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课“变形记”:谈“双减”政策下体育教育的归位
作者:韦智
发布时间:2022-09-15 15:27:24 来源:汉滨区大竹园九年制学校
教育政策及相关举措的改革创新是为了回归教育初心,但教育无小事,哪怕是微乎其微的改变仍牵动着无数家庭的敏感神经。
自去年“双减”政策实施以来,各地中小学校确定了“严守政策、靶向减负”的方针,顺势而为,切切实实的做到了把政策落到实处,把教育交还学生。就拿体育课来说,过去上体育课就是跑跑步、做做操。甚至一些农村中小学校的体育课都是“靠边站”,可有可无。这其中除了教师对体育课普遍不重视和唯“体育无用论”外,最大的难题是农村学校缺少专业的体育老师。在农村学校,体育课一般都是数学老师兼任,不仅不专业,时间久了还慢慢被“同化”成了数学课。更有甚者,每到学期末,体育老师干脆消失得无影无踪,学生的体育课被其他科目侵占。
如今在“双减”背景下,学校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成为了主旋律,体育老师也由幕后的模糊身影一跃成为了台前教育实践的主角。就拿我任职的学校来说,今年开学后,学校不仅开足开齐了体育课,还通过各种渠道配足了专业的体育老师。在学校,庞大的体育老师队伍成了学生瞩目的焦点,学生们心心念的体育课实现了华丽的蜕变,成为了众多学科中最受追捧的科目。
快乐教育,优质培养。这是当代教育新形势下的新要求,也是当前学校在探索如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时最应聚焦之处。因此,各中小学校都应看明“势”、认清“位”、紧抓“机”、力有“为”,以建设“体育强国”“健康中国”为重要目标,落实好、推广好体育课新模式,让体育课真正实现焕然一新的“变形”。
“双减”政策的落地使体育课焕发生机,使劳动课技能得以传承,我们相信,行而不辍,未来可期;初心不变,教育必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