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数智时代深刻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也对高校的人才培养提出新的要求。深化高职院校校企融合在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以及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当前,高职院校存在专业设置与企业需求的匹配程度不足,校、企、生三方职责界定不够明晰,监控和考核评价机制不够完善等问题。就深化校企融合育人的三方主体而言,政府应通过健全法律法规体系、完善评价考核机制,不断完善顶层设计;院校要以就业为导向,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企业应当强化办学主体地位,持续深化“参与办学”改革。

[关键词]数智时代  校企融合  育人路径创新

引  言

当前,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为代表的新一轮技术革命蓬勃兴起,在成为近年来带动经济增长核心动能的同时,也在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以数字化、智能化为主要特征的数智化时代具有不确定性、复杂性等特征,对高校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而也在教育领域掀起了一场广泛而深远的“育人革命”。如何有效适应高职教育不断出现的新理念、新形态、新方法,以及企业发展的新趋势、对专业人才的新诉求,成为数智时代背景下对高职院校校企融合育人路径进行创新的重要关切。

数智时代高职院校深化校企融合育人的必要性分析

1.校企融合育人是数智时代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2019年《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出台,把职业教育摆在教育改革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中更加突出的位置。近年来,职业教育办学规模迅速发展壮大,但是技能人才尤其是高技能人才在素质、规模、结构、使用上与社会需求仍存在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难以满足经济社会向更高水平发展的需要。据人社部统计,截至2020年底,全国技能劳动者已超过2亿人,其中高技能人才占比约29%,与西方发达国家平均40%的比例相比存在较大差距。2021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对职业教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要求“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深入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2021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要紧密对接产业升级和技术变革趋势,优先发展一批战略性新兴专业。在优化职业教育供给结构的基础上,要创新校企合作办学机制,通过重塑职业学校的教学形态、拓宽校企之间的合作内容,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进而全面提高职业教育质量、扩大就业创业、促进经济转型发展。

2.校企融合育人是数智时代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必然要求

数智时代的发展,离不开数字化、智能化人才的支撑,当前是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数智化人才存在较大缺口,人才供给的“量”与“质”均存在较大提升空间。数智时代背景下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不仅要求较高的专业技术水平,也强调数智时代所必须的基本能力与基本素养,即一定的学习能力、操作能力、创新能力、管理能力与职业素养等,而传统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教育模式难以有效培养这种新型人才所要求的综合素质。面对新型人才所需的素质要求,以及数字化、智能化对教育形态在时间、空间、知识层级、互动方式、虚实场景等方面的重塑,需要通过校企深度融合达到育人效果。深化校企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机衔接,是当前推进人力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迫切要求。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整合企业、行业及社会资源,敏锐感知市场变化,有针对性地以技能为中心,改革教学内容,完善教学条件,提高教学效果,才能紧跟数智时代发展的新趋势,对接数智时代发展的新要求,在高职院校与市场主体衔接的过程中,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3.校企融合育人是数智时代推进产业现代化转型发展的重要举措

当前全国上下都在努力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其中产业现代化是现代化的基础和前提,而制造业则是推动产业现代化的基石,是衡量一个国家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当前我国正处于新旧动能转换、经济转型发展的关键期,数智时代我国能否在制造业领域从原来世界工厂的框架下解放出来,转型升级成中国创造、中国智造,实现弯道超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制造业人才的培养。当前我国的制造业企业发展迅猛,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持续涌现,专业技术人员的严重缺乏已成为制约制造业发展的短板。高职院校是培养技能人才、应用人才、工匠人才的摇篮,只有通过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才能在与行业的对接中突出职业教育的实践性、适应性与职业性,培养出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

数智时代高职院校校企融合育人面临的问题

对高职院校校企融合育人模式进行分析可以发现,目前校企融合育人过程中仍存在很多普遍性问题,而明确这些问题的症结所在并提出相应改进思路,是高职教育发展改革的关键前提。

1.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企业需求的匹配程度不足,校企对接不够紧密

目前,大部分职业院校仍囿于传统的教学模式,追求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以知识传授为主,无法满足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现实需求。与企业所需的技能型人才相比,缺乏针对性与实践性。相较于企业需要的技能型、实用型人才而言,高职院校对于学生的培养大多停留在课本知识的学习,培养方式与课程设置也偏向应试型教育,对于实际的工作内容缺少具体的认知,因此,校企融合育人的过程中,学生在校所学技能难以直接对接企业的岗位需求。

数智时代背景下,我国经济面临转型、产业结构面临调整升级。这一时期催生了一大批新兴企业,也加快了传统企业的淘汰与转型,就业岗位的结构也随之产生了极大的变化。产业转型升级需要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体系与之相适应,但目前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体系还未能跟上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导致毕业生就业与市场发生错配,如传统服务业毕业生供过于求,但崛起中的新兴企业却存在大量新兴技术人才缺口。根据麦可思研究院发布的《2022年中国高职生就业报告》,在2017-2021届高职毕业生就业的主要行业类变化趋势中,占比增幅最大的是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由2017届的5.1%增至2021届的5.7%,而金融业则由2017届的6.6%降至2021届的4%,降幅最大,说明近年来金融业相关岗位逐渐趋于饱和,但2021届财经商贸大类专业毕业生仍占高职毕业生总人数的17.8%,规模较大。因此,各高职院校需要积极调整人才培养模式,主动适应我国经济转型与产业结构调整,从而更好地对接企业的岗位需求。

