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当前,在高校美术教育中深入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受到了广泛的重视,因为其顺应时代与社会发展需求,满足了当前美术人才培养的现实要求。同时,国画是我国美术体系中的关键内容,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美术教育中,国画教学的运用在提升学生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实现优秀传统文化渗透与传承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分析国画教学在高校美术教育中运用的重要意义,探讨高校美术教育优化国画教学的有效途径,以期能为充分发挥国画教学对高校美术教育发展的促进作用,实现高素质美术人才培养目标提供有效参考。

[关键词]国画教学 高校 美术教育 运用


引 言

美术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素质教育背景下,美术教育发挥着增强学生审美能力和创新创造能力,开拓学生视野,提高学生文化艺术修养的重要作用。高校美术教育旨在培养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的专业美术人才。当今时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美术人才不仅要具备较高专业的知识与技能水平,同时还需要具有良好的人文品质和全面发展的能力,能够承担起推动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责任。国画教学时,可以充分利用国画中凝聚的中华文化内涵及传统美术技法,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和修养,培养学生的审美力、创新力和人文精神等,提高高校美术教育质量,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和美术专业水平的发展,最终实现美术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因此,高校美术教育中,相关教育工作者必须要重视和加强国画教学,探索国画教学在高校美术教育中的有效运用,发挥国画教学重要作用,提高专业美术人才培育质量。

国画教学在高校美术教育中的重要意义

1.有利于提高学生审美能力

国画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于中华文化的始终,是对中国文化视觉艺术发展历史与规律的最佳呈现,其以生动形象的形式向人们展示着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在国画悠久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独有的创作传统,主要是以对客观形象的细致观察为基础,再运用写意、寓兴的手法进行作品创作。这充分体现出在中国艺术审美关系中,以更偏向于主观的思维创作出主客体和谐作品的思维特点,从而使得国画艺术作品成为创作者寄情于物、抒发胸臆的重要载体。如国画中“以气韵求其画”,追求画中事物与实际事物的神似,通过对自然中的客观事物进行夸张、抽象等艺术处理,使其达到“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的境界。同时,国画注重意境,重视通过画面表达情感;讲究笔墨,处理时空灵活,能够打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甚至以大片空白来突出主题、表达情绪。这些都是国画所呈现出的独特的审美追求,同时这也赋予了国画独特的魅力。在高校美术教育中,加强国画教学,向学生充分展现国画独特的审美精神,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使其感受到国画的魅力所在,从而丰富学生的审美体验,提升学生的审美力。

2.有利于发展学生艺术修养

国画是中国特色文化艺术内容,在高校美术教育中加强国画教学,有利于为学生营造浓厚的传统艺术文化氛围,有效陶冶学生艺术情趣,增强对学生中华传统艺术文化的熏陶和感染,从而使学生在艺术体验中得到感悟与收获。在国画上千年的发展历程中,有着难以计数的优秀绘画作品和伟大画家,在国画教学中,通过对这些优秀绘画作品和画家的解析,在有效增强学生审美情趣,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同时,还可以使学生充分了解国画发展历史和我国艺术文化承袭渊源,使学生对中国传统艺术文化悠久发展历史有更加清晰的认知。在国画教学过程中,通过让学生临摹优秀作品进行针对性自主创作,不仅能够引导学生充分了解国画传统艺术价值,还能够促使学生用发展的眼光探寻国画艺术与现代艺术的契合点,在有效提升学生专业艺术创作水平的同时,也为传统国画艺术的时代发展奠定了基础。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加快中国传统绘画艺术在高校美术教育中的渗透与发展,促使青年人主动加强对凝聚着前人智慧的艺术结晶的学习与了解,进一步推动高校美术教育发展,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艺术的认同感,从而自觉吸收优秀文化艺术的精华内涵,不断提升自己的艺术修养。

