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质量是学校发展的生命线,科研是助推学校发展的强大引擎。实施大教研是提升教师专业成长、促进学校快速发展的最佳路径。基于此,学校紧紧围绕“研教、研学、研评、研己”四个目标维度,建立健全“组织、制度、活动、服务”四项保障机制,精心实施四大教研工程,努力把教师引入教研的高速路引线,使教师和学校步入高速发展的快车道。


一、瞄准四个目标维度

(一)研究教师、教材、教法,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1.研究教师。研究教师年龄结构类别,学历层次等。

2.研究教材。教材是实现课程目标、实施课堂教学的重要资源。教师要研究课程标准和学科核心素养,研究近五年的中考、高考试题以及变化,教师要研究教材的编排体系、章节内容、练习作业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努力做到把“教教材”变为“用教材”。

3.研究教法。根据学科特点和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实行启发式教学,合理选用讲授、谈话、讨论、演示、参观、练习、实验、探究等教学方法,做到以学论教,以教导学。

(二)研究学生学情学法,促进师生共同成长

1.研究学生。研究学生的思想动态、人际关系、行为习惯,关注学生的日常表现,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研究学生的成长轨迹,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优良品质。

2.研究学情。研究学生的实际需要、能力水平和认知倾向,分析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和生活经验。

3.研究学法。研究如何贯穿学生的主体性,研究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教学中的实施,研究学法的规律性、指向性、情境性和系统性等。

(三)研究评价激励机制,促进师生优质发展

建立发展性评价体系,着眼于师生的未来发展,激励学生学习,改进教师教学。做到以人为本,关注师生的需求,激发师生的主体精神,在尊重、平等、理解的基础上,注重过程性评价,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

(四)研究自身教学特色,规划自主成长路径

从现状自识、规划自主、成长自发、样态自觉四个方面研究自己,让教师清楚自己的现状,制订自己不同阶段的发展目标,积极主动去追求专业成长,努力塑造“教育理念新,师德素质高,教学水平高,业务能力强”的教师形象。

二、健全四大保障机制

(一)组织保障:学校成立了由校长担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和由书记担任组长的督查小组,学校中层以上分别担任学科督查负责人,对大教研的过程进行全学科、全方位督导检查。

(二)制度保障:制订了备课组、教研组活动细则,规范了活动流程,由教务处、教科室负责,进行过程检查,把教师参与教研活动纳入日常考勤,每周及时公示,期末在量化考核时与奖励性绩效挂钩。

(三)活动保障:由教务处统一编排课程表,备课组活动和教研组活动按学校安排每周举行,各个学科专门安排两节备课组活动时间和两节教研组活动时间。

(四)服务保障:学校专门安排有各年级的备课组活动室,教研组活动室配有多媒体设备,可以满足多样化教研需求,学校还提供必要的教研经费以支持教研活动。

三、实施四大教研工程

(一)教研基础工程

按照规范的备课组和教研组活动流程进行,以各教研组、备课组问题为切入点,由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布置中心发言人、发言主题,科任教师全员参与,集体研讨教学目标、重难点、方法、教学环节,共享活动成果。在教研活动中要做到“四定”(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五备”(备教材教法、备学情学法、备课程资源、备预设与生成、备教学过程),“六统一”(同层级:统一进度、统一目标、统一重难点、统一授课的共性内容、统一作业、统一单元检测试题),并形成“两范式”(备课组活动范式、教研组活动范式)。

(二)高考备考工程

众所周知,现在绝大多数高中学校实施的都是年级组管理,年级组的横向管理模式有其自身的优势,它降低了管理重心,有利于各个年级组形成你追我赶的竞争态势,从某种程度上说,各个年级组可以说是使出了看家本领,真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久而久之,客观上也造成了一定的管理弊端。为了打通年级组管理壁垒,促进青年教师成长,我校围绕“提高教育质量”这一中心,形成了既有年级组的微观管理,又有学校层面的宏观管理模式。

1.高三备考:横向分层管理,纵向学科贯通。一条主线是抓紧高三教学。为营造全员备考态势,学校在成立备考领导小组的同时,还成立了校级学科备考团队、年级备考团队、班级备考团队和家校备考团队共四级备考团队,召开了高三教师会、高三班主任会、高三备课组长会、高三学生会、高三家长会五级高考动员大会。高三备考组建立工作台账,实行倒逼机制,对高三全年教学、管理做出整体部署,对各个团队我们细化分工、明确职责、夯实任务,全力为大教研、尤其是高三大备考提供有力支持和保障。

