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课后服务工作开展以来,陕西各地各校普遍开展了课后服务,基本实现“5+2”的全覆盖,有效解决家长下午放学后接孩子的难题。但是作为育人的重要载体——课程,怎么更有质量,结构怎么更加合理,课时怎么更加优化等,使之成为彰显学校办学特色、落实全面育人、赢得家长认可的“压舱石”,还需要下足功夫。此外,能否高质量完成作业是家长关注的核心内容,而学生存在差异性,如何因材施教,也是课后服务要攻克的课题。


日暮时分,悠悠古渡之畔,汤汤渭水之南,一座美丽的学校静静坐落其中,典雅的国学馆里书声琅琅,绿茵操场上武术表演行云流水,音乐教室丝竹琴音不绝于耳……此时正是咸阳市秦都英才学校的课后服务时间。

作为2021年陕西省课后服务工作现场会的观摩学校之一,英才学校在“双减”政策出台以来,继续优化服务内容,升级服务质量,课后服务参与人数节节攀升,达3362人,占学校学生总人数的96%。同时在优美的自然环境和深厚的文化底蕴的双重滋养下,学校植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土壤,以课后服务为载体,将传承和理解融入新时代教育实践活动,不断深耕细作、开拓创新。

什么是传承和理解?校长冯小骥这样解释:传承就是“往深挖”;理解就是“向外看”。学校要深入挖掘优秀传统文化价值内核,让学生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将传统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在基础课业辅导认真扎实完成的基础上,学校广泛借助地域优势、文化优势,深耕传统文化类内容,成立了武术、剪纸、围棋、诗词、茶艺、古筝、古琴、国画、国风漫画、古典舞、布艺等社团。

学校邀请“红拳”非遗传承人申桂永指导学生练习红拳,学生兴趣高涨,每周一次的社团活动有100多名学生参加,分两个班授课。由于参与人数多,学生兴趣浓,五六年级更是把武术作为阳光体育的特色项目。每到课后服务时间,操场上身着红衣的少年身姿矫健,目光如炬,一招一式尽显武术魅力!2021年6月,英才学校更是被评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红拳传承基地”。

美术类社团则以“秦风汉韵”为主题,运用秦汉文化的多重元素,根据学生不同学段,找寻契合点展开教学。一年级开展“画出来的汉字”,让学生展开想象,用绘画的形式把秦篆画出来,以画绘字,以形会意,让古文字在学生的绘画中生动起来。二年级则引导学生借助中国画的呈现材质(圆镜心)、中国画的构图方式完成创作“十四运”吉祥物。三年级通过引导学生了解秦腔文化,学习秦腔脸谱的样式,运用绘画的方法表现秦腔脸谱的构图、线条特征、色彩特点。四年级则以秦地民俗文化为切入点,以剪纸等多元化的素材为表现内容,引导学生完成传统纹样的剪纸和绘画。

“变变变看看看,急如风快如电……”铿锵有力的音乐从英才小剧场传出,原来是英才学校周煜荃同学正在表演川剧变脸,转瞬之间,他的脸上就闪现过四五张油墨重彩的面孔。经了解,这是一次缘起于六年级语文《京剧趣谈》单元的实践活动。课内学习完课文后,老师顺势利用课后服务时间指导学生从课内阅读走向课外实践,从京剧扩展到秦腔、川剧等地方戏,学生热情高涨地开始了传统戏曲的学唱学演。尤其是像周煜荃这样有戏曲功底的同学大展身手,在小剧场进行地方戏展演,小小的人儿,身着戏服,唱念做打,有模有样,获得观众一片喝彩。

2021年10月,英才学校和陕西中医药大学人文管理学院合作举行“中医药文化进校园”的活动,为“双减”赋能,为课后服务添彩。依托整合中医药文化资源,积极开展中医药文化教育,制订了深入的合作计划:计划利用学校楼顶种植园开辟中草药种植区;开展中医药文化科普活动及中医药体验活动,如参观药史馆,实地体验中草药的历史与炮制;由中医药大学协助学校构建体验式中小学中医药文化课程体系。受疫情影响,实地交流的活动虽然暂停,但疫情防控期间学校邀请中医药大学专家为学生开展线上中医药常识讲座,讲解中医药知识,讲授日常养生小技巧,尤其是疫情防控期间要“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饮食有节”,也就是要作息规律,合理饮食,勤锻炼,这样才能提高免疫力,避免病邪侵体。

该校各科教师也将教材内容与中医药文化相关联。综合学科教师带领学生在学习中草药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开展“中草药,新制造”的实践活动,50名学生利用一下午时间便将丁香、薄荷、薰衣草、七里香、艾叶、菖蒲等中草药制作成6支护手霜、16块手工香皂和18个香囊。美术教师则以“本草纲目”为主题设计中草药实践活动,学生在对药材类植物的外形进行写生、临摹以及涂色的基础上,搜集资料,仿照古代医书的样式完成画册制作,七八年级共完成画册300份,设计精美典雅,绘画惟妙惟肖。

作者单位:陕西省咸阳市秦都区英才学校

责任编辑:张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