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总体方案》),指出教育评价事关教育发展方向,有什么样的评价指挥棒,就有什么样的办学导向。

西安国际港务区为落实《总体方案》要求,通过整体推进、试点先行方式,在各中小学、幼儿园开展试点探索,推动全区教育评价改革走深走实。全区以“名校”带“+校”的总体思路,分学段进行教育评价改革试点,围绕《总体方案》明确的改革评价主体、改革任务,分层、多维推进,重点围绕教师、学生、家长三类主体和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家庭教育等六个维度,实施教育综合评价改革。

聚焦新时代教师评价,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破“五唯”的重中之重是要给教师松绑,让教师不再因论文、文凭等过度影响自身的教学研究和专业发展。西安国际陆港第一幼儿园通过建构学前段“1+2+3+4”教师评价模式,激发一线教师发展动力。针对不同专业背景教师,建立新任、青年、骨干、名师分层培养成长计划,探索“德”“能”结合的循环评聘制度。

深化新时代教师教育评价,把认真履行教育教学职责作为评价教师的基本要求,引导教师上好每一节课、关爱每一个学生。陕师大陆港初级中学通过建立“观察—评价—反馈—改进”闭环育人体系,制订《学生成长档案》,建立学生成长导师制;国际陆港第二小学在“双减”中尝试学科融合,搭建教师大(综合)学科组,教师定期参与学科融合性备课和教学,并把教师参与教研计入工作量,纳入考核评价体系,推动教育教学提质增效。

聚焦“五育”并举全面发展,学生评价改革多点开花

一把尺子是没有办法测量学生的,只有多元的评价体系,才能最大可能发现学生的优势和长项。西安国际港务区以“名校”为点、“+校”为面,以点带面,积极探索区域内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尝试多维度、多角度评价。

(一)构建评价体系引导育人理念更新

铁一中陆港学校立足于小、初、高全学段学生,探索建立“风华少年”“风华青年”评价体系,依托学校自主参与设计搭建的智能化平台,坚持过程与结果统一、五人小组与个人统一、班集体与个人荣誉相结合的原则,在评价系统中量化学生行为,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突出综合评价;西安国际陆港第一小学通过构建具有区域特质的“丝路课程”,开发“丝路”评价体系,以项目式学习为途径,通过“第二课堂”“第三课堂”,将跨学科学习活动中的表现性评价纳入学生评价体系,让学生能够综合运用知识技能进行创新性思考、判断和实践;西安国际陆港第二小学积极打造“思政教育引领,信息技术融合”的生命课堂课程体系,以多元评价为突破口,发挥育人功能,减轻学生压力,实行“1+2+N”分层设计学生作业和“1+Y”课后服务选课模式,尽量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求。

(二)改进评价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西安国际港务区立足生情,直面“双减”,全面优化评价结构,通过逐步完善德智体美劳评价体系,改进学生评价。

完善德育评价。《总体方案》指出要“探索学生、家长、教师以及社区等参与评价的有效方式”。新筑中心小学通过“五星少年”评选,建立学生自我评价,班主任、同学、家长、学校共同参与的学生德育评价体系;西安国际陆港第一小学设立“红领巾奖章争章体系”,通过遴选监督员、多学科联合教育评价、积分量化等制度激励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和行为习惯;崇福寺小学坚持少先队员讲党史,引导学生树立良好思想道德、心理素质和行为习惯,传承红色基因。全区改变以往德育评价单一主体的困境及问题,通过立体交互、互联共通的多主体参与和全员评价方式,为德育评价的有效实施和形成齐抓共管的德育环境提供必要的制度保障。

加强智育评价。陕师大陆港小学依托“西安好课堂”“陆港好课堂”,进一步强化课堂主阵地,学校打造“红领巾”综合教育基地,师生们将课堂“搬”到基地,在不同的真实情境下进行演出展示、开展各类社团活动,学校运用“蒲公英”学生发展一体化评价体系,借助人工智能、大数据信息化手段对课堂进行过程评估与反馈,通过精准课堂评价,在关注知识讲授传递的同时,更注重学生思维发展和人格塑造。西安国际陆港第二小学通过打造各类思维型课程和活动,激发学生求知欲,增长其心智,将学生参与社团、活动的时长、表现等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中的智育评价板块。

