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双减”到“新课标”,英语课时量占比缩小,考核难度增加,《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课程理念中指出,英语课程要发挥核心素养的统领作用,要构建基于分级体系的课程结构,要以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三大主题范畴为引领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要践行学思结合、用创为本的英语学习活动观,要注重“教-学-评”一体化设计,要推进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的深度融合。通过英语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达到发展语言能力、培育文化意识、提升思维品质、提高学习能力的总目标。如何在教学设计中渗透新的课程理念,在课堂教学中达成课程总目标,是我们应该深研的重大课题。

一、单元整体化

王蔷教授指出,单元整体教学是指教师基于课程标准,围绕特定主题,对教材等教学资源进行深入解读、分析、整合和重组后,结合学习主体的需求,搭建起一个由单元大主题统领、各语篇次主题相互关联、逻辑清晰的完整教学单元,使教学能够围绕一个完整的主题设定单元目标,引导学生基于对单个语篇小观念的学习和提炼,逐步建构基于该单元主题的大观念。因此,主题意义与单元整体教学密不可分。第一,主题意义的探究必须以不同语篇为依托,以特定情境为载体,从不同角度系统安排单元学习任务,引发学生深度思考并感悟主题意义。第二,单元教学目标要基于主题意义来加强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引领,促进学生的意义理解和自主迁移。

以陕旅版小学英语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为例,该单元主题为“What subjects do they have this morning”,属于“人与自我”范畴,“生活与学习”主题群,子主题内容包含学校、课程、学校生活和个人感受等。本单元围绕“What sujbects do they have this morning”这一主题展开,涉及五个小语篇,包括四组配图对话和一个配图故事。语篇一是学生与家长的对话,语篇二是老师之间的对话,语篇三是学生之间的对话,语篇四是Alice和Kitty谈论喜欢的科目及原因,语篇五是配图故事,五名学生站在不同角度回答同一个问题。

在教学中,首先要深入解读、分析五个语篇的内容,提炼每个语篇所承载的主题意义。对话一、二聚焦课程安排,对话三、四聚焦喜欢的科目及原因,对话五聚焦用开放性思维去回答问题。其次,要基于每个语篇的主题意义,重组单元内容,提炼单元的主题大观念和语言大观念。

就主题意义而言,在深入分析语篇后,对话一和对话二的文本内容和语言知识具有高度的相似性,对话三和对话四的文本内容和语言知识具有较高的相似度,所以可以将对话一、二和对话三、四分别合成一个新的语篇。基于新语篇的主题意义,我们要深究其背后的思想观念和文化知识。基于第一个新语篇,我们要提炼出本单元的第一个主题意义,即要熟悉自己一天的课表,提前做好课堂学习准备。基于第二个新语篇,我们要提炼出本单元的第二个主题意义,即要明晰自己喜欢的科目,明确自己的特长,发挥自己的特长。基于第三个语篇,我们要提炼出本单元的第三个主题意义,即学生要学会运用开放性思维解决问题。

就语言知识而言,这一单元主要涉及以下三类词汇和表达方式的理解与运用。一是描述学校日常的词汇,包括科目(Chinese、 English、 Math、PE、Music等)、上下午(in the morning、in the afternoon)。二是描述爱好的词汇和表达方式,如be good at、do you like。三是问题提问与解答的表达方式,如What's  this、 It's  a/an。因此,本单元的语言大观念为观察图片信息,运用与科目相关的词汇与表达方式描述课程安排,表达个人喜好,运用开拓性思维回答有关科目的问题。

