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是教育的核心组成部分,是教育的重要形式,是教育目标达成的重要途径。很多时候,人们都将教学理解为教育,尽管这是一个以子概念理解线概念的且并不科学的理解,但一定程度上也是强调了教学之于教育的意义。语文学科是基础性学科,语文学科的教学对于学生来说有着奠基性的作用,赋予语文学科教学足够的教育学意义,应当是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

文本解读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向学生进行文本解读的时候,教师自身所建立起来的对教育的理解,往往会随着具体的文本解读过程而传递给学生。从这个意义来看,教师的教育学理解就体现在具体的文本解读过程当中。教师的教育学理解有两个来源:一是自己的理论学习,二是自己的教学实践。理论学习所得到的教育学理解是严谨的,同时又是间接的;教学实践所得到的教育学理解是默会的,同时又是直接的。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形成教育学理解,然后渗透到具体的文本解读过程当中,就可以彰显教育学意义。一般来说,选入教材的文本大多具有明显的教育学意义,发掘这些文本的教育学意义使其充实教师的教育理解,或者引导学生在文本解读的过程中理解这种教育意义,应当视作文本解读的有机组成部分。

高中语文教材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就是这样一种性质的课文。这是《论语·先进》中的片段,讲的是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四人陪孔子坐而论道,孔子让大家随意抒怀,谈谈自己的人生志向。这一文本中,既有孔子四个弟子的人生志向阐述,又有孔子的点评,直接呈现的就是一个课堂的样子,有命题,有答题,有评价,说其有教育意义是自然而然的。然而,教育文本的意义远不止于此,站在教育学的角度去理解、解读这一文本,不仅可以深化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也可以让这一文本的教学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一、课文的教育学意义解析

孔子被誉为万世师表,不仅在我国的教育界,即使是在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孔子的教育思想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也正因为如此,自古以来,大多数人总习惯将孔子遵为圣人朝拜,相应的由孔子弟子记载孔子言行所形成的《论语》,更是被奉为儒家经典。这固然是一种对传统文化高度敬仰的可贵姿态,但如若我们能以更为平实自然的心态去阅读《论语》这部语录体著作,从孔子与门人弟子的简短对话中发现孔子作为普通人所特有的个人性情,或许能使我们更亲近孔子,从而也能更深入地理解孔子的思想旨蕴。应当说,这样的思路实际上是符合孔子自己的思想的。孔子常说有教无类,其面向弟子的教育并没有表现出阶层倾向,据此解析《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一文的教育学意义也就有了依据。

通过分析,笔者认为本文的教育学意义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解读。

其一,空间自由。尽管将孔子的教育与班级授课之下的教育进行比较没有太多的实际意义,但站在教育的角度看这两种教育方式,依然可以发现一个自由的空间会释放学生多少天性。“侍坐”当中既有师道尊严,又不约束学生的表达空间。正因为如此,才有子路的“率尔而对曰”,才有对话中的鼓瑟及其之后的“舍瑟而作”等。通过整篇课文来看,这样的空间自由与当下的课堂纪律有冲突,但却没有影响孔子弟子的即兴发挥,更没有影响师生之间的对话,反而能够更好地实现师生之间的真心表白与对话。有了“真实”作为基础,真正的教育才有可能发生。

其二,尊重差异。很显然,侍坐在孔子旁边的四个弟子各有特点,有人说子路轻率急躁,冉有谦虚,公西华委婉曲致,曾皙高雅宁静,这是非常有道理的。其中,子路是孔子最为得意的门生,在追随孔子周游列国的过程中,在跟孔子相处中获得了“好勇,闻过则喜”的评价。因为师生之间的这种默契关系,所以子路面对孔子时更多时候表现得更为坦率,故而在本课敢于“率尔而对”;曾皙则敢于将自己“胸无大志”的话说出来,最终获得了孔子“吾与点也”的评价……尽管在评价的过程中有“哂之”“喟然”的情形,但相对于今天的课堂而言,却仍然表现出高度的尊重差异的特征。

