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作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当前,不少学生写作文时眉头紧皱,难以下笔,无话可写,一副一筹莫展的痛苦表情,有的学生甚至会产生厌烦或恐惧的心理,他们把写作文当作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不得不完成时就闭门造车胡编乱造。家长看到这种情景也很着急,他们就把希望寄托于形形色色的作文辅导书上,将各种作文书摆在学生的写字台上,这对作文困难的学生来说确实有一定的帮助,但同时又出现了一种新的情况,那就是抄袭网文或是移花接木。久而久之,学生就会产生依赖心理,习作之前先找范文,如果找不到相应的作文还是无法下笔。在他们的作文中往往会出现相同的事件、相同的词句、相同的结构模式,等等。最后写成的作文没有真情实感,空洞无物。

学生出现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是他们在初次接触习作时就丧失了兴趣。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换言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习作兴趣一旦被激发出来,他们才会乐于去写,而只有写了才会有收获,习作能力才会有所提高。当学生的习作能力提高了,就会产生新的乐于表达的欲望,从而形成“兴趣—习作—兴趣—习作”这样的良性循环。所以说,要消除学生的畏难情绪,培养他们良好的习作心态,兴趣是最重要的,而习作兴趣培养的关键在于教师的引导。学生习作兴趣不浓厚的主要原因是教师在教学中没有很好地发挥引导者的作用,只是为教学而教学,没有从根本上激发学生习作的动力,最终导致学生产生一种习惯性的认识——习作等同于作业,它只是教师布置的一项作业,或者说是一项任务,只要完成就可以了,至于质量则不是他们所关注的。学生一旦形成这样的认识,他们的习作之路就会越走越窄。在开始写的阶段学生是在无奈的情况下完成了任务,而在评的阶段,有些教师不但没有针对学生的习作问题去尽力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或者说是做一些其他的补救,而是选择了直接忽视学生的习作问题,不及时评价学生习作中的优点,甚至放大学生习作中的一些不足,雪上加霜的是,有的教师甚至把重写或打不及格等次作为惩罚学生的手段。试想,如果一个学生经常遭受习作方面的失败,面对习作就是唉声叹气,感受不到习作带来的快乐,哪里还有心思认真写作呢?只能是避而远之,甚至产生畏难心理。因此,习作兴趣培养是学生写好作文的关键。

一、生活是学生习作兴趣的源泉

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地昼夜不息。习作教学应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要为学生自主习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这就明确要求教师要主动挖掘生活中的习作资源,为学生提供一个原生态的习作体验环境,让学生想写且有内容可写,并愿意主动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努力做到写得生动、具体及感人。

(一)要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的好习惯

鲁迅说过,以后如果要创作,第一须观察。观察是习作训练的前提、基础和重要条件,对作文而言则是智慧能力的重要来源。在习作教学中,教师只有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才能使学生从生活中获得第一手的习作素材,这样学生写出来的文章才会有血有肉,真实感人。平时,教师就应有意识地让学生观察事物,然后进行观察成果大展示。可以带领学生到大自然中观察一草一木、日出日落、大山大河、城市乡村……并尽可能地让学生去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让学生上学、放学的路上观察形形色色的人,了解各种各样新鲜的事。在一堂观察“上学、放学路上”的展示活动中,学生争先恐后地口述自己的发现,有的说看到一个身残志坚的年轻人靠唱歌挣钱,嗓子唱哑了但仍在坚持;有的说看到清洁工人扫马路的辛苦,连汗水流下来也顾不得擦;有的说看到两辆自行车撞在了一起,彼此都赶紧说对不起,最后友好地离开;有的说看到超市门口为城市的大型活动准备了开水供路人喝;有的说看到老人送小孩上学时千叮咛万嘱咐的动人场面;还有的说看到几个小孩在草地上打滚玩……这些观察发现不正是习作中所缺少的吗?学生的潜力是无穷的,关键看能不能调动他们的兴趣,让他们自觉去发现生活中的美。所以说,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观察,就能大大提高学生习作的兴趣。当然,观察也有很多讲究,有粗略之分,角度之分等。粗略观察可写出习作轮廓;细致观察可使习作更加充实具体。从不同角度观察结果是不一样的。观察还要和想象结合起来,这样写出的人物形象才会栩栩如生。