基于主题和语言大观念,我们要制定单元与课时教学目标,采用英语学习活动观实施“教-学-评”一体化的单元教学活动。

二、课堂活动化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要求,英语课程内容的选取要紧密联系现实生活,体现时代特征,英语课程内容的主题围绕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三大范畴设置10个主题群和若干子主题。综观这些主题,情境显现,紧贴生活。在设计教学过程中,我们理应跳出书本,跳出传统的师讲生听的教学模式,依据主题引领创设情境,设计多样的教学活动,寓教于境,寓学于乐,让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发展语言能力、培育文化意识、提升思维品质、提高学习能力,让知识的生成过程更加生动、形象,更具立体感,让课堂的育人功能更接地气,更具实效。

例如,谈及“周末活动”话题时,在学习完文本之后,教师可以设计诸多活动来巩固所学知识,高效完成教学目标。

Activity1:Free talk.学生两人一组,运用句型“What do you do on the weekend”“I...”“What does your mother/father do on the weekend”“He /She ...”交流自己及家人的周末活动。

Activity2:Do a survey.学生两人一组在班级内作调查,运用重点句型调查班内其他同学的周末活动,一人询问,另一人记录,最终两人以报告形式展示调查结果。

Activity3: Debate Competition.教师给学生出示一些活动,以句子“Is it a good activity” 为启发,让每个学生充分思考,根据自己的判断选择一个认为有正能量的活动。根据学生的选择,教师将学生分为正方组和反方组,通过辩论活动加深学生对核心词语、核心句型的理解,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锻炼学生的思维品质,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以上层层递进的英语学习活动,让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学习理解核心词汇和句型,实践运用重点知识,迁移创新所学话题,让学生在活动中提升语言能力,发展学习能力,锻炼思维品质,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三、知识情境化

知识来源于生活,回归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只有在丰富多彩的生活中发现知识、学习知识,才会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充分利用“三个课堂”,让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从而达到“事事留心长见识,处处留心皆学问”的境界。

例如,教师在教授“neighbourhood”话题时,可以提前给学生布置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观察探索自己所在社区的功能布局,描述社区的布局,谈论社区功能有什么局限,可以提出哪些建议等。让学生自制竞标书去重新规划社区,提升参与感。学生在观察的过程中可以亲身感受到自己所在社区的功能布局、人文环境、居民精神风貌等,从而在竞标书的设计中结合生活实际重新规划社区,提升居民的生活幸福感。这一活动是在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实践活动中发展学生语言能力,培育文化意识,提升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

在教授“food”话题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自主策划美食节相关活动,将教室布置成一个“中华传统美食节”场景,每组学生动手制作一道中华传统美食,也可邀请家长参与制作。在美食制作过程中,学生需要给所用食材贴上英文标签,为自己所在组的美食制作宣传海报。美食制作完成后,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为“来华参观旅游人员”(由教师和其他组同学扮演)讲解美食制作工序、过程,邀请游客品尝美食,发表感言。在这样的活动策划、设计、实施过程中,学生通过每一环节的准备工作加深了对重点单词的认识,通过展示环节加深了对核心句型的理解,语言能力和学习能力都得到了相应的提升。更重要的是,类似这样的活动有助于当代学生了解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比较中外文化异同,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有利于学生树立国际视野,增强家国情怀,传承中华优秀文化。

四、学科融合化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教学建议中提出“推进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的深度融合”,鼓励教师合理利用、创新使用数字技术和在线教学平台开展线上线下教学。自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一节节精彩的线上课例让深陷疫情困扰的我们大开眼界,网络资源里的chant、song、short video等,让我们的课堂从不缺活力。

有众多的一线教师在上公开课时,用希沃白板等软件为我们展示了一场场视听盛宴。希沃白板里面特有的趣味功能更加符合学生的心智特点。希沃白板软件具有丰富的表现力,特有的多样化小组比赛功能,图文并茂、声像俱佳、动静皆宜的表现形式,可以使英语教学内容具体化、形象化、情境化、趣味化,大大增强了学生对抽象事物的学习与理解,从而将课堂教学引入全新的境界,把学生带进了一个知识游乐场。这一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深度融合的过程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开发学生的智力,增长学生的见识,而且能锻炼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乐学善学,提升学习效率,减轻学业负担。

