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是要将文字符号遮蔽下的作者的思维过程明朗化;表达,是用文字符号将自己的思维过程外显化。阅读和表达都是复杂的思维活动过程,然而语文教学的现状往往是忽视思维的可视化教学和思维品质的培养,虚化了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的根基。笔者认为,言语活动常用的思维工具主要有由此及彼、角度创设、探因究果、对比分析、坐标建制等,教师要尝试将几种思维工具综合、灵动运用,以提升言语活动的质量。


一、由此及彼,延展思维

由这端到那端,是线性思维,是最基本的思维模式。教学中,教师通常要把与“此”相对、相关、相似、相近的概念联系起来,打通由此及彼的通道。比如,此端是“班门弄斧”不自量力,彼端是什么呢?“弄斧”就要到“班门”,只有敢于在高手面前暴露自己的缺点和不足,才能获取教益;又如,为了准确深入理解何为“勇敢”,我们将“勇敢”与其对立面“畏惧”结合起来思考。于是,就产生了这样的思维成果:勇敢不是无所畏惧,而是真切地感受到了恐惧,却能从恐惧中走出来勇于面对。由“此”及“彼”的逆向思维拓展了思维空间,思考因此变得更加深刻。肖培东老师执教的作文课《叶萌叶落、车来车往,都是书》,选用了浙江2017年的高考作文题和江苏的高考优秀作文作为范例。在教学素材的选择上,肖老师就运用了相关联想的思维方式。在肖老师的巧妙引导下,学生由落叶联想到时光的流逝、人生的沧桑、叶落归根的故乡情结等,“一叶一世界,一叶皆关联”。由“此”及“彼”的相关联想,深化了“落叶”的意蕴,丰富了思想的内容。言语就是联想,没有联想就没有言语。“写作就是我们长久凝视生活得到的瞬间领悟,因这一刻的感动和领悟,我们知道了家人和自己,我们了然了世界和人生。”“瞬间的领悟”不就是由此端到彼端的思维活动吗?相反、相关、相似的联想是思维活动的基本样式,是言语活动的基础。从了解概念内涵和外延出发,寻找与此相关的人和事,然后按照一定的逻辑关系加以组合,这是思维延展的基本路径。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把风马牛不相及的概念并列在一起,就会出现逻辑上的混乱。

二、角度创设,扩张思维

观察和认识事物,角度不同,会得出不同的结论;如果要全面地认识和理解事物,就要变换角度。为了确保自己能够通透理解,最好的办法就是追问自己还有没有更好的认识视角。从这个意义上讲,创设角度,就是思维扩张。角度创设,属于扇形思维模式。通常,从一个点散发开的思维结果是并列关系,但即使并列,也有主次、先后、递进的逻辑关系。如对《滥竽充数》这则寓言,思考就可以有多种角度:从正面思考,可以认为是批评南郭先生不懂装懂;从侧面思考,可以认为是批评齐宣王的“大锅饭”制度,给滥竽充数者以可乘之机,可以认为是责备其他吹竽者充当老好人,任凭南郭先生混迹其中,不予揭露;从反面思考,可以认为南郭先生最后逃走,没有继续硬占位子,还算有点自知之明。再如,温儒敏教授在回答“如何理解鲁迅精神的当代价值”这一问题时,就创设了恰当的角度:鲁迅追求独立、自由、批判的精神是永恒的精神灯塔;鲁迅的道德观基于对人性的尊重,符合现代意识;鲁迅的“立人”主张对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鲁迅积极干预现实的担当精神十分可贵;鲁迅的作品就是一部民族心灵史,等等。角度的创设是思维品质的体现,表现在语言上的特点就是全面、缜密而有厚度。角度追问,扩张思维,使思维水平由“线”上升到“面”。

三、探因究果,纵向思维

有因必有果,有果定有因。探因究果,缘果溯因,是很重要的思维方式。它能把人的思维引向深入,从对事物的表象认知走向对事物本真的探究。一个原因必然对应一种结果,一种结果可能由多种原因引发,这些原因应处于同一个层面,它们之间也存在一定的逻辑关系。上海的翟梦晗老师利用“金字塔原理”创设了探因究果的思维体系,非常实用。他认为,在探因究果过程中,需要确定两三个主要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这种现象的存在,会带来怎样的影响或危害?问题该如何解决?这是普遍适用的一种思维路径,能促进言语活动向纵深开掘。引导学生开展有效的探因究果分析,可以改变学生写作思维单一、说理混乱的现状。

