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版)(以下简称“2017新课标”)明确指出:“本课程力求构建学科逻辑与实践逻辑、理论知识与生活关切相结合的活动型学科课程。”但受多种因素影响,目前大多数思政课堂依然存在重“知情意理”而轻“参与践行”的现象,课堂上教师坐而论道的多,而让学生公共参与的少,即使开展实践活动,也是将活动作为教学的手段,而非教学的目的。长此以往,思政课“四位一体”的学科素养,呈现“三高一低”的不平衡状态,“公共参与”素养严重矮化,高分低能现象仍普遍存在。基于此,要补齐“公共参与”这一素养短板,迫切需要教师秉持“教以致用”的教学态度,优化教学设计,提高学生的参与度,真正让学生在积极参与中学会参与。


政治历练,激活“敢参与”的勇气

“2017新课标”界定了公共参与的范畴,就是我国公民有序参与公共事务,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积极行使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权利。公民“公共参与”的前提是“政治认同”,也就是说,当代高中生作为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必然要参与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中来。然而,从当前的教学来看,师生大多在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上下足了功夫,却将“公共参与”挤到了岸上。很多教师认为,课内讲好经济、政治、文化、哲学理论即可,公共参与是课外的事情,“缺少实践参与的机会”“参与活动太浪费时间”“等学生长大了再参与”等“理由”,成为课堂减少或不开展公共参与活动的“坚强盾牌”。长此以往,学生很容易形成“公共参与是成年人的游戏”“公共参与离高中生很远”的错觉,渐渐地失去了公共参与的勇气,形成了参与政治生活的恐惧心理。不参与、放弃参与的权利,在高中生看来更“省事”,还不用承担责任风险。

若一味害怕担心、不敢尝试,将自己当做旁观者,参与就成了教师的独角戏。让学生放手一跳,敢于“入水”,打消“怕水”的恐惧感,激发学生“敢参与”的勇气,是教会学生参与的第一关。这需要教师本着“育人”的责任心,积极创设学生敢参与、能参与的互动“情境”,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体验到行使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的“滋味”,才能壮其胆量、增其自信。在教授《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时,笔者让学生扮演政协委员,安排学生周末开展社会调查,并在课堂上召开“模拟政协会”,围绕“创建文明城市政协的作为”话题展开提案交流。学生结合自身调查,纷纷陈述小组提案事由及建议,经过充分论证,由秘书处分解给“政府部门”,限期回复办理情况。第二节课前,“政府部门发言人”就提案做出回复,学生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中,体验了社会角色,启发教育效果明显。后来,不少学生踊跃参加学校的“模拟政协”“模拟联合国”等社团, 5名学生给当地政协提交了“关于本地旅游文化资源对教师免费开放的提案”和“关于将急救知识培训纳入中小学必修课的提案”,由于针对性和可行性强,得到了市政协的重视和回应。4名学生代表学校参加外省市举办的“模联”竞赛,表现突出,得到自主招生的青睐,尝到了公共参与的“甜头”,也激励着更多学生勇于、积极参与社会公共事务。

思想淬炼,焕发“愿参与”的热情

理论联系实际是思政课的显著特征,学科思维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紧密相连才能让课堂更有深度、更富活力。公共参与不是盲目的参与,首先要让学生明确参与什么。“2017新课标”明确指出,培育学生的公共参与素养,就是使学生具备集体主义精神,热心公益事业,践行公共道德,乐于为人民服务,有序参与公共事务,积极参与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实践,体验人民当家作主的幸福感。即便教材上体现得非常清晰,公共参与的内容指向十分明确,但习惯于社会事务由父母代办的高中生还是不愿意亲身实践参与。经过学情调研发现,有超过8成的学生认为高中阶段的首要任务是文化课学习,公共参与暂时没必要、不需要,可以暂不参与。产生这种消极态度,除了课业负担的原因外,还在于教师的引导不足,参与情境要么过于简单、无意义,学生觉得没必要参与;要么太假、太复杂,学生不明就里、无法参与。