2.校、企、生三方职责界定不够明晰,各方利益难以协调

目前而言,学校在校企合作中是较为积极的一方,而企业是否能够做到有效配合则是问题的关键。我国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困境在于:一方面,企业参与的动力和积极性不足且参与程度有限;另一方面,部分企业倾向于将实习生当作廉价劳动力来使用。从实质上来看,学校向企业的单纯劳力输送,违背了校企合作的基本目的,在这个过程中,利益受到最大伤害的却是校企合作本应惠及的利益主体——学生。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一是由于企业是社会经济组织,面向市场运作,以利益最大化为目标;而教育属于公益性事业,首先讲究社会责任和效益,性质上就有本质区别。二是缺少相应的政策法规对各方职责进行界定。虽然我国已出台了很多政策文件强调校企合作的重要性,但目前没有相关政策文件对校企合作过程中学校、企业、政府等角色的职责进行清晰明确的界定,这就导致在校企合作过程中校企合作利益难以划分、融合程度难以明确。比如,校企合作过程中,企业究竟是停留在为学生提供实习场所的层面上,还是要深入到学生的培养过程中,参与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设计、课程设置等具体教学事务中,对于学生的长远发展来说,企业深入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内部无疑是有利的,但由于政策法规的缺位,从利益的角度出发,企业难以主动承担培养技能人才的成本,很多校企合作育人模式也流于表面。

因此,如何明确校、企、生三方的角色定位非常关键,校企合作的核心目标是人才培养,关键在于分工协作,提升知识技能的传递效率。学校以政治素养、基础理论教授为主,兼顾社会公德的养成,目的是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促进毕业生高质量创业就业,企业则侧重学生基于职业岗位的实践操作能力、知识迁移与解决问题能力、行业企业文化适应能力以及职业道德的培养,目的是追求利益最大化。因此,企业选择合作院校会遵循市场经济优胜劣汰的规律,从朴素的经济原理出发,关注潜在合作的“投入”和“回报”比例,以及实现合作目标的可能性。在校企合作过程中,企业重视合作院校在人才培养成效、应用技术创新、企业职工培训、企业品牌推广等方面的服务供给和输出能力,是校企合作中校方的“交换价值”和合作育人的“触发因素”。如果目标合作院校一旦被证明能解决企业人才梯队建设、技术创新、员工稳定性的问题,能给企业带来生产经营效益,就会被企业迅速接纳并开展合作。如果校方无法满足企业的利益需求,各方利益关系就会陷入失衡状态,校企合作就难以找到平衡点和切入点,校企合作的质量和效率也会大打折扣。

3.监控和考核评价机制不够完善

校企合作的高质量与有效实施需要完善的监督制度和考核评价机制。但目前相关的激励制度与监督制度还很不完善。监督制度不健全,从政府的角度而言,难以监控校企合作的质量与效率;从高职院校的角度而言,难以追踪学生在校企合作中的获益是否具有持续性与稳定性;从企业的角度而言,也难以把握培养具有实践型与技能型人才的成本。考核评价机制不完善,则会导致高职院校在选择合作企业时较为盲目,无法追踪评价毕业生的就业质量,也难以判断是否要与某个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对企业而言,考核评价机制主要是能否从学校获得高素质人才或高新技术,但由于目前的评价机制较为模糊,双方在合作时难以权衡成本与收益,导致校企合作难以有效推进。

具体来说,一是缺乏外部监控制度,校内的培养方案、实践训练、教学条件与校外企业的实习条件、毕业生就业质量均需外部监控,只有对校企合作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监控,才能真实地反映校企合作的程度与效果;二是缺乏双方相互的监控机制与反馈机制,校企合作要取得双赢,作为学校,需要完整地评价企业在合作育人过程中提供的岗位质量、工作环境等;作为企业,也需要了解学校培养的毕业生是否具备顶岗实习的能力等;三是缺乏完善的考核激励机制,校企合作的内在动力是双方合作均有利可图,目前对于企业的激励措施较为单一,主要是税收优惠政策等,力度比较有限,导致企业的合作积极性不高。

数智时代高职院校校企融合育人路径创新

数智时代背景下,推进高职院校校企融合育人路径创新是培养提升职校学生综合素质的迫切要求,也是推进产业结构转化升级的内在需求和题中之义。结合前文对数智时代高职院校校企融合育人面临问题的分析,本文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从政府、院校、企业三方面探索实现高职院校校企“双主体”育人的有效路径。

