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学一直比较难,因为跨越了时间和空间,所以我们称历史学习是一种跨越时空的体验。鉴于此,历史学习的正确打开方式便是“体验”。为了让学生在跨越时空的过程中收获知识,初中历史教师需要更加认真地研究教学策略,借助“体验”完成历史教学目标。

一、在体验中对话交流

如果没有让学生与过去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建立对话,他们在课堂上收获的就是冰冷的历史知识。在历史课堂上,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收获历史知识,还要让他们在身心和情感方面有所发展。

一般来说,为了营造更加真实的体验环境,历史教师会采用情景创设法,让学生沉浸到具体的历史情景中,身临其境地和书中的历史人物展开对话、交流。例如,人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三大改造》这一节课中三大改造是改造了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学生要综合性地分析三大改造的必要性,并且对三大改造的变化做出对比和总结。为了让学生对当时的三大改造有深刻“体验”,教师采用情景代入法展开了本节课教学。在学习农业改造时,教师说:“同学们,现在让我们一起回到三大改造时期。你是河北省遵化市西留村的乡民,贫苦出身,家境贫寒,解放前靠给地主家做长工来维持生计。现在,新中国诞生了,你已经翻身解放了,十分开心。1950年,国家又颁发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你终于可以拥有自己的土地了。面对梦寐以求得到的土地,你觉得自己在生产上会发生一些什么变化呢?”通过这段话,引发学生思考并进入情景中。教师继续说道:“你现在干劲非常足,不仅自己亲自上阵,还带领家里的男女老少一起从早到晚、勤勤恳恳,一刻都不敢放松。到了秋天,收获非常丰富,可以解决家里的温饱问题。然而,天有不测风云,第二年当地就遭遇了百年不遇的旱灾,种下去的庄稼全部都要枯死了,你心如刀绞,但是却无能为力。你现在又应该怎么办呢?1953年,中共中央决定对农村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先后发布了《关于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的决议》和《关于发展农业合作社的决议》。中共中央号召你们参加农业合作社,你要不要参加呢?你也没有其他的办法了。所以你加入了农村生产合作社,然后大干了一场。为了保住自己的庄稼,你还参与了本县水库的修建。在大家的努力之下,水库修建成功,你们再也不用担心洪涝或者是干旱灾害了。你的合作社还用上了拖拉机、联合收割机,使庄稼的收成提高了好几倍。所以,在你看来,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是合适的吗?为什么要进行改造呢?你觉得改造的方式是什么?你发现对农业生产社会主义改造的实质发生变化了吗?”教师通过一个具体的小故事,让学生成为了那个时代的人,真正地了解了当时三大改造的影响力。教师还不断地提出问题,诱导学生一步步顺着这个时间线前进,对话交流非常成功。

二、在体验中发展认知

在历史学习中,学生要学会运用相关历史资料,对历史事件进行解释和剖析,得出相关结论,从而发展自己的认知。史料记载能够更加真实地还原当时的历史背景,学生通过解读史料对于历史的感悟和认知会上升到一个新的层次。

在课堂上,历史教师应当把事先整理和归纳好的历史文献展示给学生,通过问题引导学生理解、剖析。比如,人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这一课总共有三个学习目标:第一,掌握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以及万隆会议的基本事实。第二,理解求同存异的方针。第三,对比新中国和旧中国两种截然不同的外交政策,理解弱国无外交的道理。对于第一个学习目标,初中历史教师可以引用毛泽东开国大典上的宣言史料,让学生读完后尝试谈一谈对和平外交政策中“独立自主”的理解。教师还可以展示新中国成立之后有关我国国际形势的历史材料,让学生分析当时中国面临的严峻形势。紧接着,让学生分析当时中国领导人的做法,真正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对于第二个学习目标,教师展示了周恩来总理在亚非会议上的讲话史料,请学生回答自己对周恩来讲话中的“同”和“异”的认识,正确理解“求同存异”的方针。“求同存异”方针确实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与亚非国家的团结合作,中国与更多的亚非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对于第三个学习目标,教师让学生分析新中国在政治和外交上的重大改变。比如,在政治上,我们实现了中华民族的真正独立;在外交上,我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这些都体现了新中国的重大转变。教师给的历史材料应当尽可能丰富和多元,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部分学生在表达中可能会遇到一些问题,出现短暂的交流空白,教师要有耐心。

