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人民日报》发文吹响“课堂改革”的号角:课堂改革要坚持提升质量,坚持教学回归常识、回归本分、回归初心、回归梦想。特别强调学校要深化基础教学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师要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三个课堂”指的是以教室教学为主阵地的“第一课堂”、以校内多样学习场所作为“第二课堂”、以校外社会实践资源及场所作为“第三课堂”。“三个课堂”打破了教学时空的限制,综合了课中课后、校内校外、线上线下的内容,旨在实现学校、家庭、社会多位一体的现代教育。随着2021年9月“双减”政策的实施,课堂改革提升质量与减负增效的融合再次成为教师共同探讨的热点话题。站在历史的交汇点,“三个课堂”的提出对全面推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一、推动“双减”:构建高品质“三个课堂”教学育人新阵地

1.促进基础教育管理规范,支持教学因材施教

打造高品质“三个课堂”,有力支持“双减”之下的教育管理规范有效,从拓宽基础教育发展空间的视角支持教学因材施教,缓解各项教育压力过多过滥。针对学生作业、睡眠、读物、体质等的管理工作,“三个课堂”的实施有助于落实“双减”措施。如教师课后服务时间不得早于当地正常下班时间,依托校内多样学习场所的“第二课堂”将更好地为学生提供课后接受辅导、巩固知识的自主选择权。同时,校内社团、功能活动室等为学生所提供的发展兴趣特长、支持体质健康锻炼的作用将明显发挥,与“双减”课后服务紧密关联起来。

2.构建“双减”教学育人情境,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动力

打造高品质的“三个课堂”,有利于体现教学育人中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地位,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立足传统的“第一课堂”,基础教育规定的教材和课时教学得以完成,而“第二课堂”和“第三课堂”将在此基础上让学生享受个性化、差异化的学习辅导,学习将具备更多时间、空间。对教材学习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与教师共同探讨和进步,从而激发创新学习、探索成果的潜力。在多样化的师生互动场景中,也可以与教师构建更加良好的关系,为教师言传身教提供良好载体。

3.整合资源,共建教学相长开放环境

打造高品质“三个课堂”,有利于教师整合各项优质教学资源并加以运用,为学生营造开放的学习环境,助推学生从课内书本理论知识的学习走向课外生活体验与实践,更好地巩固学习、收获经验和方法。其中,“第三课堂”的资源效益尤为明显。学生可以通过社会图书阅览室、少年宫、爱国教育基地、天文馆等场所走进“第三课堂”,亲身体验和实践校内知识的拓展部分。通过亲手做、获取直接经验的方式,学生对于课后的作业难题可能有新的感悟,从而减轻作业压力,实现“第三课堂”寓教于乐、减轻压力的功能。

二、“三个课堂”实践困境及归因

“三个课堂”为陕西基础教育实现“双减”目标,推进现代化教育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持。然而,局部教学的实践仍然体现出“三个课堂”初步应用效果不理想,并暴露出教学中设施环境有待提高、教学与管理分工守职存在疏漏、社会资源难以突破“教学围墙”等突出问题。

在传统课堂之上,教师对于多媒体、投影仪、共享屏幕等的使用技术仍参差不齐。一些教师能够有效利用互联网资源衔接教材,将优秀教学、课时、拓展资源在课堂上呈现给学生。而一些教师则仍使用传统的“粉笔书写+口头讲授”式教学,在教学上呈现的视觉、联想、创新效果不佳。此外,在丰富校内课后服务的设施环境建设上还有待加强。除了教师、教师办公室,学校其他场所的投入和规范化管理制度不够完善,校内可利用的课后服务资源还没有被完全调动起来,以致学生的自主学习心态还不够积极。

“三个课堂”与“双减”都强调课中课下的教学时空管理,但目前来看,“三个课堂”的实施,由于涉及的时间范围长、空间区域广,教师教学与管理的分工守职还存在衔接上的疏漏。特别是“双减”政策的实施时间还较短,学校的教师资源配备还在不断调整中,一些专任学科教师既要负责晚上课时教学、又要兼任课后辅导,同时还要额外花时间备课、练课以及组织班级学生参加课外活动。班主任所面临的教学与管理压力则更广泛地涉及各个领域,这种情况也造成了教师职业倦怠的问题,使得教师监管服务与学生学习发展之间的供需存在矛盾。

当前对“三个课堂”的建构,社会资源融入教学管理加以应用的情形还不够广泛。一方面,教师没有很好地发挥引导作用,让学生自主学习、创新学习;另一方面,社会资源与校内资源的融合、延伸项目较少,学生的可选择性和利用性都不高,没有很好地起到促进学生社会实践、打造多彩课后服务的功能。

三、“三个课堂”助力“双减”政策落地的实践探索

1.规范制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与校内设施管理制度

为更好地规范教师信息技术教学,本校对教师开展了多次信息技术使用培训大会,并让教师通过组织参观优秀信息化课堂,汲取相关课堂教学经验,对于信息技术使用不熟练的教师而言,这是一个快速提升技能的机会。同时,教师能够快速地掌握将信息技术融入教材、教学的核心要点。通过课堂作业同屏共讲、教材相关素材链接、微课等教学手段,很好地促进了“第一课堂”上互联网资源的使用,有效提升了学生思维的灵活度,改善了以往沉闷的课堂教学氛围。此外,学校扩展了使用场地,开放了可供教师提供课后服务的教室,分别满足学生自习、讨论学习等需求,更好地支持教师因材施教、学生各取所需。

2.整合队伍:健全“三个课堂”师资高效配备

为更好地解决师资配备与“三个课堂”时空衔接不当的问题,本校对专任学科教师、课后服务指导教师、课外服务指导教师师资队伍进行整合,完善教资配备。专任教师致力于学科教学与课时备课,并在不早于当地正常下班时间前参与本班学生的课后辅导工作。学生课后服务具体安排则由各班班主任协调本班学科教师、班主任自身参与轮流指导,促进各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良性互动与交流,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良好载体。“第三课堂”的指导,主要由班主任协调学校团委、校外各机构、社团教师、兼职教师参与引导,丰富学生的校外实践体验。

3.引导资源:教师牵头规划社会实践项目

对于校内外资源的整合,本校鼓励教师牵头规划社会实践项目,自觉投入到打造本地特色优质社会实践、社会活动中来。特别要在课堂教学、课后服务中挖掘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在此基础上挑选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项目。此外,还要多多开展不同类型的社会实践活动,比如志愿服务、图书检索活动、天文馆游学、红色文化基地研学等项目,拓宽学生多样化的选择面,引导学生自主利用社会丰富资源,增强生活经验、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打造高品质“三个课堂”与助力“双减”政策落地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衔接关系。面对“三个课堂”的实践困境,我们既要对已有样板经验进行学习总结,也要结合本地、本校特色教学管理做出积极探索,不断完善经验,做到精准应用,形成教学减负增效的新生态。

作者单位:陕西省延安市安塞区教育教学研究室

责任编辑:张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