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即需要研究讨论并加以解决的矛盾、疑难。“意识”即人的大脑对于客观物质世界的反映。“问题意识”表现为:学生在认识活动中,经常意识到一种难以解决或疑惑的实际问题,并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索的心理状态。而这种心理状态又驱使学生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在完成知识传授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思维总是和问题连在一起,问题既是思维的起点,又是思维的动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新课程倡导的重要的教学理念。美国数学家哈尔莫斯曾说过:“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有了问题,思维才有方向;有了问题,思维才有动力;有了问题,思维才有创新。”

基于以上认识,一线教师要树立“问题引领学习”的教学观念,在教学中大胆实践。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呢?

一、为学生创造良好的问题情境和氛围

教师要努力创设一种和谐、宽松的学习氛围,把微笑带进课堂,使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同时,郑重地告诉学生“课堂是你出错的地方”,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积极提问,并号召全班学生向经常提问题的学生学习,看谁的问题提得多、提得好,创造良好的“提问题”的情境和氛围,在学生中间形成不懂就问、勤学敢问的良好学习氛围。

如,教学五年级《倍数因数整理复习》时,课前让学生用《数学小报》的方式自主整理第一单元知识,特别要在小报上记录自己的疑难之处、错误之处、新的想法。上课伊始,组织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这些知识间有怎样的联系?试着理一理。哪位同学整理得好?好在哪里?哪位同学的还需要改进?”在此环节中,教师巧用问题,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本着以学生为主体、自主建构的教学思想,最大限度地给学生提供思考的空间、展示的机会,让学生尝试梳理、归纳、构建知识体系,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在本节课的练习环节中,教师设计了一组开放练习,寓教于乐,让游戏贯穿课堂,用问题串引领思考,帮助学生积累学习经验。教师出示数据“-2,0,18,6.5,30,3,1,5,2,1/4”,提出问题:“你会选哪些数研究因数与倍数呢?”学生经过思考判断后,确定选中的“精兵强将”为“1,2,3,5,18,30” 这六个数,明确了因数、倍数的研究范围,即“在非零自然数内研究因数与倍数”。紧接着教师追问:“说说这些数之间有怎样的因数与倍数的关系?”这两个问题的设计,突出了练习的综合性、灵活性和发展性。第二个问题给学生提供了非常大的思考空间,并在相互启发下内化知识。

课前,每个学生根据学号制作了号码牌。课堂上,教师发出口令,要求有这些数的学生迅速起立,其他学生在本子上写出这些数,就表示集合成功。问题依次为:60的因数请集合。9的倍数请集合。47的因数请集合。39的因数请集合。2、3、5共同的倍数请集合。既是54的因数,又是9的倍数的数请集合。这组“问题串”中,教师引领学生手脑并用,独具匠心,层层深入。

紧接着,教师根据教学目标设计自由口令板块,问题依次为:要让一半的同学站起来,口令是什么? 要让所有的同学站起来,口令是什么?同桌合作,自由编口令,看看谁的口令思维含量高。

在教学中,教师把微笑带进课堂,把激励带进课堂,构建了快乐、宽松的课堂氛围和良好的师生关系,唤醒了学生的问题意识。

二、为学生创造“提问题”的时机

提问时机,对于课堂提问很重要,从教学内容的角度来讲,提问应选在知识的重点、难点、关键点处;从教学的进程来说,开始上课时学生注意力不集中,要及时提问,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接着,学生观察情境图,尝试提出问题,若问题偏离,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联系本单元前面的学习内容进行修正。继而,教师引导:“看到这个问题,你能利用学过的哪些知识来尝试解答呢?”让学生利用旧知迁移学习新知,在解答中产生新的疑问,对比新旧知识间的联系和不同,既培养了质疑能力,又培养了探究能力。