“我们不仅要读有字之书,还要会读无字之书。古有纳兰,通读古卷,见落叶而吟诵:‘几行白雁遥天暮,几点黄花满地秋。’从落叶这本无字之书中,他读出一个秋天,读出了生命的磅礴和伟岸!无字之书中,往往埋藏着波澜壮阔,埋藏着般(bō)若(rě)之道。”

这是学生习作中的一段文字。且不夸学生的积淀深厚、表达精准、联想恰当,单是学生思维的敏捷性足以让人惊叹。当教师要求以“我们不仅要读有字之书,还要会读无字之书”为开头写一段论述类文字,学生用“探因究果”的思维路径挥笔而就,很巧妙地回答了“为什么”的问题。

四、对比分析,横向思维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了解世界上的一切的。”用比较的思维,我们可以更加清楚地认识两个或多个事物的特征以及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可比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事物一定处于同一个逻辑层面上。对比分析属于横向思维模式,便于辨明真相。对比之下,肯定什么、否定什么,情感态度一目了然。鲁迅在谈怎样写作时说:“应该这么写,必须从大作家们的完成了的作品去领会。那么,不应该那么写这一面恐怕最好是从那同一作品的未定稿本去学习了。”可见,比较思维是言语活动常用的思维模式。

浙江2017年高考作文题:人要读三本大书——“有字之书”“无字之书”和“心灵之书”。要完成这个题目,首先得辨析三者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这就要运用比较思维。上述学生之所以写出如此精辟的文字,定然在动笔前对三个概念进行比较并做到了了然于胸。

比较思维的运用在文学作品里太常见了,郁达夫将“故都的秋”与“南国之秋”加以对比,突出故都的秋清、静、悲凉的特点,表达对北国之秋的眷恋之情;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里把自己与周瑜相比,抒发自己渴望建功立业的情感;杜甫在《咏怀古迹(其三)》里把自己和王昭君作比,表达自己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悲情。孔子也信手作比,“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荀子“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因比较而黑白分明、轻重有别、情感态度一目了然。让学生有意识地运用比较思维开展言语活动,效果自然明显。

五、坐标建制,立体思维

面对千头万绪错综复杂的关系,就需要建立思维坐标体系,从线性思维、面性思维走向立体思维,进而理顺事物之间的各种关系,思想因而变得更加丰富和深刻,文字因此而具有温度和高度。邓彤老师在写作教学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思维坐标系”对笔者启发很大。先确定“人”与“事”两个维度,在“人”的维度中,确定“自我—他人”两个端点;在“事”的维度中,确定“已知—未知”(“过去—未来”)两个端点,由此构建一个“人”与“事”相互交叉的二维坐标系。通常把时间和空间作为思维坐标的两个主轴,坐标一旦建立,各种概念和层次关系便清晰可见,思路就会更加明晰。回顾肖培东老师执教的作文课《叶萌叶落、车来车往,都是书》,就会发现他是用坐标思维精心设计的:第一维是“叶”的前世今生(从叶萌到叶落),第二维是“车”的历史变迁(从自行车到小轿车,从公交车到共享单车),第三维是从“有字之书”到“无字之书”(叶是书,车是书,叶子和车都是生活中的无字书)。多维组合,大气恢宏,思维缜密,滴水不漏。思维坐标是立体思维模式,必然促进言语活动迈向更高水平。

语言的流畅彰显的是思维的流畅,思维流畅是因为有清晰的逻辑。正确理顺人与人之间、人与物之间、物与物之间存在的千丝万缕、错综复杂的关系,逻辑思维就清晰流畅,心灵就通透清澈,生命就高贵典雅。邓彤老师说:“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建构意义的高级思维活动。”思维促进写作,写作发展思维。语言能力,是一种生产力,是一种竞争力。思维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语言能力。思维的深度就是言语活动的高度。思维可视化教学,是语文教师努力的方向。

作者单位 陕西省洛南中学

责任编辑:张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