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市第一小学地处秦巴腹地、汉水之滨。建校于1932年,现有校本部、高新、红星三个校区,教师400余人。近年来,学校坚持党建引领,突出融合共生,激发办学活力,着力打造优质均衡发展新生态,稳步走向集团化办学高质量发展之路。学校先后荣获全国和谐校园、全国艺术教育先进学校等各级荣誉400余项,成为安康基础教育一张靓丽的名片。

20221220224515662-65-f3598.JPG_scale.jpg

党建引领,头雁效应孕育源头活水

学校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以“红色能量”为学校发展注入新动能,用“红色引擎”构筑优质均衡新生态,突出“班子做示范、支部当标杆、党员做先锋”核心引领。班子成员一岗双责,形成党政同责、政治统领、核心驱动、层级联动的坚强领导体系,为提升学校管理水平注入了不竭力量。完善体制机制,贯彻落实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落实书记、校长分设,修订完善学校《章程》、党委会议和校长办公会议事规则等各项规章制度,创新三会一课形式,实施党员积分管理,开展“教书育人争先锋”“党员示范岗”等主题活动,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推进民主管理,重大事项做到民主集中决策,干部聘任、调整和年度考核奖励机制运行规范、组织严密、公开透明。营造公平公正的干部成长环境,落实阳光运行和严管干部双向机制,落实集团化办学“五个统一”管理,三校区人事、经费、教学、资源、考核整体覆盖、一体推进,常态化制度化推进教师有序流动,努力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全体教师政治思想坚定、育人方向明确、成长方向清晰,学校校风正、师风优、学风浓,为推动学校稳步创新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21220224231490-29-c3659.jpg_scale.jpg

强基固本,培优团队构筑成长家园

学校着力创建教师幸福成长的家园,打造学习型、研究型、反思型教师队伍。实施教师成长“红烛计划”,分层制定培养目标,精心设计培养计划。依托“三级三类”骨干体系,开展课题研究、“五课”研讨、网络教研、教师微讲堂、专业时光、合作伙伴、暑期研修、教师专业阅读等一系列有针对性、实效性、接地气的活动。通过点面结合、全员覆盖,建立了“金字塔”式教师成长体系。聚力青年教师培养,在骨干建设、干部任用、评优评先、培训提升等方面积极为思想觉悟高、业务能力强的青年教师铺路搭台,推动青年教师快速成长。近年来,学校先后培养省市级名师6人,省市级学科带头人25人,省市级教学能手93人,先后有6名教师走出国门,有60余名教师在省内外讲学。近有30余项省市级课题结题,1人获全国小语十大青年名师,有2人获评陕西省“特级教师”称号,2人获评“陕西省先进工作者”称号,3人获评安康市“突出贡献专家”称号,1人入选陕西省“特支计划”,先后引进研究生学历教师51人。先后有60余位教师在国省市级比赛中获奖,30余项省市级课题结题,1人获全国小语十大青年名师称号。

20221220224350131-85-57bb3.jpg_scale.jpg

玉汝于成,双向循环推动优质均衡

在促进教育资源均衡发展进程中,学校率先响应市委市政府决策,走集团化办学之路。按照“名校+新校”和“名校+农村校”办学模式,成立了高新校区和红星校区。先后选派5名副校长,10名中层干部,80余名骨干教师到两校区工作。按照校本部提品质,高新校区提质量,红星校区提素养的办学思路,优化顶层设计,科学配置资源,打造校区特色,协同高位发展。校本部持续高位发展;高新校区“省级红领巾法学院”“两轴一带”特色鲜明;红星校区“经典润心、腰鼓练艺、武术强身”名片响亮。各校区校容校貌、校风学风均实现质的飞跃,周边的居民由衷地感叹:“好学校办到了家门口。”成功实现了集团化办学“1+2>3”,为中心城区教育资源优化破题打开了新格局。在着力推进学校集团化办学稳步发展的同时,学校依托国培、城乡教师共同体和“三区”人才支持计划项目,主动承担各级公开课和讲座,参与送教下乡,到乡村薄弱学校组团支教;组织骨干教师与区县教师、国培学员结成“合作伙伴”,打造城乡教师发展共同体。近三年,精准帮扶乡村学校近20余所,培训教师千余人,先后同60余所省内外学校开展教学交流,为促进域内教育高质量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2021年,学校被陕西省教育厅命名为“陕西省教师培养基地”。

20221220224424042-33-7eb8e.JPG_scale.jpg

培根铸魂,三全育人促进全面发展

学校始终坚持把立德树人、学生全面发展作为检验办学成效的核心标准。着眼核心素养培育,以“让人们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为核心,丰富内容,创新形式,拓展外延,深化内涵。构建实施“1+X”幸福课程体系,实施“德育”为核心的少先队课程,以“美育”为核心的艺术课程,以“体育”为核心的校园足球课程,以“劳育”为核心的实践课程,以“智育”为核心的创客课程。科学实施“双减”,落实五育并举,优化课后服务,精心设计德育、劳动和体育家庭作业,开展学科特色活动,融合三个课堂,开设各类社团100余个,课业减负和提质增效实现了共荣共生。持续深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实践探索“氛围熏陶、教师引领、课程培育、活动浸润”新途径,以多彩活动为载体,研学实践为途径,家校共育为纽带,德育铸魂为核心,筹办家长学校,成立社区少工委,建立少年交警队,开展幸福班级创建、争章小明星评选表彰。近一年来,通过百余场主题活动,50余次研学实践,60余节德育渗透课,用生动鲜活的实践,引导师生,带动家长,影响社会。

20221220224454907-52-0472d.JPG_scale.jpg

校长胡刚说:“做有温度的管理者,做有深度的领导者,做有情怀的教育者,更要做全心全意的服务者,这是我做校长的追求。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神圣使命,把学校建成珍爱生命的地方;筑梦圆梦的地方;创造智慧的地方;浸润心灵的地方,这是我和团队的教育梦想。”相信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教育事业的新征程中,安康市第一小学将继续踔厉奋发、勇毅前行,赓续教育梦想,再创新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