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有着五千年悠久灿烂的文化历史,所蓄积的大量、丰富的优秀传统文化,被奉为国学经典。这些国学经典中包含的语文知识、美学元素、道德准则、文化思想,是助推学生综合性素养形成的重要资源。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对于国学经典而言,其中蕴藏着体现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重要资源,因此在组织语文教学活动时,教师就应认识到国学经典的育人价值,在充分解读内涵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挖掘出适合学生阅读与理解的教学资源,在优化教学板块和设计策略中,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

一、积累内化,在悦纳中丰富语文知识

无论是语文能力的发展,还是综合性素养的提升,都不能脱离具体的语文知识而单独存在。所谓的语文知识就是指向语文能力发展的信息资源的总和。在一般情况下,语文知识包含三种类型:首先是本源性知识,这是学生阅读理解文本、表达实践的基础;其次是陈述性和程序性知识,主要指向学生语文实践活动的积极参与,为学生提供适切可行的方法;第三种是基于一定组织架构下的复杂性知识,需要学生结合具体的语言和情境,灵动地激活相应经验,能够解决问题的知识。因此,在研制国学经典的教学内容时,教师就可以从语文课程的本质属性入手,有意识地选择适于学生语文知识积累的诵读素材,让学生在国学经典中逐步积累语文知识。在国学经典中,有很多适合学生进行国学诵读的启蒙读物。比如,《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笠翁对韵》等,这些国学经典的启蒙读物,语言简洁,节奏鲜明,学生诵读起来朗朗上口。更为重要的是,其中包含了丰富的语文基础性知识。所以在诵读过程中,教师就应该帮助学生在整体了解大意的基础上,适度积累其中所蕴含的知识。如《百家姓》就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所有姓氏为主要内容,教师要让学生在诵读过程中,积累更多关于姓氏文化的相关知识。在引导学生阅读这类国学经典时,教师让学生与实际生活进行关联,把生活中所了解的姓名与百家姓予以链接,从而形成理解上的对应与回环,深化学生的阅读效果。

语文能力的形成,需要有具体鲜明的语文知识作为载体,而经典国学中蕴藏着的学生语文学习所需的必要性知识,就是引领他们进行言语表达的重要契机和资源。教师可以采用多种形式的诵读和展示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国学的积极性,从而在具体活动过程中不断提升国学诵读的整体效果。

二、整合国学,在辨析中强化综合能力

在众多语文学习活动中,诵读是学生与文本语言接触最为有效、最为直接的方式,是学生心灵、思维、情感与经典零距离接触的最佳路径。很多经典国学内容精妙,具有较高借鉴价值:或文采斐然,语句工整;或思想深刻,言意兼得。作为新时代的学生,通过诵读和感知这一类国学经典,就可以与五千年中国文化形成最有意义的传承互动,从而推动学生阅读感知能力、品析体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的多重发展。

比如,组织学生诵读《弟子规》时,有这样一段话: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虽然这一段话在语言表达上整饬且形式对仗,难度并不算很大,但对于低年级学生而言,仍有一定障碍。为此,教师先引导学生从语言的形式上把握其特点,在诵读中发现这段话分为三个分句,每个分句都以“父母”开头,后一个分句都有“勿”字,其主要内容是讲父母对我们的呼唤,回应不能迟缓;父母对我们的命令,行动不能慵懒;父母对我们的教诲,必须静心聆听。在这样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与生活进行链接,回顾父母对自己都有过哪些呼唤、哪些命令、哪些教诲,我们分别又是怎样回应的?用自己的言行与国学经典中提出的建议进行对比。在具体品析和体悟的过程中,教师再组织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最后明晰自己的成长方向。

纵观这一段的教学,教师针对所诵读的内容,将教学板块设置为三个方面:其一,紧扣语言的独特形式,消除理解障碍,整体感知文本内容;其二,遵循自己的生活实际,链接学生的生活经历,反思和审视自己的认知言行;其三,尝试运用自己的认知,表达感受和做法。三个板块,三个用意,着力于学生不同的语言能力,更好地推动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发展。

三、对话国学,在观照中提升道德情操

我国著名教育家思想家孔子,早在2000多年前指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是告诉我们,学习与思考是一个有机结合的整体,两者坚决不可分割。缺乏了思考,再多的学习也是枉然;缺乏了学习,再深的思考,也终将是空中楼阁。

