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以来,伴随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全球数字经济也呈现出愈发迅猛发展的态势,由数字化推动的教育变革步伐不断加快。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七次会议上指出:“我们要乘势而上,加快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政府建设,推动各领域数字化优化升级。”《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加快信息化时代教育变革,创新教育服务业态,建立数字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机制。《教育部2022年工作要点》强调要推动区域教育创新发展,实施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

围绕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这一核心主线,结合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短缺、优质在线教育资源缺乏、教师信息素养不足等现实难题,如何实现教育数字化转型,进一步带动教育高质量发展,是“十四五”期间教育系统工作者共同面临的又一挑战。

一、从教育信息化到教育数字化:战略路径升级的必然要求

教育数字化是疫情常态化背景下教育教学模式转变的现实需要。随着疫情常态化发展,以5G、大数据、区块链为代表的数字技术不断深入教育领域的方方面面,广泛应用于远程在线学习、教育教学质量监督管理系统、智能教室管理系统、学生工作信息系统、图书馆服务等各类教育教学服务,为疫情冲击下教育教学工作的稳定持续开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并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教育教学模式,推动教学范式、教学过程、评价方式等全方位的创新与变革,使其从传统线下教学模式向混合式、沉浸式学习模式转变,更加适应后疫情时代的现实发展需要。

教育数字化是加速教育现代化进程的关键一环。教育现代化的实现必须依靠教育数字化所提供的技术支撑。目前我国教育现代化的发展仍面临三个主要难题:一是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不足,区域之间“数字鸿沟”明显,部分学校还存在互联网覆盖不够、信息化教学设备短缺的现象;二是教育工作者的数字能力参差不齐,距离新阶段的教育教学需求还有很大差距;三是优质学习资源共享有限,由于跨文化、跨语言交流存在的壁垒,各高校通过MOOC等平台建设的在线课程在国际教育领域的共享程度有限。因此,我们要充分发挥教育数字化的引领推动作用,以需求为导向,从各项薄弱环节入手,通过建设数字化基础设施,推动各类学校高速网络全覆盖,加强教育系统工作者的数字化技能及信息素养培训,完善在线教育平台,扩大教育资源共享,多措并举补齐教育领域存在的数字化“短板”,为教育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力引擎。

教育数字化是应对新阶段人才培养挑战的必然选择。当前,我国人才培养仍面临教育知识面不够宽阔、科学实践欠缺以及培养目标定位与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脱节等问题。在全球关键技术与人才竞争日渐激烈的大环境下,唯有加强“互联网+”、智能制造、物联网、云计算、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技术与人才培养过程的深度融合,加速推进教育数字化建设,持续做好人才培养链与国家创新链、产业链的有效对接,才能抢占未来教育发展的战略制高点,支撑更高质量的教育体系建设,有效应对新阶段人才培养挑战,培育真正符合新阶段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专业化人才,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中保持国家核心技术与人才的竞争力。

二、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未来图景

后疫情时代教育发展需要提升全民数字能力。对教育系统而言,后疫情时代大规模在线教育的常态化,将对学生的网络信息系统操作技能、网络防沉迷知识、网上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辅助工具使用能力都提出更高要求。需要加强面向中小学及高校学生的信息化及网络安全素养培育,开设教师数字化技能研修课程,提升教师的数字化应用能力。对国家而言,需要借助“互联网+教育”,以创新技术平台为纽带,推动构建“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满足全民终身学习的需求。此外,数字经济的飞速发展,也释放出一种讯号——数字素养将成为未来各行各业对于人才素养的基础要求。因此,提升全民数字能力迫在眉睫。

促进教育公平需要完善在线教育服务体系。从国家层面来讲,需要转变思维方式,统筹国家、地区和学校的教学资源,加快建立一套完整、系统的在线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可以通过整合建设基础教育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升级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打造中国优质教育资源网络学习空间,促进国内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共用,为教育力量薄弱的学校和艰苦边远地区输送优质资源,推进教育公平。同时,从学校自身角度出发,需要以更加开放、前瞻的姿态与视野,及时跟进全球教育领域的新形态、新发展,加强在线教学经验和成果的分享,努力建立校际协作共享机制,共同提升在线教育服务能力,满足学生的学习与个性化发展需求。

