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时期背景下,建筑行业依然保持了稳定发展的态势,在工程技术应用中,新型技术应用水平全面提升,对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高职院校作为行业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基本导向,为行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支撑。但受到传统教学理念及外部环境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当前的高职院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依然不够完善,无法适应行业发展对人才的现实需求。本文在对“三化融合、三段提升”概念简要解析的基础上,分析了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所面临的问题,并结合实际提出了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基本组成,以期为相关教学改革提供思路指引。

[关键词]三化融合 三段提升 人才培养模式

基金项目:咸阳职业技术学院2017年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三化融合、三段提升”的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项目编号:2017JYA04,主持人:雷海涛)。


“三化融合、三段提升”源自于咸阳职业学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该校依托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重点建设项目、创新发展行动计划骨干专业建设项目,在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方面进行了改革。经过数年发展,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已取得较为明显的效果,但在具体落实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限制了人才培养模式作用的发挥。对此,强化这方面的理论综合、探索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完善途径,对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促进意义。

“三化融合、三段提升”的概念

1.“三化融合”的概念

“三化融合”指专业课程是基于课程体系系统化、教学情境化、实训生产化的三化融合而设计的。课程体系系统化是指通过企业调研分析,明确专业面向单位、初次核心岗位群(施工员、质量员、材料员)及拓展岗位群、未来发展岗位群,将初次核心岗位与未来发展岗位相结合,使学历证书与施工员、质量员、材料员职业资格证书并重,根据专业知识能力素质系统化培养的要求构建由职业公共课程模块、职业基础课程模块、职业能力课程模块、职业拓展课程模块、素质教育课程模块等组成的课程体系。教学情境化是围绕专业核心岗位的六大专业核心能力——识图、测量、施工、造价、质量、材料,在专业职业基础课和职业能力课程中,结合行业最新技术和最新职业标准,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进行情境教学。实训生产化是指在专业实践教学中针对六大专业核心能力设计课程内容,虚拟实际工程项目,按照项目化、生产化的方式进行教学,学生在生产现场(一般是实训基地)分别以工人、技术员、管理员的身份直接参与生产过程,或者在校内实训基地完成真实的生产工作,使理论知识与生产实践相结合。

2.“三段提升”的概念

“三段提升”是对人才培养实施过程的概括,即针对专业人才培养规格的要求,结合人的成长规律,在专业课程教学中对学生的职业基本能力(第一阶段)、职业核心能力(第二阶段)、职业拓展能力(第三阶段)进行三段式提升。“三段式培养”可促使人才培养目标快速实现,其中职业基本能力培养依托职业公共课程和职业基础课程;职业核心能力培养依托职业能力课程;职业拓展能力培养依托职业拓展课程和职业素质课程。

“三化融合、三段提升”人才培养模式所面临的问题

1.人才培养方案与职业需求衔接不足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建筑行业经历了高速发展的时期,已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型产业。近年来,随着行业整体发展模式朝着精细化方向发展,对新型人才培养也提出了更高要求。正是由于这种高速发展的现实驱动,使得在行业发展中和企业经营活动开展中,都没有形成科学的职业内容和完善的职业标准体系,导致高职院校在设计人才培养方案时缺乏对应的依据。例如,土建类专业教学方案的制订、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等均与职业要求产生偏差,教学质量难以提升,甚至难以支撑学生职业素质和核心素养培养的基本要求,无法满足企业创新发展的要求。

2.课程体系更偏重理论教学

新时期背景下,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对人才的实践能力培养提出更高要求,但在多数高职院校的土建类课程教学活动中还是以理论教学为主,教师依托传统教材组织教材内容,侧重于各类学科的统一性和专业性,这就导致学生虽能够较好地掌握土建知识理论,但是在实践能力、职业能力及职场素养方面存在明显缺失。同时,单一的理论教学也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尤其是部分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他们接受系统性的理论知识比较困难,限制了人才培养整体质量的提升。

3.教学模式创新不足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必须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即在做好理论教学的基础上,全面提升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但是在目前的职业院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教学活动中,多数学校仍以课堂教学为基础,且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对学生学习成效的考查以期末考评为主。这不仅会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造成负面影响,教师也无法动态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无法及时根据教学发展针对性地调整教学内容,致使整体教学活动效果难以体现出来。

4.教师队伍结构不完善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三化融合、三段提升”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支撑,但目前的高职教师队伍还是以校内教师为主,多数教师都是从高等院校博士或硕士毕业后直接进入教学岗位的,自身的实践经验有所缺失。虽然职业院校在领导层面已经认识到这一问题的存在,不断加大校外人才的引进力度,以弥补教师队伍结构的不足,但新型人才进入学校后,由于受教学环境封闭性的影响,部分新教师会逐渐被同化,无法顺利完成教学任务,难以承担其他方面的培养任务。另外,外聘的兼职教师具有较强的流动性,他们不愿意过于深入地参与到教学改革项目中来。

