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907155819991-25-f1f9e.JPG_scale.jpg

舒德干院士(左二)与学生研讨交流

在西北大学科研楼十楼的一个房间里,一块块大大小小的化石摆满桌子,一摞摞整整齐齐的木箱塞满货架,这是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北大学地质学系教授舒德干的研究室。朴实无华中蕴藏着穿越亿万年时空的钥匙。就是在这里,舒德干和他的团队先后发现了“云南虫”“华夏鳗”“昆明鱼”等震惊世界的古生物化石,为揭示地球生命演化过程作出了重大原创性贡献。他以第一作者身份在国际顶级期刊《自然》《科学》上发表论文11篇,研究成果两次入选“中国十大科技进展”,先后被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模范教师”“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员”“全国优秀留学回国人员”和“陕西省教书育人楷模”“陕西省先进工作者”“陕西省师德标兵”等称号。

在石头上追溯生命的奇迹

舒德干说:“最令人陶醉的美丽当属生命的精巧和神奇,最心旷神怡的享受莫过于畅游波澜壮阔的生命长河。”

在距今5.4亿年的早寒武世,地球生命演化史上出现了一次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的生物创新事件。在不到地球生命发展史1%的“瞬间”创生出了90%以上的动物门类。如何解释在如此短的时间内突然涌现出如此之多的动物门类?这不仅是在一个半世纪前提出进化论思想的达尔文要面对的难题,也是“当代自然科学六大难题”之一。

上世纪90年代以来,舒德干带领西北大学早期生命研究团队,以敢为天下先的自信和勇气,去啃“寒武纪地球生命大爆发”的世界科技前沿难题。寒来暑往,舒德干和团队在野外翻山过河觅奇石,在房间挑灯实验解答案,取得了一个个沸腾科学界的突破。他们在云南澄江生物群、陕南宽川铺生物群找到了春光虫、仙人掌滇虫、古虫动物门、古囊动物、云南虫类、华夏鳗、长江海鞘、昆明鱼类、皱囊虫等一系列化石珍品,基于这些在生物演化谱系中极为重要的过渡类型的发现,首次建立起早寒武世完整“动物树”框架,创新性地提出了“三幕式”寒武纪大爆发假说,较传统的“几乎所有动物门类都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的“一幕式”寒武纪大爆发假说,更接近动物界的真实辐射演化史。舒德干由此成为蜚声海外的进化生物学权威专家,研究成果被收录入中、美、英、法、日等国教材、辞典、专著等。

去年10月,《自然》杂志以“长文”(Article)形式刊发了西北大学早期生命研究团队博士生张志亮等人的最新成果——《化石证据揭示苔藓动物门起源于寒武纪早期》,宣告在陕南镇巴县发现了地球上已知最早的苔藓动物(苔藓虫)化石。该研究将苔藓动物门的地质历史从奥陶纪前推到寒武纪大爆发早期,将其起源向前推进了约5000万年。

从地球石头海洋中邂逅到有科学价值的化石,难度不亚于在一片广阔的湖水中寻找一根针。幸运女神似乎格外青睐舒德干和他的团队,使他们在浩如烟海的化石库里,总能找到具有非凡科学意义和价值的化石珍品。

“幸运”的背后,是在野外无数次挥动手中的地质锤,是背着几十公斤石头在山路上的奔波,是长时间在显微镜下观察引发的头疼、恶心,是节假日坚守在实验室里的寂寞冷清,是对科学事业的热爱和对科学真理的执著,更是艰苦奋斗、科学报国的强大信念。

用肩膀铸就人才攀登的阶梯

舒德干说:“学术传承高于个人得失。要尽快把年轻人带起来、推上去,引导文化基因代代相传。”

他把自己的温暖和情感倾注到每一个学生身上。2000年获得“长江学者成就奖”一等奖后,将奖励给他本人的15万元奖金捐出,在学校设立“德才奖学金”,全部用于激励学生科研创新。2018年起,他又从自己每年的工资中拿出10万元设立“德才助学金”,用以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完成学业。

他说自己在北京大学求学时享受了国家助学金,深刻体会到助学金对贫困家庭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性,希望这点钱能够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完成学业,帮助贫困学生体面健康地生活和学习。