三、在体验中培养思辨

在跨越时空的历史学习体验中,学生的史学观念会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对于生活的意义和价值会有更加深入的理解。而这一切都来源于历史课堂上的思辨活动。

在提出问题之前,教师需要把握一个原则,提出的问题要具有辩证性。学生在课堂上思辨不是为了分出一个输赢,而是通过不同维度的思考,对历史形成更加正确、全面、深入的理解。一般来说,在这个环节,历史教师会发现很多学生的个性化表达。只要符合我们的历史观点和历史观念就都是正确的,教师要及时给学生一定的肯定。例如,人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海峡两岸的交往》这一节课,海峡两岸在政治会谈、经济合作、文化交流上,都有一些比较密切的交往,实现了相互促进和互利互补。在这节课教学中,教师提出了两个思辨问题:第一个思辨问题是:“党和国家对台政策的改变说明了什么?”针对这个问题,不同学生提出了不同的观点。一方面,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是和平和发展。那么和平、统一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另一方面,由于两岸同胞血浓于水的血肉亲情,求和平,求发展,求安定,希望改善发展两岸关系已成为主流。第三方面,中国共产党始终把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中国共产党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第二个思辨问题是:“同学们认为当前实现祖国统一的有利因素有哪些?我们能够为实现祖国早日统一做些什么?”教师鼓励学生畅所欲言,言之有理即可。“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祖国繁荣富强,屹立于世界强国之林。”“‘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我们应当始终贯彻。”“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交往日益密切,统一是所有中华儿女的心愿。”“我们要努力学习,把祖国变得更加繁荣强盛”……历史学科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学科思维是辩证性思维。学生要辩证性地看待历史事件和历史问题。教师在课堂上要给学生预留足够的思考时间,同时也要给学生预留足够的辨析空间。

四、在体验中完善评析

我们总能从历史事件中吸取一些教训,或者传承一些经验。教师在历史课堂中可以加入评析的学习活动,让学生点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比如,人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这一课,在发展中我们不仅有一些显著的建设成就,也有一些探索中的失误,这就可以成为学生评析的对象。教师可以带领学生探索“大跃进”的失误,工业上全民大炼钢铁,农业上虚报产量,甚至当时竟然出现了“一个萝卜千斤重,两头毛驴拉不动”等的言论,以此为切入点进行探索,最终得出结论:大跃进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

我国也取得了显著的建设成就,如武汉钢铁基地、包头钢铁基地的建设,电子、原子能新兴工业发展起来,铁路交通建设方面也取得了很大成绩。学生可以评析这些成就。如果不想让这个活动开展得特别生硬,教师还可以采用角色扮演的方法,让学生扮演某一个人物,表达自己的观点,达到评析的目的。当时的模范人物有铁人王进喜、党的好干部焦裕禄、解放军战士雷锋等。扮演王进喜的学生说:“我是铁人王进喜,我觉得我们要不怕困难,艰苦创业。”扮演焦裕禄的学生说:“我们要热爱人民,鞠躬尽瘁。”扮演雷锋的学生说:“我们要助人为乐,爱国爱民。”扮演邓稼先的学生说:“我们要不断探索,稳步前行。”等等。这些历史人物热爱祖国、艰苦创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当代中学生需要继承发扬这些精神。

总而言之,教师要采取多种教学措施,为学生体验学习历史知识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这也是新课改的基本精神体现。

作者单位 江苏省无锡市东北塘中学

责任编辑:张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