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陶瓷艺术以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记载着人类文明进步的轨迹。当代陶瓷的艺术提升与传统技术的创新发展,已经成为高校陶瓷艺术教育的重要课题。而高校陶瓷艺术教育水平的提高、技术与艺术的平衡和融合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需要艺术教育工作者不断探索才能推进发展。本文从技、艺的来源分析着手,辨析技与艺在当下高校陶瓷艺术教育中的相互作用和实践价值。

[关键词]高校教育 陶瓷艺术 技术 艺术


基金项目:陕西高校青年创新团队《陕西陶瓷艺术文创产品的设计与研究》项目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1JP089)。

陶瓷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人类进步里程碑的标志。技术与艺术作为陶瓷艺术的两大构成要素,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当代陶瓷艺术是技与艺融合的综合体,也是人们物质与精神的综合需要。在新时代高校陶瓷艺术教育中,培养陶瓷艺术人才所实施的相关专业教育活动,对当代陶瓷艺术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技术是基础,艺术是内核,技术是通过艺术形态得以表现或内化在其中的;艺术则是以技术为媒介传达作品的审美蕴意与文化观念,二者相辅相成,互不可缺。因技而得艺,因艺而化技,只有技与艺的高度融合,才能使当代陶瓷艺术进入“大匠不雕”的自由境界,得以实现进化和提升。技术与艺术的碰撞与交融,不仅会激起陶瓷艺人对艺术创作的思考,还成为当代高校陶瓷艺术教育急需解决的重要课题。

“技”“艺”来源考

在古汉语中,“技术”这两个字较少并用,“技”和“术”常常是各自单独出现的。同样,“艺术”也较少并用,“艺”和“术”也多是各自单独出现的。“技”“艺”“术”作为文字出现最早可以追溯到甲骨文。在《说文解字》中对“技”的注释为“巧也,从手支声”;“術”(术)的注释为“邑中道也,从行术声”;“埶”(艺)的注释为“种也”。从《说文解字》所注释的字面来理解“技”大概指的是一种动手能力或是对某一种能力的掌握;“艺”指的是种植,与制作相关。但种植并不是人人都能种好的,因此后人从它的本义引申出了“技能”“才能”的意思。

在先秦时期,孔子在《论语·述而》中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这里的“艺”常常是指古代权贵教育子女学习的礼、乐、射、御、书、数六种技能,其中射、御、书、数显然具有“技能”之意,而礼、乐则是指与技艺相关的技巧。在古希腊语中艺术一词的词义几乎等同于技艺,指木工、铁工之类的技术或专门形式的技巧。由此可见,在古代“技”与“艺”是很难分开的,直到18世纪后期,随着美学的建立,才有了对“技”与“艺”越来越显著地划分,并逐渐界定出技术与艺术的不同所指。

当代高校陶瓷艺术教育活动主要涵盖陶瓷技术的进步和艺术的表现。技术和艺术,虽都包含了一个“术”字,但两者显然是各有所指的专门概念,“技”为技术、工艺的范畴;“艺”为艺术、观念的概念。技术具有物质文化的属性,是对黏土与釉色进行加工处理,完成瓷化过程的技巧;艺术具有精神文化的属性,是创作者情感和观念的承载形式。当代陶瓷艺术强调探索新风格、追求新观念,是技术与艺术高度平衡与融合的统一体,既是一种技术化了的艺术形式,也是一种艺术化了的技术形式。