强化体育评价。铁一中陆港学校将学校评价体系纳入教科研工作范畴,以学期为单位,在开学初向各班发放运动参与评价表,由各班级内部自行分配任务,根据要求完成过程性记录,设置体育欣赏能力、体能评价体系,在期末评价中加入个人体育特色项目展示评价和身体指标突破项目评价;西安国际陆港第四小学通过设立多项“体育训练技能课程”,学生自主选择,将学生吸引到自己喜欢的体育活动中去;西安国际陆港第一小学通过向家长发放体育锻炼记录表,让家长了解并参与到学生的过程性评价之中,通过体育节、运动会等形式,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特长;作为陕师大陆港小学 “+校”的新农小学,引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红拳课程,通过评价导引大部分学生主动参与,促进学生身体健康。

改进美育评价。各级各类学校按照《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要求,切实做到“开齐开足上好美育课”,不断“深化教学改革”“丰富艺术实践活动”,使学生处在“立体美”的“大美育”之中。陕师大陆港初级中学通过搭建美育评价基础平台,强化学科美育功能,利用校内外资源深入开展“第三课堂”实践活动,民间艺人、文化专家等为学生开展专题讲座,拓展美育评价增值渠道。

强化劳动教育。西安国际陆港第二幼儿园以幼儿园劳动教育课程的多元建构为抓手,立足儿童视角,引导家长提供机会,以适合幼儿特质的项目式游戏为途径,尝试多元评价幼儿;西安国际港务区多所学校因校制宜地建立劳动教育基地,拓展“第二课堂”内容,扎实开展劳动教育;陕师大陆港小学“名校+”共建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尝试劳动教育现场实时评价;国际陆港第四小学学生在劳动种植园中常态化开展劳动课程,通过田间劳动、采摘活动,进行学科知识融合实践并录入评价系统,学生亲历实践、亲身体验、深度探究劳动的魅力;党家中心小学利用操场周围打造学生劳动实践园,在劳动中评价学生,在汗水中促进学生发展;西安市第六十四中学将校园交由学生打理,强化班干部劳动专题教育培训,探索劳动“一帮一”系列制度(活动)。全区各校通过劳动教育中的过程性评价、实时评价等,助推中小学生的自理、自主、自觉能力全面提升。

抓实“家校共育”,形成家庭(家长)参与的评价机制

2022年开始实施的《家庭教育促进法》,使家庭教育由传统的“家事”上升为新时代的“国事”。改革教育评价不仅要改革教师评价、学生评价,更应当重视以家庭(家长)为评价视角的教育评价。全区在基础教育评价改革中,关注家庭(家长)参与,促进家校协同育人。

(一)坚持家访制度,尝试将家校联系情况纳入教师考核

家访是维系教师、家长、学生的桥梁和纽带,是家校协同育人的重要途径,更是教师开展一线学生工作的重要体现。陕师大陆港初级中学健全教师家访制度,落实家访工作,针对教师家访进行专题培训,将教师家访情况尤其是工作效果纳入教师述评;国际港务区实验小学在传统家访基础上拓宽渠道,开展电话、微信、线上家长会、家长开放日,“与学生一起过大年”已成为辖区小有名气的家访品牌活动;铁一中陆港学校探索设置家访标准,学校通过建立计划、目标、过程、反馈、追踪等维度的教师家访记录,将教师家校联系情况纳入教师考核评价系统。

(二)引导家长理念更新,将家长评价纳入学生综合评价

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可以产生家校合力,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国际港务区以多种形式引导家长育人理念更新,促进学生综合发展。陕师大陆港小学通过“蒲公英”大讲堂和“同孩子共读一本书”等形式,创设家校沟通桥梁,向家长传递最新教育理念和方法,设置有效情景邀请家长为孩子表现进行评价。

作者单位:陕西省西安国际港务区教育卫体局

责任编辑: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