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教学实践是师范生职前发展的重要环节与关键时期,双导师制的确立与发展打通了校内与校外、高校与地方中小学之间的距离与隔阂,明确了联合培养人才的目标,实现了优势资源共享,是提升人才质量的有效途径与可靠保障。

[关键词]协同育人 双导师制 合作共赢

基金项目:本文系榆林学院2021年教改项目“《中学语文教学论》模块化课程建设”(编号:JG2103)的阶段性成果。


引 言

师范专业课程建设“双导师制”是在“导师制”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是高等师范院校根据社会的人才培养需求,结合学校实际,加强与地方中小学、幼儿园之间的合作交流指导,为在校本科生配备校内、校外两个导师,合力开展并完成对学生的教学培养工作的一种新型人才培养制度和方式。它打通了校内与校外的协同共享,资源整合,从而实现学生培养的全面性和综合性。校内导师关注学生的理论素养,校外导师关注学生的实践养成,“双师联动”架起一座理论与实践互通的桥梁,大力推进教师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促进人才快速融通多元发展,满足社会需求,培养符合地方教育事业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双导师制”的背景与发展

2011年教育部颁布《关于大力推进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意见》,要求各高等师范院校着力提高师范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形成高校与中小学共同指导师范生的教学机制。2014 年教育部颁布《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意见》,明确要求建立高校与地方政府、中小学等之间的协同培养机制。2015年全国教师资格证国家统考全面铺开,高等师范院校面临着严峻挑战,开拓渠道加强实践意义重大,校内校外共建可有效提高师范生专业人才能力培养质量。2017年教育部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实施办法(暂行)》(以下简称《办法》),积极倡导高校与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幼儿园建立权责明晰、稳定协调、合作共赢的“三位一体”协同培养机制,全面保障和提升师范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为培养造就党和人民满意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提供有力支撑。高等院校师范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与规格是事关基础教育的大事,事关百年树人之大计,这就为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必须改革教育方式,加强高校与地方中小学、幼儿园之间的合作共同体建设,关注双导师队伍建设,促进交流共建,建立全程监督与培养机制,全面提升师范生的教育教学职业技能。

榆林学院文学院多年来坚持“本科生导师制”建设,关注学生的学习与生活,思想与情志的转变,引导学生快速适应并融入大学生活。近几年来特别关注“双导师制”的开拓与发展,强调素质教育,注重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尤其是师范生教学职业技能的发展,取得了一定成绩,为地方培养了大量的基础教育工作者。

“双导师制”的价值与意义

1.“双导师制”是提升师范生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与可靠保障

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坚持“立德树人”的努力方向,真正落实素质教育的根本目标,是教育教学的主要宗旨与价值所在。教育部《办法》规定师范生的教育实践时间不少于18周,作为四年制本科院校,教育实习至少占据八分之一的大学学习时间,是师范生职业培养的重要环节,也是广大师范生真正与一线教学紧密融合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抓得好,学生的整体素质与教育能力将会得到大幅提升。

在校师范生往往理论方面有更多的积淀,但是实践方面相对薄弱,而且远离中小学教学实际,容易出现理论与实践脱轨的现象。真正进入教育实践时,他们往往表现出手足无措之状,无法将所学理论灵活运用于具体的教学实践。“双导师制”打破了传统教育的弊端,强调教学方式的多样化,关注人才培养主体由单一到多元的发展,将专业课教学与实践课教学有机结合,借助教育实践的形式,加强师范生教学实践能力的养成与教学敏锐性的培养,弥合了单纯理论脱离教育现实的裂痕,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应对能力。

教育的价值是为社会培养人,对于人才的评定更多是社会的认可。大众化教育需要的是复合型人才,能够研读理论并且跳出理论走向实践是社会的需要,也是教育的意义。“促进教学活动与行业企业相结合已经成为大学教学的一个重要趋势,更是地方院校寻求人才培养模式特色的重要生长点”。中小学教师的职业技能要求与高校教师的职业技能要求存在较大的差异,“双导师制”重在探索职前教师培养模式,是高师学生职前进入社会的桥梁与纽带。双导师制在学生教学实践中能起到合力育人的作用,是提升师范生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和可靠保障。

2.“双导师制”是实现优势教育资源共享与教学研究的平台

传统意义上,高等教育与中小学等基础教育之间是完全隔离、相互断裂的,它们各自为政,彼此分割,无论在教育理念还是教学管理上都是互不影响、互不牵制的。双导师制打破了不同学段不同集体之间的边界,使教学本身成为一个完整的整体,转换与创新了人才培养模式,拓展了高校教师与中小学教师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有利于优势资源的互补整合、合理利用,促进了优质资源的共享利用。

双导师制也促进了教学研究的发展,为教学改革与发展提供了机遇。高校教师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中小学教师具有突出的实践能力,强强联手必然会对自身领域产生明显的影响。导师之间通过合作共享加深思想沟通、方法交流,可形成巨大的凝聚力,促进良性竞争与发展。一方面,提升了教师自身的教学素养与教学深度;另一方面,双方形成合力,对于教学科研能力的落实与发展也会起到催化作用,从而促进教师队伍的合作发展与指导水平的提升。

