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特级教师王林波在《指向语用 识体而教》一书中强调:“语文课,毫无疑问是姓‘语’的,是要关注语言文字的,是要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统编版教材中有40余篇革命传统教育类课文,它们在编排上呈现形式丰富、时代感强、人物多维等特点。怎样让学生在学习革命传统文化课文、传承红色基因的同时,提高语文素养、强化语言实践?在执教《青山处处埋忠骨》一课时,笔者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了思考和实践。

一、借助资料,在阅读体验中走进革命时代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指出,要注重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核心思想理念、中华人文精神和传统美德,表达自己作为中华民族一员的归属感和自豪感;体会中国共产党在长期奋斗历程中培育形成的崇高精神和人格风范,体认英雄模范忠于祖国和人民的优秀品质,培育民族气节和爱国主义情怀。但革命题材的课文大多历史久远,没有宏大的革命背景作支撑,学生对人物的信仰、正义、担当难以深入理解。《青山处处埋忠骨》这篇课文具有特殊的时代印记,蕴含着崇高的革命精神,学生在内容理解和情感认知方面存在一定的障碍。因此借助资料能帮助学生更好地走进故事的时代背景,感知人物鲜活的形象。

关注背景资料。学习革命题材课文,首先要关注的是背景资料。课前,学生通过预习和查找相关资料便会发现,这篇课文的故事发生在抗美援朝时期。开课伊始,教师播放电影《长津湖》,结合学生的观影感受,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进而拉近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课堂上,我们适时对学生搜集的抗美援朝图片和文字资料进行交流,这样不仅发挥了资料的作用,也检测了学生搜集和汲取信息的能力。学生初读完课文之后,一定也会发现,毛主席的举动有点不太寻常,相机补充背景资料:总司令彭德怀听到毛岸英牺牲这个噩耗后,他写了整整两个小时,又修改了一天的时间,才给毛主席发了一封电报。周恩来总理在手里压了一个多月,才将这封电报送到了毛主席的手里。这些背景资料为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情感做好了铺垫。

补充关键资料。对学生进行价值观引导是革命题材文章的主要教学目标,其落脚点是学生对语言的理解。课文中有这样一句话:“岸英是毛主席最心爱的长子,毛主席在他身上倾注了无限的父爱。”毛主席在岸英身上倾注了多少爱?他又是怎样疼爱自己长子的?这都需要借助关键资料予以补充。在学生交流的恰当时机,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升华情感,引入资料“1922年10月24日,毛岸英出生在湖南省长沙市。8岁时,由于母亲杨开慧被捕入狱,毛岸英也被关进牢房,他在狱中目睹了母亲的英勇就义。1936年,毛岸英14岁,中共地下党在上海街头找到了他,结束了他的流浪生活。后来,毛岸英被毛主席安排到苏联留学,回国后又被送到农村、工厂,到最艰苦的基层去锻炼。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毛岸英主动请战,赴朝参战,34天后,毛岸英不幸牺牲……”通过教师四次引读,借助关键资料,引导学生深入体会毛主席痛失爱子的心情,对比毛主席在这样的情况下仍然将毛岸英的遗体选择安葬在朝鲜,推动学生深刻感受毛主席作为国家领袖,以国家为重、为革命不徇私情的伟人胸怀,感受这个时代特有的背景和面貌,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二、品味细节,在品词析句中体会“语用”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通过课文中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体会人物的内心”。四年级时,学生已经学习了从人物的动作、语言等描写中体会人物心情、感受人物品质的阅读方法。本单元以“走近毛泽东”为主题,感受他伟人的风采和凡人的情怀。《青山处处埋忠骨》是本单元的第一课,“体会毛泽东丧子之后极度悲伤的心情和常人难有的宽广胸怀”是教学的难点。因此在品味重点语句上教师要让学生抓住关键词,感悟人物内心,体会角度要更多元化,既包括体会人物的感情,也包括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及其变化,这就需要学生对人物了解得更加丰富、细腻和深入。学生在品读课文时,要紧扣文中描写毛主席的动作、语言、神态等语句,体会毛主席的情感,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

抓住动作“毛主席整整一天没说一句话,只是一支接着一支地吸着烟”“毛主席用食指按着紧锁的眉头,情不自禁地喃喃着”“毛主席不由自主地站了起来,仰起头,望着天花板,强忍着心中的悲痛,目光中流露出无限的眷恋”引导学生体会毛主席作为一位父亲,面对儿子牺牲异国的巨大悲痛之情,作为国家领袖,面对失子之痛的强忍、无奈与大义。随后,通过“没说一句话”“按着紧锁的眉头”“流露出无限的眷恋”等动作和神态描写,想象毛主席仰起头望着天花板会说些什么,想些什么,从而体会毛主席作为一位父亲失去爱子的巨大悲痛,学生自然而然地感受到他希望爱子的遗骨可以归葬;而接下来的语言描写“哪个战士的血肉之躯不是父母所生?不能因为我是主席,就要搞特殊。不是有千千万万志愿军烈士安葬在朝鲜吗?岸英是我的儿子,也是朝鲜人民的儿子,就尊重朝鲜人民的意愿吧”表明毛主席不愿意搞特殊化的思想境界,那一刻他想到的不仅是自己和儿子,还有国家和人民。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反复阅读,想象感悟,角色体验,在语言文字中感受作为国家领导人的大公无私与宽广胸怀。

从人物语言、动作、神态描写的细节出发,引导学生在品词析句中学习语言、揣摩语言,发现作者写法上的秘妙,体会人物情感,学习表达方式,同时为运用语言做好铺垫。

三、聚焦情感,在实践运用中落实“语用”

情感性是革命传统类课文最鲜明的特质,革命文化教育与语言文字训练是融为一体的。《青山处处埋忠骨》一课,既是革命精神的写照,折射出思想的光辉,又是实践语言文字运用的典范。

表达让情感更丰富。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了解到了从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描写当中来表达人物情感的方法。课堂上,充分利用文章中的语句:“‘岸英!岸英!’毛主席用食指按着紧锁的眉头,情不自禁地喃喃着。”创设情境,层层推进。可以借助语言提示:毛主席除了不停地叫着儿子的名字之外,他还会情不自禁地喃喃自语什么?他会想什么?还会做些什么?引导学生试着运用课文中的写法,用语言来表达毛主席的内心世界。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掌握了写法,也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

练笔让语用更有效。《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学生通过情境创设进行表达,这时的练笔便水到渠成。课堂上,引导学生利用学到的方法进行练笔,表达毛主席的内心世界。学生可能会写:这一夜,毛主席苍老了好多。对儿子的思念使他无法入睡。他仿佛见到了毛岸英就站在窗前,冲着他笑。“岸英!岸英!你没死吗?太好了!”毛主席激动地用手去抓儿子的袖口,可却扑了个空,毛主席这才意识到毛岸英已经逝去的事实,两行热泪顺着他憔悴的脸庞滑过。这样的练习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语言得到训练,做到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写完之后,在全班进行交流,大家互相学习彼此的长处,相互提出修改意见。教师结合文中的表达方法,适时对学生的练笔进行针对性评价。如“岸英!岸英!你没死吗?太好了!”这样的语言描写,让我们感受到毛主席不愿意相信儿子牺牲的悲痛心情;一个“抓”、一个“扑”两个动作描写,让我们仿佛看到了毛主席内心的巨大痛苦。这样的语用训练,既提高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又坚持了正确的思想导向,同时在潜移默化中达到了思想育人的功能,做到了“文道统一”。

作者单位    陕西师范大学附属小学

责任编辑: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