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特点,除了传播语文知识外,还能够培育学生的人文素养、道德品质和政治素养,与思政课程有很强的承接性,在学科思政中独具优势。因此,大思政观视域下,教师要巧妙利用小学语文的思政教育作用,语德融合,文道统一,不断开辟学科思政新途径。

一、中国魂:强化语文教材中的家国情怀

教育国之大计,党之大计,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选取的内容充分体现了国家意志,旗帜鲜明地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作为语文教学改革的着力点。

一年级上册“识字(二)”第10课为《升国旗》,“向着国旗,我们立正;望着国旗,我们敬礼”,这显然不是单纯的识字教学,而是通过描述庄严肃穆的升旗仪式,强化学生的家国情怀和集体观念;《日月潭》一课让学生通过美丽的宝岛风光,了解我国台湾的历史;《难忘的泼水节》一课让学生树立民族团结意识;《邓小平爷爷植树》《吃水不忘挖井人》等让学生感受国家领导人亲民、爱民,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的形象,培养学生的爱国、爱党情怀。高年级以“家国情怀”“爱国”“责任”为主题编排系列单元,《圆明园的毁灭》一课使学生明白了“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对培养学生的使命感和荣辱观有很大的帮助;祖国大地山河壮美,处处风景如画,《长城》《桂林山水》《黄山奇石》等让学生跟着课本去旅行;文史不分家,从课文《将相和》出发看战国纷扰与六国一统,从《丝绸之路》看“一带一路”的前尘往事。

二、革命精神:赓续语文教材中的红色血脉

从学段角度来看,教材在单元中增加了革命文化题材的分量,五、六年级教材还专门编排了革命文化主题单元,这些红色经典和党史文化有助于语文课程更好地发挥学科思政的作用。

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重温革命岁月”收录了《七律·长征》《狼牙山五壮士》《开国大典》《灯光》四篇经典课文,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编排了精读课文《古诗三首》《青山处处埋忠骨》《军神》、略读课文《清贫》及阅读链接《丰碑》等,将红色文化渗透进了学生的内心。《七律·长征》记叙了二万五千里长征这一震惊全球的历史事件,歌颂了红军不怕困难、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梅岭三章》中陈毅在梅岭被国民党军队围困,危难之际,他以献身革命的决心推进了中国共产党的革命进程;《狼牙山五壮士》中英勇的八路军战士为掩护主力部队和群众转移,宁死不屈,用鲜血谱写了一首壮丽的史诗;《青山处处埋忠骨》记录了毛泽东得知长子在朝鲜牺牲噩耗的悲痛心情……相信这些红色革命文化能使学生厚植家国情怀,坚定文化自信,成长为国家需要的根红苗正之才。

三、社会公序:挖掘语文教材中的法治教育素材

教师应积极挖掘语文教材中的法治教育素材,多种途径培养学生的社会道德、集体观念和法律意识。

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主题,编排了《大自然的声音》《父亲、树林和鸟》《带刺的朋友》等课文。《大自然的声音》让我们感受了大自然的美妙声音;《父亲、树林和鸟》树立了父亲“知鸟、爱鸟、热爱自然”的高大形象,让学生领略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讲授这组课文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渗透环境保护法、森林法、野生动物保护法等内容,让学生在感受自然之美的同时,树立“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的环境保护意识。这一单元口语交际《身边的小事》中出示了四幅图片:第一幅图中有人上公交车时不排队,第二幅图中的小朋友在墙上乱涂乱画,第三幅图是前面的大朋友为后面的小朋友开门,第四图是一位叔叔在清理地上小宠物的便便。思考定主题:想一想,这些“小事”中什么行为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种行为是文明还是不文明的?通过交流,学生不仅学会了区分文明和陋习,还锻炼了语言能力。

六年级口语交际《意见不同怎么办》是让学生学会协商,能够换位思考,善于倾听,尊重不同意见;五年级口语交际《制订班级公约》是让学生了解班级公约,知道班级公约是大家共同制订、认可的规则的同时,明白生活中也有共同遵守的社会公德和法律法规。像这样的口语交际和习作练习,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还能够激发学生的深层次思考,让学生在心灵深处形成一种强烈的法治理论防线,从而强化认知,提升明辨是非的能力。

