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教育人非常熟悉的关键词是“高质量发展”“双减”,这两者看似矛盾,其实正是从“国之大计、党之大计”的角度重视教育,着眼学生身心健康成长,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旨在重构良好的教育生态,提升教育质量。学校作为育人主阵地,“减负提质”是提高育人质量的关键所在。

渭南市第一小学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坚持“五育”并举,将“五育”融入教学实践中,并开发出“五育”体系:德育铸魂、智育培根、体育强身、美育润心、劳育赋能。在此体系下,学校结合实际开展了特色课程、多元活动、有效评价的实践探索。

在课程内容的编排上,渭南市第一小学以国家制定的标准为基础,兼顾学校和地方教育特色,在保证教学内容符合学生既定学习目标的前提下,注重多元化内容的优化整合,注重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在“五育”体系下开发“童诗童心”“思维拓展”“自主成长”“阳光心灵”“未来领袖”“人工智能”特色主题课程群,整个课程本着尊重学生兴趣的原则,让学生自主选择,以提供空间让学生自己体验为途径,让学生在模块化、主题式学习中发展个性、提升素养。

依托特色课程,渭南市第一小学初步探索出了“三个课堂”的实践路径,下面以“童诗童心”课程在建设中取得的经验进行总结分析。

儿童诗教学现状分析

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中儿童诗的选文是非常多的,一年级上册主体课文中57.14%的课文是儿童诗。虽然儿童诗的选文数量在随着年级的递增逐年减少,但儿童诗的主体地位是不可替代的。儿童更容易接受富有趣味性的事物,儿童诗正是一种集趣味性和文学性于一体的文学样式。小学低段图文并茂的儿童诗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载体。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容易把儿童诗当记叙文或散文去讲授,忽略了儿童诗的诗味,因此,让儿童感受带着诗味的儿童诗非常重要。

儿童诗在“三个课堂”中的教学安排

在“童诗童心”课程中,我们结合“三个课堂”中时间和空间的安排,设定了三个方面的育人目标,“第一课堂”有兴趣、“第二课堂”有乐趣、“第三课堂”有情趣,把国家课程(教材中的童诗)、校本课程(教师依托教材整理的童诗)、实践课程(学生走出学校创编的童诗)进行重构,并有计划、有步骤、有侧重、有融通地开展,使得校内校外、课内课外相向而行、共同发力。

“第一课堂”有兴趣。教学初期,组织教师把教材中和儿童诗有关的内容全部梳理出来。以年级组为单位开展教学研磨活动。研讨的主要内容是:儿童诗教学思路、儿童诗课堂教学评价机制、儿童诗创作方法。儿童诗课堂教学思路:初读诗歌——读通,精读诗歌——读懂,赏读诗歌——仿写,延读诗歌——拓展。教师基本上只需要在课堂上实践和进一步完善课堂教学思路和儿童诗创作方法。“第一课堂”中我们把教学的宗旨定位为有兴趣,那么我们不仅要关注怎么教,更要关注怎么学。怎么才能让学生对教材中的儿童诗有兴趣是我们近期关注的重点问题。通过在学生、家长、教师中调研,最终我们把学生上课的兴趣点定为:课堂上要让学生有成就感而不是仪式感。那么如何让学生有成就感,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我们初步定为:给机会,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和课堂展示中提升课堂自信心。给方法,让学生在总结规律中学会学习。给机制,让学生在制度规范中养成习惯。总之,在“第一课堂”中我们通过规范的课堂机制,科学的教学方法,多样的激励办法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二课堂”有乐趣。“第二课堂”是对“第一课堂”的拓展和延伸,也是个性化教育的主阵地。学校充分利用社团活动和课后延时服务时间。组织教师对教材以外的儿童诗以季节为单位进行了分类整理,并组织音乐、美术、英语教师将这些儿童诗以唱本、绘本、英语读本的形式呈现。学生在和教师一起编排、学习儿童诗的拓展内容时,增强了理解、记忆能力,也提高了审美情趣。利用延时服务时间开设“童诗阅读课程”,利用社团活动时间开设“趣读童诗”“童诗绘本”“童诗情景剧”“童诗扮靓校园”“与作家对话”“小诗人沙龙”等系列课程。让学生因童诗而快乐。

“第三课堂”有志趣。“第三课堂”中要重点引领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学知识、练技能、学做人,让学生在社会情景或社会实践中通过创作达到育人目标。如:国庆长假,学校要求学生和家人进行一次社会实践活动,可以是帮助身边的人做好事,也可以是参观博物馆等有教育意义的场馆,并以儿童诗的形式记录自己的活动感想,还可以给儿童诗配画、谱曲,与创作儿童诗的知名作者对话,为某社区、单位设计童诗童味的文化墙或标语等。社会实践课程的开发和实施,规范了学生的言行,培养了学生的家国情怀和感恩之心,并以美育美,以童诗浸润生活,让学生热爱生活,为生活增添情趣。

童诗课程的实施在学生全面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文化浸润——倡导“诗意语文”的名师王崧舟指出:“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诗教有着悠久的文化传统,‘不学诗,无以言’。”儿童诗对启蒙浸润学生人文底蕴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以儿童的“诗眼”发现生活、关注生活。以儿童的“诗心”感悟生活、欣赏生活。以儿童的“诗言”还原生活、趣解生活。以儿童的“诗境”丰盈生活、点亮生活。

健康身心——童诗阅读课程在“第二课堂”和“第三课堂”的实施,对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也有着积极的影响。一首或有情趣、或有理趣、或有妙趣的儿童诗,可以为学生的一生抹上一种色彩,烙上一种印记,带来一种节奏。

实践创新——童诗阅读课程在“第二课堂”和“第三课堂”的实施对培养学生实践创新的意识和能力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童诗的创作是充满灵性的,也许是与生俱来的瞬间的灵感,也许是观察酝酿后源于积淀的灵感,它从实践中来,也可以到实践中去。我们将把“童诗童心”课程作为打开学校“建设发展个性的未来学校,培养实践创新的未来人才”办学使命的一个突破口。将童诗作为开启学生心智、点亮学生童年、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必修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渭南市第一小学在以往课程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对学校课程进行了优化整合,在“三个课堂”理念的指导下,明晰了发展思路,以“建设发展个性的未来学校,培养实践创新的未来人才”为使命,领跑未来教育,探索教育新模式。

作者单位:陕西省渭南市第一小学

责任编辑: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