另一条主线是抓实德育。根据高三学生阶段特征,高三备考组会提前布置下个月班会主题,班主任认真组织主题班会,党总支书记亲自到班上督导检查落实,各班学生与部分家长积极参与其中,主题班会落在实处,不走过场。

2.高一高二年级:树立一年高考、三年备考的理念,年级备考团队要了解不同班级学生的整体情况,班主任和科任教师要了解班情、熟悉学情、培优补弱、落实任务。在教学中要做到心中有目标、目中有学生、手中有措施。

(三)校区融合工程

我校的生源大部分属于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东校区位于关庙镇东站村,据校本部2公里左右,其生源来自周围7个偏远乡镇,学生基础薄弱,学习习惯较差,为了融合我校初中部和东校区的师资力量和管理经验,我们坚持“计划同盘、人才共用、活动同行、资源共享”的原则,联合教研活动为主要载体,规范备课组和教研组活动流程并逐渐形成范式,实现教学融合、教研融合、管理融合、质量融合,提升教师专业素养,满足老百姓对优质教育资源的渴望。

1.教学融合。由两校区初中部教务处牵头,统一教学进度,做好活动组织,强化质量意识,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抓计划,突出条理;抓训练,突出落实;抓分析,突出改进,做到因班而异、因人而异,做到目标明确、重点突出,做到练有所得、讲有所获,把课堂教学改革落到实处,在分层教学的基础上实施分层测试,提高教学的针对性,确保教育教学质量稳中有进。

2.教研融合。定期开展两校区大教研活动,采用统一教研组活动流程,规范新授课、复习课、练习课、讲评课等各种课型流程,通过大研讨,集体破解教学中的难题等方式,共同解决各备课组在教学环节中存在的疑难问题,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3.管理融合。教育教学活动由两校区初中部的教务处、教科室共同管理、共同组织、共同实施。两校区学生在学校各自举行的体育运动会上互派学生参加,七年级学生互相结对帮扶,通过上述举措,两校区初中部大教研开展得风生水起,学生的归属感得到彰显,教师教研能力同步提升。

4.质量融合。由两校区教务处负责组织 、协调联考联评工作,把好教学质量测评关,统一试卷,统一考试安排,统一分析评价,及时诊断、及时指导、及时纠正、及时反馈、及时研究提出阶段性教学策略。通过联合交流,缩小差距,共同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四)教师成长工程

1.师徒结对。学校召开师徒结对仪式。包括科任教师师徒结对、班主任师徒结对和备战教学能手师徒结对。学校选派教学经验丰富、班务管理能力强的教师担任青年教师的教学指导和班务指导老师,明确了师徒各自的职责。师徒通过共同备课、相互听课、共同研讨等一系列教学实践活动,使得青年教师成长很快。

2.学科建设。通过全面摸排、确定目标、分段培养、结对帮扶等方式对青年教师进行培养,利用工作室(坊)活动、教研组备课组活动和教研活动月等机会,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示范引领作用,近两年我校先后有多名教师成为省、市、区级教学能手,其中在2019年和2020年共有5名教师获陕西省级教学能手,1名教师获陕西省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大练兵”学科德育教学骨干,这些教师在各自的学科组内起了很好的辐射带动效应。

3.教师论坛。围绕教育教学或班级管理进行,可以是全校性的,教师全部参与;也可是学科性的,部分教师参与。学校组织以“我的教师梦”为主题的师德师风演讲比赛,通过教师讲述自己爱岗敬业、爱生如子的鲜活实例,激发教师争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新时代“四有好教师”的热情和干劲。

大教研是我校集团化办学的有力抓手,是提升教师素质和提高教育质量的根本保证。在大教研的路上,我们摸着石头过河,正在不断的探索中,我们离目标还有很大的差距。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我们将不断改进完善大教研的管理活动机制,不断追求教育科研和教育质量的新高度,一起推动校本研修工作再上新台阶!

作者单位 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江北高级中学

责任编辑:张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