虽然已年过古稀,舒德干仍然坚持为本科生授课,一站就是两三个小时。疫情期间,舒德干和张兴亮、张志飞、刘建妮等长江学者领衔的地质学系古生物学与地层学教研室共18位教师全员携手,用中英双语为古生物学与地层学专业11名硕博士生线上开授《高级门类古生物学+古生物学原理》课程。开课前,大家召开集体备课会,面对全新的课程设计,舒德干最先确定“后口动物类群+生物进化理论”的授课主题,大家以“授课内容不重复、重要研究领域不缺项”为原则,商定了各自的授课主题,希望通过联合授课,夯实研究生的古生物学基础,提升研究生对国际前沿重要科学问题的把握,进而“打造全世界最专业、最系统、最前沿的古生物学研究生课程”。

在考察中国人民大学时,习近平总书记意味深长地说,想把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自己首先就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舒德干以人格魅力呵护学生心灵,以学术造诣开启学生智慧,大力弘扬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育人精神,善于发现培养青年科技人才,敢于放手、支持其在重大科研任务中“挑大梁”,甘做致力提携后学的“铺路石”和领路人。他培养出多位国家级高层次人才、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和优秀青年人才,把西北大学早期生命演化研究学术团队锻造成结构层次合理、多学科交叉、在国际上有重要影响力的研究队伍,团队成员刘建妮、韩健、傅东静、张志亮等中青年学者已经以第一作者身份在《自然》《科学》杂志上发表4篇论文。他指导的第一位博士生在耕耘教育行业多年后,也获得了全国模范教师荣誉称号。

让世界聆听中国西北的声音

舒德干说:“我在陕西工作、生活了几十年,是陕西人,为陕西服务是我的本分。”

舒德干出生于一个革命家庭,在良好家风的熏陶和时代发展的体悟中,树立起为党和人民事业建功立业的宏伟志向。自1981年留校任教以来,他始终坚持以优秀共产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淡泊名利、扎根西部、默默奉献。

舒德干开始工作的时代,去国外做研究、去东部谋发展是很多人的优先选择。1988年,刚刚通过博士论文答辩的他就被邀请赴美国做访问研究,随后又在洪堡基金的资助下前往德国进行博士后研究。踏出国门的他更清楚地看到了国内外基础科学研究水平的差距。1990年,身在德国的他获悉澄江化石库开始大规模开采的消息后,毅然决定回国。他说:“回国有我的用武之地,最好的研究要由中国人来做。”

他把自己发现的古老生物以“华夏”“云南”和“昆明”等词命名,他说:“我们要让中国符号镌刻在国际科学的丰碑上,为我们这样一个伟大的、曾经创造过无数优秀文明的国家增光添彩。”

面对北京等地高校重金邀约,他用一句“我爱西北大学”予以婉拒。1998年,他在云南发现了能够证明原口动物和后口动物演化关系的动物化石,在《自然》杂志论文中将这类动物命名为“西大动物”。百年名校西北大学的名字成为五亿年前的物种名字,极大激发了师生问寻科学奥秘、坚定爱校报国的使命感。

当年“西大动物”面世时,很多科学家认定它是节肢动物,将它归属于原口动物,但是舒德干却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它有鳃裂,而鳃裂构造恰恰是古虫动物门的核心构造特征,舒德干认为应该将“西大动物”归属于后口动物。当舒德干在寒武纪大爆发国际学术研讨会上宣布他的发现时,听到的却是一片反对之声。直到后来他们的研究成果在《自然》发表,才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认可。舒德干说“在这场论辩中,我首先得益于我的生物学知识,是知识给了我自信。”

舒德干心甘情愿坚守在西北省属高校,静心笃志、心无旁骛、力戒浮躁,甘坐“冷板凳”,将论文写在了祖国大地上,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中干出一番新事业,闯出一片新天地,创造出一个又一个属于中国人的、属于大西北的奇迹,引领中国的古生物研究站定国际舞台。他用行动昭示,新时代的知识分子,无论居在何地,无论身在何时,只要有爱有责任,始终葆有对祖国血浓于水、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情感,就能培养一流人才,产出一流成果,成就一流事业。

作者单位:西北大学


责任编辑: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