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再次提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对教育发展作出新部署,教育改革的方向更加明确,任务更加艰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教育要有新作为。

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关于教育的最大亮点是再次提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把教育强国、科技强国和人才强国战略进行整体安排,强化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的理念,体现了党对教育、科技、人才与高质量发展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有了新的认识和更精准的把握。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教育在国家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发生变化,教育从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机会需求,到更公平“上好学”的质量要求,发展到服务科技强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的创新追求。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中,教育发展、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不是简单拼接,也不能理解为科技强国和人才强国是教育质量提升的结果,而是相互融合,相互支撑,有机统一。在这个关系中,通过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创新人才,更好地服务科技创新;同时,科技发展对人才培养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创新人才的成长又对教育提出新的要求,教育也要进行相应的变革。高位发展形成螺旋式上升的态势,从而为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提供坚实基础。教育目标就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世界创新前沿培养人才,要从管理体制、育人方式、办学模式、保障机制等方面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更高水平更有质量的教育方式。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给教育提出两个课题:学习方式上重视创新思维,培养体系上探索英才教育。

创新思维要求要在教育的观念、内容、方法等方面更加强化培养创新思维,同时要克服限制创新思维的文化传统观念。

创新思维培养要求教育者必须清醒认识,受到历史传统文化观念的影响,我们固有思维中缺乏科学观念,限制了我们的创新思维。我们的文化重经验、重实用、重继承,缺乏探究事物本质规律的精神特质,缺乏超越性的价值追求,缺乏批判性思维,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我们的创新思维,我们需要改变观念,培育创新文化。今天,中国人的眼光和视野已经不局限于传统文化的思维,需要教育者突破传统文化思维方式的桎梏,破除“李约瑟难题”,回答“钱学森之问”,解决“卡脖子”问题。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要求积极探索英才教育。国际通用测算方法显示,人的群体中,前1%—10%具有取得更高成就的潜能,这部分儿童少年是国家的战略资源和稀缺资源,培养好这一部分儿童少年,涉及国家的核心利益,否则就会造成宝贵人才资源浪费,间接影响到国家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影响到国际科技、人才的竞争。我们在观念中鼓励学生个性化发展,但在制度设计方面却在回避个性化。我们的教育过于强调统一性、标准化,即使真正天赋异禀的学生也要按照统一步调培养。制度操作的难度,社会文化的制约,实践探索的风险,导致英才教育体系建立困难。要探索在不违背教育公平的前提下,制定特殊政策,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建立英才教育的体系,摸索英才的培养模式。

中国式现代化的教育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要不断强化党对教育的全面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完善党组织领导下学校制度建设,在教育教学中加强理想信念教育。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在教育教学理论的发展中要立足中国文化的实际,发掘传统文化中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教学相长等教育思想,与现代教育观念相结合,赋予这些优秀教育思想新的时代内涵。传统文化的教育观念,既有优秀的思想,也有保守和僵化的观念;既有体现家国情怀、社会担当的思想,也有一些观念不符合现代化要求,比如“学而优则仕”的观念就加剧了教育的功利化。教育现代化的过程也是对传统教育观念取精去糟的过程。

教育现代化还需要我们用开放心态面对世界先进的教育理念,既不盲目排外,又不盲目崇拜。我们在教育过程中学习借鉴了西方教育制度和学校制度,但推进教育现代化,教育制度、评价标准、教学方法等都要与国家的文化传统、基本国情和历史任务相适应,不能照搬西方教育的观念和制度,比如西方的精英主义教育体制设计,教育变成了一种特权,用身份、资源和财富等条件,限制了底层社会的阶层流动。我们大众化的教育制度设计,更注重公平正义,保证所有人受教育权和教育质量要求。学习借鉴先进不是最终目的,最终目的是让先进的教育观念、制度、方法符合中国国情。

党的二十大必将开启中国发展的新征程,教育在新发展阶段有了新目标,新的教育变革正在展开。

来源|“学习强国”陕西学习平台

作者单位|陕西省教育厅

责任编辑:刘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