5.实习基地建设薄弱

新时代背景下,建筑产业信息化发展水平不断提升,全过程管理理念指引作用不断强化,对学生的综合业务能力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这方面能力培养必须以实训室和实习基地为基础,只有具备了这些条件才能全面培养学生的业务操作能力。但部分职业院校受自身办学能力和实际投入等方面的影响,校内实训室建设规模较小,某些院校甚至在软件购买和更新方面都有一定限制,难以满足学生开展实训的现实要求。在校外实习基地建设方面,学校则需与当地企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当前,受建筑行业经营特征的影响,校外实习基地建设数量通常难以满足学生开展实习活动的基本要求。

“三化融合、三段提升”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1.明确人才培养的定位与方向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的构建必须以明确的人才培养定位与方向为基本指引,而定位与方向的确认,则又需以当地建筑类人才市场的需求为基本依据。以咸阳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为例,学校将施工员、质量员和材料员作为人才培养定位,组建以建筑业务专家为主要成员的指导委员会,委员会对三个岗位的工作内容、工作流程进行修改和完善,以此确立严格、科学、标准的职业岗位要求。确定了职业岗位标准后,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按照关联性、规范性和权威性3个原则进行职业考证项目的选择和论证,最终选择陕西省建设厅组织的建筑类“八大员”职业资格考证作为“三化融合、三段提升”人才培养模式对应的职业考证项目。

2.构建完善的人才培养方案

明确了人才培养的定位与方向后,学校设计了基于工学结合的“三化融合、三段提升”人才培养方案,其设计思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标准、科学地设定人才培养流程,设计完整的教学流程;(2)考虑学生的就业率和就业需求,瞄准学生未来职业的发展;(3)关注学生的职业前途,用岗位描述学生,用职场衡量学生;(4)构建双证书模式,进行学历证书和岗位职业证书认定,将毕业与职业挂钩,将专业知识与职业能力挂钩。学校以此思路为导向,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方案。

3.实现教学模式创新

教学模式创新需从教材内容革新、教学平台支撑及教学方法应用等方面入手,以确保新教学模式的应用能够落实到位。教材编写团队要纳入建筑企业业务专家力量,并细分考证教材和项目教材,以建设能够满足“校企合作”需求的教材体系。教学平台支撑要满足教师在教学模式改革方面的需求,平台建设的内容包括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两个基本方面,要重点做好软件平台方面的支撑。在教学方法改革方面,则是以教师制作微课、MOOC平台等为支撑,实现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并对学生进行过程性评价,以确保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提升学习积极性。

4.强化专业教学队伍培养

为更好地提升人才培养模式的运行水平,学校必须全方位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一是建立由行业兼职教师和校内专任教师共同参与的“双元课程建设主体模式”,强化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二是邀请职教专家到学校进行职教理论培训与指导,引导教师以各种形式参与人才培养活动,全面提升校内教师的职教能力。三是要强化行业内交流,积极选派教师参加全国骨干教师师资培训,提升教师对行业发展动态的把握程度,提高教师的专业理论能力与实践能力。四是依托校企合作平台,定期选派教师参加业务实践,提高教师的实践指导能力。

5.强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

根据人才培养定位与方向指引,学校在校内建设专门的实训室,建成了系统化的校内实训基地,可满足开展三个阶段教学活动所需的实训要求。同时,学校还不断强化与建筑企业的深度合作,完善校企合作平台建设,满足学生的系统性实践训练要求。对于企业层面而言,在参与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的过程中,可以更加深入、系统地参与到高职院校的育人工作中,为企业后备力量培养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结 语

对于高职教育工作而言,从课程体系建设到人才培养的各个方面,都应当明确自身办学特色和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要求,要以人才培养定位为基础,深入分析岗位标准和职业考试要求,确立人才培养方向和课程体系内容,基于工学结合构建“三化融合、三段提升”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实践证明,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能够有效改善传统教学模式中以灌输式为主的单一式教学模式,提升了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实现了学生核心素养培养,可确保教学活动的开展保持正确导向,进一步提升了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水平,为区域行业经济运行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参考文献:

[1]陈娟.基于1+X证书制度背景下的“课证赛岗”人才培养模式探究——以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为例[J].房地产世界,2021(7):30-32.

[2]魏荣,陶必芝,吕志刚.“产教融合、校企共育”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以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为例[J].中国报业,2020(24):79-82.

[3]谢妮,易佩弦,杨译淞.高职院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造纸装备及材料,2020,49(4):169-170.

[4]郑成艳,刘宝,戚佰冬.校企合作共建建筑工程技术专业BIM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产业科技创新,2020,2(16):117-118.

[5]白俊青.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19,27(4):128-131.

(雷海涛:咸阳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学院)

责任编辑:张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