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历史解释是以时空观念为前提,以史料证据为支撑,以历史理解为基础,有意识地对过去提出理性而系统的具有因果关系的叙述。”可以这样说,所有历史叙述在本质上都是对历史的解释。下面,笔者结合实际教学,对影响历史解释的因素进行简要分析。


一、个体差异对历史解释的影响

历史解释的主体是人,最终也是为人而服务的。葛兆光老师在《中国思想史·第一卷》中有这么一段描写先秦诸子百家争鸣的话非常精彩:“没有社会作为人生坐标的参照系,个人是没有位置的……为什么人在社会中的思想行为拥有不证自明的意义?为什么个人的价值必须在社会中才能实现……因为在那个时代,道德理性与社会价值还没有笼罩一切,动荡不定的时代使思想也动荡不定。” 这段话点名了人与社会的互动作用,凸显了人的价值与意义。

2021年,全国乙卷第41题要求学生概括希罗多德与司马迁作为伟大历史学家的共同之处,答案是:“历史学家的使命感;追求客观真实,理性叙述历史;创新精神;开阔的视野;实地查访与史料调查精神。”这一题目主要考查学生遇到问题时能否从个体因素出发,分析史学家治史的优点。

二、时代背景对历史解释的影响

高中历史的历史性与时代性是辩证统一的。在培养学生历史解释能力时,教师应引导学生从时代发展的角度分析历史解释的差异性。近代以前,多数学者对商鞅变法及王安石变法的评价以负面为主,很大程度上是受到了儒家思想的价值追求影响:反对“苛政”,摒弃“聚敛之臣”。宋代大儒朱熹在谈及王安石时认为,王安石“以财利兵革为先务,引用凶邪,排摈忠直,躁迫强戾,使天下之人,嚣然丧其乐生之心。卒之群奸肆虐,流毒四海,至于崇宁、宣和之际,而祸乱极矣”。近代以来,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向西方学习是时代发展的需求。梁启超在《王安石传》中盛赞王安石:“以不世出之杰,而蒙天下之诟,易世而未之湔者,在泰西则有克林威 尔,而在吾国则荆公。”

三、立场、动机、目的对历史解释的影响

毛泽东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文中提及了帝国主义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压迫、政府加重税收对人民的压迫、地主的地租和高利贷对农民的压迫、军阀政府对士兵和老百姓的压迫,并提到“如果我们认识了以上这些矛盾,就知道中国是处在怎样一种皇皇不可终日的局面之下,处在怎样一种混乱状态之下。就知道反帝反军阀反地主的革命高潮,是怎样不可避免,而且是很快会要到来”。

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从立场、动机、目的的角度认识毛泽东同志是鲜明地站在中华民族、站在普通劳苦大众的立场上,论述中国革命形势的,凸显了中国共产党是坚定地站在人民群众一边的,是要通过彻底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推翻压迫中国人民的三座大山,实现民族独立和解放的。

四、史料对历史解释的影响

史料是历史解释的基石,是历史解释的起点。史料的类型、史料的说明性、史料的全面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历史解释,甚至决定了历史解释。1918年,胡适在为《中国哲学史大纲》做导言时说道:“以现在中国考古学的程度看来,我们对于东周以前的中国古史,只可存一个怀疑的态度。”胡适先生的“有一分证据,说一分话”“宁可疑而过,不可信而过”“宁可疑而错,不可信而错”将历史解释的严谨性与史料的严谨性紧密结合了起来。1925年,王国维在清华讲授 《古史新证》时提出“二重证据法”,进一步强调了文献史料的历史价值。

笔者以为,史料实证本身就是一种历史解释,史料实证是通过信度较高的史料追寻历史真相的,历史解释只是对历史事件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判断的。

五、史观和评析对历史解释的影响

历史只有经过了历史解释才更有意义,才能更好地发挥为人类社会服务的作用。如果说历史解释是历史学习的灵魂,那么史观就是历史解释的灵魂。

陈旭麓在《中国近代新陈代谢》中是这样分析“中体西用”的:“那时候,天下滔滔,多是泥古而顽梗之人……如果没有‘中体’作为前提,‘西用’无所依托,它在中国是进不了门,落不了户的。”吴宗国在《唐代科举制度》一书中谈及唐朝科举制度时这样评价道:“进士科出身的文学之士普遍缺乏政治才干……开元末年到天宝年间掌权的李林甫等虽有杰出的政治才干,但由于缺少统治理论和经史知识、缺乏政治远见,因而在某些制度的变更上造成了严重失误。”上述两则历史解释,将历史事件放在当时的背景下进行了辩证分析。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同样可以以唯物主义史观解释历史事件,培养学生的理性客观精神。

六、历史逻辑性对历史解释的影响

历史的逻辑性与逻辑的历史性是辩证统一的。如果说五大核心素养是一棵大树,那么历史的逻辑性就是连接树根、树干和树叶的树枝。

1.重视史料实证能力的培养

五大核心素养不是孤立的,史料实证能力的高低在五大核心素养中最明显地制约着学生历史解释素养的养成。这两大核心素养的关联性极强,加之学生史料实证基础在中学阶段是相对薄弱的,因此,笔者将史料实证能力培养与历史解释能力培养紧密结合在一起,以促进学生历史学科素养的提升。

2.重视历史背景的学习和认识

意大利学者贝奈戴托·克罗齐在《历史学的理论与实际》中提到的“一切真历史都是当代史”经常被误读为“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这句被误读的话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历史研究的历史性和时代性是辩证统一的。在大单元教学模式下,笔者对学生进行了纵横联系、逻辑联系的训练,使学生更加深刻地了解了不同的历史背景,有效促进了学生历史解释素养的形成。

3.坚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深刻回答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性问题。2020年,教育部考试中心研制的《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中国高考评价体系说明》,更是以“立德树人”为核心,充分体现了“价值引领、素养导向、能力为重、知识为基”综合评价理念。

因此,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必须紧跟时代发展的脚步,坚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价值引领,更好地发挥历史学科的育人价值,体现历史学科的时代性,积极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接班人。

作者单位 西北工业大学附属中学



责任编辑:张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