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热爱学生和自己生命、生活的教师,都不应轻视作为生命实践组成的课堂教学,由此激起自觉地上好每一节课,使每一节课都能得到生命满足的愿望。”我时常引用叶澜教授的这句话送给刚入职的教师们。

把课放在心上,做教学有心人,是上好课的第一步。课堂教学是教师的主战场,也是一面镜子,容不得半点泡沫与浮华、敷衍与虚假,教师的所有表现,都会折射在课堂上,影响学生的成长。从蹒跚学步的初入职教师成长为省级教学名师,我的课堂实践也在检验印证着这一理念。我一直坚信,教师把课放在心上,才会上在学生的心上。

 一、把专业探索作为成长的基石,有“备”而来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提出:用一辈子的时间来备课。于漪老师说:“我做了一辈子教师,但一辈子还在学做教师。”用这样虔诚谦逊的态度备课,每节课都能胸有成竹,教得自如,教得踏实。

备学识,丰富地阅读。教师是地地道道的读书人。若是阅读太少,学识尚浅,道不明、业不精,又怎么能给学生解惑呢?我刚毕业走上讲台时,记性好,常常把要求学生背的课文先背过,上课不拿课本,尤其是长篇文言文,洋洋洒洒地诵背一遍,瞬间满教室圈粉,学生早读时争先恐后抢着过关背诵。教师的示范作用可见一斑。多年来,我也就养成了上课不拿书的习惯,有些课文即使没背,也在心里来来回回过了好多遍。熟知教材,只是教师最基本的能力。我曾有过多次在课堂上被学生问倒的经历,课后查阅资料、请教同行,用最快时间给学生最满意的回答。扪心自问,被问倒源于功底浅薄,学养不深。于是,更深知教师读书的厚度决定课堂的高度、宽度和深度,决定学生的认知水平。若想站稳讲台,一定要先在阅读天地站稳双脚。我给自己规定了四类书:教学实践类、专业理论类、哲学美学类、生活智慧类,并制订了每年的读书计划。课堂上随手拈来非一日之功,全都归于大量阅读的涵养积淀,多年的坚持给了我教学自信和学识底气,也修炼了我的人文情怀和教学魅力,渐渐化作精神的血液和生命的基石。

备见识,虔诚地学习。见是不断拓宽视野,让自己有更多更广的阅历;识是增强自己的思想浓度,有深刻而独立的见解。有见识的教师,不会闭门造车,不会成为井底之蛙,懂得时常给课堂注入新鲜的活水以兴波。最早在期刊上认识余映潮老师,他的板块式教学成了我初学模仿的方向。在教师用书附加的光盘里遇见了宁鸿彬老师的《最后一课》《变色龙》等,直到今天记忆犹新,其中的玄机奥妙,实在大有学问。后来在博客上默默关注王君老师好多年,学习创意的设计,拜读灵动的文字。从《王君讲语文》这本书开始,先后读了《董一菲讲语文》《程少堂讲语文》等十几本系列书籍,钻研名师课例,博采众家之长。近几年,参加了一些全国会议,真真切切走进名师课堂,现场观摩语文味十足的名师示范课,给了我冲击性的触动和改变。观课学课的过程,增长了见识,无形中也建设了自己的教学人生,知道语文是怎么一回事,教学是怎么一回事,如何深入浅出地教出语文真味,慢慢开始描绘心中的语文风景。

备胆识,勇敢地历练。没有“集万千折磨于一身”,难以养成厚实的教学底气。可以说,但凡优秀的教师大都在真实的课堂历练中一路歪歪扭扭、跌跌撞撞前行。每一次公开课后挨个请教,笔记本上的问题已记录得密密麻麻。不服输的劲儿一上来,主动请缨上公开课,别人推三阻四拒绝的都轮到了我的头上。一学期下来,满意的课越来越多,那些被摘抄的课例卡片灵活地幻化成了课堂中的创意金点子。从乡镇到县市到省到全国赛坛,大大小小的历练成为宝贵的财富,激活我教学生命的因子。我一边沉醉地享受成功的幸福,一边在深夜咀嚼失败的痛苦,无数的时间与精力都凝聚在课上,无数的艰苦与突破都呈现在课上,一刻不停催我再出发。

备认识,不懈地研究。教学的道路不会是一望无际的坦途,往前走,我发现,听了很多课,上了很多课,分享了很多讲座,研究了很多课例,汲取了很多智慧,我的学习不只是一味取其精华,也学会了辨其优劣,更重要的是形成了自己的认识,认识学生,认识语文,认识教材,认识教法,认识教育……我的讲座专题从不重复,无论是通识培训还是学科交流,都努力另辟蹊径寻找突破,或者在原有的基础上向深处漫溯。这个提炼、总结、挖掘的过程也是在研究自己,即研究自己的教育教学思想、教学内容和方法、教育对象、教学艺术和教学风格。2020年彰显“新语文·融教学”主张的《向新而生,向美而行》一文在《语文教学通讯》公开发表,我成为封面人物,倡导的“新语文·融教学”落地生根。一系列初具雏形的思考不是闭门造车,也不是囿于个人经验沾沾自喜,而是在实践中思考、发现,在书堆中探索、研究,逐步构建起来符合教育本质规律、符合语文学科特性的理论体系。

