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双减”政策出台,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成为教育界的共识。“双减”政策在作业方面的落实重点是“发挥作业诊断、巩固、学情分析等功能,将作业设计纳入教研体系,系统设计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学习规律、体现素质教育导向的基础性作业,鼓励布置分层、弹性和个性化作业,坚决摒弃机械、无效作业,杜绝重复性、惩罚性作业”。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教师要精心设计作业,要有启发性,分量要适当,不要让学生机械抄写,以利于减轻学生负担。要把学生看成学习的主体、发展的主体,真正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可见,在新形势、新课程标准下的作业设计应是开放的,应成为培养和发展学生能力的一座桥梁,从而优化学生的语文学习环境。因此,小学语文拓展性作业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这将对小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语文学习热情的激发和一线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指导作用。

当然,学生和教师目前已经习惯传统的读、抄、背、写等机械重复、枯燥单一的语文作业了。要让教师设计形式新颖、内容丰富,能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有一种愉悦情绪生成和积极情感体验的作业似乎还是比较困难的。对于教师来说,甚至有点措手不及、茫然无措的感觉。因此,在语文作业设计上,教师应多一点智慧,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特别在拓展作业的设计上要力争做到拓之有法、展之有度。

一、学科融合共发展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并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素养。由此可见,教师对统编版小学语文作业的设计要有全新的认识,要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新的语文作业观。优质的拓展作业以学生为本,形式新颖多样,可以让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得到发展。比如,在执教统编版三年级下册《荷花》一课时,就可以设计这样一个开放性的“语文作业超市”(根据自己的兴趣特点任意选择完成):1.根据你对课文的理解和生活经验画一画荷花;2.在爸爸妈妈和音乐老师的帮助下寻找有关歌唱荷花的歌曲,可以欣赏一下,有兴趣的可以学唱(推荐《荷花》《莲花》《荷花颂》);3.搜集有关描写荷花的经典古诗或者精美语句,可以读一读、背一背;4.邀请科学老师帮助指导查找资料,了解荷花各部分的别称及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和亲人、朋友、同学分享;5.根据对课文的理解写一段解说词,把荷花介绍给家人或同学。这份作业既有对文本课后题的巩固练习,又有在学生学习课文基础上的迁移拓展。学生通过课后的学习不但对荷花的外形有了更全面的认识,也对荷花各部分的别称、营养和药用价值有了初步的了解,同时在音乐、美术学科技能方面有所提高。这份具有分层性、选择性、学科融合性的超市作业激起了学生完成作业的兴趣。在全班作业汇报交流时,学生拓宽了知识面,收获更是多方面的。又如,在执教统编版四年级下册《记金华的双龙洞》一课后,根据课后练习题和单元语文要素,教师可以设计这样一份自选作业:1.根据你对课文的理解,结合语文园地的“初试身手”绘制一张金华双龙洞游览路线图;

2.如果你们全家假期要前往金华的双龙洞游览,请你结合你家平时旅游的实际情况和对金华双龙洞景区特征的了解做一份旅游攻略(包括出行方式、所需物品、行程安排、酒店住宿、注意事项等);3.回忆自己曾经游览过的景区,想一想这些景区给你留下了什么最深的印象,列一份旅游清单,同学之间交流。这份结合课文内容的作业,唤起了学生以往的旅游经验,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让学生在完成作业时掌握了一种生活技能,同时也为后面的习作做了铺垫,便于学生练习选材和抓住景区特点的写作技巧。这份作业在不知不觉中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生活实践抓契机