课中,当学生的思维发生障碍、产生偏差时,教师要及时提问,以便排除障碍。同时,还要防止学生钻牛角尖。有的学生提出问题后很兴奋,不去注意别人的发言。还有的学生一时转不过弯来,无法理解别人的问题,自己很着急,同学也跟着着急。如果这些情况处理不当,一方面有可能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可能影响到教学进度及教学质量。如果课堂上不能及时解决,教师应将问题写到记录本上,利用课余时间和学生共同探讨,还可以组织学生成立问题角,把不会的问题写出来,贴在教室里,请会的来解答,并给予适当的奖励。

课末,留给学生至少3分钟的概括、提问时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通过什么方法学到的?和以前的知识有什么联系?在此基础上,你有新的疑问吗?你觉得今天哪位同学的问题提得好,好在哪儿?”学生也可以更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三、为学生创造“提问题”的空间

放手让学生学习数学,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重视学生知识的学习过程,使学生在研究数学问题时用心地体验数学学习,通过思考提升数学理解能力。

如,教学三年级《可能性》一课时,我设计了一组问题串,目的是让学生带着主动探索得到新知的喜悦和情感,在有层次的问题中巩固新知,在看似简单的巩固练习中巧妙地学会本节课的难点知识。问题串如下:

1.老师做了30朵红花放在盒子里,任意拿一朵,拿出来的结果怎样?

2.如果再往盒子里放入3朵黄花,任意拿一朵,拿出来的结果怎样?

3.要使拿出黄花的可能性大一些,你有什么好办法吗?(既可以增加黄花的朵数,又可以减少红花的朵数)

4.如果再往盒子里放入1朵粉花,拿到它的可能性有多大?

5.如果拿到它了,你知道这是什么现象吗?(学生可以用不同的词表示这种现象,引出“偶然”,教师板书)

6.你们得到的结论对不对呢?(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验证。我给一个组的盒子里放入一个粉色的幸运球,请多名学生摸一摸,从而说明摸到幸运球的可能性很小,如果摸到了是一种偶然现象)

7.你能举例说明生活中偶然发生的现象、经常发生的现象吗?

8.在刚才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新的想法?

这个问题串有助于学生解决问题,发现问题,拓展思维,增强自信心,激发学习兴趣,而且能使学生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藏着丰富的数学问题,体现了“小课堂、大社会”的教育观,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

综上,我认为教师设计问题时应考虑三个方面:其一,要考虑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围绕教学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点设计问题,要触及学生认知矛盾的焦点,有针对性、有的放矢、有拓展,让学生“跳一跳摘桃子”。其二,问题必须与数学思维有关,揭示教材或学生学习活动中的认知矛盾,提问要有启发性、创新性,为学生铺设思维通道。其三,教师要做好提问示范,把教学活动设计成一个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适时引导学生回忆教师所提的问题,了解“提问题”的方法,在知识的“生长点”“结合点”上提问题。有的学生提不出问题,有的学生重复别人的问题,这说明掌握提问题的方法是关键。模仿提问、替换条件提问、增加条件提问、分析比较中提问、概括归纳中提问、联想提问、发散提问等都可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同时注意不同的问题要采用不同的提问方式。对教材的重点、难点,宜用激发式提问;为了揭示知识的内在联系,可进行探索式提问;为了深化知识,不妨变换提问形式或采用反问;为了纠正错误的认识,可设陷而问。如果是课前提问还常常要联系上节课的内容,起到温故知新、承上启下、铺垫主课的作用。

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学生内在潜能和发展的需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课堂是主渠道。教师要站在学生的视角上,遵循“情境创设—问题产生—问题解决—反思总结”的课堂基本模型。提问时教师应注意避免以下几个方面:用提问来惩罚不认真听讲的学生或为难学生,这种做法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提问只针对个别学生,把提问变成师生间的“二人对口相声”,对其他学生放任不管;提问问题简单,追求气氛热烈;提问问题笼统,学生无法回答。

问题意识的培养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师生长期共同努力。学生敢问、爱问是培养的前提,会问、善问是培养的关键。在教学中,既要注意面向全体,又要因材施教,要让学生带着“问题”在数学世界里遨游。

作者单位  陕西师范大学附属小学

责任编辑: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