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三年,西安团市委驻村工作队队员刘建设仍然记得自己第一次来到西安市蓝田县厚镇东咀村的情形。那是2019年早春,他作为支教老师来给村里的孩子上书法和绘画课。岭上风大,孩子们冻得鼻尖通红,脸上挂着些许鼻涕,衣服也脏脏的,望向他时,一个个显得局促而紧张。

“可能是因为长期留守在家,这里的孩子性格很内向。还记得第一次户外写生时,他们特别谨慎小心,有些甚至站在那儿半天不敢动笔。”刘建设回忆。

在当时,对于东咀村的孩子们而言,不仅“写生”是个陌生的概念,连带着支教老师的面孔,也是既新鲜又令人胆怯的。“东咀村地处岭区交通不便,师资力量薄弱,娃们能享有的教育资源实在有限,在眼界视野方面更与城里学生相差巨大。”谈及村情,东咀村村支部书记宋小莉坦言。

然而近两年,随着“小葵花”少年宫的建立,这一切已逐渐改变。2020年9月,东咀村“小葵花”少年宫正式建成,打响了陕西省首家专门面向留守儿童的村级少年宫阵地第一炮。周末常态化课程、小葵花看西安、暑期支教······自此,一系列教育帮扶活动在西安团市委驻村工作队的努力下风风火火地操办起来,村里的孩子们通向更广阔天地的距离也越来越近。

图片6

孩子们在少年宫上课

做孩子们的“精神家园”

“老师你看!我还原魔方只用了不到一分钟!”上午的魔方比赛刚一结束,少年王研便冲到操场边,兴奋而又略显得意地向老师展示着手里的魔方。

魔方课是“小葵花”少年宫开展的周末常态化辅导内容之一,也是孩子们最受欢迎的课程之一。“村里的孩子们活力无限,开设魔方、机器人这类课程,不仅能充分激发他们的兴趣,更能锻炼其记忆能力和动手能力。”来自西安市魔方协会的支教老师陈皓旻表示。

图片10

孩子们参加魔方比赛

一年前,陈皓旻收到西安团市委驻村工作队的邀请,来到东咀村进行支教,从一开始的摸索到如今的轻车熟路,他早已和孩子们打成了一片,并计划接下来带着孩子们不定期外出比赛,以进一步调动其持续学习的积极性。

事实上,如陈皓旻一般的支教老师如今已不再是东咀村的稀客,而成了常客。通过发挥共青团自有优势,近两年,驻村工作队积极组织协调如青少年宫、高校支教团体、教育协会等各方教育主体资源,不断拓展着课程的深度和广度。

“火星车”搭建、“香肠机”制造,武术的奥秘,三阶魔方的神奇······现今,少年宫开设的魔方、舞蹈、声乐、书法、绘画、体育等课程品类多达数十种,备受孩子们欢迎。每个周末,前来上课的学生多达40余名,其中不乏来自附近村落的孩子,大家齐聚一堂,将教室填得满满当当。

“自从少年宫开课以来,我几乎没有缺席过。”今年刚去城里读初一的李文悦表示。现在,虽鲜有时间再回村上课,但少年宫依旧是李文悦认定的“精神家园”。此前的一年多里,即便每次要走上一个多小时,她依旧风雨无阻地前来上课。“我最喜欢的课程是声乐课,老师会教我们练习发声,比如该怎样吸气呼气,很新鲜很有趣。”李文悦表示,与之前除了干家务就是写作业的单调乏味相比,少年宫让她学到了知识,交到了朋友,发自内心地快乐起来。“整个人像汲取了阳光和水分的植物一般舒展,是一种真正感到饱满充实的开心。”

走出去,看世界

对孩子们来说,在“小葵花”少年宫度过的每一个周末,充实而愉悦。“但要说我最最期待的,还是‘小葵花看西安’。”讲完这个心声,王研似乎有点不好意思。

今年暑假,西安团市委提前对接陕西省自然博物馆,进行了相应的游学安排。随后,由刘建设作为负责人带队组织村里的孩子前往西安进行为期一日的参观学习。“孩子们很兴奋,对博物馆陈列的各类展示品非常感兴趣,我特意观察了下,没有一个人玩手机,这让我很欣慰。”刘建设高兴地说道。

图片9

“小葵花看西安”走进陕西省自然博物馆

参观时,“煤炭是如何形成的?”“动物的迁徙规律是什么?”这类远远超出了日常认知范畴的知识新鲜而有趣,令孩子们目不暇接,如饥似渴,在视野被拓宽的同时,也暗自生出了奋发向上的决心,而这种“扶智扶志”,也是西安团市委驻村工作队开展“小葵花看西安”主题活动的初衷所在。

近两年,驻村工作队先后组织“小葵花延安励志行”“小葵花国庆看西安”“小葵花母亲节特别活动”等大型活动10余场次,参加孩子共700余人次,在更高更广的空间内,不断开拓着乡村孩子们的视野,激发着他们奋发有为的内在动力。

“下一步,我们希望争取更多资源和机会,不仅仅带着孩子们‘看西安’,还能去‘看北京’‘看世界’。”谈及未来,刘建设满怀憧憬。

“老师别走!”

“每次一到假期快结束,孩子们都是一派‘愁云惨淡’,场面堪称悲壮!”陕西学前师范学院体育学院团总支书记张振华总半开玩笑、半含“苦笑”地说,而他所指的正是在东咀村开展的“三下乡支教”活动中,孩子们与支教老师依依不舍的告别场景。

图片7

孩子们与支教老师难舍难分

多年来,囿于师资力量薄弱,乡村的孩子们不仅视野受限,文化课基础也很薄弱,年龄稍大一点的学生想要考上城镇中学甚至好大学,相对困难。针对这一情况,自2019年以来,西安团市委驻村工作队先后对接联系陕西学前师范学院、西安翻译学院等高校,以东咀村小葵花少年宫为主要阵地,在暑期开展三下乡支教活动,前后邀请120余名高校师生到村支教。“今年7月,我们请到了陕西学前师范学院暑期支教团23名大学生到东咀村开展暑期支教活动,希望通过此类活动,为弥补乡村优质教育资源缺口贡献共青团力量。”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张亮介绍。 

图片8

孩子们在户外上篮球课

从文化课辅导到红色文化宣讲再到体育俱乐部实践,如今,形式多样的支教内容已成了孩子们假期最大的期盼。“每次支教结束前我们还会组织专门的演出,鼓励孩子们公开展示自己。他们的变化还是巨大的,不仅开朗大方了,人也自信了。”张振华欣喜地表示。

教育帮扶是一个漫长而艰辛的工程,但孩子们的这种积极蜕变与成长,以及每一次帮扶带去的向上向善的力量,将不断激励着如西安团市委驻村工作队、陕西学前师范学院暑期支教团队一般的教育帮扶主体,用心用情、扎实推进乡村人才振兴工作,在更广阔的空间造福更多的乡村孩子。

采访末尾,李文悦表示自己至今还保存着和支教老师王路路的单独合影,并且时常想起她分享自己从一个小山村走出来的励志经历。“有时学累了就想想她说的话,真的很受鼓舞。我想考上好大学,将来像她一样为乡村发展做出贡献。”李文悦说。

来源:陕西网

责任编辑:胡晋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