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的实施,在社会各界特别是教育界引起强烈反响,减轻学生过重的作业和课外培训负担,减轻教师、家长教育焦虑,已初见成效。但是,社会舆论特别是家长对“双减”下基础教育的质量较为担忧。如何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教育质量评价、教育管理、教育服务、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等,保障减负提质增效,这是亟待基础教育工作者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一、“双减”下推进教育评价改革

落实“双减”,不能以降低质量为代价。如何减负、提质、增效?在教育评价上应有如下几个转变。

(一)从“升学率导向”向“全面发展导向”转变

长期以来,升学率成为学校、学生和家长追逐的目标。如果教育评价改革没有实质性进展,实现“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只能是一句空话。自教育部出台《义务教育质量评价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到中央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再到教育部印发《普通高中学校办学质量评价指南》,应试教育可以休矣。以高中评价为例,《指南》从办学方向、课程教学、教师发展、学校管理和学生发展5个维度全面考量学校的“综合素质”。

(二)从“唯成绩论”向“综合素质导向”转变

在运用考试检验、评价教学效果的同时,我们积极实施《指南》,从品德发展、学业发展、身心健康、艺术素养和劳动实践等5项关键指标,考查学生发展情况,扭转重知识、轻素质的倾向,进而全面加强德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引导学生提升综合素质,培养学生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三)从“单纯教学效果导向”向“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导向”转变

如何把握衡量基础教育办学质量和发展水平的评价尺度?保障课堂教学质量仍是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第一要务。同时,我们严格按照《意见》要求,自查自纠,杜绝教学超纲、考题超标等,缓解学生考试压力,考试成绩采用等级制,不公布考试排名,抑制唯分数的倾向。

(四)从“‘5+2’,‘白+黑’模式”向“保障学生健康成长”转变

针对重负下我国青少年身体机能下降,特别是近视率居高不下的严峻形势,《意见》提出“着眼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保障学生休息权利”的要求。在具体实践中,我们与家长、网监部门协同,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人防”“技防”结合,合理控制学生连续上网时间,确保学生发育和身心健康免受影响。引导学生把更多的课余时间用于阅读、锻炼和休闲。

二、保障教育质量提升

如何实现学生负担减下来、教学质量稳得住、教育效率有增进?如何把减负、提质、增效的目标落到实处?既要不折不扣贯彻《意见》精神、落实“双减”要求,又不能以降低教学质量、损害学生成长为代价,这就需要我们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以系统思维整体改进和加强教育教学,提升课后服务水平,合理分担学校、家庭、社会的教育责任,调适“家—校—社”协同机制,确保教育质量稳中有进。

(一)承担主体责任,坚持“守土有责”

落实“双减”,对本校教师参与校外有偿培训“零容忍”,确保本校师生不参与、不接受校外培训。按照《意见》要求,依法办学,尊重教育规律,尊重本校师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进一步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服务水平,作业管理更加科学合理,学校课后服务基本满足学生需要,学生学习更好回归校园,校外培训机构监管全面规范。切实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家庭教育支出和家长相应精力负担,以实际行动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

(二)加强作业管理,改善课后服务

一方面,我们在年级组、学科组教研活动中,集体备作业,专题探索作业科学合理的“教案”,在减少课外作业量的同时确保通过有限的课外作业巩固课堂教学效果,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延伸课后服务,做到学科、学段和学生全覆盖,满足学生对作业辅导的需求。

(三)协调多方力量,改善教育生态

正确认识并合理利用社会教育资源,力争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产出“1+1>2”的协同效益。一是争取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主要是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理论指导、行业信息咨询、政策配套服务;二是融洽属地和社区关系,在各项改革举措落地这个环节,与地方政府部门和社区达成教育共识,在“最后一公里”赢得实实在在的重视和支持,用好用足地域和社区教育资源;三是构建适度紧密的媒介关系,努力为学校改革发展、减负提质增效、提升立德育人的履职能力,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作者单位:陕西省西安市第二十六中学

责任编辑: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