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教育的一致性。如果没有这种一致性,那么学校的教学和教育过程就会像纸做的房子一样塌下来。”为了更好地让家校形成教育合力,陕西省西安中学组织德育研究员队伍结合教学经历和家庭教育经验,每周在微信公众号推送一篇家庭教育指导类文章,解读现代家庭教育的理念,介绍家庭教育中的成功案例,分享科学的家教方法。今天分享其中的1篇文章,希望对家长们有所帮助。

电视剧《少年谢尔顿》中,讲述了这样一个令人感动的故事:天才少年谢尔顿写了一封关于火箭重返大气层与反推进的论文,信心满满地寄给了美国航空航天局。他每天等待来信和电话,可很多天过去了,没有任何人联系他。一个9岁孩子写的关于火箭的论文,没有谁会真正地在意。父亲看他整日魂不守舍,决定亲自带他去美国航空航天局。路途很远,父亲更不知道会不会有人接待他,但为了能给儿子一个交代,他不嫌麻烦,排除困难,陪着儿子一探究竟。小谢尔顿在心里说:“那一刻,我更爱他了。”

那是一位父亲给孩子的尊重和支持,更是一种“不怕麻烦”的教育心境。这种“不怕麻烦”的心境,对家庭教育而言,弥足珍贵。

教育路上,你“怕麻烦”吗?

怕麻烦的父母,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

第一种表现极为显性——放任不管。孩子不捅娄子、老师不点名联系,那就万事大吉。孩子一旦出现问题,要么加以责备恐吓,要么许以物质奖励,一切只求“快刀斩乱麻”。这种父母在孩子出现问题时,往往觉得与己无关。他们常常反驳:为什么孩子一有问题都说成是父母的责任?孩子可以犯错,父母为什么不可以……似乎这样一说,自己就没有了责任,是孩子对不起自己的辛苦付出。这样固然可以减轻内疚感,完成自我安慰,但父母内心却丝毫不会感到轻松。因为孩子的问题依然存在,甚至还会越来越严重,并带来新的问题。这种自我安慰,只会阻挡父母自己的成长脚步,进而阻碍了孩子的成长。

第二种表现极为隐蔽——控制孩子。控制型家长的常见方式是帮助甚至代替孩子解决麻烦。处处包办,潜意识里就是在逃避麻烦。因为教孩子学会做事是一件复杂的麻烦事,需要耐心和等待,承受孩子在这个过程中的一次次失败。而代替孩子做事就可以一步到位,效果立现。“怕麻烦”的心态投射在教育孩子的身上,就会在第一时间去解决孩子的麻烦。孩子上学快迟到了,赶紧帮他穿衣服整理书包;孩子在学校受委屈,立即去找老师理论;孩子成绩不理想,马上给他安排补习班……可越是这样,孩子越会制造出新的麻烦。为什么呢?一是因为孩子出了问题有人帮忙顶着;二是因为孩子无法汲取经验教训得到成长;三是父母在表现无所不能的同时,也给孩子贴上了无能的标签。为了摆脱标签,孩子唯一可做的,就是制造出父母解决不了的麻烦,用父母的失败来降低自己的无能感。

这两种表现,归根结底,还是“怕麻烦”的心理作祟,把家庭教育的“农业”当作了“工业”。一株植物,也要经过生根发芽,才能开花结果,孩子的教育更是一场需要用心的活动。每一次孩子成长出现的麻烦,都是提醒父母的信号。我们所要做的,就是正视这些信号,“不怕麻烦”,梳理自己的教育方式,配合孩子的节奏成长。

“不怕麻烦”,父母可以这样做

建议一:不怕麻烦,率先垂范。在一次“线上模拟考试”中,一张照片感动了我。一位在孩子身后捧书默读的家长,她面容沉静,全神贯注。我相信,有这样以身作则的家长,良好的学习习惯与从容的人生态度,一定会传递在这个孩子身上,使他的人生受益。

身教胜过言教,最好的教育是榜样示范。倘若我们以身作则,对孩子提出要求的底气自然也就足了,有底气的教育才是有效的教育。即便没有对孩子提出要求,孩子也会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建议二:不怕麻烦,积极互动。互动沟通,看似务虚,意义却往往非同凡响。疫情居家期间,父母更需要“不怕麻烦”,趁此机会与孩子积极互动。所谓“积极”互动,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第一,制造“共同关注”。家长要“不怕麻烦”,趁此机会读读孩子常读的书、听听孩子爱听的歌、看看孩子想追的剧,聊聊孩子感兴趣的话题……在“共同关注”中,让孩子感受“爱”的互动,打开孩子与父母互动的心门。第二,不妨“随便”聊聊。“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在与孩子“抬头不见低头见”的居家生活中,父母不必聚焦于学习、成绩等“重点话题”,也不必总是郑重其事、提前预告要与孩子“好好谈一谈”,不妨多从轻松日常的 话题开始,随便与孩子聊聊,以一种轻松、尊重、求同存异的态度,营造家庭互动沟通的好氛围。

在与孩子积极沟通的同时,家长也要“不怕麻烦”,多关注孩子的班主任、科任老师反馈的学习情况,与老师积极互动,切不可置身事外。

建议三:不怕麻烦,创造体验。疫情居家期间,我常常在朋友圈看到一些“创造”亲子陪伴体验的优秀家长。他们或将“掌勺”之权交给孩子,或把组织“家庭演唱会”的重任交给孩子;还有的与孩子一起做志愿者,给医务“大白”们送上小礼物……这种不怕麻烦,给孩子成长创造体验、为亲子相伴创造机会的做法都让我由衷钦佩。我相信,只要我们能够用心思考,一定能在生活琐碎的罅隙里寻得快乐与灵动的光彩,让孩子成为懂生活、会生活的人。

教育之路上,希望我们做家长“不怕麻烦”,让孩子“未来可期”。

作者单位:陕西省西安中学

责任编辑:张 言