“双导师制”的建设与实践

1.完善“对接”与“参与”,打通校内与校外的隔阂

高等学校为了学生发展,应主动对接地方中小学、幼儿园,地方中小学、幼儿园也需要积极参与高校师范生的人才培养与职业发展。双方深度合作、共同培养,打通校内与校外、学校与社会的隔膜,真正落实“理论联系实际”,促进师范生综合素质全面提高。在对接过程中,高校一方面要深入融合地方经济文化发展,为学生创建联合培养实践基地,加强合作与交流,建立稳定的合作平台,保障人才培养;另一方面还要根据人才培养目标、职业能力发展要求与具体实施情况,加强专业对接,为学生遴选校内校外导师,明确导师职责与任务,加深导师之间的融合沟通协同发展。从参与的角度来说,地方中小学、幼儿园一方面要积极共建高校人才培养平台,另一方面还要积极参与高校的教学改革与专业建设。高校与地方中小学、幼儿园共同参与师范生的职前教育,共建共享共同发展。“双管齐下”缩短师范毕业生从事教育岗位工作的适应时间,使毕业生无缝对接上岗工作。

2.健全“双导师”分工制度,明确双方合作联动培养目标责任

教育部2017年《办法》指出,高等师范院校实行高校教师与优秀中学教师共同指导教育实践的“双导师”制度。有遴选、培训、评价和支持教育实践指导教师的制度与措施。鉴于此,必须加强双导师队伍建设,明确导师的任职资格、聘任条件以及导师的工作职责与考核方式,健全双导师的责任分工,双方积极互动共同推进师范生人才培养目标的落实。在高校师范生的教育体系中,校内导师主要进行通识教育,关注学生的人文素养与基础知识、教育理论与教学技能、教育教学改革与研究能力等,对准教育职业进行专业培训,全面提升专业知识与基本技能;校外导师重在进行教学技能训练,促进师范生职业转换,指导学生“学以致用”。

榆林学院文学院近年来积极探索双导师制的发展道路,有成就,也走过弯路。多年来,学校从大一起就为学生配备了校内导师,近几年将导师制延续到大三,注重职业规划与学业指导,大四时根据学生的兴趣选题为学生配备专门论文指导教师。在教育实践中也配备了专门的校内指导教师,建立起师生之间的互动发展机制。校内指导教师本着“以生为本”的原则,以实践为导向,引导学生完成日常实践的教学内容,具体包括基础实践、综合实践、社会实践、专业实践。基础实践采取课内外实践相结合,以教育教学技能为核心,渗透普通话、说课、三笔字、常用文体写作、现代教育技术、班主任技能、模拟授课等领域;综合实践将学生个性发展与教师科研相结合,以学习小组、课外社团的形式,组织学生参与教师科研,指导学生参与专业竞赛;社会实践突出学校教育与社会服务的有机结合,注重社会调查,以“三下乡”服务、创新实践项目、支教等形式展开;专业实践注重技能应用与专业知识的融会贯通,指导教师有步骤地指导学生完成读书报告、学期小论文、学年论文、毕业论文,带领学生完成校外教学实践。关于教育教学实践,在校师范生大三时开始配备校外指导教师,通过校内校外指导教师联合培养,加强见习与实习,发展学生的教育教学能力。校外导师可通过集中与分散形式完成对学生的指导,学生可利用业余时间到校外导师的学校进行教学观摩、实践锻炼,完成具体的教学实践任务。学生的校外实践主要由校外指导老师考核,校内指导老师通过走访、听课、电话、微信等方式,建立与校外指导老师的联系,掌握学生的实际动态,完成检查与督导。

3.搭建平台,促进“双导师”之间的沟通交流合作共赢

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也暴露出人才培养中的一些问题。高校教师与中小学教师之间在指导学生教学实践时似乎总存在一些疏离,各管各的,少了彼此之间的沟通与默契,严重的甚至有消极怠工应付的情况,好像与双导师制设立的初衷有些背离。“教师和学生不是彼此割裂的对立关系,而是相互依存的共生关系”,导师之间也应如此。在现实的教育实践中,我们似乎可以做到相互交流,但交流的内容、时间仅限于学生的实习期,对于学生的长远发展和导师之间的分享与合作还做得远远不够。

双导师制的发挥需要打破高校与地方中小学、幼儿园之间的隔阂和界线,利用多种媒介,借助网络渠道,搭建多种交流平台,形成互依互信的友好关系,变革观念定期交流,由被动到主动,加强彼此之间长期有效的沟通,建立长效发展机制形成合力。一方面服务学生关注学生促进学生的长远发展,在落实人才培养目标上发力;另一方面,加强导师之间的合作共享,积极申报联合项目,加强科研攻关,提升教学研究能力,协同发展互利互惠合作共赢。

参考文献:

[1]厉有国.高师院校教育类课程“双导师制”培养模式发展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6,36(2).

[2]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实施办法(暂行)[EB/OL].(2017-10-26).http://www.moe.gov.cn/srcsite/A10/s7011

/201711/t20171106_318535.html.

[3]黄彬,陈想平.地方高校特色发展的理性路径——人才培养模式的视角[J].高校教育管理,2013,7(5).

[4]吴迪.高校师范教育专业“双导师制”实现路径探讨[J].高教学刊,2020(11).

[5]岳伟,刘贵华.走向生态课堂——论课堂的整体性变革[J].教育研究,2014,35(8).

(臧小艳:榆林学院文学院)

责任编辑:张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