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小学数学教学被解读为算术教学,尽管这一理解有些偏颇,但客观来看也体现了计算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可以说计算技能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基础。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计算技能,为学生今后的学习与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但需要注意的是,提升学生计算能力并不能依靠题海战术或机械训练,这些方式只会加重学生学习数学计算的厌恶感,不能有效启发学生的思维潜能。在当前数学教学中,不少教师只是简单地将学生的计算错误归为粗心,很少深入探寻其本质。下面,笔者结合具体的教学案例,谈一谈核心素养理念下,教师如何优化计算教学。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计算兴趣

问题情境对于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当学生进入问题情境中时,就可以化解抽象的数学知识所带来的学习困难。问题的提出可以让学生的数学学习,尤其是计算变得更有动力了。从教材的编写来看,现行数学教材一般借现实问题引入教学内容,这种做法有以下三点优势:第一,能够将数学计算与生活实际结合起来。数学来源于生活,用数学解决生活实际问题,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学习计算的意义,有效避免了数学与现实的脱节,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传统数学教学中为了计算而计算的弊端。第二,合适的问题情境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更加主动地接触和学习计算。第三,教材中出现学生熟悉的场景,更容易拉近数学与学生的距离,激发学生学习计算的兴趣。

在认识到这三点优势的基础上,教师要努力创设适合学生的问题情境,以此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事实证明,这是帮助学生掌握计算方法的关键。当教师设置的问题与学生的已有认知产生了冲突,便会引发学生的思考,学生在好奇心的驱动下就会主动参与到探索和学习过程中。

计算教学本身就带有一定的系统性和连贯性特征,需要在旧知基础上有所延展。因此,在开展计算教学时,教师可以适当借助复习导入新知,还可以根据计算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知识积累选择其他导入方法,将计算教学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结合起来,以此加深学生的理解。

例如,在教学“千以内的进位加法”时,笔者就创设了一个学生常见的购物情境,并借助投影仪在白板上出示了三件物品,在物品下方标记了商品价格:台灯66元,复读机250元,MP3播放器548元,并问道:“在这些商品中,你最想购买哪两件?如果购买这两件商品,你要花费多少钱?”学生经过独立思考后,在草稿纸上写出了计算过程。接着,笔者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了讨论,并让学生相互检验对方的计算过程,总结笔算过程中的易错点。此后,学生在笔者的引导下还进行集体总结,以式子“66+250”“66+548”为例进一步强化了笔算技巧。通过反复练习、观察与讨论,学生逐渐掌握了千以内进位加法的概念和计算技巧。

在上述教学中,笔者以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导入新课,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使学生实现了知识的迁移,完善了数学认知。

配套教材虽然为教师的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材料,但这些材料大多是静态的,不能满足学生的童趣需求。对此,笔者基于教材内容,为学生创设了适合的教学情境,将静态的数学材料转化成令学生感兴趣、愿探究的动态场景。数学教材凝聚了编者的很多心血,其有一定的适用性原则,并不能够完全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教师应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知识积累出发,挖掘更多的有利教学资源,增强数学计算教学的趣味性。

二、沟通知识联系,内化计算方法

知识的联系体现的是数学概念和规律之间关联,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基本要求,也是学生计算技能得以养成的重要基础。考虑到学生思维的灵动性,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知识积累,引导学生利用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帮助学生顺利掌握计算方法,实现知识的有效迁移。教师还应巧妙地设计教学活动,加强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创新和探究新的计算方法。这样,就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计算能力,促进他们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需要强调的是,计算是有方法的,学生掌握的计算方法贵在内化,当学生遇到具体问题能够应用这些方法解决时,这才是知识的真正内化。

例如,在讲授“小数减法”这一知识时,笔者进行了如下教学设计。

师:学校附近三家超市文具盒的售价分别为16.8元、15.8元、14.8元,大家知道差距有多大吗?请尝试着算一算。

生1:16.8-14.8=2(元)、15.8-14.8=1(元)、16.8-15.8=1(元)。

师:因为价格后面的小数点一致,有些同学没有列式就得出了结果,如果价格后面的小数点不一致,大家又会如何计算呢?假设A超市出售两种作业本,价格分别为5.5元和4.45元,如果小明想要各买一本,请问他要花费多少钱?

生2:在黑板上板书演示。

师:这样计算是对的吗?

生3:对。

师:我看到他列式时,末位数并没有对齐呀?

生3:因为5.5元是5元5角,而4.45元则是4元4角5分,同单位下的数值对称进行相加,所以是对的。

师:如果让大家用一句话总结竖式计算呢?

生(齐):列竖式进行小数加减法时,应将小数点的位置对齐。

上述教学片段中,笔者以例题为引导,组织学生自主探究总结出计算方法,不仅加深了学生的印象,还提升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因此,在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知识之间的联系沟通是十分重要的,这对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计算方法的内化本质上是学生思维的发展,学生在问题情境中掌握计算方法的过程实际上也是学生思维发展的过程。

三、养成良好习惯,提升计算能力

学生在计算中所出现的错误往往是不良学习态度与习惯导致的,为了提高学生计算的正确率,笔者有意识地培养了学生的良好学习态度和习惯,具体是从以下方面实施的:第一,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让学生认真审题,认真读题,看清楚每个数字和符号,弄清楚运算顺序。第二,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不规范的书写容易导致计算错误,如有的学生误将0看成6或将1看成7等。第三,培养学生认真做题的习惯,提醒学生计算时要对齐数位,进位或退位时要记得加减等。第四,培养学生检验的好习惯,让学生认真对待检验,在列式子计算完成后,让学生进行反推,将答案代入题目中,检验结果与已知条件是否吻合。如果学生能够严格按照上述步骤进行计算,就一定能养成严谨、细心的解题习惯,计算技能也能得到很大的提升。

此外,笔者在进行计算教学时,通常还会将口算作为教学的重点内容,并设计相应的练习。口算与笔算不同,口算主要依赖人的大脑记忆,这种计算方式较为抽象,常用于简单的整数计算,而笔算相对比较程序化,常用于解决复杂的计算问题。除了上述两种计算方法外,还有一种常用的计算方式,即估算。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时常会见到估算的运用场景,如估算到达某地所耗费的时长、吃一顿饭可能产生的费用、完成一项工作所需要花费的时间等。让学生掌握良好的估算技能,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对学生在今后的生活中及时、快速的解决问题有很大的帮助。

例如,在教学估算时,笔者就设计了一个生活化的场景,让学生应用估算技巧解决实际问题:小明一家为了庆祝生日在饭店吃饭,他们一共点了5个菜,价格分别为48元、18元、28元、72元、52元,假设他们只带了200元钱,请问他们够支付饭钱吗?学生通过估算很快回答道:“不够。”接着,笔者继续提问:“他们还差多少钱?”由此进一步引导学生计算,让学生感受估算与精算的差别,以此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综上所述,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也是学生学好数学的基础。作为小学教师,我们应当重视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从学情出发,积极创新和改进教学策略,立足于数学课程标准,设计符合学生发展需求的教学活动,以此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计算能力,帮助他们打好扎实的数学基础。

作者单位   江苏省睢宁县第四小学

责任编辑: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