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如何让传统文化在数学教学中彰显魅力,使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产生热爱之情,并继承和发扬下去?为此,我在教学中进行了一系列探索。

一、在教材中寻找优秀传统文化素材

我对北师大版小学阶段的数学课本进行了梳理,发现每一册的课本中都穿插有优秀传统文化素材。如,一年级上册的认识数字“10”(引用诗句“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古人结绳计数、关于日晷的练习题(利用太阳照射的影子计时);一年级下册中的七巧板(我国古代的一种由七块板组成的拼图玩具)、九宫格与十六宫格等填数游戏;二年级上册中的图形的变化(起源于我国古代历史悠久的剪纸艺术)、认识人民币(让学生知道革命领袖周恩来如何巧答记者问)、华容道游戏(三国人物故事)、“竹蜻蜓”玩具、乘法口诀(我国两千多年前就有了,古时叫“九九歌”);三年级上册中的认识年月日(民间拳头、歌谣分辨大小月)、“小数”名称的由来(由我国元代数学家朱世杰提出,世界上最早表示小数的方法出现在我国)等;三年级下册中的认识轴对称图形、认识分数,用算筹表示分数;四年级上册中的古代计数方法、中国算筹数码、《九章算术》关于正负数的记载;四年级下册中的刘徽《九章算术注》关于“小数”意义以及方程解决问题的记载;五年级上册中的“鸡兔同笼”古代典型数学问题;五年级下册中的分数乘法中提到《庄子·天下》中的“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分数大小比较练习题融入《西游记》故事之中;六年级上册中圆的认识提到《墨经》、太极图,圆周率的历史提到《周髀算经》、祖冲之,数学家刘徽的割圆术;六年级下册习题中出现古代的一种计量时间的仪器沙漏等。这些诗句、故事、图形图案、数学著作、数学家故事等传统文化知识贯穿于数学课本中,既丰富了数学学科内涵,又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时,感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二、借助优秀传统文化为教学注入活力

教学活力的源泉是学生的求知欲望,学生的求知欲望越高,学习兴趣就会越浓,在知识学习过程中自主探索的积极性就会越高。数学课本中传统文化内容表现形式多种多样,笔者以教材为载体,将优秀传统文化和数学知识相融合,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探索欲望,为教学注入活力,滋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1.利用优秀传统文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布鲁姆说过:“学习的最大动力,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学生会对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产生“热爱”。所以,要让学生有动力去学习,作为教师首先要做的是抓住学生感兴趣的事物或者创造让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感兴趣”中进行学习。

例如,在学习一年级上册《生活中的数》时,学生已经初步接触过这些数字了,笔者让学生读宋朝邵雍的诗“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在抑扬顿挫的童声中,学生艺术化地感受到了生活中的数字,想象春天郊游乡野之美。在教学三年级下册《轴对称(一)》一课时,笔者利用多媒体展示图片让学生欣赏。学生边看边发出“真漂亮、真好看、哇”的惊叹声。激起了学生的兴趣之后,笔者让学生说说“自己看到了什么?这些图形有什么特点”。丰富的教学素材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学生对新知识自主探究的兴趣特别浓厚。当学生认识了轴对称图形之后,笔者又将学习活动延伸到课外,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走进云端博物馆,带领学生欣赏我国古代图形对称艺术的杰作,如故宫沿着子午线对称分布、瓷器上的花纹、民间传统剪纸作品等,在欣赏触摸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笔者再次给学生普及剪纸艺术的相关知识,学生获得了更多的灵感,课后创作出富有灵气的剪纸作品,教学效果非常好。

2.利用优秀传统文化,激发学生探究欲望

数学教学活动,不仅要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更应该引发学生去动脑思考,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有许多涉及数学的问题,这些问题充满了趣味性。笔者从这些问题入手,挑选出一些适合小学生解决的,让学生学习古人的数学思维,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让学生感知数学的博大精深和古人的聪明智慧。

