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应用型本科高校金融专业在人才培养上应当加强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这是金融专业的实践应用特性决定的。高校要根据社会企业对金融专业人才的不同层次需求,建立科学化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教学方案,以提升金融专业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同时,金融专业学生也能够根据自己的专业能力和职业发展目标,制定科学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从而实现个人的充分发展。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 金融专业 人才培养 课程体系

课题与基金项目:陕西省高校青年创新团队“基于大数据技术的金融科技与智能财务融合创新团队”研究成果(编号:74),陕西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互联网+教育’背景下智慧课堂教学模式设计与应用研究——以《保险学》课程为例”课题成果(编号:SGH18H481),西安市教育科学研究“十四五”规划2021年基础教育重大课题“基于脑科学理论的课堂教学改革实践研究”课题成果(编号:2021ZB-ZY17),西安欧亚学院2021年度校级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一流专业’建设背景下高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方式与途径研究”研究成果(编号:2021YB009),西安欧亚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研究中心”研究成果,西安欧亚学院技术服务专项“期货公司报表自动化和数据可视化应用研究”研究成果(编号:OYJSFW-2021003),西安欧亚学院2021年度校级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基于OBE理念的‘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建设研究——以《商事法律应用》课程为例”研究成果(编号:2021YB025)。


引 言

应用型本科高校金融专业无论是在人才培养还是在课程体系构建上,都应以强化金融专业的实践特色为基础,并且结合本科教育目标和人才培养目标,制定合理的教学实践方案和人才培养方案,以本科金融专业学生就业和发展为教育目标,实现专业教学和社会需求的统一。

应用型本科金融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应用型本科高校金融专业在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上,首先应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促进专业知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用知识体系教、价值体系育、创新体系做,倾心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高校通过课程教学充分挖掘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思想和价值的引领。一是用制度保障课程思政。完善教材建设制度,突出金融学专业课程的价值取向;完善金融专业教师培训制度,加强对专业教师课程思政能力的培训力度;完善科研申报制度,鼓励专业教师申报课程思政教改项目;深化教学改革制度,开展金融专业教师课程思政教学竞赛,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二是多元化考评课程效果。金融学专业课程思政的目的是,让学生既要做专业方面的有用人才,又要做有爱国情怀、有理想信念、有使命担当的新时代好青年。这就需要在考评时将学生的认知、情感、价值观等指标纳入其中,将传统的客观量化评价和主观效度检验相结合,采用动态评价、效果评价、民主评价等方式,多元化充分化衡量学生成长成才的情况,反映金融学专业课程中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结合度。

应用型本科高校金融专业在制定人才培养目标时,应当明确学生的专业方向,从而以不同方向建立不同的学生发展模型,适应学生的专业发展需求和就业需求。从金融专业就业市场上看,并不是所有金融专业的学生都可以从事金融市场分析、金融战略制定等高层次的工作,这既是学历的限制(本科金融学生在毕业后只能从事比较基础性的金融工作),也是金融行业对于专业能力严格要求的体现。本科金融学生如果想在本行业就业市场中保持竞争力,必须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理论能力和实践能力。以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系统为例,中国人民银行向来崇尚高学历、年轻化,同时以多元化的岗位吸收不同层次的金融专业人才,中国人民银行的分支机构对于金融人才的招聘有着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金融专业人才包括管理人才和专业人才,在很多情况下,这类人才具有多重职业功能和价值,可以在管理和专业上实现转化。而狭义的金融专业人才则仅仅指专业技能人才,他们只具备金融专业技术资格,并不具备相应的管理才能。对于不同的人才属性,中国人民银行在岗位安排和员工进一步培训发展上都有着明显的不同。本科高校在确定金融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时,应当充分考量金融就业市场对于不同专业人才的不同要求,以不同的岗位专业能力要求和不同的岗位方向,引导学生开展具有侧重点的专业学习和实践。同时在学生的考试考核中,要对学生的专业能力展开客观、科学的考查,从而为学生的职业发展提供有力参考,避免学生在就业时走进误区,在不清楚自身专业实力和当前就业环境匹配度的情况下,陷入就业困境和自身心理危机。

以金融专业就业市场作为应用型本科高校金融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高校能够从近几年的金融专业就业报告中得到启示。从中国人民银行金融专业的招聘报告来看,中级金融专业技能人才的需求量最大,高校应当鼓励金融专业学生参加专业资格考试,获得相应的专业技术资格。从工作量和工作业绩来看,职位越高,相应的发展机会就越好,越能够开展业绩高的业务,高校金融专业学生应当树立远大的职业目标,并且以专业能力为基础,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这是有利于自身金融职业的发展的。从银行内部的升迁上看,具有中级和高级金融专业资格的人获得升迁的机会更大,金融系统看重员工的专业能力,这是获得相应行政职务和职业发展机会的前提,高校金融专业学生应当加强对于金融理论知识的学习,并且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实务能力,从而以工作效果实现自己的专业能力转化。应用型高校金融专业可以通过构建“产业需求+核心技能+专业实践”的人才培养模式,基于产业需求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依托校企联合实验室的企业真实项目,培养厚理论知识、精操作技能、强行业实践有机融合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以行业共建为依托,以企业用人标准为依据,以高水平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为平台,全面提升专业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基于深度产学合作模式,着力培养具有扎实专业能力、具备良好综合素养、符合职场标准的高质量应用型人才。

