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学科核心素养包括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审美判断、创意实践和文化理解。其中“审美判断”是指“对美术作品和现实中的审美对象进行感知、评价、判断与表达”。观察能力是认识世界的基本能力,美术课上的观察,主要是为了把握观察对象的整体或局部的外部特征,把握内在变化,是学生绘画素材的源泉,也是培养学生审美判断的一个重要途径。我在日常教学中发现,在教授学生观察的方法之后,他们画出的形象依然不一定是当下看到的,而是对生活原本的认知和了解。所以,我认为,与其让教师直接告诉学生怎么观察,不如引导、唤醒、激励学生自己去观察,让学习真正发生。为了调动学生观察的积极性,我摸索出以下观察策略。


一、观师寻源,赏析探究

大师的经典作品是时代缩影,蕴藏了丰富的人类情感,是世界文化史上最珍贵的明珠。可是对于美术史上闪耀星光的大师们,学生究竟知道多少呢?大师的作品是否能触动学生的心?在苏少版三年级上册《点彩游戏》 一课的教学中,我和学生一起欣赏了法国著名画家修拉的作品《大碗岛星期天的下午》,我让学生从整体到局部欣赏这幅名作,谈谈这幅作品的独特之处,引导激励学生观师寻源、赏析探究。学生的观点丰富多彩,他们最为惊讶的是:“为什么这么有名的画家画的人物却模糊不清呢?”他们认真探究后发现,这幅画是以点的方式画出来的,所以没有具体轮廓。在观察局部的时候,他们又发现就算只是一个裙边也用了非常丰富的色彩,在惊叹之余跃跃欲试。

观察赏析名画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我不仅在课堂上用微课视频的形式让学生欣赏名画,还留下了课后作业,让他们去探究。学生不仅从网络上查到了资料、从书中找到了答案,还从中国银行最近发行的一套莫奈名画系列信用卡上找到了美:有“伊人宛在水中央”的《吉维尼小船》名画,有“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莲花别样红”的《睡莲》名画……在大师手中,光斑波鳞变幻出丰富的色彩,就连影子也有了美丽的颜色,那些存储在画里的风景,都成了吸引学生观察的无价之宝。他们主动地寻找这些名画,以他们的视角来解读名画的创作思路和创作技法,并把自己观察到的美好分享给小伙伴们,学习在此时真正发生。在欣赏大师作品之余,学生进行了创意绘画,或临摹、或拓展、或想象。记得,有个学生把毕加索的《照镜子的女子》这幅画改画成《照镜子的马儿》,童趣盎然,让我记忆尤为深刻。学习观察大师的作品,对造型、色彩、比例和肌理等形式特征以及材质、技法和风格特征等的认识、比较与辨别,正是美术核心素养中“图像识读”的体现,也是学生向大师学习、了解世界艺术瑰宝的最好途径。

二、观形写生,揣摩方法

对于儿童来说最好的艺术教育方式就是体验式教学,但是学校的美术教学大多数发生在教室里,总是伴以教师预设好的课程方案和做好的PPT,虽然也很有趣,但是有一定的局限性。我想,作为一个懂孩子的教师,如果偶尔把课堂搬到大自然中,带学生走出课堂亲近自然,学生一定很喜欢。在苏少版六年级下册《美丽的园林》一课教学中,首先,我从学校内部发掘资源。学校文苑虽是人工建造,却也浑然天成,移步换景,充满画意诗情。我让学生多次从不同角度观察写生,并且互相比较、评价。其次,我带领学生到课程基地荆川公园进行绘画创作。面对抗日英雄荆川先生的雕像时,我引导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去观察,或从上到下,或由近及远,或由整体到局部等,提供观察的“支架”,从不同的角度、方位循序观察,培养他们用自己的眼睛和心灵去观察、感受事物、认识世界,并让他们在实践中通过学习造型来提升审美与表现力。

在写生的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常常有比例和布局的困难。但是儿童写生教学与专业教学不同,对于比例与光影都没有精确的要求,所以我从不直接纠正他们的错误,而是让他们自己揣摩方法。例如,在《漂亮的鞋》一课中,我带了不同款式的鞋子,引导学生从各种角度去观察鞋,比较鞋的外形和结构,激发他们的表现欲望,增强他们大胆创作的信心,避免只凭记忆去创作。我发现教师越放手,学生越大胆,这个过程培养了他们观察、分析眼前复杂形象的能力。当发现错误时,他们也慢慢学会了根据实物来进行修改,习得一些造型与谋局布篇的方法。我还让学生做小老师互相分享经验。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学习了感知、分析、比较、诠释事物中所隐含的各种美的因素,分析和辨别观察中的视觉现象,进而做出自己的判断,培养了“审美判断”能力,并在有序观察的基础上进行有条理的思考,思路清晰,层次分明,下笔胸有成竹,这也是一种思维能力的发展。