3.有利于实现高校美术与德育的融合

高校要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就应在专业教学过程中,重视对学生思想政治、道德品质的教育,将思政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始终,以实现课程思政。德育是实现课程思政的关键点,在高校美术教育中,加强国画教育是实现高校美术教育与德育融合的重要路径。国画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国画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充分认识到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文化价值和在世界绘画艺术领域的重要地位,从而树立学生的文化自信,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引导学生加强文化自强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同时,国画还是中华民族发展历史呈现的重要载体,以独特的形式记录着中华民族发展历程。例如中国书法国画元素中通过呈现五千年前的仰韶文化至今,充分展现出朝代更迭过程中汉字文化符号的变化,记载了中华民族独特的世界观和文化史。又如国画大师徐悲鸿的《奔马图》,其创作于日本侵华的历史时期,以奔腾的骏马展现慷慨激昂的笔调,显示出遭受侵略、民族存亡的危急时刻,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抵抗精神和与侵华日军斗争到底的抗争决心。在国画教学中,引导学生探寻作品背后的文化内涵,可以有效激发起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凝聚民族团结向心力,强化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自觉承担起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重任,从而达到在美术教育中渗透德育的目的。

4.有利于推动传统艺术文化传承与发扬

在高校美术教育中加强国画教学,不仅可以让学生掌握传统的国画技法,更重要的是能够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华传统艺术文化,从而深刻感受中华民族传统艺术文化的重要价值和独特魅力,激发传统艺术文化兴趣,自觉投入到国画的学习和艺术创作之中,进而形成对中华传统艺术文化传承与发扬的意识。此外,在国画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实践性活动,既可以提高学生艺术修养,同时又使每个学生都成为了国画艺术文化的传承与传播的主体,通过对国画的创新表达,将国画艺术魅力向更广阔的范围推广,进而实现国画艺术文化在社会各层面的有效渗透,引发全社会对传统艺术文化的关注,以达到对传统艺术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的目的。

高校美术教育中国画教学现状和问题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高等教育质量越来越高,美术教育也取得了显著成绩。其中国画教学研究成果和人才培养规模、数量等也都取得了显著成绩。但国画教学中也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对人才培养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

1.教学体系不够完善

国画的发展历史非常悠久,是我国的国粹。国画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更能凸显中国文化内涵和展现国人精神品格,内容与形式之间存在着良好的共鸣。国画的发展与儒家、道家等传统哲学思想的发展息息相关,在历代国画画家的传承与发扬下,传统文化与绘画艺术相互融合,国画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艺术体系,既展现了独特的绘画技巧,同时又彰显出了文人墨客的风骨品格。国画讲求绘画意境,通过动静结合、主次有序、节奏起伏、虚实结合等多个方面技巧的运用,构建出流畅的画面及流动的气韵。

然而,高校的国画教学体系并不完善。部分高校着重基础理论知识教学,教学内容多以临摹、写生等实践绘画活动为主,缺乏对学生人文精神方面的培养,也未将其他学科与国画进行有效融合,没有彰显出国画独特的艺术特色和时代特征。

此外,国画与西方绘画有着很大的不同。西方绘画注重写实和技巧的运用,而国画更关注意境和留白,对光影的处理方法与西方绘画不同,造型上也偏抽象。但国画教学通常会受到西方绘画技巧的约束,教师在国画教学过程中会渗透很多西方绘画的内容,尤其将素描作为国画的基础,而这会对学生的造型方式、光影处理产生很大的影响,甚至会导致学生的绘画水平难以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2.课程设置不当

在国画教学中,应该要进行合理的课程设置和规划,然而很多高校的国画课程设置都不够合理。

高校的教学活动是以教学计划的课程设置为指导的,但许多高校美术专业课程设置专业性的指导思想是欠缺的。从学分的分配来看,要完成四年的本科学习顺利毕业,学生必须修够相应的学分,但在整个课程设置中文化课的比重相当多,这使得在整个学时数量里文化课占据着主导地位。文化课优先安排,专业课见缝插针的现象并不罕见,甚至有些学校专业课排得七零八乱,缺乏整体性和延续性。