“技”是当代高校陶瓷艺术教育的基础

技术是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技巧,泛指有关生产劳动的经验和知识。技术具有不断进化和发展的本质属性,它大体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社会实践活动中的劳动手段、工艺和方法,即劳动者掌握劳动手段的技能。陶瓷制作过程中的技术就是以工艺和手段而存在的,在技术中融入艺术是技术发展的趋势和价值所在。陶瓷技术存在复杂的专业壁垒,无论何种形式的陶瓷作品都必须通过一定的技术来实现,而不同的陶瓷技术使陶瓷艺术呈现纷繁多样的面貌。正如1919年包豪斯在创校宣言中明确倡导的:“工艺技术的熟练对于每一个艺术家来说都是不可缺少的,真正创造想象力的根源即建立在这个基础上。”技术随时代的发展而变化,推陈出新的技术推进了陶瓷艺术观念的自然转换。因此,在凝聚人类探索、发现自然规律过程中所总结出的形式或成果的技术理应成为当代高校陶瓷艺术教育的基础。技术是陶瓷艺术的物化方式,没有技术的支撑,艺术就是海市蜃楼,再好的创意都无法实现,只有对制作技术进行科学选择和合理运用,才能将陶瓷作品的思想内涵与文化观念展现出来。如图1所示。


陶瓷制作技术经过数千年的积淀,凝练出丰富多样的技术流程。从以传统拉坯、泥板镶接、泥条盘筑、模具注浆、手工雕塑为特点的成型技术,到以釉上彩、釉下彩、坯体刻印为内容的装饰技法,再到以浸釉、喷釉、刷釉、漂釉为代表的施釉技术和以氧化、还原、结晶、苏打为类型的烧成工艺,这些技术既是陶瓷制作完成的基础,又是陶瓷艺人必须认知和掌握的内容。在高校陶瓷艺术教育中有很多教师非常注重技术传授,因有一技之长就可安身立命,强调其重要性便成为自然而然的选择。人们常说一件精美的陶瓷从构思到完成要经历七十二道工序,且每一道工序都很重要,缺一不可。一道工序即为一种技术,在陶瓷制作过程中,技术能使陶瓷艺术得到延伸和发展,如果技术能力不足或是技术不全面,都会对作品形态的呈现产生影响。例如无论多么优秀的书画家,如果对陶瓷釉上或是釉下装饰技术不熟悉,就不可能在陶瓷坯胎上完成图形装饰,制作出技艺融合的高水平陶艺作品。因此,学习与掌握陶瓷制作的技术对于艺术的表达和陶瓷语言特质的呈现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陶瓷制作的技术多而广,从高校艺术教育的视角来看,陶瓷技术几乎涵盖了艺术领域的各个门类。例如,陶瓷制作技术中的釉下装饰与国画相似,釉上装饰与油画相近,坯胎贴花纸装饰与版画的丝网印相同。雕塑是陶瓷的一种成型手法,艺术设计、书法、篆刻等都与日用陶瓷设计紧密相连,甚至艺术史、美术史论也是认知陶瓷技术的重要基础。如此包容的陶瓷技术又因历史传承的限制和分工的需要在各校教学有所不同,高校会根据自身地域特点、教学导向及学生素质的差异,对不同种类技术教学有各自的侧重,如中国美术学院陶瓷专业的教学注重传统器物的制作,把器物创新制作上升到哲学与“道”的高度。课堂上每位学生都有一台拉坯机,在拉坯成型的训练中领悟技术对陶瓷本体语言的自然表达,这是为了训练学生对“技”的深度思考而不仅仅是简单的炫技。再如景德镇陶瓷大学因位于拥有上万家陶瓷工厂和作坊的瓷都景德镇,所以该校在教学中更侧重陶瓷技术的培养,在现代陶艺、日用陶瓷设计等课程教学上与工厂、作坊无缝对接,技术教学成果明显。

技术是陶瓷艺术“人类学本体论”的基础,也是一切陶瓷艺术创造的源点。技术使陶瓷艺术具有了清晰的边界和特有的本体语言,也正是技术的特有魅力才成就了陶瓷艺术独特的创作表征,当今,人们对技术的追随和膜拜有了更加深厚的情感依赖。

“艺”是当代高校陶瓷艺术教育的内核

艺术是陶瓷创作的核心,也是当代高校陶瓷艺术教育的关键。技术需要服务于艺术,失去艺术性的技术就会变成“雕虫小技”或是“雕镂堆饰”,导致陶瓷艺术趋于浅薄与平淡。没有对艺术的深刻领悟与表达方式的把握,无论多么高超的技术也不能创作出好的陶瓷作品。因此,在技术发展过程中总需要更高层次的艺术观念来导引,这样才能有助于技术更巧妙地融入艺术之中。

