政之“教”),进而实现以评促教、以评促学、教学相长的评价目标。

总而言之,课程思政背景下的文学概论课程改革已成必然趋势,探索新时代文学概论课程育人的新理念、新思路、新方法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文学概论课程思政的价值转化研究、育人模式探索、经验交流推广都需要更多的一线教师、教学名师、专家型学者等多主体力量的协同合作。课程思政建设没有终点,立德树人永远在路上。教师队伍应秉持“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改革理念,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人才支撑和创新动力。

参考文献:

[1]勃兰兑斯.十九世纪文学主流(第一分册)[M].张道真,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2.

[2]伊格尔顿.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M].伍晓明,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196-197.

[3]姚大伟.习近平在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文艺界社科界委员时强调:坚定文化自信把握时代脉搏聆听时代声音坚持以精品奉献人民用明德引领风尚[N].人民日报,2019-03-05(1).

[4]刘勰.文心雕龙注(上)[M].范文澜,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4:1-3.

[5]人民日报评论员.沿用好办法 改进老办法 探索新办法——三论学习贯彻习近平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讲话[N].人民日报,2016-12-11(1).

(谢欣然: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责任编辑: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