从专业课的设置来看,目前我国高校国画专业主要有素描、速写、人体、白描、临摹、构成、写生、创作、画史画论,与西画专业课程基本同步且相似。没有照顾到国画的专业特点,也忽视了经典临摹、书法、古代文史哲知识的教学。很多高校对国画的课时设计也不合理,课时相对比较少,没有将国画和西方画的课时进行合理分配,很多教师也将主要精力投入到西方画的教学之中,这严重影响了国画教学。

3.实践教学环节缺乏

许多高校开设了绘画、色彩、风景、摄影等方面的实践课程,但却缺乏国画实践课程教学。教师重点讲授国画绘画理论知识,忽略了国画实践教学的重要性,没有将理论课与实践课联系起来,这就对学生将国画理论知识运用于个人作品创作产生了不利影响。国画的学习,每个学生都应该经历临摹—写生—创作三个环节,这三个环节既是相互独立的,但同时也是环环相扣的一个整体。在实际教学中,如果没有对这三个环节进行合理规划,会导致三者缺少连贯性。没有目的的临摹对学生绘画水平的提高并无益处。因此,在国画课堂上,教师不能只谈理论,还应帮助学生构建起理论联系实际的思维方式,帮助学生建立思考和探索艺术创作的思维方式。

国画教学在高校美术教育中的有效运用

1.展现国画魅力,吸引学生兴趣

现代高校美术教育中,要求以发展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培养创新型人才为目标。而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高校美术专业学生的专业能力参差不齐,部分学生对专业基础知识的掌握并不牢固,没有较为充足的专业知识储备。同时,高校美术教育中,国画专业发展时间尚短,专业教育仍旧以西式美术教育为主。这种问题的存在,导致学生对国画学习的积极性不高,不了解国画的重要价值,进而也难以发挥国画在美术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因此,高校美术教师在国画教学中,首先要让学生充分感受国画的魅力,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自觉投入到国画学习之中。教师在进行国画教学过程中,不能忽视对国画理论的讲解。国画是一种传统艺术形式,其包括丰富的艺术理论及信仰、道德、习俗等多种元素。教师教学若仅仅停留在专业技法语言的教授上,则难以使学生了解国画所蕴含的文化理念和意义体系等,学生只有掌握国画理论,才能够读懂国画,体会国画的博大精深,感受国画独有的魅力,进而对国画产生兴趣。例如教师在进行南宋徐崇思《牡丹蝴蝶图》、清代马逸《国色天香图》等历代名家的牡丹国画赏析教学时,不仅要重视对牡丹国画技法的讲解,同时还需要向学生介绍牡丹的传统文化,以加强学生对名画的理解,从而使学生真正感受到牡丹作为“真国色”的文化象征意义,从而加深学生对牡丹国画的理解。通过对国画理论的讲解,使学生感受到国画丰富的内涵,进而激发学生兴趣。

2.优化课程设置,丰富国画教学内容

高校美术教育中运用国画教学应进一步优化课程设置,明确国画教学在美术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同时丰富国画教学内容,合理设计课程教学。首先,国画作品具有丰富的艺术价值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传统国画强调意蕴、意境、意趣,匆匆而过的教学难以让学生很好地品味国画。因此,高校美术教育应当适当增加国画赏析课程,以国画发展历程中众多不朽的艺术作品为载体,通过专门的优秀作品赏析课,由教师带领学生对国画作品进行全方位分析与鉴赏等,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陶冶学生情操。同时还可以引导学生从时代发展的角度解析国画作品,以更好地促进学生创作能力的提升。其次,在国画教学课程设置中,在设置好必修课程的基础上适当增加一些外延学科课程,以拓展专业教学范围。国画重视精神意象的抒发,因而在国画的创作中不仅要具备一定的专业技法和造型能力等,同时对个人的审美能力和文化修养要求也比较高。这需要学生有历史文化方面的知识积淀。因此,在课程设置中,可以将国画教学课程尝试与中文专业课程适当结合,挖掘和提炼不同学科中的共性知识,再将其与国画专业知识相互融合,从而弥补国画教学在传统文化教学方面存在的一些不足,进而有效提高学生的艺术文化素养。