20221201111232782-59-44c7b.jpg

1.政府:完善顶层设计,推进校企融合育人发展

一是健全法律法规,夯实校企“双主体”融合育人的基础。政府作为校企融合育人的主导者,需要完善顶层设计,协调院校、企业双方的利益,夯实校企“双主体”融合育人的基础。首先,政府需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以立法的形式巩固和强化企业办学主体地位,将校企融合育人作为职业教育发展的有效路径。其次,要通过加强宣传和分类激励等方式激发企业办学的积极性。需统筹政府以及有关部门和行业组织,落实具有针对性和可行性的企业激励政策,如税收减免优惠、财政补助、降低补贴门槛等,加强企业参与高等职业教育的内在驱动力。

二是完善评价考核机制,督促和规范校企融合育人。作为职业教育的主导者,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应充分发挥其利益引导、过程监控、考核评价的重要职能。为保证校企“双主体”育人的良好运行,各级政府要完善评价考核机制,督促和规范校企融合育人。首先,各地政府要细化出台职业教育的评价考核细则,通过定期考核、优秀激励、案例宣传等方式,奖励和宣传优秀的职业教育学校和企业,实现校企融合育人的良性发展。其次,要对职业教育办学相对较差的院校以及办学不积极的企业进行督促,鼓励其进一步深化办学改革。

2.院校:办学以就业为导向,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一是衔接企业人才需求,优化专业匹配度。面对高职院校部分专业培养方案和企业岗位需求不匹配的问题,需要进一步调整优化职业学校的课程设置,对接企业现实需求,提升职业学校学生的就业竞争力。首先,要建立健全院校专业动态调整机制。通过课程共建、信息共享、师资互补等方式加强同企业的紧密联系,实时对接企业的人才需求,动态调整课程设置。其次,要探索和加强对标企业需求的师资队伍建设,完善人才交流和人才引进政策。不仅专业设置需对接企业,高职院校的教师队伍也应同企业需求相衔接,可以通过与企业人才交流、项目合作的方式引进院校需求的师资队伍。

二是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应用型人才。职业教育应把满足企业的人力资源需求作为第一位目标,培养的是面向企业的应用型人才。首先,高职院校要改变以往教学中“重理论、轻实践”的不足,强化学生实操能力,强调职业资格证书在职业教育中的重要性。例如,将企业技术培训认证体系加入到专业课程设置中来,鼓励学生在校期间考取职业资格证书,以企业人才需求为导向。其次,培养应用型人才需同企业联动,增加学生的企业实习课程设置,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另一方面也能减少企业人工成本。

三是紧密联系企业,革除合作壁垒。面对校企合作短期效应、冷热不均、缺乏抓手等现象,院校首先要紧密联系企业,同企业达成长期合作协议,“朝令夕改”并不可取。其次,院校需同企业就办学理念达成一致,革除合作壁垒。学校利用企业提供的设备对学生进行文化技能培训,一方面解决了学校经费不足以及学生就业困难的问题,另一方面也解决了企业培养人才的担忧,实现了学生在校学习知识和企业岗位所需技能的联通,真正做到学生从学校到企业的无缝衔接,实现双方互赢。

3.企业:强化办学主体地位,实现校企双方共赢

一是转变办学错误理念,实现校企双方共赢。长期以来,校企“双主体”育人始终存在院校“热情”而企业“冷淡”的现象,一方面这是因为企业对其职业教育办学主体地位认识不明晰,也是因为“投资”职业教育的回报比较低,短时间内看不出成效。面对这一问题,企业需转变过去的错误办学理念,即认为职业教育是政府和社会的责任,与企业无关。但是面对新形势下社会对企业提出的升级转型需求,单纯依赖现有的人才供给结构是远远不够的,需要企业进一步发挥主动性。因为满足用工需求、获得适用的人才是企业参与办学的核心利益,而校企融合育人恰好可以满足企业的核心利益。

二是强化办学主体地位,拓宽企业办学路径。面对当下学生“就业难”与企业“招工难”的尴尬局面,企业要实现其核心利益发展,不能仅依靠学校培养人才,更要发挥企业主体的办学地位。首先,要紧密联系院校,通过与学校合作开展专业建设、合力打造师资队伍等方式,打造从育人到用人的“直通车”。其次,要拓宽企业办学路径。不仅是与现有的公办高职院校合作,更可以企业单独办学,成为教育型企业,作为企业的“内部人”,他们更熟悉企业人才需求,更有能力成为职业教育的重要主体。

结  语

没有职业教育现代化就没有教育现代化,职业教育的发展直接关系到新时代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要紧密结合数智时代的新特征、新要求,通过深化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实现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育人目标,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赵朝辉.深化产教融合推进现代职业教育改革的成因与路径[J].教育与职业,2022(5):41-45.

[2]陶虹,唐婷.数字经济时代高职生数字素养培育的逻辑理路与路向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1(2):53-58.

[3]洪凯,周自波,张恕.基于产教融合背景的高职现代学徒制研究——以“农夫山泉”校企联合现代学徒培养为例[J].高等继续教育学报,2019(5):48-54.

[4]宋莉莉,钟灼仔,黄戌霞,等.产教融合背景下制造类职业技能人才培养的思考[J].科技与创新,2021(18):164-166.

[5]宋薇.基于产教融合背景的校企合作模式探析[J].陕西教育(高教),2022(4):80-81.

(牛蓓、王慧茵、王晓玲:陕西开放大学)

责任编辑: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