二、课文的教育学意义渗透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发现,当教师从教育学意义的视角去解读这篇课文的时候,无论是对于课文解读,还是对于教学理解,都有了新的思考。

众所周知,《论语》中所载大抵为道德和政治性质的对话,因此从美学理论上说实际上属于实用理性,其与文学以情感为核心的审美分属不同价值范畴。就《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这篇课文而言,其主题是论政治理想,同时又是《论语》中最富文学审美感染力的。面向高中学生进行课文解读,笔者以为,政治理想与文学审美感染力需要同时兼顾,前者是表象而后者才是文本解读所需要抓住的。抓住了这一点,教育学意义的渗透也就更加容易实现。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问题的设计来实现教育学意义的渗透。

比如,实际教学中可以设计这样一个问题:“同学们,我们应如何认识课文中孔子的四个弟子?又如何根据孔子的评价去判断孔子的志向?”很显然,要回答这两个问题,学生只能借助这四个弟子的语言去判断。这在客观上使学生可以在对语言理解的过程中实现对课文的精加工。考虑到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还可以在自主学习之后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以交流各自所得。通过这些教学形式,所预设的学生理解应当在这样一个范围之内:学生可以根据对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四个人的言语,去判断四个人的志向;通过四个人的阐述去研究孔子的评价(包括语气和语言两个视角),去揣摩孔子的内心。

教学实践表明,学生的反应基本上在教师的预设范围之内,而透过学生的反应再结合教师具体的引导,所形成的教育学意义可以体现在这样几个方面:一是师生之间的对话应当建立在真实的基础之上;二是一个健康的社会应当容纳多元的观点;三是看待一个问题往往需要更多的视角;四是一个区域或一个范围之内最需要的往往是与区域发展相匹配的人才。这几点在教学中可以作适当延伸,比如结合子路“治理‘千乘’之国”的志向,判断其崇尚实力,因而放到国防建设的岗位就比较合适;比如曾皙的高雅宁静决定了其更适合在教育、文化领域发展……应当说这样的拓展在课堂上是受到学生欢迎的,在课文解读的过程中进行如此延伸,与课文的主题实际上也是合拍的。因为这样的延伸过程,某种程度上也可以理解为一个“侍坐”的过程,其意义与文本恰好一致。

三、课文的教育学意义反思

高中语文任何一篇文本的解读,实际上都或隐或显地具有教育学意义。学生接受教师的观点,自己生成新的观点,都是教育学意义的一种体现。认识到这一点,在面对像《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这样的文本解读时,才能有效地挖掘文本的深度,提升课文解读的质量。

很多时候这种教育学意义往往是在教学细节中体现出来的,面向整篇文本时的宏观视角,与面向课文细节时的微观解析,是课文解读的两个支撑点,后者往往更能够让教育学意义凸显出来。譬如,孔子之“哂”实际上是听子路谈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后,“夫子哂之”。这个“哂”字有什么特殊的含义呢?有人认为“哂”一般解为“微笑”,也有人认为有“讥笑”之意;有人认为此处似不必作“讥笑”讲,也有人肯定这笑中应有别的意味,如暗示之类,其理由也是非常充分的,因这已为其弟子捕捉,且孔子自己也明言了。那么孔子为何“哂”子路呢?进一步研究认为,从全文看大概有两个动机:一是对子路政治抱负与治国才能的认可;二是“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无论如何,这一“哂”是作为老师的孔子在听完学生发言后,理应做出的反应。这样的意义发现,既提升了课文解读的境界,也使教师向学生传递教育学意义的时候,有了更加坚实的基础。

从以上分析可以发现,无论是传统的文言文,还是现代文的解读,其实都是具有教育学意义渗透空间的。对于教师而言,教育学意义既体现在教学语言当中,也体现在教学行为当中,既可能是显性的,也有可能是隐性的。但无论是什么样的情况,都会促进学生对文本的深度理解,都是教学中不可忽视的元素。总而言之,从教育学的视角去解读课文,向学生传递教育意义,是高中语文教学中教材解析与文本解读必须着力的基本点,应当认真思考并研究。

作者单位  甘肃省天水市武山县第一高级中学

责任编辑: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