四、文化认同:继承语文教材中的传统文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智慧、中国思想、中国美德的根。为传承传统文化,深植少年儿童的文化自信基因,统编版教材“语文素养”和“人文精神”双线并行的编排方式,更好地发挥了语文学科独特的思政育人作用。翻开新教材,我们发现其所选古诗文数量有所增加,体裁多样,小学有古诗文129篇,从诸子散文到历史散文,从两汉论文到唐宋古文、明清小品文等均有呈现。同时,还增设了专题栏目,安排了楹联、成语、谚语、歇后语、蒙学读物等传统文化内容。

一年级从《天地人》开始启蒙,三年级开始每学期都安排了浅易的文言文,如《司马光》《守株待兔》《精卫填海》等,极大地提高了古诗文在教材中的比重。此外,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还专门设置了“遨游汉字王国”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引导学生了解汉字演变的历史进程——从甲骨文、金文、小篆到隶书、楷书,让小学生了解汉字的精妙之处,了解古人的智慧。《红楼梦》《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四大名著人物栩栩如生,情节异彩纷呈,大量经典的文章、诗词、歌赋、书法、书画和国粹文化充分体现了我国人民的智慧,蕴含着治国、齐家、为人、处世的优秀道德理念。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采撷,学会吟诵,学会欣赏,追抚先人,穿越历史,感受经典,培养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五、立德树人:培塑语文教材中的美好品格

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以“立德树人”为出发点,对相关内容有意识地进行了挖掘,对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围绕“伟人”这个主题编排了《大禹治水》《朱德的扁担》《难忘的泼水节》三篇文章,整组文章围绕“伟人的故事”展开,让学生从故事中感受伟人的高贵品质:大禹无私奉献、朱德身先士卒、周总理勤政爱民;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主题是“美好品质”,共安排了四篇文章,一篇文言文《司马光》,两篇精读课文《掌声》《灰雀》,一篇略读课文《手术台就是阵地》。通过学习,学生会被司马光的聪明智慧所折服,从《掌声》中学生会感受到大家对英子的关爱,从《灰雀》中会了解列宁循循善诱、小男孩知错能改的优良品格,这些都是培养学生优秀品质的良好素材。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以《宝葫芦的秘密》《巨人的花园》《海的女儿》这些童话故事为例。通过学习,学生不仅能够感受到童话的美妙,还能够感受到童话人物的真善美,并从中学习智慧及美德。还有诸如孔融让梨、蔺相如礼让不争、廉颇负荆请罪以及孟子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思想、李白“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豁达自信、文天祥“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爱国豪情非常值得学生学习和传承。

六、创新意识:紧扣语文教材中的时代脉搏

统编版教材充分体现了多元、开放、平等、包容的价值观,在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同时,紧扣时代脉搏,认同多元的文化差异。编者编排内容时有意识地兼顾了城乡差异和地域特色,让学生通过学习扩大了视野,了解了外面的世界。

例如,低年级语文教材中有草原,有雪山,也有城市;有海边儿童的快乐生活,也有江南水乡的生活场景;北到大兴安岭雪花飞舞,南到海南岛鲜花盛开……通过课文反映了不同地区的生活差异,学生通过学习不仅开阔了视野,还深刻了解了文化的多元化。

四年级下册《琥珀》《飞向蓝天的恐龙》《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千年梦圆在今朝》等不仅能够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还能够激发学生爱科学、探究未知的欲望和兴趣。五年级下册《威尼斯的小艇》《牧场之国》《金字塔》带领学生进入异域风光,体验不同国家的风土人情。六年级下册《鲁滨逊漂流记》《骑鹅旅行记》《汤姆·索亚历险记》等让学生了解了外国文化,树立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责任意识,增强了文化自信。

总之,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浸润下,语文教师应立足学科思政,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思政课程育人与学科思政育人双线并举,在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上下功夫,精心设计课程内容,努力将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作者单位   陕西省汉中市洋县青年路小学

责任编辑: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