除了融合信息技术外,从“跨学科”视角开展英语教学别有一番滋味。例如,在教授“weather”这一主题时,有教师这样设计教学,以“Travel to the world”这一主线,给学生布置任务:(1)查找世界地图,了解北京、悉尼、纽约、伦敦所在的位置;(2)收看全球天气预报,了解这四大城市的季节和天气情况;(3)查找资料,了解各大城市的标志性建筑物;(4)记录各大城市与你所在城市的距离。(5)分组制作这四个城市的旅游攻略。任务完成后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活动展示。在这节课中,授课教师以跨学科的思维,融合音乐、科学、数学、历史、地理、美术、信息技术等学科知识进行教学,以开放型思维引导学生学习。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不单是新单词和“What’s the weather like”这一句型,更重要的是在教师引导下“童眼看世界”,激发了学习兴趣和生活热情,在习得语言知识的同时掌握了文化知识。

五、评价多样化

评价是一种鼓励,亦是一种鞭策。如何让学生在英语课堂中体验成功,拥有自信,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能否恰当使用课堂评价。《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提到,教学评价对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教学评价有助于学生不断体验英语学习的进步和成功,更加全面地认识自我、发现自我,保持并提高英语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有助于教师获取课堂反馈信息,对自己的教学行为和效果进行反思,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和专业能力;有助于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及时了解英语课程的实施情况、课程目标的达成程度和人才培养的实际效果,不断改进教学管理,推进课程实施,提升课程育人质量。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我们理应以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多元评价方式为原则,设计课堂评价、作业评价、单元评价和期末评价等多种评价活动,充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持续发展。

在口头评价中,一律冠之以“Very good”“Great”“Wonderful”“Excellent”等是不恰当的,评价要实事求是且恰如其分。我们可以通过口头激励和肢体语言激励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某方面的具体表现做出评价,让学生真正看见自己的闪光点。如“Good imagination”“I agree with your point”“You've made a lot of progress this time”“Never mind, I believe you will do better next time”“Don't  be  afraid  of making mistakes”等。

设计多种形式的小组竞争评价机制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学生的参与度,而且可以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植物大战僵尸、高处的神秘礼物、星光大道、爬山抢红旗、Hangman、小组积分、小组积贴画等都是有效的小组竞争机制形式。借助多媒体让学生参与充满趣味的小组比赛活动,可以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体验参与的快乐,如单词消消乐、猴子摘苹果等。

档案袋评价是记录学生成长的最好载体。学生只有更多地参与英语美文朗读、英语情景剧、英语小报、英语角、每日一词/句、英语演讲等活动,才有机会用各种荣誉卡充实自己的成长档案袋。此外,档案袋可以装入学生的单元学习掌握情况记录表、课堂表现记录表、家长观察记录表、家庭作业反馈表、自我评价表、小组成员互评表、听说读写演能力评定表等,通过对学生活动的收集与记录,帮助学生及时反思自己在某一阶段存在的问题,从而达到发展能力、提高能力的目的。

在课堂评价中,我们也要遵循以下原则,即评价要实事求是,关注后进生,善于指出学生存在的问题,要有指导性,避免为课堂氛围而评价。力争让课堂评价更有针对性、导向性、启发性,让课堂评价真正起到导航、护航作用。

总之,在新课程标准的实施过程中,我们要以落实核心素养目标为旨归,围绕核心素养综合表现精选学习内容,整体设计单元教学,规划单元育人蓝图,改变脱离语境的碎片化知识教学,创新教学方式,践行英语学习活动观,重视信息技术等学科与英语教学的深度融合,构建素养导向、主体多元、方式多样的评价体系,以评促教,以评促学,确保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的理念和各项指标在课堂教学、学业评价等方面真正落到实处。

作者单位   陕西省咸阳市教育教学研究室

责任编辑: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