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语

2022年,陕西省将全面使用新版高中历史教材。如何用好新教材,充分聚焦历史学科特点,实现学科育人价值,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如何通过“教、学、评”一体化改善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在实践中落实对学生历史解释、家国情怀等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如何在《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一核四层四翼”的整体架构下,科学、高效地复习备考?本期我们对这些教师普遍关心又亟待明晰的问题进行深入探讨,以期能够为同仁提供帮助。

——栏目主持人 李树全


基础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历史作为一门人文学科,其丰富、多元、详实的内容在立德树人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古今中外发生的历史事件、出现的历史人物,很多都可以激发学生思考,启迪学生智慧,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是很好的育人素材。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聚焦学科特点,挖掘对学生成长有益的因素,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坚决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但教师如若罔顾历史学科的特点,空谈所谓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是很难对学生进行真正意义上的教育的,也难以实现学科育人的目的。

下面,笔者结合实际教学,从六个方面谈一谈聚焦学科特点、挖掘学科育人要素、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方法。

一、落实整体意识,培育家国情怀

从分散走向整体是人类历史发展的趋势。新航路开辟以后,人类历史逐渐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特别是工业革命后世界各地的联系更加紧密。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从人类历史发展的角度,分析中外历史的内在联系,从而增强学生的历史洞察力和使命感,使学生能够从整体角度思考人类的命运,并进一步思考国家与民族的命运,从而对国家、民族产生真挚的情感。如果教师忽略了人类历史发展的整体特点,学生的历史认识就是碎片化的,不利于他们产生真挚的情感,也不利于他们产生深厚的家国情怀,甚至会使他们对历史产生错误的认识。

例如,在讲授《鸦片战争》一课时,教师可以将鸦片战争时期中外历史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比较。鸦片战争时期的世界工业化潮流汹涌澎湃,世界联系十分密切,而当时的中国日益走向封闭,与世界潮流背道而驰,清政府还沉醉在“天朝上国”的梦幻中。学生通过学习就会认识到:一个民族在任何时候都不能自我封闭,不能罔顾世界发展大势。联系今天,学生也会进一步思考,他们就会认识到:无论在何种情况下,中国一定要坚持对外开放,绝不能走自我封闭的老路。在中外历史联系中,学生关注国家、民族命运的情感自然而生,这难道不是一种很好的爱国主义和理想信念教育吗?

如果教师在教学中没有关注当时的世界发展潮流,学生对鸦片战争可能会缺乏深刻、全面的思考,更不可能从历史的角度思考今天、展望明天。

此外,教师在历史教学中要落实整体意识,要引导学生从世界的角度看中国,从中国的角度看世界,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这对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使学生成为一个健康的人,以及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坚持贯通意识,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

历史事件的发生都有其相应的历史背景。在历史教学中,教师不能用孤立的、静止的眼光看待历史事件,要树立贯通意识,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分析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了解历史事件发展的内在逻辑,把握历史发展的规律和方向,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品质,树立正确的历史意识。

例如,《毛泽东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一课主要讲述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以及毛泽东思想形成发展的历程。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简单地只讲授这一内容,一定要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近代中国思想发展历程结合起来,引导学生从中国近代百年思想演变的历程中,理解近代中国为什么会选择马克思主义?

近代以来,随着西方的侵略,中国出现了向西方学习的思想。中国近代向西方学习经历了从学习西方技术到学习西方制度,最终到学习西方思想文化三个阶段,但无论怎样向西方学习,都没有给中国社会带来根本的改变。在向西方学习无法从根本上改变中国社会面貌的背景下,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一批优秀的中国人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正是这一选择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方向,改变了中国近代百年屈辱的历史。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内容与整个中国近代思想变化历程结合起来,这样不仅能够使学生对中国近代思想发展有完整的认识,还能够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中国从向西方学习到选择马克思主义,这是历史的必然。学生只有对近代中国思想发展历程有了完整的认识,才能进一步坚定社会主义方向。

一段时间以来,学校过于重视应试教育,对理想信念教育相对重视不够,导致部分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或多或少出现了一定的问题。因此,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坚持贯通意识,培育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这对学生正确认识中国历史,尤其是中国近现代史,认识中国为什么选择社会主义,为什么选择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有着重要的意义。

三、践行细节意识,深化历史认识

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要树立细节意识,要多关注历史细节,从细节处观察历史发展的变化和特点,充分体现历史教学的价值和意义。

一切重大的历史现象都是由一个个细节构成的。关注历史细节,能使学生了解真实的历史,更好地理解、认识历史。首都师范大学叶小兵教授指出:“细节往往是具体的、形象的,可以使已经逝去了的历史重现有血有肉、有声有色的原状,使学生感受历史的真实。细节往往又是典型的、有特色的,可以以小见大,于细微处见精神,使学生更加真切地了解和认识所学的史事。细节还往往具有启发性,可以引发学生的联想、想象等思维活动,加深对所学知识的认识。”

例如,讲授《中国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一课时,对中国为什么要开放这个问题,很多教师往往是用结论性的空话、套话进行表述的:经过十年“文革”,中国国民经济停滞不前,所以要对外开放;中国与世界发达国家差距越来越大,所以要对外开放等。空洞的结论不足以对学生的思想产生冲击力,结论式的说教也很难让人信服,如果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根据细节为学生分析中国对外开放的背景、讲述当时中国赴西欧考察团的所见所闻、讲述1978年邓小平访问日本的细节,学生对中国为什么要对外开放就会有更深刻的认识。如邓小平访问日本期间,坐上日本新干线,感叹道:“快,真快!就像后边有鞭子赶着似的!这就是现在我们需要的速度”“我们现在很需要跑”“这次访日,我明白什么叫现代化了”。邓小平访日见闻,坚定了邓小平实行对外开放的决心。这些细节性的讲述,形象地说明了中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不仅使学生认识到中国对外开放的必要性和迫切性,还使学生对中国共产党务实、担当的精神有了深刻的了解。

