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课标改的背景下,教师要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走出来,将信息技术运用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通过声音、动画以及图片的形式,给学生提供一个智慧学习的平台。在实践教学中,教师要科学合理地运用信息技术,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进而构建高效的语文课堂。

一、信息技术的特点

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的融合,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和理解能力,还能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使语文教学质量得以提升。在信息技术背景下的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师要不断挖掘信息技术的重要性以及不同信息技术的应用方法。信息技术种类较多,在小学语文中的应用主要以新媒体技术和视频动画技术为主,不同的技术类型所包含的技术特点也不同。以视频技术为例,教师需要在课前,寻找或制作一些和课程相关的视频,然后让学生观看。这个技术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内容丰富、时间简短,能让学生便捷地进行学习。再如多媒体技术,教师需要制作与课程相关的PPT,在授课时通过播放幻灯片,将课本知识转化为动画形式。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的结合,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降低学生理解语文知识的难度。

二、应用信息技术的重要性

现如今,我国教育系统在不断完善,人们越来越重视学生的教育问题,因此教师必须深入课程探究,不断创新教学模式,并将高效科学的教学模式应用到实际的课堂当中。首先,教师可以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将语文课本知识融入到课堂教学,通过眼看、耳听的模式,带给学生更多的直观感受。其次,教师要帮助学生理解书本上的难点。我们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和谐、高效的环境里学到更多的知识,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在课堂中教师引入信息技术进行教学,也保证了课堂效果的正常发挥。

三、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的方法

(一)创设相应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要不断对教学方法进行研究,找到最适切的教学方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利用信息技术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让语文教学变得更具活力,这样才能吸引更多学生参与学习。布鲁纳曾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让学生对语文产生浓厚兴趣,才能让他们有自主学习语文的意识。但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中,学生并不能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所以教师必须要利用信息技术,把书本上的文字通过多媒体的形式转化为视频,将枯燥难懂的知识用新颖有趣的方式展示出来。信息技术可以直接刺激学生的感官,让学生有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从而让语文课堂由单一的灌输式教学变成双向沟通式教学。只要学生对学习感兴趣了,他们就会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当中。比如,在讲解六年级下册《和田的维吾尔人》这一课时,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相关图片,帮助学生了解维吾尔人,通过这些图片学生可以直观感受到维吾尔人对于生活的热爱,使学生更易于理解课文内容。

(二)通过优化设计,突破教学难点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重难点通常是一些枯燥乏味的概念性问题,因此教师要利用信息技术合理解释这些重难点,让学生感悟到文字背后的深刻内涵。比如,在学习六年级下册《詹天佑》这一课时,文中讲解了詹天佑设计的“人”字形路线,由于课文内容与学生日常生活距离较远,因此学生很难理解这类知识。教师在讲解时,就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设计多媒体动画,让学生直观感受“人”字形线路是怎样的一个过程。如此学生就会在短时间内理解“人”字形线路的含义,加深他们对詹天佑杰出创造精神的印象,这样的优化设计可以有效突破教学的重难点。

(三)深化文章内容,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教学必须将参考书和教科书予以结合,才能够满足学生的日常学习需求。而信息技术的融入具有很大优势,它能够收集到很多关于语文的学习资源,进而增强我们教学的信息量。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阅读能力,并让学生自主进行学习,通过交流与探讨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比如,在教学六年级下册《美猴王》这一课时,为了让学生了解到《西游记》中更多的人物故事,教师让学生利用信息技术搜集相关人物,并绘制相关人物的黑板报。信息技术在课堂上能够让学生掌握到更多的知识,同时也为学生日后的语文学习提供了便捷方式,总而言之,信息技术对于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是非常有帮助的。

四、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策略

(一)课前利用信息技术进行预习

在课前教师利用微信群或者QQ等信息软件与学生及家长进行交流,让学生提前预习第二天需要学习的内容,给学生设计相应的预习项目,让学生整理出文章的大致思路。比如,学习《开国大典》这一课时,教师发布关于此课的预习内容,让家长搜集关于开国大典的相关资料和视频,并让学生提前了解这些知识。只有进行课前预习,学生在课堂上才能与教师的步伐保持一致。

(二)课中融入信息技术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可以使用音频技术进行教学,以此纠正学生在整篇文章中的错误读音,进而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和阅读能力。在学习《独坐敬亭山》这一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听范文音频,让他们了解每个字的读音,然后跟着音频一起诵读,在熟悉了每个字的读音之后,教师和学生一起进行朗读,从而检验学生的读音情况。这种跟着音频学习的方式,可以有效纠正学生的错误读音,减轻教师的教学压力,提高学生读音的准确性,有效增强了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播放相关视频,如在学习《桂林山水》这一课时,教师在课堂上播放有关桂林山水的视频,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欣赏桂林山水的景色。在视频播放完毕后,教师让学生说出观看后的感受,引导学生将课文与感受相结合,体会作者用词的精妙。教师也可以通过制作PPT的方式,将课堂中的重点知识插入进去。如学习《七律·长征》时,教师可以把课文中所有生词以动画或者视频的方式展现给学生,让学生观看后结合自身的理解,对本篇文章进行分析和解读,进而帮助学生理解中心思想。这种有针对性的教学,不仅能让学生了解课文的重点内容,还能够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

(三)课后利用信息技术,夯实作业功能

在课程教学后,教师可以运用信息技术进行作业辅导。教师可以以班级为单位开设微信公众号,让学生在线下学习相关知识。我们将公众号的板块分成“生词”“阅读文章”“理解文章”等,当学生在家里忘记生词时,就可以通过公众号进行学习;当学生想要进一步理解文章时,则可以点击理解文章板块,这样能有效夯实作业功能,助力学生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

教师可以将作业辅导发布在学习通中,方便学生更快完成作业;学生也可以通过这个软件检验自己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而提高自身的学习主动性。学生根据系统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然后点击提交,提交以后系统会自行批阅并进行打分。系统中包含了讲解部分,学生可以通过参考答案,了解自己最薄弱的地方并加强这部分的练习。学生也可以加大做题难度,在课后拓展自己的学习能力,增强自身对语文的理解。

信息技术和小学语文教学的融入,能够增强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和综合素质。教师要充分利用动画、视频、微课等信息技术予以教学,有效构建高质量的语文课堂,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良好的氛围中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而提高学习效率。通过本文的分析可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能有效提高小学教学的质量,还能促进教师不断创新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

作者单位   陕西省榆林市神木市第十一中学

责任编辑: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