语文是一门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基础性工具学科,具有极强的综合性和实践性。语文教学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要实现从课内到课外、从点到线到面,从已知到未知的延伸。课后作业是教学活动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在布置拓展性作业的时候,更多地要关注学生综合能力的训练,设计的问题尽可能以开放性话题为主。最主要的是教师一定要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实际学情巧妙地设计拓展性作业。比如,统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天地六”的“展示台”,目的是引导学生通过门牌的学习丰富词汇量,使学生养成主动识字的好习惯。此时,可以抓住契机给学生布置在回家的路上和爸爸妈妈一起认识路牌、公交车站牌名的拓展性作业,当然也包括路边商铺的招牌。学生对于上下学这条路线上的地名基本上都比较熟悉,遇到不认识的生字可以猜一猜,这样识记起来就比较容易了。通过这种方法识记生字,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真是太巧妙了,既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熟悉了身边的生活环境,又结合熟悉的事物让学生认识了很多生字,更重要的是让他们在潜意识里养成了联系生活实际认识生字的学习习惯。枯燥乏味的识字教学因此变得妙趣横生,深受学生的喜欢。又如,在统编版二年级下册《千人糕》学习之后,教师可以结合课后习题设计这样的“作业超市”:1.相信你一定吃过或者见过很多糕点,试着把它们的名字写下来,不会的字可以查字典;2.结合课文插图,展开丰富的想象,给父母说一说千人糕的制作过程;3.可以和同学说一说你最喜欢的学习用品或生活用品都经历了哪些制作过程;4.利用周末和爸爸妈妈一起做一顿饭,从买菜开始,洗菜、烹饪、吃饭、清洗整理全程参与,有兴趣的可以把经历写下来,和父母交流一下做饭的感受。完成了这些作业后,学生再一次加深了对“千人糕”名称由来的理解,体会到了劳动人民的辛苦,知道了是劳动人民给我们创造了美好的生活。相信学生完成这份作业后也会更加尊敬父母,体会到父母的不易,同时也了解了做饭的程序,学会了一点做饭的技能。这份作业完全印证了陶行知先生的那句话“生活即教育”。生活处处皆学问,社会处处皆语文。作为一线教师,我们应该向生活拓展,让语文回归生活,让语文教学走向社会生活,让生活走进语文课堂,使语文教学成为生活的阐述。鉴于此,语文拓展性作业的设计也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不仅仅是为了完成这一次作业,而是要以此次作业为契机将语文实践延续下去,引导学生掌握一门生活技能。

三、网络平台巧利用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互联网+”时代也随之而来,我们的日常生活和互联网紧密地结合在了一起,互联网对教育事业的发展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互联网+”在教学领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运用,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传统教学方式,为教学带来了新的生机。教学中高效地利用“互联网+”,为小学语文作业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式,微视频、微信、抖音、QQ、钉钉等先进的技术助力作业改革,形成了小学语文拓展性作业的新样态。例如,教学统编版一年级下册口语交际“听故事,讲故事”时,一般因为课堂时间所限,不可能让每个学生都有口头表达的机会。现在“互联网+”技术就给学生提供了新平台,学生回家后可以按照图画内容,也可以创造性地把自己讲的故事上传到微信、QQ、钉钉等平台上。这样,学生就有了充分的表达机会,可以在平台上互相分享故事,教师也有了充足的时间进行语音评价、指导,已经实现了一对一辅导。这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也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互相学习、倾听的机会。又如,在统编版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诗歌之后有一个综合性学习活动“举办诗歌朗诵会”,教师可以布置这样一项作业:自己选择一首诗歌或者创编一首诗歌进行练习,然后上传到网络音频平台如喜马拉雅、蜻蜓FM上进行录制练习,自己反复练习并修改,满意后在班级朗诵会上表演。现在的家长几乎都是网络达人,完全可以帮助学生利用网络资源提升表演水平。可见,“互联网+”在语文教学中发挥的作用是非常大的,应用范围也是广泛的,开发的潜力是无穷的。它与语文学科有机融合在一起,给学生及教师提供了更多探索的空间,让学生在亲身参与探索中形成了自己的知识、技能和方法,提升了语文素养,实现了自主学习。