艺术是创造,不受固定模式的限制,但艺术教育是有相对模式限制的,要达到艺术性创造就需要大量的阅读和丰富的阅历,而不是没有任何阻碍,天马行空地表达就可以呈现的。虽然自由的思维观念是艺术的源泉,但艺术思维与观念的形成有时也受限于技术。如图2作品《罐容知像》(1),就需要技与艺的高度结合。

在高校陶瓷艺术教育领域,大多数技艺会有根深蒂固的藩篱,从而限制了思维与观念的自由。在传统的陶瓷艺术教育中比较重“技”,对于“艺”的传授往往放在最后,这就导致很多学生没有机会学习和领会“艺”的境界而沦为普通工匠。艺术思维与观念的训练往往不被专业教师重视,认为技术练不好,就进行艺术思维培养就是好高骛远,不切实际。其实,这种认知忽视了技艺是为了艺术表现而存在的这一本质。由于忽视了思维与观念的训练,很多学生在艺术表达中常常不得要领,很难对作品创意说出所以然,只能故作玄虚。

在现实中,还有一种不同的声音:学校教育是培养不出艺术家的。为什么呢?为什么科学院可以培养出科学家,艺术学院就培养不出艺术家?这其实就是因为学校过于强调技术训练,而艺术训练比重严重偏低的结果,在很多陶瓷艺术专业学生毕业作品中就可以看到这个现象。多数学生在课程体系的引导下侧重于技术,努力实现作品的完成度,却忽视了对艺术思维与观念的重视,其毕业作品的最终效果就显得普通而平淡。在毕业展览中能脱颖而出的作品,常常是利用课余时间有意识提升自己艺术思维与观念的学生。艺术的思维与观念不会把学生限制在陶瓷艺术领域,而是拓宽到更广阔的领域中,这样学生的创造性才会更强。

当然,在国外由于没有过多的技术传统和传承,所以国外高校的陶瓷艺术教育没有复杂的技术束缚,如韩国弘益大学在陶瓷成型制作技术上并不在意歪歪扭扭的拉坯状态,反而在歪歪扭扭中探索泥性的本体语言特质,追求“艺”的意境表达。当下国内也有一些陶瓷艺术专业高校将艺术思维培养放在首位,而把技术的训练放在第二位。这些学校因为不在陶瓷产区,没有技术传统的约束,易将艺术思维与观念融入课程教学中,使学生的创作思维更开阔。例如,中央美术学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西安美术学院等高校,便是远离陶瓷产区,受工厂或作坊的技术影响较少,受高校艺术思维和创作观念熏陶更深,所创作的作品更具有艺术性和观念性。

当代高校要培养能够引领陶瓷行业创新的艺术家,而不是培养传统的陶瓷工匠。因此,在陶瓷艺术教育中要重视“艺”的培养,首先应在具体的课程教学中融入艺术思维与观念的引导,让学生有意识地进入艺术领域学习,而不是仅仅进行技术练习。其次在艺术思维训练上,不能仅停留在理论学习阶段,还要进入实践训练环节。很多高校陶瓷艺术专业的艺术思维与观念教育变成了纸上谈兵,学生无法体会陶艺创作由技术制作到艺术表达的转换过程,所以对艺术创作的真正要义不能完全领会,在具体实践中就无法充分实现艺术创作的自由表达。教师要坚持让技术服务于艺术,艺术才是当代高校陶瓷艺术教育的内核,应竭力呈现艺术思维与观念的引领。如图3所示。