(二)通过组织集体活动或亲身实践增加学生的情感体验

心理学表明,孩子天性好玩、好动。教师应抓住学生一特征,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一些有益的课外活动,如室外实践、游学活动、文体活动、读书活动、演讲活动、看新闻、听广播、做采访、志愿行等,通过活动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帮助学生积累习作素材。在一次研学旅行活动中,学生准备攀登一座小土山,由于路很窄,只能一个跟一个向上走。为了增加乐趣,教师可以因势利导,让学生在行进中互相帮助,互相谦让,共同前进。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既收获了难得的友情,又受到了集体凝聚力的熏陶,更重要的是收集了典型的习作素材。另外,要让学生写出真情实感的习作,最好能让学生有亲身实践的机会。陶行知先生说,行动是老子,知识是儿子,创造是孙子。这句话强调了实践对获取知识和创新的指导意义。在生活中实践,锻炼学生的习作能力,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是陶行知先生生活即教育思想的具体体现。在一次习作片段练习中,笔者要求学生以“钓鱼”为题进行习作,学生交上来的底稿几乎全都是刚开始没有钓上来,后来经过等待终于钓上来了。笔者把底稿发给学生,要求学生周末随父母钓一次鱼,写出钓鱼的真实情况。经过实践,学生写出了富有生活特色和真情实感的优秀习作。有写鱼钓上来后又溜走的,有写钓鱼时的神态、心理活动的,有写鱼钓上来后不忍心又放了的,有写和别人比赛钓鱼的,有写钓鱼促进了自己与父母的情感的……通过实践,既丰富了学生的生活,又帮助学生积累了大量的习作素材,学生提起笔就有内容可写了。久而久之,学生的习作兴趣越来越浓厚。

二、激励是培养学生习作兴趣的动力

激励的作用在某种程度上远远超过了批评。针对同一篇习作,教师用挑剔的眼光放大它的不足与用赏识的眼光挖掘它的闪光点,留给学生的感受和产生的效果是截然不同的。前者会让学生觉得作文越写越没意思,后者却让学生的习作兴趣越来越浓厚,哪怕他的习作并没有什么大的进步。

(一)语言激励

1.和谐的师生关系是语言激励的前提

在习作教学过程中,很多学生因为害怕被批评而不敢表达自己的观点,导致作文内容千篇一律,找不到特别之处。因此,教师应与学生建立一种互助、平等的关系,与学生多交谈,和学生交朋友,让学生感受教师的信任、关爱和包容。

2.课堂是语言激励的最佳场所

孩子是最天真、无邪的,每个孩子都有在他人面前表现的欲望,他们特别渴望老师、同学能够看到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在习作教学中,教师要因人而异,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加以引导,重点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同时,还要及时给予学生激励性评价,以此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在习作指导或讲评环节,教师要找准话题,让学生有话可说、有事可写,还要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做到鼓励、鼓励、再鼓励。

例如,在指导“美好”这篇习作时,笔者结合四季美景、疫情防控的感人瞬间、家庭情感、师生的校内外生活、文明城市创建的人和事、祖国的飞速发展等对学生进行了指导。在讲评时,笔者非常注重挖掘学生的闪光点,学生习作题目起得好要表扬,词语用得恰当要表扬,有独特见解的要表扬,题材新颖、构思巧妙的要表扬,等等。在表扬和鼓励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促进学生一点一滴的进步。笔者所带班级有位学生习作功底不错,只是有参考范文或别人习作的习惯,笔者知道这是他不自信的表现。在一次习作教学中,笔者让他在全班同学面前读一读自己的习作,并适时给予他充分的鼓励,肯定了他作文题目的艺术性,以及作文构思的精巧之处。在以后的多次习作中,笔者都很关注他,渐渐地,笔者惊喜地发现他的习作有了很大的进步。在讲评环节,笔者为学生预留了一些自由思考的时间,鼓励他们客观地评价同学的习作,鼓励他们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引导他们不人云亦云,以此激发他们的习作兴趣。此外,笔者在课堂教学中,还以讲故事、做游戏、表演等形式对学生的习作进行指导,这样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还能够激发学生的习作热情。