应用型本科高校金融专业可以通过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升培养效果。首先,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紧密围绕特色人才培养目标,培养重品格、会思考、善沟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国际化视野、创新能力和较强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整体优化为原则,以现代科技和专业技能的要求为基础,改革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梳理教学方法和手段,以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为目标,增加综合性实践;围绕课程进行课程设计,兼有综合设计、实际操作、虚拟仿真等,实现学理论、做实践、练技能、会设计的课堂教学改革目标;结合第二课堂,指导学生参加与课程相关的大赛,进一步巩固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应用型高校金融专业人才培养的重点在于实践和考核,这是与金融专业就业市场对于人才发展的要求相对接的,同时也是提升金融人才专业能力的有效保障。高校需要深入了解金融市场的发展动态和人才需求动态,从而适时调整和优化自身的人才培养方案。对于本科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来说,专业技能是核心竞争力。高校金融课程需要转变其功能,由专业教学向提升学生的专业综合能力而转变,提升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学习效果,在课程中为学生提供在金融行业生存的条件和技能,并且强化金融知识与技能的转化、过程与方法的统一、情感价值观与专业能力的共同发展,从而在金融课程的学习中获得相应的专业实践能力和经验,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综合素养,以适应未来金融行业的挑战。

应用型本科金融专业课程体系构建原则

本科金融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应当强化金融专业的实践特性,以就业为导向,以课程不断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养,从而不断提升学生的就业质量。对于本科金融专业学生的就业来说,首次就业方向、就业岗位以及学生的首次就业要求是十分关键的,这将决定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方向。高校应当重视金融专业就业的特殊要求,结合金融专业学生的职业发展期许,制定更加科学化的金融专业课程体系,不仅为学生金融专业能力的提升打下基础,同时也能够引导学生在高校学习的过程中不断优化自己的职业规划,从而适应未来就业市场的要求。

应用型本科高校金融专业实践认知能力的培养主要通过认知实习、项目实践、毕业实习等教学环节完成,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主要通过课程能力训练、基本职业能力训练、校企合作项目等实践环节完成,设计开发能力的培养主要通过专业基础课程设计、专业综合课程设计(学年论文)、毕业设计(论文)等教学环节完成,实践能力的培养主要通过专业基础课实践、集中实践等教学环节完成,独立实践能力的培养主要通过大学生创新活动、技能竞赛、学科竞赛等教学环节完成。课程实习、毕业设计(论文)、毕业实习互相结合,形成综合实践体系,构成培养较强实践能力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最后阶段。校企共建实训基地建设项目的开展是巩固高校大学生理论知识、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有效手段。实训基地既能让学生学习理论知识,又能促进学生的实际锻炼与动手操作,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构建应用型本科高校金融专业的课程体系应关注实践教学平台的搭建。在课程建设中,关注课程中真实案例的占比、毕业设计中企业真实项目的占比、行业导师占比等。在学生培养方面,关注学生参加竞赛的情况、一流企业的实习就业占比以及学生行业影响力等。通过搭建“真实案例+真实环境”相融合的实践教学平台,深化实验课程建设与实践教学改革,依托校企共建平台,协同育人,通过企业导师进课堂、企业实地讲学、校企合作班、企业真实项目教学等手段推动项目式教学及合作式学习,优化“认知实习—课程实验—项目实训—综合实践—毕业实习”分层次、模块化、不间断、递进式实践教学体系。突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持续改进实验评价体系,提升实验教学效果。

应用型本科高校金融专业课程应当重视专业实践,需要在学分、学时上开设集中式的实践教学环节,金融专业教师要充分利用自己的社会经验和专业实践能力,帮助学生了解清楚就业市场对于人才的能力要求。高校应当加强与社会金融企业、机构之间的实践教学合作,不仅为学生的实习、就业提供平台,也能够帮助学生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将金融理论知识同实际操作联系起来,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和专业素养。金融专业在本科教学阶段依然是以教授金融理论知识为主,但高校应当强化金融专业学生的通识教育,不断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金融专业不仅考验着学生的金融专业能力,同时也是对学生价值观和职业道德观的巨大挑战。金融行业是国民经济中资金交易量最大的行业,对于刚迈入社会的大学生而言,如果不能明确自己的职业规划,不能守住自己的职业道德底线,很容易在职业发展中迷失自己,从而失去选择金融专业的初心。高校在加强学生金融专业知识理论学习的同时,也应当开设一些与学生未来就业、专业实践相关的选修课程,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促进学生金融专业学习的创新,为自己的专业发展建立更加明确的规划。

