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阶段是学生性格形成和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也是学生价值观和人生观树立的重要阶段。下面,笔者结合自身多年教学经验,对该问题进行了简要分析,以期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


一、设置专门的生命教育课程

在当前教育体制下,语文、数学、英语课程占据了学生学习生活的大部分时间,学生的注意力大多集中在这些课程上。加之学校对其他课程的重视度不够,课时安排较少,导致其他课程的教育活动很难开展,如生命教育。中小学校要开展生命教育,就要开设与生命教育相关的课程,提高学生对生命教育的重视程度。每周可以开设两节至三节生命教育相关课程,这样教师就有充足的时间为学生传授相关理论知识,为学生打开生命教育的启蒙篇章。

例如,小学在开设生命教育课程时,要以认识世界、认识生命为主线展开教学。教师可以从认识世界开始,帮助学龄较小的孩子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在具体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将思想教育和身心教育结合起来,以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认知能力为基础,从认识生命开始,逐步为学生讲解相关知识,构建各个学段分层递进的教学方式,全面推进生命教育相关课程的实施。

二、组织专题活动及课外活动

中小学开设具体课程之后,教师要根据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教学思路,以专题活动及课外活动为实践依据,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还要以青春期教育、心理教育、安全教育、健康教育、环境教育等为契机开展多种多样的专题活动,多角度出发为学生创造良好的生命教育环境。课外活动是学生体验生命成长的重要途径,教师可以结合班级团队建设、节日、纪念日组织课外活动,并利用班级事务栏、宣传板等进行课外活动宣传,通过不同形式将生命教育的意义有机呈现出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生命教育活动,从中体验生命成长的意义,感受生命的价值。

例如,小学可以开展认养小树活动。教师可以在班级的班务栏发布倡议书,调动学生参加活动的积极性。认养小树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了解生命的成长,学生在成长,小树也在成长。开展活动时,教师要先为学生介绍怎样养小树,养小树需要注意哪些事项等,再让学生进行认养。认养时要一次选定,这对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决断能力很有帮助,认养小树活动非常适合对小学阶段的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笔者认为,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最好的方式就是有另一个生命陪伴学生成长,通过长期陪伴让学生切身体会生命成长的不易,从而敬畏生命、敬畏自然,逐渐将学生的思想从认知层面提升到生命成长层面。

三、营造适合生命教育的环境

从教学效果来看,教师要为学生创设有利于生命教育研究的教学环境。在生命教育过程中,教师要明确学校的育人目标,准确把握教育发展方向,充分关注学生的发展状况。生命教育本身是一门取向广泛的课程,学校可从不同角度出发,如在班级内成立学习小组,在校内成立不同的社团,以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学生可以根据喜好和特长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社团,从人与人的交往中了解生命安全、生命健康、生命伦理、生命存在的价值,以及生命教育的意义。

例如,学校开展辩论赛时,要求学生从正反两个角度出发寻找论据,回扣论点。教师可以通过具体的事例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主动寻找与之有关的价值信息,通过辩论的方式回扣到自己对生命价值的思考。如辩论“人生的价值在于过程还是结果”一题时,学生就可通过对比正反两方的价值,探究人生到底是过程重要,还是结果更胜一筹。小学阶段的学生在辩论过程中很难做到站在不同角度思考问题,他们不能真正地抒发自己的内心所想,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辩论赛为教师开放了一个能够了解学生思想的窗口,为教师及时纠正学生的不良行为思想提供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契机。

四、讲述生命教育故事

在生命教育过程当中,教师不能一成不变地作为课程的讲授者,而是要采取不同的方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生命教育活动,可以以故事的形式引入生命教育,激发学生的思考。生命是一个很大的教育主题,在中小学学校教育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相关视频,为学生讲述生命教育的故事,如抗震救灾、战争与和平等相关主题。在讲述过程中,教师要努力做到“教师有讲述,学生有所得”,检验这种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手段就是让学生互相分享感受。学生通过思考故事中出现的某一问题、某一现象,对生命的价值就会有更加深刻的理解,他们对自己的生命价值就会有新的认识,这就是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的具体体现。

例如,教师可以为学生讲述有关战争主题的故事。对学生来说,刘胡兰、李大钊等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耳熟能详,教师可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电影《刘胡兰》的片段,让学生感受战争的残酷,并思考什么是“生的伟大,死的光荣”,学生被刘胡兰坚韧不屈、视死如归的革命精神深深地感动了。在生命教育过程中,教师要以引发学生思考为目的,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对中小学生而言,一些抽象的词如“向死而生”等,学生只觉得读起来朗朗上口,但不知其意,教师就要通过一个故事或一个人物的英勇事迹加深学生对这些词语的理解,以推动生命教育的顺利实施,培养学生的生存意识、生存能力。

五、顺应学生身心发展规律

古人有言:“人之初,性本善。”在实施生命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应顺应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帮助学生理解生命存在的意义,使学生学会保护自己,并形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学生在学习、成长的过程中,需要以积极的心态面对人生、面对生命,要与人和谐相处,与他人相互关心、共同合作,要尊重彼此的想法,尊重人与人之间的差异;要与自然和谐共处,面对自然要有敬畏之心,要爱护自然、保护环境、尊重自然界的各种生命形式。教师要从学生的身心发展方面加以引导,使学生对人生的意义、对生命的价值有一个全新的认识。此外,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助力。

例如,中小学阶段的学生自我意识较强,经常会发生一些语言及肢体上的冲突,他们在处理人际关系时有很多不成熟的表现,对他人持有意见的同时,对自己存在的问题认知不清。在人际交往方面,教师应通过具体的事例引导学生,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使其能够与其他同学和谐相处。学生之间出现矛盾时,教师要积极帮助学生分析原因,化解矛盾,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方面,教师可以组织踏青活动等,为学生揭示“万类霜天竞自由”道理,以此激发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积极性,还要为学生讲解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六、提出问题,思考生命的价值

在生命教育过程中,对于教师而言,最好的引导方式就是对学生进行提问,无论是活动后,还是讲述故事后,提问都是巩固学生所学知识和激发学生思考的重要手段,能够使学生对生命的价值有更深的感悟。此外,在生命教育过程中,教师还要不断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课堂是落实生命教育的主要途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但不能替代学生思考。教师讲述故事后,可以通过提问为学生提供思考人生价值的思路;在实践过后,仍可以通过提问帮助学生回忆实践过程,巩固实践内容。

例如,在《生如夏花》的生命教育主题课堂上,教师可以从泰戈尔的诗歌入手,也可以从朴树的歌曲《生如夏花》入手,为学生营造一个适合思考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从中了解本节课的教育方向和主题思想。教师也可以以讲述故事的方式,为学生介绍夏天的花朵为何有着旺盛的生命力,生命又因什么而美丽。在讲述故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谈一谈自己的感受,以加深学生的思考。由于课堂时间有限,没有被提问到的学生可以通过书面形式提交答案,教师要及时评改每个学生提交的作业,并加以引导,以加深学生对生命价值的思考。

综上所述,生命教育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中小学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时,要积极改变教育理念,创新教育方法,要教导学生尊重生命、善待生命、热爱生命,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更好地体验和感悟生命的意义。

作者单位 陕西省神木市第八中学 陕西省神木市第七小学

责任编辑:张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