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意见指出,要在大中小学设立劳动教育必修课程,并将劳动素养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劳动素养评价结果将作为评优评先的重要参考,毕业和升学的重要依据。2020年7月,教育部印发《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重点针对劳动教育是什么、教什么、怎么教等问题,细化有关要求,加强专业指导。为此,我校结合本地实际,大胆实践,先后建立了两个思政大课堂劳动教育综合实践教育基地,并按照计划开展了系列活动。学生走进农业劳动教育基地,体会劳动采摘的喜悦;学生参加夏收,感受劳动过程的艰辛;学生自己洗校服,在劳动中学会担当,体会劳动精神。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对于劳动的认识由浅到深,由表及里,学生在劳动中获知、增能、养智、塑品。

一、定向导航——让劳动教育味更“正”

方向比努力更重要。曾几何时,“要学喜鹊造新房,要学蜜蜂采蜜糖,劳动的快乐说不尽,劳动的创造最光荣”是每个孩童都会唱的歌谣。随着学生课业负担加重,劳动教育一度淡出人们的视野,学生自理能力缺失与劳动意识淡薄的现象也随之越来越普遍。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情况屡见不鲜,不尊重劳动和劳动者的现象频频出现,令人痛心。随着国家的顶层设计部署,学校劳动教育如何开展成为基层教育工作者急需解决的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学校必须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立体化育人体系,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因此,劳动教育课就必须主动把红色基因、工匠精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思政元素的“盐”溶解到劳动课程的“水”中,形成“思政+劳动”有机交融的价值“营养液”。让学生从红色文化中汲取力量,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汲取道德滋养,从劳动模范和工匠大师身上感受道德风范的力量,“思政+”才会保证劳动教育不走偏,才会让劳动教育味更“正”。

二、有形有色——让劳动教育味更鲜

“劳动教育”,既要劳动,还要教育,不能只劳动,不教育。劳动教育课要变得“新鲜”,才能吸引学生,只有学生愿意参与了,教育的目的才有可能达到。

当前,学校劳动遍地开花,但是在大多数劳动教育中,学生只是被动甚至被迫去从事体力劳动,没有参与感和互动,自然也不可能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和劳动习惯,而“思政+”就会让劳动教育产生不一样的效果。“思政+劳动”不是简单的相加,而是深度的融合,会产生“1+1>2”的效果。

学校与本地的企业建立合作关系,设立思政大课堂学生劳动教育实践基地,让学生体验各种不同的职业劳动。学生在教师带领下开展沉浸式体验,工人师傅与学生结对,参与生产劳动,在职业体验中引导学生明白“生活靠劳动创造,人生也靠劳动创造”,不管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都能创造幸福生活的道理。

思政会让劳动更动情、更走心、更有效。学校结合实际,开设“信、雅、健、新”四类特色课程,让学生自主选择、参与。“劳动+科技”的航模课程、“劳动+艺术”的“鼓乐心灵”课程、“劳动+中华经典文化”的“悦读”“诵读”“书法”等形式多样的课程,让学生人人有兴趣,个个有特长。“思政+”让学生体会到了学习的快乐、成长的幸福、生活的美好。

三、有滋有味——让劳动教育味更甜

“思政+”劳动让“晨兴理荒秽,戴月荷锄归”不再是一副画面,而是深刻体验;让“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不再是无奈,而是主动选择。学生在参与劳动的过程中,掌握了劳动技能,提高了动手的能力,在“苦”中品“甜”。

作者单位:陕西省西安市阎良区武屯镇初级中学

责任编辑:张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