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国情怀,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之一。当前,在历史教学中,教师重时空观念、轻思想导向,重历史解释、轻价值判断,重必备知识、轻核心价值等现象较为普遍。即使他们比较重视学生家国情怀涵育,但单向灌输、缺乏协商共识,逻辑粗疏、无法自圆其说,叙述随意、导致事与愿违等问题仍较为突出。那么,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如何应用历史学科丰富、多样的家国情怀资源,增强学生对主流价值的认同感,以及学生对民族复兴的责任感呢?下面,笔者以《中外历史纲要》(上册)教学实践为例,谈一谈涵育学生家国情怀的几点思考。

一、把主流价值融入叙述与评判中,增强学生的认同感

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明确提出:“历史课程要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对人类历史发展进行科学的阐释,将正确的思想导向和价值判断融入对历史的叙述和评判中;要引领学生通过历史学习,认清历史发展规律,对历史与现实有全面、正确的认识,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以及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历史观;将正确的思想导向和价值判断融入对历史的叙述和评判中;要增强学生的历史使命感,不断增强学生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

例如,在执教第20课《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时,笔者以“摇摆:武夫当国,难言北洋”为主题,利用教科书中的“史料阅读”设计了如下问题,在师生对话、生生问答中强化了学生对民主的认同。

三年以来,吾人於共和国体之下,备受专制政治之痛苦。自经此次之实验,国中贤者,宝爱共和之心,因以勃发。厌弃专制之心,因以明确。吾人拜赐於执政,可谓没齿不忘者矣。然自今以往,共和国体,果能巩固无虞乎?立宪政治,果能施行无阻乎?以予观之,此等政治根本解决问题,犹待吾人最后之觉悟。

——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1916年2月15日),《青年杂志》第1卷第6号

问题1:你认同“三年以来,吾人於共和国体之下,备受专制政治之痛苦”的观点吗?为什么?

问题2:“国中贤者,宝爱共和之心,因以勃发”的表现有哪些?

笔者让学生探讨了以上两个问题,学生从中认识了专制之害、共和之难,增强了他们对共和国体的理解与认同。

问题3:若说共和国体无虞、无阻,证据有哪些?你认为立宪政治的虞和阻具体指什么?面对共和国体之虞和立宪政治之阻,陈独秀的解决之道是什么?

笔者为学生分析了共和与立宪等条件,引导学生理性看待民主,客观认同民主体制。

问题4:你认同“此等政治根本解决问题,犹待吾人最后之觉悟”的观点吗?“吾人最后之觉悟”有哪些觉悟?陈独秀等人是如何启发“吾人最后之觉悟”的?吾人最后觉悟了吗?你准备为“吾人最后之觉悟”做什么?

学生讨论后,笔者进行了总结:武夫当国,秩序失范;实业救国,社会巨变;文人匡国,道路转换。摇摆中国需积蓄前行力量,摇摆中国需拨正航向,振兴中国需新型政党。那么,中国共产党是怎样带领中国人民找寻新道路、开创新局面、开启新纪元的呢?我们下一单元接着讲。

在上述教学中,笔者通过改变叙述方式和评判方式,从讲向问转变,从单向灌输向多方协商转变,在师生对话、民主协商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自主生发对民主共和的认同,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对中国共产党能够精准把握错综复杂的局面、选择正确道路的认同。

二、把正确导向嵌入视野与思维中,提升责任感

历史课程标准指出:“学生通过高中历史课程的学习,进一步拓宽历史视野,发展历史思维,提高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能够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并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识并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具有广阔的国际视野,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历史观,为未来的学习、工作与生活打下基础。”

下面,笔者以“追寻纯真,大道无垠——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为例,谈一谈拓展学科视野,发展历史思维,增强学生责任感,涵育学生家国情怀的尝试。

1.富“死”的隋

帝以诸蕃酋长毕集洛阳,丁丑,于端门街盛陈百戏,戏场周围五千步,执丝竹者万八千人,声闻数十里,自昏达旦,灯火光烛天地;终月而罢,所费巨万。自是岁以为常。诸蕃请入丰都市交易,帝许之。先命整饰店肆,檐宇如一,盛设帷帐,珍货充积,人物华盛,卖菜者亦藉以龙须席。胡客或过酒食店,悉令邀延就坐,醉饱而散,不取其直,绐之曰:“中国丰饶,酒食例不取直。”胡客皆惊叹。其黠者颇觉之,见以缯帛缠树,曰:“中国亦有贫者,衣不盖形,何如以此物与之,缠树何为?”市人惭不能答。

——《资治通鉴·隋纪》(中外历史纲要·上第37页“问题探究”)

问题1:这段材料反映了什么?可信吗?为什么?

