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学校教育特别重视家长委员会的建设。很多学校每学期要召开家委会,组织家长听课,开展亲子活动。这本来是好事,家校联手,教育才更有力度、广度和深度。但是有些家委会却径直参与班级活动,甚至代替教师和学生行事。

朋友学生的班级,家委会就在做着这样的事。教师节,家委会决定:十位教师,买十束鲜花,向任课教师聊表敬意。可是,又额外给三位“主课”教师买了第二份礼物。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有主副之分?教师地位有厚薄之别?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陈平原的《读书的“风景”:大学生活之春花秋月》一书在探讨大学教育的意义与得失时,号召学子多读“无用”之书,养成独立的趣味和广博的审美。作家王安忆曾深刻批评过中国人学习看重“有用”“无用”的功利性思想,她在《教育的意义》一书里提出“不要尽想着有用”“不要过于追求效率”“不要急于加入竞争”。对于学生阶段看似无用的艺术、历史、地理、天文等,其实和“闲书”一样,意义非凡。可是,在家委会眼里,这些课因为不“实用”而不重要,进而贬低教授这些课的教师。

有家长提出,由家长给教室购置小书架,在班级营造读书氛围。并号召家长投票,过半数实施。组织读书,营造氛围没有错,但是没有学生意见参与的家委会的决定,可谓是越俎代庖。教育教学设施,应该由学校添置,这是学校的责任与义务。就好比学校文化墙不能叫家长去刷,学校的绿化带不能由家长去种植一样。如果班级里,教师和学生有想法,要搞图书漂流、英语角、读书比赛等,那家长应该举双手赞成,大力支持。可是这不是学生的意见。

一个班级有它的议事机构、班主任、科任教师、班委会,完全可以决定班级事务。班级添不添书架,应该在教师带领下,开一个主题班会,由学生集思广益,通过讨论、争辩,最终形成共识,这比家长投票更有意义。

家委会应该做什么?

协助。协助教师,提醒、督促学生完成各科作业。尊教师嘱托,适当告诉学生今天应该注意的事项,比如记得戴红领巾、不要忘了拿某本书、缴纳某项费用等。学生的手抄报、誊写、积累、阅读、思考都应该由学生自己完成,不能由家长包办。

鼓励。在学生遇到困难与挫折时,家长应该学会为学生卸包袱。告诉他们这世界上有的是艰难困苦,有的是不顺利不顺心,但在风雨之后,才能见到灿烂彩虹。家委会就是要及时了解班级思想状况,把班级里碰到的难题和挫折,及时告知家长,引导家长做好学生思想工作,鼓励他们直面困难。提醒家长与学生分享他们的愉悦,鼓励他们再接再厉。

陪伴。陪伴教师的工作,给予教师心理安慰。陪伴学生成长,见证他们逐步成熟进步。将好的文章、家教办法、管理建议提供给更多家长。但这种陪伴不能以个人代表全体,更不能干预教师治理班级,替代学生的自主管理。

协调。教师做不了的,家长可以出面。比如买花、买书架。但这些协调不能是家长的意志,而应是教师和学生的决定。任何自作主张的家委会,最后都会成为学校教育的大敌。如今,部分家长存在功利思想。引导和纠正家长的错误观念也是教育的任务之一。家委会伸手过长,结果只可能是干预教育教学而非引导,会使得教师的管理与教育走向被动。

我一直反对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杂糅。虽然这三者很难有严格的界限。尤其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应该把篱笆扎在放学那一刻。把学校教育延伸到家庭,是学校教育不自信的表现;把家庭教育延伸到学校,是家庭教育过度膨胀的表现。

家委会处于二者之间,如何把握这个度?家委会应做好协助者而非决定者,做好陪伴人而非主人。因为家委会是为学生服务的,而不是为家长自己的想法服务的。英国著名教育家洛克曾说,如果谁希望自己的儿子尊重他和他的命令,他自己便应十分尊重他的儿子。

作者单位:陕西教育报刊社有限责任公司

责任编辑: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