应用型本科高校应当进一步优化金融专业的课程设置,不断突出金融专业的发展特性,从而为学生提供更加精准、科学化的发展指导。从金融本科阶段的教育层次上看,金融专业教学应当引导学生充分掌握专业知识和理论,同时培养学生基本的金融专业实践能力,从而保障学生对于初次就业和选择的权益。也就是说,本科金融专业教学首先要做的是让学生能够在金融行业中获得一席之地,这是金融专业本科培养阶段的核心任务。以金融专业学生的就业为导向,高校金融专业本科教学在课程设置上不应复杂化、重复化,而是集中在金融专业的相关课程教学,对于一些交叉教学内容也应当尽量避免,例如金融专业中包含着经济学理论,那么学生在课程选择时可以直接跳过经济学专业课程,这样既减轻了学生的学业负担,同时也能够更加精准地学习与金融相关的经济学内容。对于金融专业课程的设置,高校应当体现其专业教学的侧重点,而不应当追求金融专业的一般教学。金融专业课程设置可以围绕区域金融行业发展或是金融企业发展凸出实际案例分析,在课堂分析中引导学生充分了解金融专业的相关知识理论和实践脉络,让学生更加清楚和了解金融发展的本质以及对社会经济的作用,这样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动力。相对于开设一些复杂的、高层次的金融专业课程,以实际金融案例和就业要求对学生进行教学和实践指导,能够产生更为明显的教学效果。高校需要把握金融专业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平衡,既要在课程教学中引导学生充分掌握金融专业的理论知识,也要以就业环境和就业要求为指导,引导学生将专业实践放在首位,重视对于金融操作实务能力的培养。

以校企合作实现应用型本科金融专业人才培养和课程实践的统一

应用型本科高校金融专业学生的培养需要与金融行业的发展特性结合起来,不仅在教学中体现金融专业的实践特性,同时也要推动金融教学的社会化,以金融行业的发展动态不断推进学生培养和教学的革新,从而建立起本科高校金融专业教学和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

校企合作对于金融专业教学和人才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它能够引导金融课堂教学走向实践,并且在现实的金融实务中不断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养,使学生在高校内的专业学习能够转化为可应用的专业能力,从而促进自己的职业发展。基于本科金融专业的教学和人才培养特性,高校所主导的校企合作方式主要是订单式人才培养,这一方面是基于金融专业就业市场的需求,以具体的招聘要求建立明确的教学和就业指导方案,从而促进本科金融专业的就业和发展;另一方面也体现了本科金融专业学生就业的难度,金融专业学生就业相对于其他专业更加看重学历和教育层次,对于一般学生的就业来讲,这无疑增添了巨大的困难。金融专业就业市场的残酷性决定了应用型本科高校需要在校企合作中首先保证学生的实习和就业走向,其次才能引导学生在企业实习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订单式人才联合培养下的校企合作形式,能够促进双方的功能互补,从而实现金融专业人才的供需平衡。金融企业可以根据岗位的不同要求,对于本科金融专业的学生进行不同选择和培养,而学生也能够基于岗位要求和职业发展要求建立明确的职业发展规划,以自身的专业能力和专业水平适配金融企业的人才需求。

应用型本科高校开展金融专业校企合作,是以金融企业的人才需求为定量的。在企业和高校的双向选择中确立重点培养学生,这需要以金融企业提供相应的实习、就业岗位为前提,从而保障学生的权益。对于订单式人才校企合作项目中培养对象的选择,高校可以从专业成绩或学生的自主职业发展意愿等方面进行考量,以确保金融企业人才的需求与学生的个人职业规划相一致。在校企合作的金融专业方向上,高校需要参考金融专业的教学类别,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专业能力确定未来的职业走向,引导学生去银行、保险公司、金融中介等不同的金融单位实习,从而实现学生不同方向的发展。高校应当以金融专业教学资源和教学团队作为开展校企合作订单式人才联合培养的依托,虽然校企合作是为了实现学生的就业,但是学生就业质量的核心仍然是其专业的金融理论和实践能力。高校在选择校企合作的社会金融企业、机构时,一定要参照金融专业的教学要求和育人要求,为学生提供优秀的专业实习和就业平台,并且将学生的实习成绩纳入到教学的综合考量中。开展金融专业订单式人才联合培养校企合作,高校依然是人才培养和发展规划的主导,需要以优秀的金融专业教学质量和科学化的金融专业人才指导,逐渐改变金融专业学生在就业和职业发展中的被动地位,虽然订单式人才联合培养是以学生的就业为前提,但是却不应以学生的就业数量代替就业质量和发展质量,高校要针对企业的金融人才特殊需求,建立层次化、体系化的金融专业教学和育人方案,以不同方向、层次的金融专业人才满足金融就业市场和金融行业发展的需求。

参考文献:

[1]白峰.新形势下加强金融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分析和思考[J].金融发展研究,2020(6):90-92.

[2]王哈呐,曾贵.基于就业导向的应用型本科院校金融专业课程设置优化——以湖南工程学院为例[J].高教论坛,2020(7):24-28.

[3]王玉芳,张飞霞.高等院校金融专业校企联合培养探索[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17(3):129-132.

(刘月:西安欧亚学院金融学院)

责任编辑:张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