例如,在学习完四年级上册《生活中的数》后,学生认识了万以内的数,笔者向学生介绍算筹。学生听后,非常佩服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学生知道了算筹以纵横两种排列方式来表示单位数目,而表示多位数时摆法是纵横相间,从右到左,个位为纵式,十位为横式,百位为纵式,千位为横式,后面依次,遇零则置空。学生探索通过画线条摆出很多数字。课后,笔者鼓励学生利用网络查询古人是如何利用算筹进行加减法计算的,学生搜索出了以下图片。

20221013094826613-57-5ef60.jpg

又如,学习完负数以后,可以让学生摆一摆负数;五年级上册学习了“鸡兔同笼”趣味问题后,让学生查询还有哪些古代数学趣题,并鼓励学生在查询时自学这些题目的解决方法。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充分了解了中国古代数学发展的成就,也激发了自主探究欲望。

3.利用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小学数学教学既要使学生掌握现代生活和学习中所需要的基本数学知识和技能,形成数学基本的思维方法,又应该不断地丰富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发挥数学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的作用。因此,笔者在数学教学中也尝试将中华传统文化元素应用到数学课堂中来,让学生通过自主创编数学题目,在自我体验中用数学眼光观察生活,认同数学的价值,提高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发展创新意识,从而学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解决问题,培养创新能力。

例如,对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乘法口诀进行复习时,正值学生排练经典诵读《弟子规》。做练习时,笔者与学生简单对话之后,让学生随意背诵几句《弟子规》,让学生明白一些简单的生活规范及遵守生活规范的意义,又问:“一共有几个字?”并让学生说一说是怎么计算的(与乘法口诀建立联系)。随后,学生跃跃欲试,有背诵五言古诗、七言绝句的,还有以“祝福”为中心,说包含“福”字的四字词语的等。课后实践作业中,学生创意连连,结合所学的数学知识,图文并茂创编出许多有趣的包含传统文化内容的题目,有乘法、除法、乘除两步计算等,甚至还有找规律。学生既熟练掌握了乘法口诀及其运算意义,又激活了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还培养了问题意识和创新能力。

三、渗透优秀传统文化,丰富课堂内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要努力从中华民族世世代代形成和积累的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和智慧,延续文化基因,萃取思想精华,展现精神魅力。”因此,作为教师,我们在教学时就要找到优秀传统文化与数学学科的结合点,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挖掘出来,引导学生感受我国丰富的数学文化遗产,发展学生的数学文化素养,提高学生的文化自豪感。

例如,二年级第二单元《购物》一课中有一道课本练习题为:一次记者招待会上,一位记者问道:“中国一共有多少钱?”周恩来总理幽默地回答说:“我们有18元8角8分。”事实上,当时使用的第二套人民币共有10种面额,即10元、5元、2元、1元、5角、2角、1角、5分、2分、1分,把这些钱加起来刚好是18元8角8分。这道题向学生展示了伟大革命领袖周恩来的智慧。在教学二年级第三单元《拨一拨》时,让学生了解算盘。学生知道了算盘起源于中国,是中国古代的一项重要发明,迄今已有2600多年的历史。在阿拉伯数字出现前,算盘是世界上广为使用的计算工具。在教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圆的周长》时,笔者趁机告诉学生:“在我国古代计算圆周率采用的都是割圆,祖冲之算出圆周率π的真值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相当于精确到小数点后第7位,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同时告诉学生直升机最初发明者虽然是美国人西科斯基,但是直升机的飞行原理来源于他母亲从中国带回来的一只“竹蜻蜓”。西科斯基玩“竹蜻蜓”,结合“竹蜻蜓”原理,才发明出最初的直升机。这些数学文化历史穿插在学生学习过程中,不仅让学生知道了中国人民在数学方面的智慧和才能,也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的自豪感与使命感。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我们要在数学教学时对学生适时渗透,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探索的欲望,学习数学家严谨治学的科学精神和创新精神,彰显优秀传统文化在数学教学中的魅力,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数学、喜欢数学、热爱数学,使数学教学更富有活力。

作者单位   陕西省西安市未央区阿房路三校

责任编辑: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