 二、把专业实践作为成长的沃土,有“迹”可循

课堂是教师安身立命之本,教师不仅要坚守这块多情的土地,更要肩负着山一般的责任,胸怀着海一般的深情。尤其是语文课,它蕴含着丰富的情和意,承载着对学生精神的哺育,对人有教化与陶冶的功能。然而,现实是至今依然存在学生不喜欢语文的尴尬,这需要我们教师向内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有真实的钻研态度。如今,各种教学资料铺天盖地,网上的资源随处可见,很多教师拿到教材,只粗略地眼过一遍,就迫不及待上网搜索查阅下载。上课时照搬照抄,“得来全不费工夫”,或者凭依教学参考书,亦步亦趋,照本宣科。其实,即使是名家经典教学设计,也无法代替个人对文本的钻研、对教材的理解。很多教师从新课导入开始,眼不离本,手不离卷,自顾自地讲解教案上或是参考资料书上的解析,一味追求问题的答案,结果忽略对学生学习过程的指导,却把课上得不理想的原因归咎于学生。殊不知,毛病就出在我们自己身上,对教材、对文本一知半解,致使课堂教学浮游无根,更多的关注点在教案、讲什么、怎么讲上,而无暇顾及学生,无法做到胸有丘壑,课堂效率自然低下。长期如此,对学生来说,影响严重;对教师来说,必然导致本领恐慌,又何谈专业成长。

我上课要求自己不看课本不看教案,心中有本,目中有人,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尽可能多地关注到全体学生。前提条件是备课要非常熟练,把教材全装在自己的心里,自如驾驭。这就是真实的钻研态度。它体现在对教材的深度开掘、对学情的预设判断、对教学内容的精心选定、对目标的精准定位、对教学方法的恰当选择、对问题的巧妙设置、对活动的用心设计等多方面。其中,熟读教材,钻研文本,是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功。我准备尝试高中语文教学之前,鼓起勇气在全市中学研讨会上执教了一节课《荷塘月色》,挑战自己。从裸读文本捕捉初读灵感到查阅资料深层解读,花了一周多的时间,期间读《如是我读》《朱自清全集》,读文献中关于《荷塘月色》的教学案例。课后,我把钻研的感想写成一篇文章《荷塘月色的世界里,终究有“我》,很快收到中语参上旬刊的刊用通知。阅读文本,钻研文本,是自我的事情,是一种相遇,遇见灵魂深处的自己,或者说是遇见自己的一部分。

有真实的情感投入。教学就是求其真,教师真爱课堂,真爱学生,叩击学生的心扉,在学生心灵深处弹奏,引发悦耳的共鸣。

真情从何而来?除了对文本的真融入,关键还要在课堂里融入真情,善于表达、流露出自己的情意。“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试想,教师在课堂上激情饱满,情动于中,去读去思去写去表达,不仅能引起学生共鸣,而且会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和热情。只有先感动自己,才能感动学生。

我教《背影》,眼前无数次浮现父亲的背影,读得泪眼模糊,教得喉咙生哽。解读《背影》的过程,竟也是我解读父亲的过程。用最融入的心,感染学生品淡淡文字的深情。教了很多遍,人在变化,课在变化,不变的是被文字打动的真切之情。

每一位优秀的教师教课,都是全身心投入。越来越懂得于漪老师的情感“教师站在课堂上,就是用生命在歌唱”。我也将自己的体会告诉老师们:“干瘪的眼神永远上不出生动的课;憔悴的容颜永远不能绽放激情的活力;沙哑的喉咙永远唱不出激情高亢的清音;疲惫的心智永远开不出幽默诙谐的花朵。”

有真实的学习所得。上课、听课之后,我喜欢在学生中停留片刻,聊聊学习收获。听完一位老师上的《紫藤萝瀑布》后,学生告诉我:这节课最大的收获是在老师精美的课件里欣赏到紫藤萝的各种美。孩子单纯的眼神、认真的表情,让身为语文人的我遭遇脸红的尴尬。教授王绩的《野望》时,有老师一上课就打出夕阳余晖等图画,对着图画出示“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诗句,意图通过诗画比较,让学生置身于形象直观的声像色的氛围中。遗憾的是只一味关注静态的画面,使学生的想象空间被画面框住,脱离语言本身,削减了诗句的魅力。听戴望舒的《雨巷》一课,有老师播放了丁香花、油纸伞、配乐朗诵等几个视频,将课文抛在一边,教室里不时传出阵阵轻浮的哄笑声。《雨巷》朦胧而又幽深的美感被破坏,诗歌教学流于空泛和形式化。我们必须明白:一切教学活动离不开文本,离不开语言文字。语文课若只是形式上的热闹和浮华,语言文字就会被冷落,语文的学习就失去了根本,多媒体运用就会成为赘疣。语文课要想去伪存真,就必须和语言文字亲近再亲近,想办法进入到文本的内核里面去。