细节是事件的颗粒,过程的链条,虽然琐碎、零散、无序,但积累和串联细节可以重建现场,呈现进程;释疑教材,点化课堂。苏格拉底曾说道:“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在历史教学中,教师恰当地运用历史细节,为学生介绍丰富多彩的历史,不仅可以使学生走进历史、理解历史、感悟历史,还可以点燃学生心中的“火焰”,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四、落实人物意识,塑造精神品质

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要树立人物意识,要“眼中有人”,善于帮助学生从历史人物身上汲取成长的养分,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历史是由人演绎的,离开了人,也就无所谓历史了。长期的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学生对历史人物比对历史事件更感兴趣。教师在教学中聚焦历史人物,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还能够帮助学生了解历史人物的智慧,这样学生就能够“接近”历史人物,走进历史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

例如,《挑战教皇的权威》一课主要介绍欧洲宗教,内容非常枯燥。教师如果只是单纯地讲授这些知识,学生就会觉得特别无趣,他们很难从中获得有价值的信息。教师可以以马丁·路德这个人物为抓手,带领学生走近马丁·路德,这样不仅能够破解本课的教学难点,还对学生的成长有所启示。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学生讲述马丁·路德的心路历程,介绍马丁·路德如何从一个虔诚的天主教徒转变为天主教的叛逆者,学生对马丁·路德不盲从权威的精神就会有深刻的认识;讲述马丁·路德的斗争历程,凸显欧洲思想解放历程的艰难,学生从中就能够感受到一个宗教改革家的勇敢精神;讲述马丁·路德的晚年生活,将一个有血有肉的马丁·路德呈现在学生面前,学生就能充分了解一个伟大人物丰富的情感世界。教师“眼中有人”,他的教学就是生动、鲜活的,这对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以及不盲从权威、追求真理的精神有很大的作用。

历史学科担负着培育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职责。关注历史人物,从历史人物身上汲取正能量,有助于学生制订合理的人生目标,树立责任意识。一个有着高度责任感的人,就会主动承担家庭的责任、社会的责任、国家的责任。

五、保持批判意识,学会明辨是非

当前,“教教材”“唯教材”现象比较严重,不利于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养成。因此,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要有批判意识,不唯书,不唯上,要在唯物主义历史观的指导下,对教材内容进行必要的整合、拓展,要敢于质疑,善于质疑,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努力探究历史的真实,培养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

例如,讲授《太平天国运动》一课时,教师如果只是照本宣科地讲述这场运动的过程,讲述这场运动对清王朝的沉重打击,学生眼中可能只有“革命”的暴风骤雨,只有这场运动的血雨腥风,只有这场运动的过程。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民族屈辱史,又是一部走向现代化的历史。教师如果从中国近代历史向现代化发展的角度带领学生审视太平天国运动,学生就会发现太平天国运动实际上是要建立一个理想化的小农经济社会,太平天国运动的领导人要建立的是一个新王朝。但如果从人类历史向现代化发展的角度来看,太平天国运动与现代化潮流是背道而驰的。教师从历史发展大势带领学生审视太平天国运动,不是要否定太平天国运动,也不会对这场运动的历史作用和地位(对清王朝的沉重打击)产生丝毫影响,而是为了使学生更全面地认识这场运动,更好地认清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方向,培养学生追求民主、文明等进步观念的。如果教师不能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带领学生审视这场运动,学生的历史学习可能会停留在知识记忆的层面上。久而久之,既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又不利于学生形成文明、进步的意识,他们就会逐渐丧失明辨是非的能力,这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是很不利的。

六、强化时代意识,关怀人类命运

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要有时代意识,要站在时代发展的角度思考历史,从历史中寻找对时代发展、社会发展有积极意义的因素。意大利学者克罗齐曾说道:“一切真历史都是当代史。”英国学者卡尔也提到“历史是现在与过去之间永无休止的对话”。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应当从社会现实、时代需要出发,抓住历史和现实的契合点,思考教学内容与现实社会的关系,实现历史教学的社会价值和意义。历史教学如果不能有效唤起学生对时代话题的思考,就失去了其应有的意义。

例如,《工业革命》一课最具有时代意义的话题是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以及科技进步与人类社会的关系。第一次工业革命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的一系列发明至今都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但第一次工业革命也带来了非常严峻的环境问题——大气污染、河水污染等,环境的恶化导致了疾病的流行。如1831~1832年,由于水污染等原因英国暴发了霍乱,造成约2.2万人死亡。1848年,英国再次发生霍乱,死亡人数超过7.2万。1854年,英国暴发了第三次霍乱,伦敦在10天中有500人死亡。面对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 19世纪中后期,英国开始以严格的立法来解决环境问题。通过近百年的不懈努力,工业革命时期所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得到了有效治理,泰晤士河变得水净河清,伦敦也摘掉了“雾都”的帽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但也同样面临着严峻的环境问题,如何解决经济发展与环境问题,是当前社会普遍关注的话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以英国这段历史为切入点,引导学生思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培养学生爱护环境、热爱国家、关心人类命运的思想品质。

教育就是生长,其本质是人的发展。也就是说教育的过程就是发掘人的天性、潜能及潜在价值的过程。如何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发掘学生的“天性、潜能以及潜在价值”,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必须思考的话题。

作者单位 西安市第八十九中学



责任编辑:张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