塑造数字教育生态需要强化技术战略布局。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虚拟现实、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承载着推动教育理念更新、模式变革、体系重构的重要使命,对于数字教育生态的塑造至关重要。围绕数字时代对创新人才的需求和教育现代化的建设目标,我们需要进一步强化教育领域的技术战略布局,努力构建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的教育教学环境,加强智慧教室、智能实验室、虚拟仿真实训环境在全省中小学及高等院校的建设,打造个性化、数字化、智能化的“未来课堂”,努力建立适应新阶段发展需求的数字教育新生态。

三、陕西教育数字化转型实施路径

推进陕西教育数字化转型,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着力:

一是立足陕西特色制定数字化转型的顶层设计。从顶层设计出发,在充分吸收借鉴国际教育数字化发展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科学评估陕西教育信息化发展现状,结合当下发展的问题不足,有针对性地制定符合陕西发展特色的教育数字化转型战略,从宏观角度指导推进陕西教育数字化转型进程。在此过程中,注重发挥政府、企业、学校三方力量推动数字化转型合作项目建设,并将监测与评估贯穿于数字化转型项目的设计、实施、深化拓展等全阶段。

二是推动高质量数字化基础设施全覆盖。大力推动“数字陕西”建设,构建高速互联的教育城域专网和立体防护的网络安全保障体系,推动高质量的互联网连接和数字设备在省内各类学校全面覆盖,为视频会议、云计算和虚拟/增强现实等带宽密集型应用提供有力的底座支撑,并推进传统与虚拟课堂深入融合,构建智慧学习环境,以满足“大规模+个性化”的在线教育需求,全面支撑教育教学公共服务,为教育数字化转型提供坚实的“数字基座”。

三是加强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的推广应用。依托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汇聚陕西中小学及高等院校的优质师资力量,结合本地教学资源,打造省级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一批具有陕西特色,支持中文、英文及法语、西班牙语等小语种的多学科领域精品课程,支持自主学习、辅导答疑、教师备课授课、课后服务、家庭教育等多种场景,面向全省、全国乃至全世界的中小学、高校学生以及社会学习者开放,让高质量的陕西教育资源更大范围地“走出去”,服务于国际化人才培养和文化交流,为教育数字化转型注入更加强大的生命力。

四是发挥数字技术优势为教育治理赋能。持续推动“数字校园”在全省学校的普及,深化新兴技术在智慧课堂、全息教学、校园安防、教育管理、学生综合评价等场景的推广应用,加强“智慧教育示范区”和“智慧教育示范校”的遴选创建,满足大众对多样化、个性化、全龄化、智能化学习的需要。充分利用5G、云计算、人工智能知识图谱、大数据等技术,建设数字学习生态系统、构建智慧安防体系、创新教育教学评价方式、孵化面向未来的教育教学新模式,进一步推动教育数字化进程。

五是全面提升师生的数字技能和能力。将数字化素养培养纳入陕西教育系统的课程体系,通过各类课堂教育和课外培训计划提升师生数字化素养。面向中小学,加强数字化基础知识的普及;面向高等学校,加强数据分析、网络安全分析、机器学习等前沿技术知识教育,为国家培养高精尖的数字化人才;面向教育工作者,强化数字教学辅助工具的基本运用技能培训,推动智慧教室、智慧校园等创新实践的真正落地,以此全面提升陕西教育数字化转型能力。

教育数字化转型是一个应对数字时代经济、社会与教育高质量发展挑战的系统性战略工程,需要社会各界持续发力、久久为功。面对第四次工业革命带来的机遇,面对我国教育现代化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契机,我们更要满怀信心,牢记时代赋予的使命责任,攻坚克难,狠抓落实,加快完成教育数字化转型升级,为推动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贡献更多智慧与力量。

作者单位:西安交通大学

责任编辑: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