3.课后是语言激励的有力补充

在习作教学中,课后衔接非常重要,包括师生交流和亲子交流。课后,笔者会主动与习作有问题的学生进行交流,增强他们的习作信心,促进他们不断进步。笔者还会请家长配合进行语言激励,当学生把自己的习作读给家长听时,让家长及时对学生进行鼓励和奖励。

(二)书面激励

1.评语是最常见的一种习作书面评价方式

教师可以把学生习作的优点和缺点以文字的形式写在后面,供学生修改参考。大部分学生的习作能力不是很高,他们的作文问题很多,这是很正常的。很多学生写好作文后,希望能够得到教师的肯定和表扬。笔者批改学生习作时,先以赞赏的语言指出学生的长处,再在鼓励和表扬的基础上提出具体的修改建议。遇到好词、好句,会批注上“真精彩,老师佩服你……”写习作总评语时,会加入鼓励的话语,如“希望你坚持不懈,达到成功的彼岸!希望你不断创新,写出属于自己特色的好习作……”需要修改的地方会委婉地指出,如“请描述得再真实些,事情的重点是什么?告诉老师,好吗?如果能写上人物的神态就会更吸引人……”这样不仅能够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还能够激发学生的习作潜能。

2.学生互评也是一种很好的激趣方式

在实际教学中,笔者发现互评作文,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批改作文的能力,还能够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促进学生合作意识的培养。因此,在互评阶段,笔者都会进行示范,把文章的片段、全文出示在黑板上,边修改边给学生讲解修改原因,如选材恰当,中心明确,语言生动形象等,评语要有指导性、启发性、鼓励性,语言要友好、委婉。让学生仿照笔者的讲评内容进行互评,互评的过程也是学生学习他人优点的过程,对自己的习作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实践证明,这一方法非常符合新课改的理念。在习作讲评课上,笔者每次都会预留一部分时间让同桌之间进行互评,要求学生多说他人的优点,并指出一个需要改进的方面,说不出来的学生要在班级表演节目。每次习作讲评前,同桌之间都准备得特别充分,他们互相学习,互相借鉴,习作水平和习作鉴赏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三)行为激励

这种激励方式持续的时间最长,学生可以最大程度地享受成功的乐趣。例如,笔者会在学生的习作中挑选出优秀作品在班级园地进行展览,特别优秀的会推荐给校报,或投寄给报刊社。还会组织手抄报、讲故事、演讲比赛、优秀习作交流展示活动等。特别是六年级下半学期,笔者结合单元综合实践活动内容,让学生把优秀习作整理在一起装订成作品集,再进行集体展示、交流。当学生看到自己的作品集时,就会产生一种满足感和自豪感;看到同学的作品集也会不由得产生写作的欲望,从而主动与同学交流,讨论自己需要改进、提升的方面,这样他们写出来的作文内容更加丰富,语言更加生动、形象了。

三、阅读是提高习作能力的源泉

阅读和写作在语文教学中是不可或缺的,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和借鉴,写作是阅读的升华和创造。“劳于读书,逸于作文”即阐明了阅读和写作的密切关系。但在实际教学中,笔者发现一些学生常常是为了阅读而阅读,为了作文而作文,将二者割裂开来,花了大量的精力但效果不佳。阅读侧重于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作文侧重于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二者是相互促进、相互依存的。学生从阅读中可以学习习作方法,通过作文可以提升阅读能力。阅读为了更好的写作,写作为了高效的阅读,两者相互促进,从输入和输出两个方面不断提升学生的能力、认知和格局。

阅读是作文的基础,如果没有大量的阅读,就没有丰富的语言积累,读和写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在日常教学中,笔者会给学生推荐一些好书,学生也可以自己选择,只要内容健康即可。阅读课上,学生可以互相交流、互相学习,分享读书心得。这样,学生的写作素材丰富了,写作激情提高了,还愁写不出优秀作文吗?所以说,读写结合,以读促写,以写促读,如此良性循环下去,学生的习作兴趣必然会越来越浓厚。

总之,习作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在习作教学中,教师应对学生的作文进行反复指导和批改,如果学生的习作水平没有提高,就应该积极寻找一些贴近学生实际,而又事半功倍的习作方法,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让学生勤于写作、爱上写作、学会写作,让写作成为学生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给学生创造一片放飞思想的天空,让他们的思想在习作中发出耀眼的光芒。

作者单位  西安市阎良区西飞第一学校

责任编辑: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