若说可信,可以隋文帝的改革措施成就“开皇之治”的局面和仓库、运河、洛阳城等教材内容佐证大隋的富庶;若说不可信,材料出自《资治通鉴》,司马光借此劝诫君主勿骄奢淫逸、好大喜功,或有夸大之嫌;若说不可全信,则两者可兼而论之。

这样,既训练了学生的文本阅读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史料辨析和史料实证素养,学生对“隋朝兴亡”的基本知识有了深刻的理解,真是一举多得啊!

问题2:外来“黠者”尚能“觉之”,隋朝当政者为什么不能“觉之”?你赞同“隋炀帝自恃强盛,大兴土木,穷奢极欲”,最终引发起义、导致灭亡的结论吗?

“黠者”能“觉之”,稍有常识的人也能“觉之”,为什么“英明神武”的皇帝却不能“觉之”呢?或许正是“英明神武”,才不屑于“觉之”,群臣百姓深知他在乎“英明神武”,才不敢让他“觉之”。他大兴土木、穷奢极欲时自己不“觉”,也无人敢使之“觉”;他三征高丽、民不聊生时,自己不“觉”,也无人敢使之“觉”。

笔者对隋亡问题进行了拓展,学生从中了解了隋朝不是富“死”的,而是富而不均、富而不进、富而不可控、富而不怜贫才“死”的,这样就加深了学生对“共同富裕”的认同和理解。

2.强“死”的唐

《职贡图》是唐朝画家阎立本创作的绢本设色画,描绘的是唐太宗时南洋的婆利、罗刹与林邑国等前来朝贡及进奉各式珍奇物品的景象,作品体现了大唐包容的多元文化,反映了唐朝与各民族的关系非常融洽,体现了唐王朝的强盛。

问题1:外国使节和边远少数民族使臣朝贡与王朝强盛有什么关系?

隋亡唐兴,李唐君臣励精图治,先后出现“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国势强盛,远播四方,民族融洽,文化多元。由此可见,国家强盛与民族关系、对外交流呈正相关关系。通过学习,学生维护民族团结及世界和平的责任感油然而生。

问题2:隋朝史实证明,国力强大未必民族融合。民族关系融洽、中外交往亲善需要哪些条件?唐朝是怎么处理这类问题的?有哪些启示?

除了国力强盛外,还要有自信、包容、开明、开放的气度。国力不仅包括经济、军事力量,还包括民族凝聚力、国家亲和力和道德感召力。说到底,国之交在于双方都能获得持久的利益。这个“益”不仅包括有形的“利”,还包括无形的“礼”和持久的“力”。

在此,笔者还为学生介绍了唐朝政治、民族关系等基本知识,带领学生复习了对外关系等初中知识,增强了学生维护民族团结的责任感。

问题3:有观点认为唐亡于藩镇,藩镇设置源自版图拓展、加强边防之需。如此说来,唐朝岂不是强“死”的?你怎么看?

第一,玄宗怠政,外重内轻,朝政腐败导致“安史之乱”,藩镇尾大不掉。

第二,藩镇割据百余年,虽然削弱了唐朝的统治,但在一定程度上也延续了唐朝的政权。

第三,宦官专权、朋党之争、农民起义等“数症并发”,要了唐朝的“命”。

通过学习,学生了解了唐朝灭亡不是因为“强”,而是因为不“强”、不持续地“强”。此时,笔者教育学生要胸怀家国情怀与天下责任,要敢于担当,勇于奉献,从小事做起,从身边的事做起,努力为国家现代化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

3.寻“道”的人

问题:你觉得什么是“富”,什么是“强”,什么是“富强”?

在此,笔者以开放的方式结尾,使学生理解了无论“富”还是“强”,最终都必须依靠“人”。因为只有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富强才是真富强。

宋人杨炎正生逢乱世,尚且不忍去国归隐,乃有“故国且回首,此意莫匆匆”的嗟叹。我辈盛年逢盛世,焉能在素养“落地”的大时代“此意匆匆”,就此“躺平”呢?笔者以为,与其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涵育核心素养,我们永远在路上。

作者单位 西安市铁一中学

责任编辑:张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