对国学经典的学习而言,也是相同的道理,我们必须将学习与思考有机串联起来。因此语文学习不能仅仅局限在机械地朗读和诵读上,我们要激活学生的内在思维,对所关注的诵读材料进行深度思考,从而把握其内涵,让学生学有所得。鉴于此,教师在组织学生诵读国学经典时,不能机械地将国学经典视为学生识记和加工的材料,而是要让学生与文本发生“化学反应”,与思维碰撞,从而把握国学经典的本质价值,使学生对国学经典有更深入的理解。

比如,孔子的《论语》就是我国国学经典中的瑰宝,其中不仅包含了丰富的治学智慧,同时还蕴含着丰富的做人哲理。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诵读时,就需要深入理解其大意,打通与学生当下生活相关联的要道,使其真正成为引导学生学会做人、铸造良好道德品质的载体。如学习《论语》中“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这句话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从生活中捕捉相关的人或事,利用生活中的具体素材,与《论语》当中的这句话进行隔空回望,从而借助生动直观的形象,促进学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真正体悟并努力在现实生活中做一个具有良好素质的人。

在这一案例中,教师并没有将国学经典作为机械化的诵读资源,而是让学生借助生活实践中的鲜活经历进行对比审视,从而更好地解构国学经典当中的经典语句,实现对学生道德素养的塑造。

四、审视国学,在赏析中提升审美意识

国学经典作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典范之作,其中蕴含的美学元素异常丰富。不同的国学范本有着不同的美感来源,有的国学经典语句和谐,具有强烈鲜明的声律美;有的包含着丰富的处世哲学,蕴藏着独到的智慧美;有的语言生动形象,体现着独特的意境美……为此,学生需要在诵读经典的过程中,加以深刻体会,真正释放国学经典的育人价值。

比如,经典读本《笠翁对韵》的《三江》文中,有这样一个片段:颜对貌,像对庞。步辇对徒杠。停针对搁竺,意懒对心降。灯闪闪,月幢幢。揽辔对飞艭。柳堤驰骏马,花院吠村尨。酒晕微酡琼杏颊,香尘浅印玉莲双。诗写丹枫,韩女幽怀流御水;泪弹斑竹,舜妃遗憾积湘江。这一段文字,对于小学生而言,无论是诵读还是理解,都有较大障碍。教师除了通过多种诵读方式,帮助学生消除诵读的生字词外,同时要借助典型的资料,以故事的形式让学生感受这些语言背后的来龙去脉。如“泪弹斑竹,舜妃遗憾积湘江”,出自于西晋张华《博物志》记载:舜要了尧的两个女儿娥皇、女英为妃,后来出巡时死于苍梧,两个妃子前去寻夫,行至湘江边时痛苦欲绝,把眼泪滴洒在竹子上,竹子因此而生斑痕,故称“潇湘竹”或“湘妃竹”。教师组织学生在诵读之后,积极参与后续的讨论,通过查阅相关资料、讲述故事、绘制连环画的实践活动,一起解构其中内隐的情节以感悟人性之美。在此基础上,教师利用《笠翁对韵》对仗的语言形式,不断深化学生内在的言语表达密码,积极采用师生配合读、男女生回应读等多种形式,在多维诵读中熟读成诵,感悟真善美。

很多国学经典之所以能够经受时间的洗礼和考验而流传千古,是因为其中蕴藏着丰富、独到的美感,为此教师需要更好地关注文本内容,在提升学生对美的洞察力的方法上做文章,如此才能不错过学生审美意识和素养培育的最佳生长期。

国学经典是中华民族引以为傲的文化宝藏。早在2014年教育部颁布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语言习惯、文化传统、思想观念、情感认同的集中体现,凝聚着中华民族普遍认同和广泛接受的道德规范、思想品格和价值取向,具有极为丰富的思想内涵。《纲要》同时还要求从小学到大学,都要分学段由浅入深地贯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面对浩瀚无边的宝藏,教师要不断取其精华,合理精选适合学生诵读的国学资源,运用适切的策略,积极开展实践性活动,从而推动学生综合语文素养的发展。

作者单位   江苏省泰州市周山河小学

责任编辑: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