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语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的核心素养中,语言运用是根基,学生的思维能力、审美创造、文化自信都是以语言运用为基础的,都是在学生个体语言经验发展过程中得以实现的。因此作为一线的语文教师,我们不仅要增强语用意识,关注语言运用,更要引导学生发现课文在表达上的典型方法,并创设语言运用的情境,引导学生进行实践练习,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本期我们将聚焦语言运用,为大家呈现在课堂上落实语言运用的可操作的方法。

——栏目主持人   王林波

儿童诗是指以儿童为主体接受对象,适合于儿童听赏、吟诵、阅读的诗歌。在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我们能够看到不少深受孩子们喜爱的儿童诗。《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通过亲切通俗、富有韵律的语言带领孩子们走进了神奇的大自然;《祖先的摇篮》语言生动活泼,充满童趣,以儿童的视角,通过好奇发问,推想出了祖先在古老的原始森林里的生活场景;《植物妈妈有办法》读起来朗朗上口,把科学知识用儿童诗的方式表现了出来,深受孩子们的喜爱。这一篇篇儿童诗如此有魅力,该怎么教学,才能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呢?

一、通过多种形式的读,体会儿童诗的独特魅力

儿童诗主要编排在统编版教材的第一学段和第二学段中,我们打开《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会看到第一学段的教学目标为:诵读儿歌、儿童诗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第二学段的教学目标为: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诗文大意。不难发现,读是学习儿童诗极为重要的方法。在教学儿童诗的过程中,我们一定要重视朗读,留出更多的时间指导学生进行朗读,让学生在反复朗读中感知诗歌的大意,感受诗歌独有的韵律美,感悟诗歌蕴含的情感。

1.换词比较读,体会儿童诗的韵律美

儿童诗最大的特点是极具韵律美,读起来朗朗上口。教学时,我们要引导学生感受这种韵律美,很多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读时,往往只强调目标,让学生在读中感受诗歌的韵律,但却没能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这首诗歌的韵律是什么,美在何处,空谈体会就成了空中楼阁,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打开教学过程,让学生全程参与,发现韵律美。教师引导学生学会比较,在比较中发现音韵美。《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是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一首儿童诗,从课后第二题中,我们可以看出这一课的教学重点是通过多种方法理解词语的意思。如“荆棘”一词,通过看图片,学生一下子就明白了,其实荆棘就是带刺的灌木,荆棘与刺相关。汗滴、足迹、哪里、寻觅等几个词,我们都可以通过找近义词的方法来理解。当学生说出了汗水、脚印、哪儿、寻找这些近义词后,我们引导学生将课文中的汗滴、足迹、哪里、寻觅等词语换成它们的近义词,于是就有这样的诗句:“顺着弯弯的小路,寻找雷锋的脚印。雷锋叔叔,你在哪儿,你在哪儿?小路说:‘昨天,他曾路过这里,背着年迈的大娘,踏着路上的刺。’瞧,那花瓣上晶莹的露珠,就是他洒下的汗水。乘着温暖的春风,我们四处寻找。啊,终于找到了——哪里需要献出爱心,雷锋叔叔就出现在哪儿。”

通过对比读,学生能够真切地感受到课文中运用的这些词语很押韵,读起来朗朗上口,当我们换成近义词时,读起来就不顺口了,甚至有些别扭。就这样,韵律美在学生的体验中就变得更加深刻了,朗读起来也就更加有滋有味了。

2.创新方式读,体会儿童诗的亲近感

二年级下册的《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这首诗读起来很亲切,就像是朋友间的交谈一样,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细读课文,我们发现课文中的“你”反复出现,课题中、诗行里无处不在,读着诗句“太阳是个忠实的向导,它在天空给你指点方向”“要是你能认出它,就不会在黑夜里乱闯”“雪特别怕太阳,沟渠里的积雪会给你指点方向”,我们仿佛面对着一个朋友,他就站在我们面前,亲切地与我们交谈,教给我们辨别方向的方法。

这篇课文的开头写道:“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可千万别慌张。大自然有很多天然的指南针,会帮助你辨别方向。”结尾写道:“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可千万别慌张。大自然有很多天然的指南针,需要你细细观察,多多去想。”比较着读一读,我们会发现它们极为相似,并多次写到了“你”,如果我们能创造性地引导学生进行朗读,一定会有非常好的效果。教学时,我们引导学生发现多次出现的“你”后,指名让学生上台面对着同学读,为了避免常见的唱读现象出现,我们可以邀请读的这位学生找一个同学,面对着他来读,甚至叫出他的名字后再读。比如:“王××,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可千万别慌张。大自然有很多天然的指南针,会帮助你辨别方向。”“黄××,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可千万别慌张。大自然有很多天然的指南针,需要你细细观察,多多去想。”