课程内容活动化和活动内容课程化,要求教师在培养学生的公共参与素养时要将学生的参与和活动相结合,“虚实结合”“脱虚就实”,多创设真实有益、生动有趣的参与情境,点燃学生参与的热情,调动其“爱参与”的积极性,对于培养学生“公共参与”素养至关重要。在教授《民主决策:做出最佳选择》时,除了按照教材提示,认真组织学生举办“阶梯电价问题”“学校收费问题”模拟听证会外,若与学生生活相结合则更能拓宽参与面。基于此,笔者布置了课后作业,让学生认真观察现实生活,以“我给文明城市创建建言”为主题,尝试给主管部门写信反映民情民意。一周后,陆续收到所在区政府部门的回复,有些意见被采纳。由于积极参与,身边的公共设施、环境治理得到改善,学生为政府的便民利民举措点赞的同时,真实体会到了“民主”的力量,公共参与热情得到调动,民主意识得到激发,教育教学效果显著。

专业训练,培养“会参与”的本领

公共参与是一项综合性、社会性活动,需要参与者不仅具备科学的思维能力,还要懂得参与规则。对于出了家门进校门的高中生而言,绝大多数不会考虑如何应对现实问题,更不懂得公共参与的程序规则。“科学精神”和“法治意识”为有效公共参与提供了思维方法和行为遵循。科学精神教会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有关原理和方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提供了正确世界观和方法论支持。法治意识是让学生明确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要求,懂得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养成依法办事的习惯,为其参与公共事务提供底线约束。教学中,将科学精神和法治意识运用到公共参与中来,才能将热情化为动力,让理论与实践真正结合,帮助学生掌握参与的本领,促使其全面而有个性的成长。

社会是一本无字的教材,参与社会公共活动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规则意识的“试金石”。《民主管理:共创幸福生活》一课教学目标是教会学生弄懂村(居)委会自治的运行机制,并要求学生能参与其中,共建文明社区。笔者设计了“假如你是村民(居民)委员会委员,如何做好本村(社区)疫情防控工作”的议题,安排学生分组研讨制定防控工作方案。在交流环节,很多学生能结合生活实际,根据自身“战疫”体验,纷纷从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方面给出了合理化建议:A居委会按照当地政府的统一部署,安排专职人员加强疫情监测,控制传染源。落实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措施。B村委会(居委会)在所辖居住区主要干道设置监测点,安排值班人员,对出入人员进行管控,切断传播途径……学生的方案周密、科学、合理,较好地体现了在面对突发社会公共事件时的理性精神、担当精神。

实践锻炼,收获“能参与”的自信

参与技能的掌握、本领的强化,离不开一次次实践的“摔打”锻炼。公共参与不能纸上谈兵,需要学生广泛参与,在勇于尝试、积极试错中,才会丰富经验、积累智慧、收获自信。思想政治课教师除了利用好课堂这个主阵地,引导学生认真完成教学规定的公共参与项目外,还可以适度拓展,做优“自选项目”,比如安排学生参加力所能及的校园公共事务管理、社会志愿服务等实践项目,让学生有更多的参与机会,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能力。

抛开了教科书和课堂笔记,忘记了为考试背的细节知识,剩下的东西才有价值。思想政治既要培养学生的信仰、思想和尊严,更要培养其参与的能力。基于此,每年3月,以班级为单位,学校安排组织学生开展“校园学雷锋志愿活动”,锻炼学生的感恩服务意识和组织协调能力。另外,利用学校举行的科技节、艺术节、运动会、开学典礼等大型活动,安排学生干部承担志愿者公益岗位,参与活动的组织、管理、监督,变“观望者”为活动“助力者”,让学生在参与中得到历练、提升。

会参与者得机会,能参与者赢未来。在新高考改革中,“公共参与”素养在笔试或面试中权重不断加大。思政教师唯有趁早补齐学生公共参与素养这个短板,将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四项素养有机融合,统一于学生的身心发展,才能培养出真正有信仰、有思想、有尊严、有担当的时代新人。

作者单位 陕西省汉中市大河坎中学 陕西省宝鸡中学

责任编辑:张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