“技”“艺”融合是当代高校陶瓷艺术教育的升华

艺术思维与观念通过工艺技术来塑造自身本体语言和独特的艺术品格。技术与艺术是不可分割的,只是我们在认知过程中分了孰轻孰重。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米开朗基罗创作的雕塑作品《大卫》,它不纯粹是技术,没有艺术导入他是不可能去创作的。中国20世纪末期的陶瓷艺术教育比较重技术,强调工艺,陶瓷也常常被划到工艺类型里。教师强调技术的重要性,提倡先工后艺,认为有了技术才能谈艺术,有技术才能做出好作品。而当代的高校陶瓷艺术教育观念会强调艺术的核心作用,倡导先艺后工,艺是教育与创作的关键。当代陶瓷艺术创作的核心要求作品有其内涵与观念,要明确为什么创作及创作的价值。

陶瓷工匠“技”高的很多,“艺”高的就不多了。很多艺术家选择与陶瓷工匠合作,弥补各自的不足。陶瓷工匠善于加工泥料、做坯、施釉直至烧制完成,但在造型塑造、绘画、书法的创作上,很难达到雕塑家、画家、书法家的高度,因此可让陶瓷工匠与雕塑家、画家和书法家分工合作,如雕塑家、画家、书法家去完成雕塑、绘画和书法的部分,剩余的交给陶瓷工匠来完成,这样就能创作出融合“技”“艺”的作品。这种合作并不是一加一等于二的简单合作模式,它不仅可以弥补艺术家各自能力上的短板,还会在默契合作中激发灵感,创作出品位更高的艺术作品,这样的陶瓷艺术案例在当代创作中比较常见。信息资讯发达的时代,艺术家已经不再满足于单一的创作模式,不同领域、不同地域艺术家的合作变成了新的创作模式,也为艺术家提供了新的创作可能。在多元化时代中,艺术家若仅停留在传统单一的创作思维中,就很难创作出具有突破性的作品。因此,当代高校陶瓷艺术教育应探索如何引导学生更好地将“技”与“艺”相融合。

从当下高校陶瓷艺术教育的视角来看,无论是只重视技术的训练,还是仅强调艺术思维与观念的培养,都不利于真正陶瓷艺术人才的形成。技术与艺术不是对立的,它们是相互关联、相互交织的,犹如是平衡事物的两端,根据不同的目的和要求,选择不同的平衡位置。为了培养出顺应时代需求的陶瓷艺术人才,应在陶瓷艺术教育中将“技”和“艺”进行平衡和融合。近年来,一些国内高校已经开始聘请校内其他专业教师给陶瓷专业的学生讲授国画、版画、雕塑、设计等专业的艺术理念,让学生将这些理念融入陶瓷艺术作中。有的高校还聘请校外艺术家给陶瓷专业的学生开设相关艺术选修课、讲座或者是让校内教师带领学生到艺术家的工作室进行深入考察和学习。部分高校邀请工艺美术大师、传统手工艺大师进入课堂为学生传授传统工艺技法。这些“引进来,走出去”的教学模式,让陶瓷专业学生在“技”与“艺”的融合中拓宽了视野,提升了能力,也为其艺术创新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

结 语

近年来,我国高校陶瓷艺术教育得到了长足发展,日新月异,这些离不开艺术界的不断交叉、融合与凝练,新艺术理念的产生也离不开陶瓷艺人对“技”和“艺”的坚守。“技”是基础,“艺”是内核,只有将“技”与“艺”平衡且融合发展,才能推动陶瓷艺术创新发展,提升当代陶瓷艺术作品的技艺水平。推陈出新是新时代陶瓷艺人的历史使命,高校陶瓷艺术教育更是推陈出新的原动力。基于这样的发展规律,还有待于更多的学人继续探索高校陶瓷艺术教育中的“技”与“艺”。

参考文献:

[1]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1963:3.

[2]周珊刚.技术与技术哲学[M].北京:知识出版社,1987:1.

[3]杨永善.说陶论艺[M].哈尔滨:黑龙江美术出版社,2001.

[4]李正安.陶瓷设计[M].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2.

[5]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

[6]李砚祖.工艺美术概论[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9.

(刘谦:西安美术学院公共艺术系)

责任编辑:张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