我们还可以进一步变换方式,如果面对的不是一个同学,你又会怎么读呢?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会把“你”变为“你们”来读:“同学们,要是你们在野外迷了路,可千万别慌张。大自然有很多天然的指南针,会帮助你们辨别方向。”“同学们,要是你们在野外迷了路,可千万别慌张。大自然有很多天然的指南针,需要你们细细观察,多多去想。”在创造性的朗读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加浓厚了,课文内容也理解了。

二、发现语言表达秘妙,在层层推进中落实语用

具有丰富的想象,这是儿童诗共有的特点,仔细读每一首儿童诗,我们会发现,它们都是有个性的,各有各的表达风格,各有各的写作技巧,这些都值得我们关注。教学儿童诗,在学生充分朗读,有所感受之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读中发现语言表达的秘妙,同时设计层层推进的教学环节,让学生水到渠成地进行表达,让语言运用变得更加轻松,更加有效。

1.细读比较,让表达特色浮出水面

儿童诗往往内容浅显,很容易理解,但教师必须要有清楚认识:教学儿童诗,我们不能以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歌的情感为教学目标,学习表达也不容忽视,语文教学最终是要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的。教学儿童诗,我们要善于细读,透过文字表象,看到表达的秘妙。

《祖先的摇篮》是二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一首儿童诗,第二节写道:“我们的祖先,可曾在这些大树上摘野果,掏鹊蛋?可曾在那片草地上和野兔赛跑,看蘑菇打伞?”细读这几行诗,我们会发现“摘野果、掏鹊蛋”是动宾结构的词语,动词的使用很精准,假如更换一下位置,变成“可曾在这些大树上掏野果,摘鹊蛋?”显然是不合适的。不止如此,这两行诗中所写的事件和地点也是对应的,我们的祖先不能在那片草地上掏鹊蛋,也不能在这些大树上和野兔赛跑。教学时,我们要引导学生在比较阅读的过程中,体会作者表达的精准。

细读《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我们会发现这首儿童诗结构很特别,第一节与第三节极为相似,第二节与第四节也极为相似。如果把一二节作为一个板块,把三四节作为一个板块进行对比,我们又会发现,这两个板块都是一问一答的结构方式。细读第一节和第三节,我们会发现有一句话是作者反复强调的:你在哪里?你在哪里?这句话第一节重复了两次,第三节也重复了两次,可见这是我们要重点指导学生朗读的。细读第二节和第四节,我们会发现这两节中都出现了“瞧”字,在叙述实践时,作者用到了修饰词进行形容,第二节中“迷路的孩子”“蒙蒙的细雨”,第四节中的“年迈的大娘”“路上的荆棘”都是这样的表达方式。教学时,我们要引导学生发现这一表达方法,并引导学生进行语言实践。

2.做好铺垫,让语言运用水到渠成

教学儿童诗,很多教师都会设计仿写环节,旨在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这个出发点无疑是好的,但往往效果并不能让人满意,不少学生写不出来,有些学生就算是写出来了,但跟自己的预期截然不同。为什么给了学生时间,收获的却不是丰硕的成果。我想,这里欠缺的是铺垫,层层推进的铺垫,只有渗透到位了,才能水到渠成。

以《雷锋叔叔,你在哪里》为例,这首儿童诗一问一答的结构方式值得学习,修饰词的恰当运用也值得学习,但如果只是简单生硬地布置任务,学生是很难写好的,毕竟雷锋所生活的年代与孩子们所生活的时代是有距离的,很多孩子对雷锋的了解并不多。因此我们一定要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铺垫、渗透,到写的时候,文字就能自然输出了。

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铺垫和渗透。一方面可以从内容的角度进行铺垫,开课时,我们请学生观看《学习雷锋好榜样》的歌曲视频以及雷锋的照片,让学生对雷锋有所认识,进而拉近距离。同时,我们还可以告诉学生: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那么,雷锋都做过哪些好事呢?根据二年级学生喜欢听故事的特点,我们出示一则雷锋故事《特殊的星期天》让学生进行阅读。另一方面,我们还可以从写法的角度进行渗透。在通读课文之后,我们一般会检查学生生字词的认读情况,出示生字或者词语,请学生来读。教学这一课时,我们不妨换一种方式,出示词串:年迈的老人,让学生认读,然后请学生找出课文中类似的表达,学生就会找出“长长的小溪、蒙蒙的细雨、弯弯的小路、晶莹的露珠、温暖的春风”等,学生理解了晶莹等词语的意思后,我们让学生说一说,除了晶莹的露珠,还可以说晶莹的什么,除了说温暖的春风,我们还可以说温暖的什么?这些都会让学生后面的表达更加顺畅。

在这一环节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表达水到渠成,取得了不错的效果,这都是因为前面有观看视频、听取故事的铺垫和认读词串、拓展练习的渗透。相信只要我们用心解读,精心设计,儿童诗的语用就一定能够落到实处,并取得理想效果。

作者单位 陕西师范大学附属小学

责任编辑: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