在写生的过程中,我发现男孩较之于女孩更加喜欢添加上自己的创意,例如把写生的场景放入喜欢的游戏场景中,或者在写生的对象上添加他们认为很厉害的功能,在展示作品的时候会非常兴奋地一一介绍。而这时其他学生也会得到灵感,在自己的画面上进行想象添加,最后呈现出来的作品风格各异、精彩纷呈。这一过程不仅提高了他们的感受能力、造型能力、创造能力,也锻炼了耐心和毅力,培养了做事踏实认真、仔细分析的能力,并为以后画画积累了创作素材。

三、观色悟道,大胆表现

相较于造型,儿童更偏爱色彩,这种对色彩的喜爱反映了儿童的天性。在我的教学经验中,我发现低年级儿童更偏爱强烈、夸张、夺目的色彩,往往在一幅画里不能辨别细致色彩之间的差别与色调,拿到什么颜色就用什么颜色,他们无拘无束地自由涂抹、展现眼中的世界。在这种情况下,我引导他们去观察更为真实的世界,而不是仅靠直觉作画。例如,苏少版一年级上册第一课《走进大自然》是小学生的第一堂美术课,我让学生自己说一说在上学的路上看到了哪些颜色。接着,我展示真正的天空、森林、校园的图片,引导学生细致观察。学生惊讶地发现原来色彩有很多层次,感受到了其中变化无穷的魅力,在绘画的时候也学会了有意识地选择相互邻近的色彩,使画面更加和谐。

高年级学生经过几年的学习已经有了对色彩的判断和选择,学会了如何组织色彩关系,但是对于色调依然不能运用自如,而且用色有僵化之嫌。我发现女孩的色彩敏感度比男孩强一些,她们会表现得更细腻更干净,但不管是男孩还是女孩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在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种固有色的概念,比如树叶一定是用绿色来画,树干一定是用褐色来画,太阳一定是用红色来画。作为美术教师一定要带领学生观察真实生活中色彩的变化。例如,为了表现真实的树,我带领学生实地观察树干上部与下部的色彩变化,树叶在光线下的不同颜色,并在观察基础上鼓励学生创造性地表现色彩,回归童心,画出自己真正感受到的色彩,大胆用色。

四、观想提炼,归纳总结

观察能力是指通过仔细观察后理解事物形体、色彩、结构、质量等外部特征的能力。当面对大量的信息时,如何去选择重要的物象特征进行表达,这就需要学生在没有下笔画画之前具有一定的观想能力、提炼能力,也就是思维能力。所以说,观察力是人类思维能力的门户。例如,我在五年级的《画脸》一课教学中,选择了富有陕西地域特色的马勺脸谱,让学生感悟中国民间传统文化的魅力,并让学生尝试设计马勺脸谱。五年级学生对于美术造型元素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但是作为身处江南的孩子对于陕西的民间艺术还是很陌生的。我引导学生了解陕西马勺脸谱的起源与发展,欣赏并理解马勺脸谱的美术元素与艺术内涵。课堂上,我给学生准备了很多任务单。例如,在马勺脸谱上你能找到哪些色彩?主色及辅助色分别是什么?在马勺脸谱上你找到了哪些图案?你能猜到它的寓意吗?这些图案的分布有什么特点?学生根据我的任务单仔细观察、思考、提炼,最后总结出马勺脸谱上的色彩主要为红、黄、蓝、绿、白、黑等,图案则是吉祥寓意物品的概括对称、简化变形。通过观想提炼,学生归纳总结出了设计创作的方法,个个下笔如有神,作品非常精彩。

正确的观察是准确表现的前提。罗丹说过:“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仔细观察是绘画过程中不可忽略的重要因素,能让学生搜集素材、扩大视野、丰富想象力,接触事物的原本真实特征,能培养他们眼、脑、手的运用能力。教师应把握引导学生观察的方法,让观察习惯融入学生的生活,让学生在学会观察的基础上不断激发创意思维,让学习每时每刻真正发生。

作者单位 江苏省常州市荆川小学(市教科院附小)

责任编辑:张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