3.强化基本功训练,提高国画教学有效性

国画在悠久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作画技法。要在高校美术教育中提高国画教学的有效性,就不能忽视对学生基本功的强化训练。首先,国画教学要重视学生的笔墨训练。要使学生完成的国画作品不仅要构图合理,同时还要与丰富的笔墨变化实现完美融合。在国画教学中,笔墨训练是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是国画创作的重要基础,也是一切技法和表现手法运用与呈现的基础。如果学生不能很好地掌握笔墨技法,那么就难以完成一部优秀的国画作品。因此,提高国画教学有效性就要要求教师必须重视和加强对学生的笔墨训练,使其掌握画作笔墨变化。其次,重视对国画的临摹教学。西方绘画学习从素描起步,国画则是从临摹起步。在国画的临摹中,要分步骤、分阶段进行临摹。先要进行对临,能够明确分析临摹作品的笔墨图式,然后深入了解临摹作品,包括作者个人背景、作品创作背景等,从而对临摹作品的文化内涵及精髓有更加深刻的理解,为自己后期的创作打下基础。因此,在临摹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入了解作品,而不是简单学习作品技法,从而才能够全面了解国画深厚的文化内涵,进而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

4.创新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创新创造力

国画作为一门传统文化艺术形式,国画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掌握传统文化艺术精髓,还要注重对学生传统文化艺术的传承与发展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能够与时俱进,用发展的眼光和思维,将国画艺术与现代艺术有机融合在一起,探索国画传统文化艺术在新时代、新艺术环境下的创新表达。因此,在高校美术教育中,国画教学应当重视创新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在课内教学中,教师可以创新设计课题教学形式,根据学生的实际学情,设计或侧重于国画理论资料整理,进行创作预设的课题,或侧重于国画创新表现技能的实训课题,通过不同侧重点的国画实践课题,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引发学生的主动学习和探索,提高学生的创新创造思维和综合表现力。需要注意的是,课题内容设计难易程度必须要与学生实际能力相契合,以保证学生能够投入到课题实践中去,从而发挥课题训练的有效作用。同时,教师还需要注重教学成果的展示,组织引导学生针对课题训练成果进行展示、交流,为学生创作提供良好的展示平台与自我审视途径。国画教学还应当加强课外创新实践,组织学生走出课堂,比如在博物馆等场所进行参观学习,访问优秀的国画画家等,实地探索和感受国画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创作技巧,为学生创新创作奠定良好基础。这不仅创新了教学模式,同时还丰富了国画教学课程资源,引导学生以更贴近实际的途径,走向国画艺术本身,进而实现国画教学目的。

结 语

国画在高校美术教育中占据着重要位置,其独特的专业技法和深厚的文化内涵,为高校美术教育提供了源源不绝的艺术资源,是实现美术教育目标的重要基础。在高校美术教育中,重视对国画教学的运用,既能够培养学生的综合表现能力,又可以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和文化内涵,同时还可以促进对中华传统艺术文化的传承与发扬。因此,高校美术专业教师应当重视加强国画教学,通过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手段,吸引学生的国画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国画创新创造能力,进而使学生实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郭兴.浅析高校国画教学多元化模式构成[J].艺术家,2019(12):72.

[2]傅国华.论我国高校美术学专业国画教学的改革[J].教育现代化,2019,6(84):265-266.

[3]武静.我国高校美术学专业国画教学的改革探讨[J].戏剧之家,2019(28):146+148.

[4]王静.如何在高校美术专业国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美术教育研究,2018(17):110-111.

[5]王思琦.高校美术国画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美与时代(中),2018(8):108-109.

[6]王雁.新时期高校美术专业《国画》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与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2018(4):205-206.

(颜瑜:西安美术学院艺术教育学院)

责任编辑:张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