 三、把专业反思作为成长的火花,有“知”必行

教师要努力不断超越,至关重要的一点是善于反思。不时停下来回望,想想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错的。

反思课堂教学的追求。回想刚走上讲台的自己,没有任何教学理念的支撑,只是凭着一种直觉,不甘心按部就班地传授知识,不满足平铺直叙地分文解句。我的教学出彩路的第一阶段:着眼于板书,追求一点出彩。作文课《记叙文中的描写》是一棵绿意葱茏的大树,《口技》一课坐标线一样的板书,《在山的那边》简笔画式的板书,《我的叔叔于勒》的“金”字板书……

人总是要有点追求的,这些小小的创意让我乐不可支。正因为有了原动力,我开始尝试着放眼整个课堂:着眼于流程,追求一面出彩。如《海燕》一课,用歌的节奏美读海燕、用画的场景体验海燕、用诗的笔触领悟海燕……在十几年前的乡镇中学,这些上法如春风吹皱一池春水,让我赢得一次次赞誉。课堂像一个变幻无穷的魔术师,不断地生产出让我迷醉也让我困惑的绮丽画面催我反思。我很快认识到:经历了纯粹教学技巧追求的青年教师是值得自豪的,但技巧之美绝不是语文之美的真正所在!在“创新设计”的赞誉之上,唯有更高的追求,才能真正触摸到语文的本质之美!2009年陕西省优质课评选中,本是一节很得意的课,没有想到结果却事与愿违。现在想来,那节课太工于设计而遗忘了语文最可贵的东西——品出语文味!这成了我教学生涯中难忘的体验,深刻地影响了我对语文的理解、对语文教学的思考,成为教学教研的转折点。从教学技巧类的沉迷进入对文本解读的深入思考,是第三个阶段:着眼于语言,追求品味出彩。

由失败的一节课,深刻反思,我发现孜孜矻矻追求的理想语文课堂是有“人”存在的,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文本的多元对话,是充满生命活力、智慧与挑战的课堂。着眼于学生,追求生成出彩,是第四个阶段。

教学是一门诚实的艺术,任何虚无都不攻自破。深谙此道,从此,我关于教学的反思无处不在。

反思每一节创造性的课。深秋的校园色彩很浓烈。写作课之前,我在黑板上写下一句话:“有一种生活叫语文。走,看树去!”学生顿时欢呼雀跃起来。我带学生来到备课时踩点的几棵树前,上了一堂鲜活生动的作文课《读树》。我想告诉学生:课内课外,语文与生活,从未分开。你的内心世界是丰富还是贫瘠,是多彩还是单调,都能归结到一件事情上——你爱不爱生活。语文生活是大课堂,它给我们的不仅仅是一棵会思考的树,还有更多的雄壮奇伟、瑰丽曼妙,可以随时滋养我们的生命,种植一生的热情。学生说:“从那天以后,在校园里来来回回,我竟然发现了许多小美好,我的眼睛里不再只有试题练习,窗外的变化有太多精彩。我的心开始涌动着鲜活的水了。”

反思每一节常态课。想快速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常态课的反思是直通车。反思一节课的所得、所惑、所难、所疑,也可以从以下三方面针对性反思。学生“学”的发生:学习习惯好不好?学习状态怎么样?学习效果是否明显?教师“教”的发生:教的有没有内容?教的有没有意义?教的是知识,还是学习知识的过程?教的过程是按照环节完成任务,还是关注学习活动中学生的思考?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生:问题提出与学习过程是否脱节?教师指导与学生讨论是否脱节?个体思考与交流合作是否脱节?这三方面基于学情思考,注重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在每节课上真实发生。

反思每一堂课的效益。“双减”政策下的课堂教学,核心是提高教师备课实效,真正提高课堂效率。一方面做“加法”:提高学生参与度,尽量面向全体;增强目标意识,组织深度学习;增加课堂效益,让学生学有所获。一方面做“减法”:简化教学目标,让学习方向明确;简化内容选定,让过程真实有效;简化课堂碎问,让思维走向深度。我习惯布置少量语文作业,开始时有家长不放心,委婉告诉我:“其实学生已经习惯作业多了,作业多他们才不会整天想着玩。”面对这样的教育理念,我只通过行动来证明,学习成绩的提高绝对不是因为作业多。当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被充分调动,学习内驱力被充分激发,读书的欲望被充分唤醒,他们就会源源不断生发出学习的力量。比“分数”更重要的是“人”,“谋分”之法在于“谋人”,“分”即在人中。

一路走来,庆幸自己一直做教学有心人,把课放在心上,努力上在学生心上。于是,在成就学生的同时也成就了自己,听得见成长拔节之声:在好的课堂里,总能看到学生充满生长的气息;在好的老师身上,总能看到教育生命的饱满。

作者单位   陕西省安康市教学研究室


责任编辑: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