四、多元设计促创新

身为教师必须肩负起教育重任,努力培养学生大胆探索、勇于创新的能力,才能使教育跟上时代的步伐。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师不是知识的注入者,而是思考力的培养者。的确,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课堂教学是主战场。但和课堂教学相比,课后的时间多、空间广,学生在课后活动中思维自由驰骋,更利于培养主动探索、大胆实践、勇于创新的能力。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续,是课内知识的外向扩展,既是反馈、调控教学过程的实践活动,又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之后用以巩固学生知识、培养学生能力的一种手段。所以,教师要寻求作业创新,要设计形式多样、多元化的作业。拓展性作业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主要载体,是学生处理和获取信息的能力表现。例如,统编版二年级上册《树之歌》的教学目标是引导学生通过读文、看图,初步了解11种树的特点,认识更多关于树名的生字,知道木字旁的字大多与树木有关的规律,并且积累与树有关的谚语。课后,可以根据课文的特点,布置对二年级学生来说具有挑战性的创新作业:1.结合课文内容,查找更多与这些树有关的资料,为课文里的各种树制作名片,图案、形状可以根据爱好自定,尽可能地让大家对这些树有更详细的了解;2.作者根据树的特点写出了《树之歌》,你试着模仿他的写法创编一首《花之歌》,温馨提示:可以根据花的颜色、形状以及开放的时间、品质等角度来切入。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这篇课文读起来朗朗上口,浅显的内容使学生马上就能掌握树的特点,如果借此机会给学生一点挑战性的作业,学生一定会兴趣盎然。当然,对于这样的创新作业,教师一定不能有严格、统一的要求,只要学生能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认识即可。我们一定要维护学生燃起的那一点点的思维火花。比如,在统编版三年级下册《纸的发明》学习之后,可以结合课后习题布置这样一份作业:1.根据课文内容完成课后第一题的表格,了解纸的发明过程;2.有兴趣的可以完成课后选做题,查找资料,详细地了解我国古代其他的伟大发明,和同学进行交流;3.结合社会的发展和自己的意愿,你想发明一种什么东西,可以画出它的简单外形或者结构图,有兴趣的也可以写出发明的原因,或者它将给人类带来哪些变化等。当然,对于这样的作业,教师得给学生留足思考的时间和空间,也要通过激励启发性的语言激发学生发明创造的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迸发出创新的火花。又如,在教学统编版三年级上册《卖火柴的小女孩》之后,为了激发学生阅读童话故事的兴趣,为本单元后面内容的学习作铺垫,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这样一项作业:请你当小老师设计一道练习题,即通过童话故事的插图,或者故事中的关键词、经典台词、主人公特点、人物的画像等让同学猜出故事的名称。学生一贯都是被动完成老师布置的题目,这次却要变被动为主动,根据自己阅读的童话故事给同学设计习题。学生的积极性倍增,会想尽一切办法设计一些自己认为新颖、独特的题目。这个过程既是对学生童话故事阅读的一个检测,又能让教师看到学生的那小小的创新点,无形中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再如,在教学统编版三年级上册口语交际《身边的“小事”》时,要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去发现身边的暖心之事和不文明现象,且要广而告之。此时,教师可以布置在班级里进行每日课前三分钟新闻播报的任务,按学号轮流进行,让每位学生都来做小主播,播报自己发现的新鲜事。为了让学生找到主播的感觉,教师可以提前录制好新闻联播的片头来渲染气氛,这样学生的播报兴趣会高涨,课前一定会精心准备。教师的一次用心的拓展作业设计能起到“一石三鸟”的作用。学生不仅会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发现身边的善与恶,还能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同时在每日播报生活小事中对其他同学进行一次心灵的洗涤。

人人是创造之人,时时是创造之时,创造并非高不可攀,它就在我们身边。作为一线教师,我们只要做教育的有心人,从教学的点点滴滴做起,就能让学生的创新火花如涓涓细流,日积月累,终将汇入滔滔大河。

小学语文拓展性作业是在传统作业的基础上展开的,作为教学过程的延伸和拓展,在学生的语文学习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拓展作业的设计中,既要有基础知识的巩固,又要有课程延展的创新;既要联系生活实际,又要留出创新空间;既要力争形式丰富,又要尊重学生实际;既要重视作业的完成过程,又要重视作业的评价策略;既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既要关注作业的数量,又要提升作业的质量。

总之,作为一线教师,在语文拓展性作业的设计上一定要做到拓之有法,展之有度。拓展性作业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学习能力,提升了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同时锻炼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每一个学生在完成拓展性作业的过程中实现了语文素养的整体提升。

作者单位  陕西省西咸新区泾河新城第三学校

责任编辑: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